題目: 英國撥款3000萬撐BN(O)歡迎計劃? 加拿大放寬工簽可全職學習?
- 【香港】逾7成受訪者指移民潮為人手短缺主因 半數冀政府介入助調薪
- 【香港】「最缺中層工程師」 工程師學會再赴英搶港人回流
- 【台灣】港人移台人數暴跌疑遭刁難 行政院長:將檢討審批程序
- 【英國】英國BN(O)歡迎計劃 47組織獲批近3,000萬撥款
- 【英國】移民英國港媽用粟米葉包糉應節 網民狂讚:廚藝創意兼備
- 【荷蘭】荷蘭政府擬削大學英語課程比例 多間荷蘭大學強烈反對
- 【加拿大】多倫多首位華裔女市長誕生 生於香港長於多市關懷弱勢群體
- 【加拿大】加國移民部放鬆限制 持工簽可全職學習
- 【加拿大】移民部再推新政 邀請三十五類醫護包括中醫針灸師
- 【加拿大】加拿大新公民人數去年急升63% 這個亞洲國家比例最高
- 【加拿大】多市擬修例控制噪音 吹葉機成監管重點
- 【澳洲】入籍申請費七月起「根據通脹」上調一成
- 【澳洲】反向移民 他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回中國?
- 【澳洲】澳總理倡每日關手機5分鐘阻網絡攻擊
點擊收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ijWFdLFlI
1.【香港】逾7成受訪者指移民潮為人手短缺主因 半數冀政府介入助調薪
本港勞動人口持續流失,港府早前宣布計劃引入外來勞工紓緩人手短缺問題。有機構於上月在全港各區抽樣訪問306人,以了解人才流失對社會各階層的影響。結果發現,逾70%受訪者認為,移民潮為導致人手短缺的最大主因;有半數市民希望政府採取措施協助企業調整薪金和福利,提供培訓和發展計劃,解決人才流失的影響。
獅子山青年商會於上月至本月期間,在全港各區進行抽樣問卷調查,了解人才流失對本地社企的影響。在收集的306份問卷中,有超過70%受訪者認為,勞動人手短缺成因由近年移民潮造成。有61%受訪者表示人手短缺導致工作量及壓力增加,影響士氣及健康;其中一半人更指出企業職位長期空缺,影響營運。
調查亦發現,社會對政府輸入外地人才出現分歧。其中有贊成聲音認爲,輸入人才能紓緩短期人手不足問題,維繫香港發展;惟亦有受訪者指出,輸入外地人才會剝削本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加大本地競爭力。引發社會不和諧及貧富懸殊等問題。
商會表示,人才流失為近年本港面對的一大難題,面對工作壓力大、薪資福利低、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如何能留住人才是企業和社會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期望港府可提供更多短期紓困措施。
資料來源: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624/bkn-20230624185118910-0624_00822_001.html
2.【香港】「最缺中層工程師」 工程師學會再赴英搶港人回流
多個行業面對人手荒,工程和建測等專業行業亦不例外。明日任期將屆滿的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會見傳媒時承認,未來5至7年業界短缺約3000名建造業相關工程師,主要為中層如土木及環境等類別工程師。他稱學會繼去年後,今年底將再次赴英國「搶人才」,有別以往搶學生,今次目標鎖定已移居當地數年、具一定經驗的工程師回流。卜又期望,繼去年機電工程界與廣東省電機工程學會完成資格互認,今年內亦能就土木和岩土工程師的專業互認,以招攬更多人才。
工程師學會去年底與特區政府合作,率團出訪英國向留英學生推銷,以吸引學生回流。卜國明稱,本港最缺「中層嗰班工程師」,故學會今年有意再訪英國,惟今次將鎖定已考取牌照並有一定經驗的工程師回流返港,學會將與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商討詳情。他說,對比英國的物價上升,本港未來將會有大型基建工程項目,如交椅洲人工島項目,認為可以吸引人才回流返港。至於會否到其他地方「搶人才」,他說加拿大及澳洲亦有不少工程人才,將考慮日後到這兩個國家「說好(香港)工程故事」。
盼年內與粵互認土木工程師
除出訪外國,機電工程界去年亦與廣東省電機工程學會完成資格互認,卜國明表示,目前本港缺乏土木、岩土及環境等工程師,期望今年內能就土木和岩土工程師的專業互認。被問及會否因此與本港人才「搶飯碗」,他並不擔心,因可見將來的確缺乏數以千計工程師,而且聘請外來工程師成本不便宜,認為僱主會先聘請本地工程師。
資料來源: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30627/s00002/1687802651614/%e3%80%8c%e6%9c%80%e7%bc%ba%e4%b8%ad%e5%b1%a4%e5%b7%a5%e7%a8%8b%e5%b8%ab%e3%80%8d-%e5%ad%b8%e6%9c%83%e5%86%8d%e8%b5%b4%e8%8b%b1%e6%90%b6%e6%b8%af%e4%ba%ba%e5%9b%9e%e6%b5%81
