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移民快訊】英國對國際畢業生提出限制 ? 澳洲學生簽改革生效「有潛力」學生先可以留澳?
1.【香港】香港高管現逃亡潮 近四成想轉工 調查:去年跳槽者 7成人平均加薪17%
2.【香港】「世界幸福報告」2024公布結果 芬蘭連續7年蟬聯榜首 香港排名86較去年跌4位
3.【日本】日本擬擴大大學獎學金資格 吸引更多外國勞工
4.【韓國】韓國醫科教授下週劈炮 政府一意孤行搞擴招 罷工潮第二章揭序幕 5.【東南亞】東南亞勞動年齡人口料今年起減少
6.【英國】英國對國際畢業生提出限制
7.【英國】英政府削「歡迎港人計劃」撥款受關注 有組織宣布暫停社區項目
8.【加拿大】卑詩省移民提名計劃更新標準 醫護建築幼教員獲優先考慮
9.【加拿大】國際學生集會抗議 稱卑詩省移民政策改變帶來不確定性和壓力
10.【加拿大】加拿大人口再破紀錄 安省人口依然居冠
11.【加拿大】調查報告:加拿大初級醫療保障在10個富裕國家中排名墊底
12.【加拿大】逾六成市民拒在多倫多退休 生活指數及交通或成主因
13.【澳洲】學生簽改革今日生效|移民律師:新修訂將鼓勵有潛力學生留澳
點擊觀看:https://www.youtube.com/live/d7d07USRZYg?si=cObhDDEFmy44TFBC
—————-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1.【香港】香港高管現逃亡潮 近四成想轉工 調查:去年跳槽者 7成人平均加薪17%
畢馬威(KPMG)發佈《2024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該調查對1103名香港企業高管及專業人士進行調查,評估當下就業趨勢。結果發現,近四成企業管理人員打算今年上半年轉工。調查顯示,2023年成功轉工的企業管理層,74%都能獲得加薪,平均加幅為17.08%。相比之下,留在原職者大部份只加薪3至5%。 畢馬威的調查對象為企業管理層,職級由助理經理至首席級(C suite) ,包括551名在香港居住或工作人士,以及552名在國內居住或工作者,評估企業人數、薪酬展望、人才趨勢及其他相關議題。 報告指出,39%受訪香港企業管理層考慮2024年上半年轉工。不過,報告同時回顧2023年情況,顯示去年有43%企業高層尋求新工作機會,但最終只有15%受訪者成功轉職,即成功率不及一半,較前年的23%為低。
去年13%管理層寧減薪也要轉職 至於2023年成功轉工的企業管理層,74%都能獲得加薪,平均加幅為17.08%,較前年的23.36%低。同時,有13%成功轉職人士薪酬不升反跌,顯示他們寧願減薪也要轉職。 企業人手增減方面,大部份管理人員對香港企業前景感到樂觀,約82%的管理層預期,今年員工數目將會保持不變或增加,另有14%預期人手減少,4%不確定。 近八成相信今年有人工加 另外,78%管理層對今年的薪資前景感到樂觀,相信今年會有人工加,大多數受訪者預期在即將進行的薪酬檢討中會有調整。
2023年,留在原職的受訪者大部分加薪3%至5%,有16%加薪逾一成以上,比例較前年31%減少,並較集中在助理經理至高級經理級別為主,首席級員工只有15%加薪一成或更多。 年內,受訪者平均收取2.27個月花紅,而2022年、21年分別為2.43和2.21個月,當中以金融服務、地產行業花紅下跌較多,但金融服務平均有2.72個月花紅,已是調查內6個行業分類第二高,僅次於創新及科技的2.88個月。 超過七成管理人員考慮移居大灣區 調查又顯示,73%受訪者今年會考慮移居大灣區或轉到其他大灣區城市工作,主要考慮到事業及行業前景、薪酬較高以及更廣泛的工作機會。同時,為了填補空缺,不少僱主願意聘請大灣區來港人才。
資料來源:BusinessFocus
2.【香港】「世界幸福報告」2024公布結果 芬蘭連續7年蟬聯榜首 香港排名86較去年跌4位
「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公布2024年最新結果,芬蘭連續7年蟬聯榜首,顯示芬蘭人全球最幸福。另一方面,香港排名第86位,比去年下跌4位,是連續2年下跌,中國排名60位,比去年64位上升4位。
由聯合國自2012年起及發布「世界幸福報告」,2024年最幸福的10個國家或地區,芬蘭以平均7.7分蟬聯榜首,第2位丹麥、第3位冰島、第4位以色列、第5位荷蘭、第6位瑞典、第7位挪威、第8位瑞士、第9位盧森堡、第10位新西蘭。英國及美國分別排名20及23位。
143個國家和地區受訪民眾以0到10分評估他們的生活。由於單年數據比較不穩定,自2013年以來,「世界幸福報告」採最近3年平均結果進行國際比較。
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以6.52分位列第30名,但也較去年的25名退步,台灣以6.5分排31名緊隨其後,日本排在第51名僅僅領先韓國第52名、中國第60名、蒙古國第77名及香港第86名,其中香港去年排名82位,今年多跌4位。
