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香港僅三成人不打算移民? BNO簽證續證要求突變嚴?

/【每週移民快訊】香港僅三成人不打算移民? BNO簽證續證要求突變嚴?

【每週移民快訊】香港僅三成人不打算移民? BNO簽證續證要求突變嚴?

題目: 香港僅三成人不打算移民?  BNO簽證續證要求突變嚴?

  1. 【香港】調查:僅3成人不打算移民多因親友、歸屬感留下
  2. 【香港】中小生一年流失7萬 近年高峰 中學校長稱退學潮未見頂
  3. 【台灣】金融時報:台灣人憂開戰悄悄海外置產超有錢人資產早就在國
  4. 【英國】英接收過多移民收緊門檻勢在必行
  5. 【英國】BNO簽證續證:申請人離開英國超過兩週需聲明
  6. 【英國】英國6月高溫創紀錄 氣象局稱將愈趨頻繁
  7. 【荷蘭】荷蘭政府瓦解!移民政策「嚴重分歧」 任期最久首相率內閣總辭
  8. 【荷蘭】接納移民卻助長民粹主義 看看荷蘭政府下場
  9. 【美國】疫後出國潮美國人搞護照變「長頸鹿」最誇竟要等足2年
  10. 【加拿大】年輕家庭負債比高加拿大貧富差距擴大
  11. 【加拿大】聯邦周三派25億津貼買餸國民表示無法應對百上加斤的生活
  12. 【澳洲】年薪七萬「有難度」:技術勞工趕在新規定前入紙
  13. 【澳洲】通脹令超市高買急增華人常用食材成「頭號目標」
  14. 【澳洲】全球夢想職業排行榜 澳洲人竟然最想成為

點擊收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mAcNNClY

 

1.【香港】調查:僅3成人不打算移民 多因親友、歸屬感留下

兩位本地學者今年初做移民調查,發現僅30.8%市民不打算移民,25%市民已有計劃移民,44.2%想移民,但未有計劃。而3成留港的市民,大多數因為親友、歸屬感而留下。恒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鄧鍵一撰文指,經典理論框架中,留下來就是忠誠留效,但實際「不走」不一定等於「忠誠」,可能是陪伴至親、賺錢或暫時沒有更好選擇。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袁瑋熙、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鄧鍵一的研究團隊在今年初做問卷調查,訪問1,977名香港受訪者。44.2%表示「打算移民,但未有計劃」;11.1%「打算移民,計劃5年內走」;14%「打算移民,計劃兩年內走」;另外,僅30.8%表示「沒有打算」移民。

就這3成不打算移民的人,調查又問他們留下的原因,選項包括「親友因素」、「地方歸屬感」、「物質因素」,受訪者最多可選擇兩項。結果最多人選擇親友因素(77.7%)、其次是地方歸屬感(69.2%)、物質因素最少(30%)。鄧鍵一在《明報》撰文指,大部分的回應都是親友因素和地方歸屬感各選一項,認為對大部分留港者來說,物質因素是相對次要的考慮。

他指,很多學者會引用經濟學家Albert Hirschman的經典著作《Exit, Voice, and Loyalty》,指當員工對機構有不滿,有人選擇離開(exit),有人選擇忠誠留效(loyal);而留效的人,有些人會向上級發聲(voice)。如果借用框架分析移民,「留下來」就是忠誠留效。

不過,鄧鍵一認為在Albert Hirschman理論中,「忠誠留效」這部分是很耐人尋味,因為「不走」不一定等於「忠誠」等情感連繫。文章分析「一些人留港可能只是想『搵多幾年錢』、陪伴至親等原因,不一定直接跟對香港的情感有關」。

研究又發現,因為親友因素而留港的人,較少留意政治、法庭和政策新聞。而因為地方歸屬感而留港的人,較多留意法庭、社區和關於社會上小人物的新聞。鄧鍵一分析,因為對香港歸屬感而決定留下來的人,會比較留意社區、身邊的尋常人和事,在新聞媒介和接收資訊類型方面,也會特別在意社會上需要支持和幫助的人。