3.【台灣】港人移台人數暴跌疑遭刁難 行政院長:撐港政策不變將檢討審批程序
港人移民來台疑遭當局刁難引起台灣傳媒關注,《聯合報》周一(26日)報道指,當局用補件、無限期延長審批時間等方式,讓不少港人知難而退,導至近兩年港人申請「居留」和「定居」人數,大幅下降超過兩成。有移民公司負責人指,對比2019年,港人目前無論以投資、專業或依親申請來台,審批時間都延長不少。不過,亦有在台港人指,台灣的移民制度是這樣,並非針對港人,外國人面對的困難更大。
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回應傳媒提問時,並不承認政府刁難港人,但認為審查規定應該要改進。 陳建仁說:挺香港,而且歡迎香港的人才跟資金來到台灣,大家一起努力、謀求發展,一向是政府的目標。對於相關申請作業的程序,還有審查的規定,我們會請相關的單位再來不斷的改進,讓這一件工作能夠進行得更順暢。
有移民公司負責人接受本台訪問表示,相對於3年前,台灣對港人審批嚴格了很多,例如投資移民,以往只要在台投資1年就可以取得定居,現在當局經常以「補件」來拖延。她負責的投資移民個案,自去年4月至現在都「全軍覆沒」,部分申請人改為移民英國或加拿大。
移民公司負責人說:明明已經坐夠1年移民監之後,都會再出一封「補件信」,要他再額外多做1年生意,變相變成兩年。我們手頭上有個個案,已經按照當局的意思坐了兩年移民監,再遞件時又要他額外再多坐1年移民監,即前後3年。我直接說這些是「僭建」,如果你是申請人你怎麼會有信心等下去?
移民公司負責人指,港人以專業移民方式申請來台後,近年當局改變遊戲規則,明明申請時沒有要求在台灣再考取專業執照,但申請定居時卻變成必要條件之一。 移民公司負責人說:他們是懷著這種心情過來,到了要申請入籍的時候,突然間告訴我,不好意思,麻煩你提供台灣的執照給我,你叫他去那裡找出來?這涉及到兩地的考試不一樣,香港學的是英文,台灣很多都是用中文,其實對申請人是很困擾的。
在台港人:制度如是 並非針對港人
在台港人湯偉雄接受本台訪問表示,自己申請定居時,也覺得申請指引並不清楚,幾乎每個步驟都要請教其他人才知道怎麼繼續,但強調政策並非針對港人。
湯偉雄說:台灣本身的制度就是這樣,他不是針對香港人。其實如果是一些非香港人的話,他們遇到的困難會更加大。我認識一些外國人,他們的審批更加嚴格,遇到的困難更加大,所以我的形容就是:在台灣申請是很困難的,但是絕對沒有針對香港人。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就表示,目前接獲的求助個案不多,但接觸其他協助港人的民間團體時,經常聽到港人移民被刁難,他相信應該是政府與港人溝通不足的問題。
馮詔天說:假設政策變動,可能大家都會知道以後移民過來會有不同的政策,但是大家可能想知道,究竟我是舊制還是新制的方式,我覺得當有政策變動的時候,台灣政府可以加強對於港人的溝通。
港人移台受到刁難也引起監察委員關注,監委紀惠容也因此主動提出調查。紀惠容早前接受本台訪問表示,會針對專業移民需在台灣考取執照等規定調查,預計最遲半年公布結果。
資料來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w-hkvisa-06262023062211.html
4.【英國】BN(O)歡迎計劃 47組織獲批近3,000萬撥款
英國內政部早前公佈第三年度英國國民(海外)(BN(O))歡迎計劃撥款資料,英國全國有47個團體獲批款項,金額介乎1.94萬英鎊(約19.4萬港元)至40萬英鎊(約400萬港元)不等,合共涉及298.9萬英鎊(約2,987萬港元)。英國政府表示,會盡快公佈各團體的歡迎項目細節和聯絡方式。
英國政府透過「移民戰略合作夥伴歡迎中心」與不同團體合作,從各方面協助移英港人,並向相關團體批出款項,有意申請撥款的團體已在今年3月31日或以前分別提交計劃書,再由政府審核。BN(O)歡迎計劃分為3大類項目,分別是仇恨犯罪支援服務、全國項目及由地區政府主導的地區項目,本年度仇恨犯罪支援服務最高撥款為40萬英鎊(約400萬港元)、全國項目最高撥款為30萬英鎊(約300萬港元),地方項目則為最多4萬英鎊(約40萬港元)。
港僑、好鄰舍教會獲撥款
當局暫時只公佈仇恨犯罪支援服務機構「Protection Approaches」的項目資訊,該組織2014年向英國政府以擔保公司方式註冊,目前有7名董事。「Protection Approaches」透過「On Your Side」項目提供24小時電話支援熱線及網上報告服務,向遭仇恨犯罪的東亞和東南亞族裔人士提供協助。
其他組織方面,英國政府向4個全國項目批出合共107萬英鎊(約1,069萬港元),受惠機構包括歷史悠久的英國慈善機構Barnardo’s,以及近年組成的英國港僑協會、英倫好鄰舍教會和「歡迎香港人委員會」。英倫好鄰舍教會對獲撥款表示榮幸,感謝眾人支持和付出,期望徵集更多港人意見以設計活動,「這恩遇還望各界守望鞭策,藉此保存香港人的初心」。