根據這份報告,緬甸、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在亞洲最不快樂國家之列。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印度在143國裡排名第126。全球最後2名國家是黎巴嫩和阿富汗,分別以2.7分和1.7分墊底。
《世界幸福報告》針對全球各地民眾進行調查,根據各國過去3年(2021年至2023年)對生活的評估來進行幸福度排名,其中有6個面向對於幸福衡量最為重要,分別是國內人均GDP、社會福利、預期壽命、自由程度、人民慷慨、腐敗程度。
這項排名不僅根據個人對生活滿意度的自我評估,還有依據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社會支持度、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慷慨程度以及貪腐程度等因素衡量。報告指出,在全球幾乎每個地區,社會支持與孤獨都影響幸福感,而社會支持的影響力通常更大,所以除了增加社會支持及減少孤獨,亦應加強社會互動去增加幸福感。
報告顯示東歐國家排名上升,捷克、立陶宛、斯洛維尼亞等分別上升至第18、19、21等。參與報告編輯的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Jan-Emmanuel De Neve表示,許多福祉改善幅度最大的國家,是中歐和東歐的前共產國家。與較富裕國家不同的是,那裡的年輕人稱他們的生活品質明顯高於年長群體,與西歐相當甚至更好。
20大世界最幸福國家/地區:
- 芬蘭
2. 丹麥
3. 冰島
4. 瑞典
5. 以色列
6. 荷蘭
7. 挪威
8. 盧森堡
9. 瑞士
10. 澳洲
11. 新西蘭
12. 哥斯達黎加
13. 科威特
14. 奧地利
15. 加拿大
16. 比利時
17. 愛爾蘭
18. 捷克
19. 立陶宛
20. 英國
資料來源:businessfocus
https://www.instagram.com/p/C4w_SmrsRLR/?igsh=OWN4cW91YTMwaW9m
3.【日本】日本擬擴大大學獎學金資格 吸引更多外國勞工
日本媒體共同社周日(17日)報道,政府計劃擴大大學外國學生的官方獎學金申請資格,希望有助吸引更多已定居當地的外國勞工子女繼續留在日本。
共同社指文部科學省計劃,自2024年4月起,擴大獎學金的申請資格。外國勞工子女憑「受養人簽證」入境,並在日本完成小學﹑初中及高中學歷,而且有意在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日本定居及工作者,將合符獎學金申請資格。
根據現行由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提供的官方獎學金計劃,僅日本公民及持特別永久居留﹑永久居留與長期居留簽證的有意永久定居日本的外國公民可以申請。
文部科學省預計,擴大外國大學生獎學金資格後,每年將新增500至100名合資格學生,以資助或貸款形式獲得獎學金。
執政自民黨的國會議員已促請政府,加大外國學生的學業支援,協助日本確保更多外國勞動力。公民團體如日本移住連(Solidarity Network with Migrants Japan)亦支持擴大資格,指外國勞工的學生子女普遍面臨財政困難。
日本移住連成員Toru Takahashi歡迎政府的獎學金資格擴大計劃,惟指要求學生需完成12年中小學教育的條件或過於苛刻,希望政府未來考慮放寬。
根據厚生勞動省數據,2023年10月底為止,日本外國勞工數目首次突破200萬名,比2022年上升12.4%。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數據顯示,2023年6月底時憑受養人簽證入境的外國人達近24.5萬名,較2022年增加7.5%。
資料來源:HKET
4.【韓國】韓國醫科教授下週劈炮 政府一意孤行搞擴招 罷工潮第二章揭序幕
韓國醫生工潮今天滿1個月,從一開始是部份年資較淺醫生抗議演變成對整個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冀在4月10日國會選舉提振其黨派支持率的總統尹錫悅挾民意對抗,惟最終都要為僵局尋找出口。
工潮起因
韓國政府擬在2025年度大幅增加2,000個醫學院招生名額,醫學生將由現時的3,000人增至5,000人。政府希望以此解決醫護人手不足問題,但醫學界強烈反對。
當地醫生認為,國內尤其偏遠鄉郊醫療人手不足,並非因為醫生人數不夠,而是當地醫療資源不足、待遇不佳,政府應改善的是制度。
醫生們認為,由於國民保險的財政激勵措施不當,個別專科醫生薪酬過低,以及面對醫療訴訟的風險,才會使一些關鍵科目,如兒科和心臟內科等領域的醫生不足——這些問題都不是增招醫學生所能解決。
韓國數千名實習醫生及駐院醫生2月20日開始罷工,上街遊行,希望政府撤回醫改。一天之間,已累計有近萬醫生辭職「劈炮」。惟雖面對近九成實習醫生與駐院醫生投入集體行動,總統尹錫悅堅稱,絕不就醫療改革問題進行談判和妥協。
政府怎應對?