資料來源: https://photonmedia.net/exit-voice-loyalty/?fbclid=IwAR2_H1Ua3fGqEHxk4tssSKQmHX-bO5TxBE10OH_Oxkp3k2yBw1qAhK3BkwU_aem_AWW6A73eV9e0LmorU1Kwkfw5hcr_7caFhiCtwAyr6CZl9eivFGsckfWYIgbeUp_05ng

 

2.【香港】中小生一年流失2.7萬 近年高峰 中學校長稱退學潮未見頂

近年掀起移民潮,中小學離港流失趨勢未止。本報以教育局最新數據推算,截至2022年9月的過去一年內,逾2.7萬名中小學生不再留港升學,為近年高峰。由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累計減少近6.8萬名中小學生。有中學校長表示,退學潮尚未見頂,預計新學年中一班數將進一步縮減,盼流失率可於一兩年後稍有回落。教育局稱,家長有權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轉校、移居內地、海外升學等流動均屬常態。

教育局每年發布《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羅列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學生人數等數據。本報記者比對2022年9月小一至中六學生人數,與2021年9月幼稚園高班至中五學生人數,發現同一批學生淨減少27,093人,中學及小學生分別佔15,231人及11,862人,意味着他們或不再在港讀書;若與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淨減少2429人相比,即反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前,流失人數在4年間增逾10倍,流失率亦由0.35%進一步擴大至3.99%。

除了升小一及升中一的人數出現增長,小二至小六、中二至中六各級均錄得3.61%至7.53%不等的流失率。高中級別仍然屬「重災區」,中五級流失率為7.53%、屬最高,其次為中六級、流失率6.65%,兩級淨減少7293人。

退學潮亦蔓延至幼稚園,截至去年9月的過去一年,至少6500名幼稚園生不再在港升學,流失率約6.31%,創近年新高,當中幼稚園低班(K2)升高班(K3)的學生淨減少5154人,流失情况在幼稚園及中小學各級中最嚴重。有幼稚園校長表示,不少家長期望子女在升小前已適應海外生活,因此會提早在其K2時退學移民,預料未來兩年將持續有學生移民,對生源並不樂觀。

教育局回覆查詢稱,根據人口數字推算,已預計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跌並非過渡性而是結構性,未來將持續檢視中小學學額,訂定措施。局方又稱,將從長遠規劃公營中小學學位供應,並一直與學界保持緊密溝通,已積極呼籲並支援學界,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及果斷措施,例如停辦新校、重置、合併等。

資料來源: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230710/s00001/1688926755150/%e4%b8%ad%e5%b0%8f%e7%94%9f%e4%b8%80%e5%b9%b4%e6%b5%81%e5%a4%b12-7%e8%90%ac-%e8%bf%91%e5%b9%b4%e9%ab%98%e5%b3%b0-%e4%b8%ad%e5%ad%b8%e6%a0%a1%e9%95%b7%e7%a8%b1%e9%80%80%e5%ad%b8%e6%bd%ae%e6%9c%aa%e8%a6%8b%e9%a0%82-%e6%95%99%e5%b1%80-%e6%b5%81%e5%8b%95%e5%b1%ac%e5%b8%b8%e6%85%8b

 

3.【台灣】金融時報:台灣人憂開戰悄悄海外置產 超有錢人資產早就在國外

美中對抗升級、中國對台軍演規模加大,媒體報導台海衝突和兵推的篇幅越來越多。在一片兵兇戰危的氣氛下,台灣的國際知名度是越來越高,而平民百姓只能默默憂慮。《金融時報》報導,台灣一些中產階級現在正設法將資產移到海外、或購入方便攜帶的有價物品;看似沒有發生資金大規模外逃,但那原因可能是,超級有錢人的資產早就已經都在國外。

《金融時報》4日報導,首先以一名台灣股票交易員林恩(Lynn)為例。林恩今年2月花掉大部分存款,購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間價值42萬歐元(約1423萬元台幣)的公寓。她完全沒有去現場勘屋,一切都是透過仲介幫忙處理,仲介還幫她家人一併申請了黃金簽證(在當地投資額達標後即可申請的居留證)。