綜觀各個地方組織,全英各地共有42個組織在地區項目上獲批款項,當中倫敦佔11個,英格蘭東南部和西北部也分別有6個,不少是近年成立的組織,例如支援政治庇護人士的「港援」(HKAID)成功獲倫敦當局批出近4萬英鎊(約40萬港元),列斯、僑福(Guildford)、牛津郡、大曼徹斯特特拉福(Trafford)等地的港人組織也獲得撥款。
資料來源: https://thechasernews.co.uk/bno%e6%ad%a1%e8%bf%8e%e8%a8%88%e5%8a%8347%e7%b5%84%e7%b9%94%e7%8d%b2%e6%89%b9%e6%92%a5%e6%ac%be-%e6%85%a7%e5%a6%8d%e7%a4%be%e4%b8%bb%e5%b8%ad%e4%ba%ae%e7%9b%b8%e4%b8%ad%e5%85%b1%e9%bb
5.【英國】移民英國港媽用粟米葉包糉應節 網民狂讚:廚藝創意兼備
又到端午節,邊食糉邊看龍舟比賽是不少人的指定應節活動,但人在外地又可以如何慶祝?有移民英國的港媽於當地超市購入新鮮粟米後,忽發奇想決定用粟米葉嘗試包糉,大讚效果不輸傳統的竹葉,更有3大優點。網民看過港媽的示範文也紛紛直呼佩服,大讚她廚藝及創意兼備,展示香港人轉數快的特質。
該名移英港媽於facebook群組發文,指英國每年只有6至8月買到新鮮粟米,本月中她在超市買入3條新鮮粟米後,想起早前有YouTuber示範以烘焙紙包糉,便忽發奇想決定以剩下的新鮮粟米葉包糉,「買咗3條粟米,三母女一人一條,就有三十幾塊粟米葉了。用粟米葉都未嘗不可吧!就本住一試無妨心態試試佢」。
港媽上載的相片可見,她將粟米葉逐塊修剪及洗淨,以兩塊葉摺疊成漏斗形狀,再放入已浸發的西米及紅豆餡料,然後加上第三塊粟米葉,壓實成倒三角形再封口,並以棉繩固定,隔水蒸30分鐘加熱煮熟,配合桂花糖食用。港媽大方分享包糭方法及貼士:+8她試食「新式港式英國糭」後,大讚粟米葉包糉效果比想像中好,與傳統竹葉相比雖然香氣較少,但處理時較為容易,「比竹葉少咗竹香,但多了粟米香。處理程序比竹葉簡單,無咁污糟,新鮮葉無咁易爆」。
港媽續指,其實早前已購入竹葉包鹹肉糭,今次利用粟米葉全屬試驗性質,「昨天都包咗20隻鹹肉糭,只係想實驗一下用粟米葉得唔得啫。竹葉有竹香,同埋大塊啲有佢嘅好處,不過買唔到或者想方便應下節(粟米葉)又未嘗不可」。港媽試食「新式港式英國糭」後,大讚粟米葉包糉效果比想像中好,與傳統竹葉相比雖然香氣較少,但處理時較為容易。(fb「食在英國、超市好物 / 飲食情報分享區」圖片)
她又大方分享包糉貼士,「粟米葉我洗完用滾水加少少油烚過下,等佢無咁易爛,無咁黐,順便消毒一下,但唔知唔烚有無分別」,又指「如果想包大隻啲,可以向上駁多塊葉,其實我都試咗,但覺得對於迷你西米糭唔駁都可以」。
網民看過帖文紛紛讚歎港媽廚藝及創意兼備,「好犀利,咁都諗到,粟米葉好得」、「勁,係囉點解一定要竹葉」、「厲害厲害,真係佩服這個心思」、「用粟米葉可以廢物利用,又唔使買咁貴嘅糉葉」。亦有人大讚港媽以粟米葉包糉的想法,反映出香港人轉數快的特質,「香港人果然萬能俠,不變應萬變,處事能力非常高」、「香港人勁在轉數快」、「呢個方法好好,完全幻想唔到,你真係好勁」。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076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6.【荷蘭】荷蘭大學和學生抨擊削減英語課程的計劃
荷蘭政府計劃在大學課程中減少英語的使用,以提高荷蘭語的使用率。然而,這項計劃遭到大學和學生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做會影響荷蘭大學的國際聲譽,也會對國際學生和荷蘭學生的未來就業和學術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荷蘭的大學課程中約有三分之二的課程是以英語授課的。然而,荷蘭教育部部長早前宣布,希望在未來幾年將這個比例降低到三分之一以下,並表明將來只有在部長明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這個比例限制。多間荷蘭大學和學生批評政府的計劃缺乏合理的理由和證據,並認為荷蘭的國際聲譽將會受到損害。
此外,他們還指出,英語是一種重要的國際語言,荷蘭學生需要掌握英語才能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就業市場。如果荷蘭的大學課程減少了英語的使用,那麼這些學生的未來就業和學術發展可能會受到限制。
最強烈的批評來自愛因霍芬理工大學,該大學目前所有的學士和碩士學位都是用英語授課的。該大學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揚·斯密茲告訴荷蘭新聞,語言配額將損害他的大學和荷蘭的國際地位。格羅寧根大學亦發表聲明批評,荷蘭教育部長向議員提出的計劃似乎「損害了我們對荷蘭知識經濟的貢獻能力」。