政府下達「復工令」,稱2月29日前不返回工作崗位的醫生,會被暫時吊銷的執照,甚至提起訴訟。不過多數人無懼被「釘牌」,真正復工的醫生不夠多。政府須出動軍醫,以及安排護士接手醫生部份工作,紓解前線醫護壓力以及照顧病人。
工潮持續「發酵」,由最初僅實習醫生、駐院醫生辭職罷工,擴展至大學醫學教授及醫科生等。醫科教授宣布3月25日集體辭職。
政府雖然立場強硬,但眼見工潮擴大,終在對話方面採取較積極的態度。尹錫悅於3月18日親身前往與醫學界人士座談。惟他的「醫改坦克車」看來將繼續開進,政府20日公布擴大招收醫科生名額。
韓國政府也首度「開鍘」,吊銷大韓醫師協會2名高層的醫生執照3個月,這是對罷工導致醫療保健服務混亂的人首次進行懲罰。醫協聲言會將政府告上法庭。
病人最受害
醫生罷工期間,病人不僅須花更多時間和金錢求醫,還面臨面對手術延期,或是求醫無門等情況。
以首爾5大醫院為例,在大罷工開始沒多久,已有多達50%手術被延後。這也迫使醫院取消包括化療、剖腹產等重要治療與手術。
近期的民調顯示,高達75%受訪民眾支持醫改。這是尹錫悅所謂的「底氣」,因此不只一次指醫生利用執照威脅民眾,以民眾作為人質。醫生們顯然無動於衷,那些因為罷工而錯失救治與治療時機的病人,已成為雙方角力的犧牲品。
資料來源:香港01
5.【東南亞】東南亞勞動年齡人口料今年起減少
東南亞地區的人口正轉向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的佔比料於今年起開始縮減,但許多國家的社會安全網仍然不足,而人口紅利的耗盡將衝擊經濟增長。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東南亞地區11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64歲)將在2023年達到68%的峰值。其中,泰國和越南早已於2013年和2014年達到勞動年齡人口比率峰值,而擁有東南亞最大人口的印度尼西亞,預計勞動年齡人口佔比將在2030年達到頂峰,從而終結推動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
數據顯示,2019年,東南亞地區65歲以上人口比率已突破7%,達到了「老齡化社會」的門檻。預計到2043年,這一比率將達到14%,把東南亞地區推向「老年社會」
東南亞可獲國家養老金人口遠低於OECD水平
但許多東南亞國家對老齡人口的準備不足,公共養老金覆蓋率低,並缺乏全面的老年護理計劃。《日經亞洲》報道稱,東南亞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勞動年齡人口能夠獲得國家養老金,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87%平均水平。
日本研究所研究員熊谷章太郎指出:「東南亞國家在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護理保險和其他計劃方面進展緩慢。未來政府和家庭的經濟負擔可能會急劇增加。」
東南亞的人口結構變化也將對海外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以日本為例,越南是日本最大的外籍勞工來源,截至2023年10月,有約52萬名越南人在日本工作。在日本就業的菲律賓人則有23萬。
日本明治大學經濟教授久和加藤說:「如果東南亞國家自身面臨勞動力短缺,它們將無力向日本輸送勞工。」
如果東南亞國家受到勞動力減少的困擾,那麼東南亞與中國和印度並駕齊驅引領世界的希望也將面對挑戰。
資料來源:聯合早報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40317-3049138
6.【英國】英國移民咨詢委員會提議審查國際畢業生提出限制
英國畢移民咨詢委員會(Mig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建議審查畢業生途徑審。
英國政府已決定降低本國的淨移民率。部份措施已經實施,另一些措施正在醖釀之中。其中一項提議的改革影響了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在英國工作的能力。
英國畢業生途徑審查正在進行中,移民咨詢委員會(MAC)預計將於 5 月 14 日前向政府提交報告。英國政府於 2023 年 12 月決定對畢業生途徑進行修改,以鼓勵企業投資本地勞動力,而不是過度依賴移民。