葡萄牙政府已經在討論結束黃金簽證計畫,林恩說,「我們必須在葡萄牙結束這項計畫前趕快申請。謹慎起見,應該把一些資產放在國外,這樣萬一有事,我們才有地方去」。

這個「萬一有事」,指的當然是台海戰爭。林恩不是唯一這樣做的人,報導指出,一些台灣人正在悄悄尋找保護資產的方法,為未來準備一條「萬一有事」的出路;台灣一個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為極富裕家庭管理資產的公司)的高層表示,以前只有超級有錢人會設法將資產轉移到海外,「現在我們看到中產階級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黃姓資深投顧專家(C Y Huang)以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擔憂台海局勢而出清台積電股票為例,「連這些美國有錢人都覺得台灣處境危險,台灣人縱使覺得這不一定代表會開戰,但錢的事情可不能開玩笑」。

台灣超級大富翁的資產早就在國外

《金融時報》採訪6家財富管理公司,發現自從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怒而發動大規模環台軍演後,一些台灣客戶開始尋找更方便帶走的資產。

一名財務管理人表示,中國對台的軍事信心,讓一些台灣客戶開始購入鑽石、藝術品等物件,這些東西在開戰時很容易帶走。

該名管理人還指出,「一些和民進黨有關係的有錢人」正在推動這股「資產多元化」風潮。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金融時報-台灣人憂開戰悄悄海外置產-超有錢人資產早就在國外-072558111.html

 

4.【英國】英接收過多移民 收緊門檻勢在必行

輸入外地人口是一柄雙刃劍,有助紓緩人口老化,但若移民人數過多,容易孳生反移民情緒。歐盟人口的大量湧入英國,是2016年的脫歐公投成功通過的重要原因。惟英國奪回移民政策自主權後,移民蜂擁的情況完全無改善,強硬削移民政策正在醞釀,擬強行將移民人數,由現時去年的60萬削至40萬。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成功推動脫歐,關鍵因素之一是他捕捉到公眾不太喜歡外來移民心理,當時的脫歐運動強調要奪回移民政策控制權,獲得人民支持。

之不過看英國移民數據變化,明顯事與願違,脫歐後移民不減反增。英國在2020年1月正式脫歐,而2019年底的淨移民人數僅約21萬,之後因疫情數字顯著下滑,但疫情結束後高速上升,2022年底升到60萬。

房屋學校醫院 壓力大增

英國與歐盟切割,令移民英國的歐盟人數大減,淨值跌至負數,意味歐盟人移出多於移入,可是,非歐盟人口以更快速度增加,移民過多的問題根本沒有因為脫歐而得到解決。

移民增長速度過快,帶來一些實際問題,當地在硬件配套上的確未準備好處理這麼多人。英國傳媒報道,個別地區甚至因為移民過多,學校爆棚,本地學童找不到學校。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直言,移民人數必須受控,否則會對各社區的房屋、學校、醫院帶來難以駕馭的壓力。

由25名保守黨議員組成的組織New Conservatives已提出方案,條款相當辣,大幅收緊門檻,如外國學生在英國畢業後,不再獲准在未找到工作下逗留2年,光是這一項,料可減17.4萬移民;並將難民庇護人數上限,定於每年2萬人。

此外,在福利上也會設限,移民使用公營醫療系統國民保健服務(NHS)的費用,由一年624英鎊(約6,200港元)增至2,700英鎊(約2.7萬港元),並為非英國國民申請入住公共房屋設限,佔比上限為5%。

執政保守黨能夠上台,正是靠成功推動脫歐,保守黨支持者多數反移民,措施獲採納的機會高,大幅收緊移民勢在必行。選舉壓力下,政府無法不聽訴求,務求在2025年1月28日的下次大選死綫前兌現KPI。

資料來源: https://specialist.hket.com/article/3563377/英國接收過多移民%20收緊門檻勢在必行

 