總的來說,大學和學生對政府的計劃感到非常失望和擔憂,他們呼籲政府重新考慮這個決定,並與大學和學生進行更多的對話和協商,以找到一個更加合理和平衡的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 https://www.dutchnews.nl/2023/06/dutch-universities-students-slam-plans-to-slash-english-courses/
7.【加拿大】多倫多首位華裔女市長誕生 生於香港長於多市關懷弱勢群體
前加拿大國會議員鄒至蕙以268,126票高票當選多倫多市新任市長,成為多倫多市史上首名華裔女市長。獲前多倫多市長莊德利站台的貝安娜得票第二獲234,176票。而得到省長福特站台的前警察總長桑德斯以61,974票排名第三。
鄒至蕙在選前作出多項承諾,包括大幅上調各類稅項。在房屋方面,鄒承諾將多倫多的空置稅由1%提高至3%,並對售價超過300萬的房屋增加市政土地轉讓稅,用這筆稅款支援無家者。她亦承諾在市政府土地上增加2.5萬套住宅,當中2500套的租金將與收入掛鈎,試圖緩解住屋危機。
除此之外,鄒至蕙擬將多倫多租房銀行(Toronto Rent Bank)的保障範圍擴大一倍,冀每年協助5500人。
生於香港長於多倫多 為首位華裔女性市議員
鄒至蕙於1957年生於香港,13歲時隨父母移民多倫多,畢業於貴湖大學藝術系。她在1985年參與多倫多公立學校教育局選舉,當選學務委員,為鄒至蕙首次出任公職。
她於1991年轉戰大多市市議會,成為大多區首位華裔女性市議員。其後鄒的事業愛情雙得意,於2006年聯邦大選中以3,681票高票力壓余欣龍,與丈夫前新民主黨黨魁林頓(Jack Layton)成為加拿大國會有史以來第二對夫妻檔。
丈夫林頓病逝後,鄒至蕙繼2005年患癌後再宣布患上第二型雷氏症候群。她致力於喚起公眾對癌症、女性暴力、新移民適應及心理健康的關注。
資料來源: https://www.singtao.ca/6301009/2023-06-26/news-%E3%80%90%E7%8F%BE%E5%A0%B4%E7%9B%B4%E6%93%8A%E3%80%91%E5%A4%9A%E5%80%AB%E5%A4%9A%E9%A6%96%E4%BD%8D%E8%8F%AF%E8%A3%94%E5%A5%B3%E5%B8%82%E9%95%B7%E8%AA%95%E7%94%9F++%E7%94%9F%E6%96%BC%E9%A6%99%E6%B8%AF%E9%95%B7%E6%96%BC%E5%A4%9A%E5%B8%82%E9%97%9C%E6%87%B7%E5%BC%B1%E5%8B%A2%E7%BE%A4%E9%AB%94/?variant=zh-hk
8.【加拿大】移民部新措施 取消持工簽者讀書長度限制
加拿大移民部部長Sean Fraser周二(6月27日)公布一項新臨時措施,取消工作簽證(Work Permit)持有人、報讀課程的長度限制,而毋須申請學簽(Study Permit)。此前,持工簽者若想邊工作邊讀書,只可報讀限於6個月或更短的課程;若想報讀較長課程,必須另外申請學簽。
對於更新是次措施,Sean Fraser表示,「外國勞工對加拿大經濟極其重要。通過這項政策,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外國人提高技能,實現他們的職業目標和夢想,同時為我們的勞動市場提供未來潛在的人才」。
「通過這項措施,我們能為更多受過外國培訓的醫生和護士敞開大門,幫助照顧我們的親人及支持醫療系統。我們還為建築工人成為技工、加強我們社區和建造新家園提供一條道路」,Sean Fraser表示,這項移民措施能解決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這對所有相關方來說都是可喜的消息」。
新措施即日生效,為期3年。持有效工簽人士可報讀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習,課程長度沒有限制。措施將適用於持有效工簽或在今年6月27日尚未決定延長工簽人士。不過須留意,若工簽持有人想報讀的課程時間超出其工簽期限,他們將需要另外申請學簽。
IRCC表示,將評估這措施的成效,以檢視未來可能的政策變化。
資料來源: https://points-media.com/%e5%8a%a0%e6%8b%bf%e5%a4%a7-%e5%8c%97%e7%be%8e/%e7%a7%bb%e6%b0%91%e9%83%a8%e6%96%b0%e6%8e%aa%e6%96%bd-%e5%8f%96%e6%b6%88%e6%8c%81%e5%b7%a5%e7%b0%bd%e8%80%85%e8%ae%80%e6%9b%b8%e9%95%b7%e5%ba%a6%e9%99%90%e5%88%b6-%e6%83%9f%e8%aa%b2%e7%a8%8b%e6%99%82/
- 【加拿大】移民部再推新政 邀請三十五類醫護包括中醫針灸師
移民部部長宣布向醫護發出快速通道抽籤,向35個醫護職業發出500份申請邀請(ITA),當中包括中醫及針灸師。