5.【英國】BNO簽證續證:申請人離開英國超過兩週需聲明  審批越來越嚴格

據《East Gibraltarian》臉書專頁消息報導,有人在申請BNO簽證續證時,被要求提供聲明,說明離開英國超過兩個星期的原因。這在BNO簽證早期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據推測,審批程序可能變得越來越嚴格。 根據《East Gibraltarian》臉書專頁的消息,有友人申請BNO簽證續證時,突然被要求提供一份聲明,解釋他們離開英國超過兩個星期的原因。這項要求在BNO簽證早期並不存在。

據觀察,這一變化可能表明BNO簽證審批程序日益趨嚴格。該要求的出現可能意味著相關當局更加關注申請人的離境時間和原因。這也可能意味著申請人需要提供更多相關的證據或文件,以證明他們的離境符合規定。 應該密切關注BNO簽證續證程序的變化,以確保自己的申請順利進行。建議與相關機構或律師聯繫,瞭解最新的要求和程序。 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一議題的發展,並提供最新的消息和資訊。

資料來源: https://livinintheuk.com

 

6.【英國】英國6月高溫創紀錄 氣象局稱將愈趨頻繁

英國在6月遭遇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天氣,英國國家氣象局警告,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使高溫天氣愈發頻繁。

路透社報道,英國氣象局星期一(7月3日)說,6月的平均氣溫為攝氏15.8度,是近140年來的最高紀錄,超過了在1940年和1976年創造的攝氏14.9度的紀錄。

2022年,英國也創下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氣溫首次突破攝氏40度大關,造成機場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的中斷,並引發了山火。

英氣象局將最新記錄描述為帶有「氣候變化的指紋」,稱氣象專家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40年以來,英國每年6月迎來平均氣溫超過攝氏14.9度的機率至少增加了一倍。

英國氣象局氣候極端事件首席研究員戴維斯(Paul Davies)說:「除了自然變化之外,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地球大氣層變暖,也增加了達到創紀錄高溫的可能性。」

本月早些時候,英國供水商東南水務公司(South East Water)在英國肯特郡(Kent)和蘇塞克斯郡(Sussex)推出了一項臨時禁令,由於高溫天氣推升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因此禁止用戶使用水管和灑水器。

英氣象局還說,影響北大西洋的海洋熱浪在提高英國陸地溫度方面也發揮了潛在作用,指6月的降雨量只有平均水平的68%。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article/91539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7.【荷蘭】荷蘭聯合政府瓦解!移民政策「嚴重分歧」 任期最久首相率內閣總辭

荷蘭聯合政府瓦解!執政13年的首相呂特(Mark Rutte)因政府內部無法就移民政策達成共識,宣布向國王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請辭後解散內閣。下屆大選預計在11月舉行。

據《紐約時報》報導,聯合政府近幾個月來,不斷為如何處理當前數千非洲及烏克蘭移、難民問題,以及另外數萬名外國工作者與留學者議題爭論不休,呂特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雖同意提供永久庇護,但主張更嚴厲且緊縮的移民政策,提出限制戰爭難民及兒童入境數量,且2年後才能與家人團聚。

這提案雖得到基督教民主黨(Christen-Democratisch Appèl)支持,但和基督教聯盟(ChristenUnie)、民主66黨更開放的移民政策落差極大。呂特在聯合政府無法達成妥協後,宣布向國王請辭與解散執政僅1年半的聯合政府,並表示對這結果「失望」,既然聯合政府無法在重大政治及社會議題的移民政策達成共識,那支持政府的存在就已消失。

荷蘭去年的申請庇護數量,相較前年已增加三分之一到4萬6千人,且預期今年會增至7萬人以上,將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而56歲呂特在經歷4個聯合政府的執政後,會在大選結束正式結束首相任期。

資料來源: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8%8D%B7%E8%98%AD%E8%81%AF%E5%90%88%E6%94%BF%E5%BA%9C%E7%93%A6%E8%A7%A3-%E7%A7%BB%E6%B0%91%E6%94%BF%E7%AD%96-%E5%9A%B4%E9%87%8D%E5%88%86%E6%AD%A7-%E4%BB%BB%E6%9C%9F%E6%9C%80%E4%B9%85%E9%A6%96%E7%9B%B8%E7%8E%87%E5%85%A7%E9%96%A3%E7%B8%BD%E8%BE%AD-144017373.html

 

8.荷蘭】接納移民卻助長民粹主義 看看荷蘭政府下場

荷蘭執政聯盟內部因為在移民議題上存在嚴重分歧,總理呂特(Mark Rutte)宣布政府垮台,最快今年11月提前大選。這反映全球富裕國家在空前的移民潮下,已引起民粹主義強烈反彈,紛紛向政府施壓限制移民入境,荷蘭只是其中之一。

包括加拿大、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地區國家,一直在鼓勵更多移民前來,協助緩解勞動力短缺及抵消人口下降的影響。

然而合法移民人數的激增以及大量非法移民到來,已讓這些國家的民眾大感不安,他們將犯罪率上升及房價狂飆都歸咎於這些移民。

移民國家如澳洲及新西蘭,外來人口被指是造成為住房成本上漲的罪魁禍首。美國研究表明,一個城市的人口,每流入1%的移民就會導致平均租金和房價上漲約1%。

民調顯示,富裕國家反對移民的人數持續大幅增加,即使被視為傳統歡迎新移民的國家也是如此,其中約60%的澳洲人支持限制移民,以降低住房成本。

大約一半的加拿大人認為,政府提出每年吸納50萬移民的新目標實在太多,擔心這個目標將會導致對住房、醫療及社會服務的過度需求。在美國,長期以來已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對移民,過去一年態度變得更強硬。

布魯塞爾獨立智庫Globsec副總裁弗洛伊登斯坦 (Roland Freudenstein)分析說,瑞典和德國等地慷慨的社會福利制度,刺激許多移民來到歐洲,而美國夢吸引更多追求個人理想的人湧至。

然而在2015及2016年,湧入歐美的移民激增,加劇不滿情緒,在這種民粹主義下,導致英國退出歐盟以及反移民的川普入主白宮。

儘管一些傳統移民國家仍表示吸納新移民,尤其是商界領袖要求增加海外人才填補工作崗位,但有些國家已開始重新思考。義大利和芬蘭已由反移民政黨掌權;瑞典少數派政府內也有反移民政黨參與;奧地利極右自由黨也在全國的民調中領先。

資料來源: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6%8E%A5%E7%B4%8D%E7%A7%BB%E6%B0%91%E5%8D%BB%E5%8A%A9%E9%95%B7%E6%B0%91%E7%B2%B9%E4%B8%BB%E7%BE%A9-%E7%9C%8B%E7%9C%8B%E8%8D%B7%E8%98%AD%E6%94%BF%E5%BA%9C%E4%B8%8B%E5%A0%B4-061841246.html

 

9.【美國】疫後出國潮 美國人搞護照變「長頸鹿」最誇竟要等足2

美國迎來新冠疫情結束之後的首個獨立日長假,不少民眾原本計畫出國旅遊,但由於國務院人手短缺,簽發護照效率極低,部分個案等候時間竟超過2年!許多旅客大失預算,心急如焚每日查詢進度,或向議員求助,甚至有人被迫取消行程。

美聯社報道,由於護照申請積壓,社交網站、通信群組、熱線電話及議員辦公室都出現大量投訴。

德州達拉斯居民科利爾(Ginger Collier)表示,全家計畫6月底出國,並由3月開始就申請4本護照,當時官員估計需時8至11周,按理說時間十分充裕。豈料6月初未見音訊,她只能不停打電話查詢,有時電話等候時間竟長達90分鐘。直到上網並向議員求助後,她才成功約到時間,親身前往辦公室,千辛萬苦拿到護照。

人手短缺 網上辦理系統停用

美國國務院解釋,疫情消退後外遊需求反彈,部門工作量大增,但人手短缺,加上網上辦理手續的系統正暫停使用等待優化,所以辦證等候時間明顯延長。據悉,護照部門每周收到破紀錄的50萬份申請,若趨勢持續,今年簽發的護照總數量或超越去年的2200萬份。