Sean Fraser(弗雷澤)表示,將於2023年7月5日針對35個醫護職業再發送1500申請邀請,以滿足醫療保健行業的勞動力需求。
第一輪快速通道抽籤將於7月5日開始,聘用具有STEM背景的人才,包括數據科學家、軟件開發人員、程序員、數學家、統計學家、精算師及電子工程師。除此之外,35個具有NOC代碼的醫護職業亦在被邀請的行列。
1. 聽力學家和言語病理學家 – 31112
2. 脊椎按摩師 – 31201
3. 牙醫 – 31110
4. 營養師和營養師 – 31121
5. 教育輔導員 – 41320
6. 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 – 31102
7. 殘疾人教練- 42203
8. 運動學家和其他治療和評估專業職業 – 31204
9. 執業護士 – 32101
10. 按摩治療師 – 32201
11.醫學實驗室助理及相關技術職業——33101
12. 醫學實驗室技術人員 – 32120
13. 醫療放射技師 – 32121
14. 醫學超聲檢查師 – 32122
15. 護士助理、勤務員和病人服務助理 – 33102
16.執業護士 – 31302
17. 護理協調員和主管 – 31300
18. 職業治療師 – 31203
19. 驗光師 – 31111
20. 支持衛生服務的其他輔助職業 – 33109
21. 其他自然療法實踐者 – 32209
22.其他健康診斷和治療專業職業——31209
23. 治療和評估中的其他技術職業 – 32109
24.輔助醫療職業——32102
25. 藥房技術助理和藥房助理 – 33103
26. 醫師助理、助產士和專職醫療專業人員 – 31303
27. 物理治療師 – 31202
28.心理學家——31200
29. 註冊護士和註冊精神科護士 – 31301
30. 呼吸治療師、臨床灌注師和心肺技師 – 32103
31. 臨床和檢驗醫學專家 – 31100
32. 外科專家 – 31101
33. 諮詢和相關專業治療的治療師 – 41301
34. 中醫及針灸師 – 32200
35.獸醫 – 31103
10.【加拿大】加拿大新公民人數去年急升63% 這個亞洲國家比例最高
在加拿大國慶日,一千多人將宣誓成為加拿大新公民。隨著加拿大進一步對新移民敞開大門,去年迎來創紀錄的新移民數量,總人口也在最近突破了4,000萬大關,其中移民人數佔約四分之一,印度出生的新公民比例最高。
環球新聞(Global News)引述聯邦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簡稱IRCC)的數據,周六(1日)全國將舉行1,130名新公民入籍儀式。通過公民考試是正式成為加拿大人的要求之一,IRCC最近的數據顯示,今年參加考試的大多數人都成功了。
2023年1月至5月期間,總共119,053人參加測試,其中92%獲得通過。去年的情況也類似,在已完成的約26萬名公民測試中,91%的人通過了測試。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相比之下,加拿大人的及格率反而較低。
民調機構Leger對1,512名加拿大成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回答隨機選擇的10個公民測試問題時,只有23%的人會通過。接受調查的加拿大人的平均分數僅為49%,而通過測試需要75%。
公民身份測試以英語或法語進行,包括20道有關加拿大歷史、地理、經濟、政府、法律和符號的問題。它們是回答對或錯的多項選擇題。政府有一份官方學習指南,可免費在線獲取和以紙質形式提供,以幫助申請人準備考試。想要通過測試,必須正確回答至少15個問題。
那些第一次嘗試失敗的人至少可以再嘗試兩次,之後他們的申請就會被拒絕,必須重新申請。隨著移民激增,加拿大人口最近突破了4,000萬大關。去年,加拿大迎來了創紀錄的移民數量,使得移民人數達到加拿大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聯邦政府設定了未來3年歡迎145萬新移民的目標,並希望在2025年迎接50萬新移民。
IRCC的數據顯示,公民人數也在增加。2022年,共有375,413人成為加拿大公民,比上一年增加了63%。2023年截至4月,已有100,161人成為加拿大公民。
其中,印度出生的公民比例最高,其次是菲律賓和尼日利亞人(Nigeria)。
資料來源: https://www.singtao.ca/6306216/2023-07-01/news-%E5%8A%A0%E6%8B%BF%E5%A4%A7%E6%96%B0%E5%85%AC%E6%B0%91%E4%BA%BA%E6%95%B8%E5%8E%BB%E5%B9%B4%E6%80%A5%E5%8D%8763%25++%E9%80%99%E5%80%8B%E4%BA%9E%E6%B4%B2%E5%9C%8B%E5%AE%B6%E6%AF%94%E4%BE%8B%E6%9C%80%E9%AB%98/?variant=zh-hk