鑒於事態嚴重,參眾兩院都在聽證會上批評,議員收到許多民眾求助,各類投訴中最多的就是護照問題。

資料來源: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936855/即時-國際-疫後出國潮-美國人搞護照變-長頸鹿-最誇竟要等足2年

 

10.【加拿大】年輕家庭負債比高 加拿大貧富差距擴大

儘管加拿大通膨率已經顯著放緩,但加拿大央行仍預計要到2024年底才會緩慢降至2%。根據《彭博》報導,加拿大央行為了應對通膨而大幅升息導致全國貧富差距迅速擴大,尤其是年輕家庭更是首當其衝身負重擔。

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萊姆(Tiff Macklem)前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時,就曾明確向市場發出不應期待在今年看見降息的訊號,然而受到利率上漲、全球通膨嚴重以及疫情期間房價迅速上漲等因素影響,加拿大的貧富差距呈現顯著擴大。

《彭博》報導引述加拿大統計局數字指出,全國最富有的20%家庭控制了全國67.8%的淨資產,而國內底層群體則僅佔2.7%,兩者差異65.1%不僅比去年同期還高,更是自2010年以來成長最快的記錄。

報導提到,由於加拿大有著大量移民人口,因此年輕家庭佔加拿大總人口比例呈現顯著增長,相較起2021年第3季,年輕家庭佔比增加了47.3%。與此同時,這個群體的負債比率也創歷史新高,其中年紀最輕的年經家庭負債比達到207.5%,而年紀在35歲至44歲的加拿人,其負債比率更高達275%。

加拿大總統杜魯道為此也宣示要打擊貧富不均的問題,而自去年夏天以來,加拿大的通膨率已顯著放緩,今年3月已降至4.3%。加拿大央行預計,總體通膨率到今年中將降至3%,並在2024年底前緩慢降至2%。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年輕家庭負債比高-加拿大貧富差距擴大-055725192.html

 

11.【加拿大】聯邦周三派25億津貼買餸 國民表示無法應對百上加斤的生活

大部分加拿大人周三(5日)可獲得聯邦派發的食物津貼,以應對食物成本上漲。不過,許多國民認為該金額無法應對加拿大的通貨膨脹,形容治標不治本。

一個低收入的獨居單身人士為例,他最多可獲得234元,而四個孩子的夫婦則有628元。市民福特認為該金額對於一個四口之家來說作用不大,他說:「基本上沒有意義!」

亦有市民表示:「受過大學教育,我賺的錢不多,我現在不在我的領域工作。一切都很難承受。我們買不起車,買不起房,只能租房子。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似乎不太公平。」

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的代表李馬克(Marc Lee) 表示,這種一次性付款補貼不足以覆蓋國民的食物成本,政府應該向那些在物價上升時獲益最大的人,來幫助受財困的加拿大人,例如石油、天然氣、超市等大公司,「他們一直在賺取超額利潤的行業,應該由他們去幫助更多國民。」

根據CRA的網站表示:「從 2023 年 1 月起,雜貨退稅將是你的 GST/HST 抵免金額的兩倍,該金額是根據你2023年1月的家庭情況以及你2021年調整後的家庭淨收入計算。」

即是通過計算2023年1月的家庭情況,及2021年後家庭淨收入計算。相關款項以退稅方式進行,並不會單獨存入銀行戶口,會以GST/HST退稅方式發放。

單身人士最多可獲得:

$234(無子女)

$387(一個子女)

$467(兩個子女)

$548(三個子女)

$628(四個子女)

已婚或事實婚姻伴侶:

$306(無子女)

$387(一個子女)

$467(兩個子女)

$548(三個孩子)

$628(四個子女)

另外,長者可額外獲得225加元。

資料來源: https://www.singtao.ca/6309042/2023-07-04/news-聯邦周三派25億津貼買餸+國民表示無法應對百上加斤的生活/?variant=zh-hk

 

12.【澳洲】年薪七萬「有難度」:技術勞工趕在新規定前入紙

澳洲聯邦政府由 7 月 1 日起提高臨時技術移民收入門檻,由原來的 53,900 元提高至 7 萬元,意味有關僱主需要向受擔保移民申請人支付更高的工資。

有墨爾本移民律師向 SBS 中文表示,包括臨時技術短缺簽證 (簽證類別 482)、偏遠地區僱主擔保簽證 (簽證類別 494) 及僱主擔保永久居留簽證 (簽證類別 186) 在內的僱主擔保簽證將受這個收入門檻上調影響最大。

聯邦內政部 (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 發言人在回覆 SBS 中文查詢時指:「(當局) 注意到臨時移民獲得社會保障福利的機會有限或沒有,並且面臨比澳洲人更高的生活開支,(制定) 臨時技術移民收入門檻旨在確保透過僱主擔保計劃進入澳洲的移民,有足夠收入來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發言人續指:「提高臨時技術移民收入門檻,可以確保技術簽證計劃是針對那些不太容易被剝削的高技能僱員。這是該收入門檻自 2013 年以來的首次上調。」

這項變化適用於 7 月 1 日或之後遞交的所有新簽證擔保,但不會影響現有簽證持有人和 7 月 1 日之前遞交的擔保申請。

今年 6 月 17 日,現年 30 歲、在墨爾本居住的廣告業從業人員陳嘉琳趕在收入門檻上調前,遞交了她的臨時技術短缺簽證 (簽證類別 482) 申請。

陳嘉琳表示,自己入職這間公司已超過半年,透過自己過往的數碼營銷經驗,為公司帶來了 50% 銷售增長,故此僱主願意為她提供擔保。目前,她的稅前年薪是 6 萬澳元。

她說,收入門檻上調政策宣佈後,自己很「著急」。為了不受新收入門檻影響,她積極與僱主討論擔保的事宜,趕在 7 月 1 日之前遞交簽證申請。她向 SBS 中文表示,自己可以接受 (此前) 5.39 萬元的門檻,認為如果要達到 7 月 1 日後的 7 萬元,「其實很有難度」。

她認為,對於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來說,年薪 7 萬可能不難。但對於一些華人來講,「(簽證) 限制,加上語言水平限制,達到 7 萬是有難度的」。

據 2022 年 10 月公佈的澳洲《2022 年畢業生成果縱向調查 (2022 Graduate Outcomes Survey – Longitudinal)》報告,在完成學業後的三年內,畢業生的全職和總體就業率以及薪酬均有所增長。

報告亦同時提到,調查數據證實了此前報告的結論,有部份畢業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成功步入自己的職業生涯。

報告提到,留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成果低於澳洲本地畢業生。然而,從中期 (即 3 年) 來看,留學生就業率有很大提高,儘管通常仍低於澳洲本地畢業生,但差距經已逐步縮窄。

但在澳洲全職工作的留學畢業生,工資中位數則明顯低於本地畢業生,這種薪酬差異在中期內並不會大幅縮小。

在澳洲修讀學士課程後畢業的留學生,畢業 3 年後的工資中位數增至 69,400 元,但這相較本地學士學位畢業生的工資中位數 8 萬元,仍然低 10,600 元。

內政部長歐妮爾及移民部長吉爾斯在聯合新聞稿中提到,今次上調臨時技術移民收入門檻,是政府為回應移民系統檢討而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到 2023 年年底,臨時技能短缺短期簽證持有人將在現有配額上限的永居移民計劃中,獲得申請永居的途徑。

資料來源: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new-tsmit-takes-effect-from-july-1/0umpuwlf4

 

13.【澳洲】通脹令超市高買急增 華人常用食材成「頭號目標」

生活開支攀升正加劇盜竊犯罪問題,有零售商透露,小偷的「頭號目標」竟是華人最常見的兩種食材。

維州一間IGA超市表示,隨著生活開支危機加劇,他們難以控制店內犯罪活動的升級。該超市的酒水經理Sandra Sutera表示,從酒類到食品雜貨,超市工作人員幾乎見過各種商品失竊的情況。