11.【加拿大】多市擬修例控制噪音 吹葉機成監管重點
多倫多市政廳建議加大罰款和減扣駕駛執照積分,以應付噪音車輛及園藝工具。根據多倫多執照及標準局提交予市政廳的一份報告顯示,車輛噪音過高將面臨扣減駕駛積分和罰款。同時報告亦建議市政廳採取措施,進一步限制部分機動園藝工具例如吹葉機的使用時間。
報告指出:「(噪音條例)為多倫多所有物業訂立了噪音標準。它必須平衡居民享受家園和環境的權益,在如多倫多這樣人口稠密的城市中,某些程度的噪音是合理的,也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繁華。」
在公眾對噪音條例進行的諮詢中,收到了約900封公眾和團體的電子郵件,要求採取更多措施來限制使用汽油動力吹葉機、超速和改裝車輛以及酒吧和夜總會的噪音。過去幾年市政府收到的車輛噪音投訴地圖顯示,市中心和城市西部地區是投訴集中的區域。報告指出:「許多受訪者提到了市內特定區域,包括靠近Lakeshore、Gardiner、DVP和Yorkville的居民。許多受訪者提到了夜間街道賽車和特技表演的頻繁情況。大多數受訪者支持加強執法,尤其是對超速車輛的懲處,並呼籲對改裝車輛和引起不必要車輛噪音的車輛實施更嚴格的處罰。」
報告建議市政府正式要求省政府提高《公路交通法》中的罰款金額,目前對於消聲器或噪音違規等違法行為的罰款金額為110加元或以上,并在處罰中加扣駕駛執照積分。
Deer Park居民團體噪音與污染行動委員會在5月23日的信件中,對汽油動力吹葉機對健康造成的嚴重威脅表示擔憂。他們支持立即采取行動限制或禁止使用汽油動力吹葉機和相關設備。
目前大多數日子的晚上9點至早上7點之間不能使用吹葉機,在星期日和法定假日的早上9點之前也不得使用。市政府工作人員建議,除非是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點之後,個人和大多數企業不得在自己的財產上使用吹葉機,不論是汽油動力還是電動的。
相關建議仍提交予市政廳等待批准。
資料來源: https://www.singtao.ca/6307020/2023-07-02/news-%E5%A4%9A%E5%B8%82%E6%93%AC%E4%BF%AE%E4%BE%8B%E6%8E%A7%E5%88%B6%E5%99%AA%E9%9F%B3++%E5%90%B9%E8%91%89%E6%A9%9F%E6%88%90%E7%9B%A3%E7%AE%A1%E9%87%8D%E9%BB%9E/?variant=zh-hk
12.【澳洲】入籍申請費七月起「根據通脹」上調一成
澳洲聯邦內政部宣佈,將在新一個財政年度上調公民入籍的申請費用,「以反映審批申請的成本」。
新收費將適用於在 2023 年 7 月 1 日澳洲東部標準時間午夜 12 時或之後遞交的所有公民入籍申請。政府表示,此舉是根據一貫做法,在每年 7 月 1 日基於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調整申請費用。
屆時,透過獲授予公民資格 (citizenship by conferral) 一般類別 (general eligibility) 途徑申請入籍的申請費用將由目前的 $490 上調至 $540,增幅為 10.2%。合資格養老金福利卡持有人或其照顧的 17 歲或以下兒童,申請費用為 $75,較目前的 $70 上漲 7.1%。
透過獲授予公民資格的其他類別 (other situations) 途徑申請入籍的費用為 $330,上述合資格福利卡持有人的費用為 $40,增幅分別為 10.0% 及 14.3%。
至於透過血統獲得公民資格 (citizenship by descent) 途徑申請入籍的費用,則由目前的 $315 上調至 $345,增幅為 9.5%。若有兄弟姊妹同時申請入籍,第二名申請人在內的其他申請人所需費用為 $145,較目前的 $130 增加 11.5%。
與此同時,放棄澳洲公民身份的申請費用將由目前的 $265 上調至 $290;恢復公民身份的申請費用則由目前 $210 上調至 $230。
至於申請澳洲公民身份證明書的費用,則為 $265,較目前的 $240 增加 10.4%。但由於自然災害而導致證明書遺失或損毀,申請新一份證明書將毋須收費。
在費用調整當晚,內政部的 ImmiAccount 網上申請系統將進行系統維護,當局建議民眾留意系統暫時停用的時間。
當局表示,系統將由 6 月 30 日澳洲東部時間晚上 9 時至 7 月 1 日正午 12 時進行維護,使用者屆時可能無法使用 ImmiAccount 的網上申請系統。當局強調,申請費用的金額是以申請遞交的時間為準。若在 7 月 1 日午夜 12 時後遞交申請,就將須繳交新收費,並與申請人何時開始填寫表格無關。
政府指:「我們收到你的申請表格以及費用,方視申請為已遞交。」
13.【澳洲】反向移民 他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回中國?