「我在這個行業工作了很長時間,情況越來越糟,盜竊案件越來越多,暴力事件也增加了。他們(竊賊)試圖讓你措手不及,把東西放進口袋裡,藏在褲子裡。這很不安全。」

她認為這和通貨膨脹導致的產品價格飆有關:「有些人因為自尊心而不願意討錢(領取福利金),就去偷東西,這真的很可悲。」

超市的另一位職員Hossain Akbar表示,他注意到常見的食品雜貨盜竊正在增加。「尤其是蒜頭和生薑,因為它們很貴。他們(竊賊)總是把它們放在口袋裡、藏在毛衣裡。」

「人們抱怨物價上漲,他們買不起。但這並不是偷竊的藉口。」

澳洲零售業協會發言人布朗(Fleur Brown)表示,防止盜竊是零售商的當務之急。「高買活動正在持續增長,我們非常關注這對員工的影響,包括心理健康、壓力,以及對遭受攻擊的擔憂。這種情況(遇襲)在盜竊案件中有所增加。」

他建議商舖業主安裝閉路電視和攝像頭,以為員工提供額外保護。「技術在零售業的犯罪預防中將發揮非常強大的作用。」

資料來源: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retailers-fear-escalation-of-theft-amid-cost-of-living-crisis/dpi83sry0

 

14.【澳洲】全球夢想職業排行榜 澳洲人竟然最想成為

人們對職業的抱負不斷演變,對於「終身職業」的想法亦正在逐漸改變。

隨著實際工資增長停滯,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更高的薪資更好生活而移民到其他國家,因而改變工作或職業。那麼,全球各地最嚮往的「Dream Job」夢想職業是什麼?

根據移民網站 Remitly 作出的統計,網站分析了全球搜索數據,計算出全球每個國家人們的夢想工作。網站以搜索數量「如何成為 How to be a…」某種職業的關鍵詞,以找出不同職業中「夢想」階段的人數。

這次研究著眼於發現現今人們是否仍在追求可靠、長期的職業,還是更想擁有一個可以經常旅遊、發揮創造才能和熱情的工作。到底哪些行業最受歡迎呢?

研究分析發現,「當我長大後我想成為一名飛機師」這句話,長久以來一直是許多人的童年夢想。根據數據分析,「飛機師」這個職業並沒有失去其吸引力。

每年全球搜索「如何成為飛機師」及其翻譯的次數接近100萬次,成為了「夢想工作」排行榜中的首位,也是全球 25 個國家人們夢想工作清單中的首選,包括澳洲、美國和英國等。

在疫情之後,人們對旅行的熱愛有增無減,而作為一名飛機師,不但薪酬及福利吸引,還可以走遍全球各地,不難理解為什麼是全球人們的「夢想工作」。

排名第二的是備受推崇的作家職業。無論是小說家、編劇、記者還是撰稿人,人們有不少途徑進入這個以文字和想像為生的職業。

文字工作提供很大靈活性,從事的人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不過只有少數頂尖作家,才賺到可觀回報。對許多人來說,這或者是一份艱苦的職業,充滿被拒絕、自我懷疑和財務問題。

儘管如此,在全球 75 個國家中,仍有不少人希望「成為一名作家」,是新西蘭、南非和瑞典等國家的「夢想職業」。

排名第三的藝術領域的職業:專業舞者。全球人們都夢想展現自己的創造力和才華,因此排名前20 的其他藝術和文化職業還包括演員、歌手和 DJ 等。

還有一些在十多年前甚至不存在的職業亦排名領先,例如 YouTuber(第4名)、影響者influencer(第7名)和博客作者 Blogger(第12名)。

在世界夢想職業排行榜中,還有一些主要是公共部門的職業,例如教師(第10名)、醫生(第13名)和消防員(第16名)。

資料來源: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jay-chous-daughter-will-study-in-a-private-school-in-brisbane/3aucho18x

By | 2023-07-10T16:09:09+08:00 July 10th, 2023|Comments Off on 【每週移民快訊】香港僅三成人不打算移民? BNO簽證續證要求突變嚴?

About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