為了讓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同時學好中文,一些第一代華人移民父母選擇暫時移居中國,等孩子在當地讀完小學後再返回澳洲。
在墨爾本東部的格倫韋弗利( Glen Waverley)生活了十年後,2020年,陸瑩在兒子滿五歲時舉家搬回自己的家鄉——中國浙江省台州市。她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先在當地讀完小學,隨後再返回澳洲接受中學和高等教育。「感覺在澳洲(孩子)太自由散漫了,我們每次去幼兒園接他,他就在沙坑里面,整個褲子也弄得很髒,也是玩水。」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說。
SBS中文了解到,她並不是唯一一位選擇反向移民的家長。而這個選擇的普遍都是為了讓孩子在中國打好數理化基礎的同時,學好中文。今年4月,陸瑩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創建了國內外交流群,群裡60多位來自澳洲、加拿大、德國和荷蘭的海外華人父母已經或正準備帶孩子回中國讀書。
Ben Liu是澳洲布里斯班一所中學的數學和物理老師。在澳洲任教的12年裡,他遇到了許多來自中國大陸或香港的留學生,他表示這些學生的數學成績 「比平均水平高」。
根據經合組織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最新數據指出,在數學領域的表現上,澳洲學生比中國同齡人落後三年半。同時,他們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表現也在下降。該報告評估了來自79個國家的60萬名15歲學生在這三個領域— 閱讀、數學和科學上的表現。PISA評估每三年進行一次,但受疫情影響,2021年的評估被推遲到2022年進行。
澳洲教育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發言人告訴SBS中文,最新的PISA評估(2022)結果將於今年12月公佈。在最新評估中,新增的批判性思維測試(critical thinking test)評估被納入「創新領域」,而這一結果將於2024年公佈。聯邦教育部發言人告訴SBS中文,澳洲的教育體系 “良好”,但仍有進步空間,公平性也需提高。
教育部網站指出,澳洲政府致力於提高本地年輕人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技能,以確保 「他們具備在全球化世界中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技能」。此外,澳洲政府正在為提高早期教育機構和學校的STEM教學提供 「大量」資金支持。
但Ben Liu認為,由於學校教學內容 「相對較淺」以及本地家長對學習成績並不在意,澳洲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會持續下降。他說,據自己學校此前在學生家長中開展的調查,本地家長最希望孩子在學校「快樂和安全」,但Ben Liu認為這和大部分華人家長的期望並不一致。他表示自己會用中國的教學大綱來輔導六年級的女兒數學,確保她不落後於中國同齡人。「我會看一下國內三年級的學生應該學什麼,我就要保證我自己女兒要學會這些,四年級應該懂些什麼,她也要學會這些。」
影子教育部長亨德森(Sarah Henderson)在回應SBS中文時表示,澳洲學生水平 「極需提高」。她說,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是循證教學,包括採用明確的指導和語音教學。
儘管澳洲和中國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表現存在差距,但珀斯的一位公立小學老師Ivy Lai指出,澳洲學生更善於自主學習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去年,Ivy Lai利用空閒時間開設了個人在線英語寫作班,其中一半學生正在中國讀小學。她表示,自己遇到的澳洲本地學生通常有更清晰的學習路徑,他們能夠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而中國學生往往需要家長或老師的密切關注和指導。
Ivy Lai說,教導中國學生會更辛苦一些,因為自己不僅需要去幫他們制定學習計劃還要不斷提醒,「精確到哪一天的哪個點完成多少的量」。她補充,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兩國學生也存在明顯的差異。Ivy Lai說她在上學時曾被教育「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討論事物的兩面性,不要太過於絕對」。「但是在澳洲,我們希望孩子有鮮明的觀點和說服能力,」她說。
反向移民值得嗎?
陸瑩的丈夫趙唯表示,他最初對家人返回中國的想法猶豫不決,因為他覺得「國內(中國)的教育有點壓抑」,而澳洲的學習氛圍很「自由」。但回國三年後,趙唯說這一決定「還是值得的」。他認為,孩子們回國後和家裡老人的感情更深了,對中國文化也有更多了解。趙唯表示,儘管中國教育方法被一些人稱為 「填鴨式教育」,但「效果非常明顯」。「例如我二年級的孩子,可能澳洲四五年級或者五六年級的數學我們都會」趙先生自豪地說。
與此同時,為了讓孩子回到澳洲後和當地同齡人有共同話題,趙唯和妻子也利用課外時間,培養兒子的興趣愛好,包括學鋼琴、足球、籃球等。他說一家人準備等孩子讀完小學之後返回澳洲,以免參與中國競爭激烈的中考和高考。「我之前問我兒子,『你還記得在澳洲怎麼樣嗎?』他說『記得』,他眼睛裡會發光。所以我知道他還是很想回去的。」趙唯說。
14.【澳洲】澳洲總理倡每日關手機5分鐘阻網絡攻擊 專家指關機可停惡意軟件運作
日前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任命國家網絡安全協調員的新聞發布會上,建議澳洲民眾每日將手機關機五分鐘以抵抗網絡攻擊。阿爾巴尼斯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阻止網路攻擊,而這其實並不困難,每天只需讓你的手機休息五分鐘即可。」
專長於網絡安全開發的雪梨科技大學副教授南達(Priyadarsi Nanda)強調,定期關機可有效地降低網絡風險,因為這可關閉在手機後台運行、監視用戶或收集數據的惡意應用程式。南達指出,許多人一年都不會關閉手機,且多數用戶並未意識到他們的應用程式在手機後台仍在運行。雖然強制關閉後台的應用程式可以避免遭受黑客攻擊,但若設備已經被惡意程式侵入,那麼只有關機才能將這些程式停止運行。
黑客通常在獲得對手機設備或網絡的訪問權限後,會安裝惡意軟件以控制該設備或網絡。蘋果和Google手機製造商都具有強大的安全功能,阻止操作系統內的惡意軟件,但黑客傾向於在「內存」安裝惡意軟件。但是,如果你關掉手機,黑客就無法控制你的手機,這雖不能完全阻止網絡攻擊,但能讓黑客更難操控你的手機並從中竊取資料。
新南威爾斯大學網絡安全副教授沙加吉(Arash Shaghaghi)認為,正常情況下,關閉手機或開啟飛行模式都能有效降低風險,但若手機已被惡意軟件侵害,這些措施只能對攻擊者造成部分困擾,他強調人們不應有過度的安全感。
2021年,美國參議員Angus King也提出,每日關機已成為他的常規操作,以此讓黑客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資料來源: https://points-media.com/%e6%9c%80%e6%96%b0/%e6%be%b3%e6%b4%b2%e7%b8%bd%e7%90%86%e5%80%a1%e6%af%8f%e6%97%a5%e9%97%9c%e6%89%8b%e6%a9%9f5%e5%88%86%e9%90%98%e9%98%bb%e7%b6%b2%e7%b5%a1%e6%94%bb%e6%93%8a-%e5%b0%88%e5%ae%b6%e6%8c%87%e9%97%9c%e6%a9%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