英國倫敦 A Y & J 律師事務所主任兼高級移民律師 Yash Dubal 說:”對於在英國學習的留學生來說,現在是一個不確定的時期,他們的課程即將結束,因為審查結果將於 5 月份公佈。
英國政府已承諾減少進入英國的移民數量,因此審查報告極有可能建議限制畢業生簽證途徑。
這將大大減少希望在學業結束後留在英國工作的畢業生的選擇。如果該途徑被取消,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如果沒有可行的簽證途徑,將不得不返回本國,並考慮海外的選擇。對於創業者來說,自我擔保人途徑可能是一條出路”。
2021 年 7 月推出的研究生途徑是一種無贊助途徑,允許學生在畢業後逗留 2 年(或博士生逗留 3 年)。學生必須持有有效的學生簽證,並在高等教育機構完成本科、研究生或博士學位課程,才有資格申請。
研究生途徑的申請人無需提供在英國的經濟能力證明,也無需提供工作機會或特定薪水。
移民規則規定,”此途徑適用於在英國成功完成符合條件的課程後希望工作或尋找工作的學生”。政府在推出該途徑時表示,希望吸引並留住優秀的國際學生,讓他們在學成後為社會和經濟做出貢獻,並幫助企業從全球各地招聘高素質人才,推動經濟發展。
此外,國際學生只需花費相對較少的學費,即可完成為期一年的課程,並獲得兩年的無工作要求的研究生課程,以及四年的有工資折扣的技術工人課程。
這意味著國際畢業生可以進入英國勞動力市場,其薪資大大低於對大多數移民技術工人的要求。
畢業生途徑的推出是為了吸引最優秀、最聰明的學生到英國學習。然而,以下是政府的一些調查結果:
早期數據顯示,2023 年從畢業生途徑轉為技術工人途徑的學生中,只有 23% 從事研究生級別的工作。
2023 年,32% 轉為工作途徑的國際畢業生的工資高於當時的一般門檻(2.62 萬英鎊),只有 16% 的人的工資超過 3 萬英鎊–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完成研究生途徑的畢業生的工作收入低於其他畢業生的工資中位數。
初步數據顯示,大多數從畢業生途徑轉為技術工人途徑的留學生都從事護理工作。
資料來源:Financial Express
7.【英國】英政府削「歡迎港人計劃」撥款受關注 有組織宣布暫停社區項目
- 「歡迎港人計劃」撥款由260萬鎊削減至100萬鎊,取消資助「區域」服務,改為由地區機構或市政府等另批撥款
- 有居英前香港區議員則擔心,有港人組織因此無法繼續運作
- 英國港僑協會:將暫停社區項目
- 英國港僑協會董事:政府此舉為收窄港人組織服務重疊
- 有曾受惠撥款資助的組織:政府並非「趕盡殺絕」,港人組織需要融入社會及鑽研可持續性發展
英國政府2021年開放BNO(英國國民(海外))簽證後,推出「歡迎港人計劃」(Hong Kong UK Welcome Programme),包括撥款資助在英港人組織提供「全國」及「區域」服務,幫助移英港人融入英國社會。政府於3月8日宣布,今年度將減少撥款至100萬鎊,並取消資助「區域」服務,改為由地區機構或市政府等另批撥款。有曾受惠撥款資助的組織負責人向《棱角》表示,認為政府做法合理,明白撥款屬過渡性質,長遠鼓勵港人組織主動與地方政府或本地機構聯繫和合作;有居英前香港區議員則擔心,有港人組織因此無法繼續運作。
據英國政府網頁顯示,今年度會投放100萬鎊撥款於「義務、社區,以及社企」(Voluntary, Community and Social Enterprise, VCSE),有意申請撥款的在英港人組織需提交投標書,投標項目和服務內容只限於精神健康及就業支援兩大範疇,涵蓋範圍大幅收窄,以往「社區融入」(social integration)及語言支援等已被剔除。
英國政府早前就撥款措拖更新與去年的受惠機構負責人開閉門會議,有與會者向《棱角》透露,當局有意提高申請門檻,同時鼓勵地區港人組織與英國本地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合作,或轉為申請市政府或其他地區組織的慈善基金。
前區議員,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的國際倡議及項目助理劉珈汶解釋,以往撥款範疇大,有助組織為移英港人提供各類地區支援和舉辦港人活動等。政府今年將撥款由260萬鎊削減至100萬鎊,她擔心有港人組織因此無法繼續運作,「知道有港人組織依賴政府資助,在未有後備方案的情況下,有組織難免要考慮取消活動或削減人手。」
對於當局鼓勵地區港人組織轉為申請市政府或其他地區組織的慈善基金,劉指大部分港人組織在英國運作的年資較本地慈善組織淺,加上以往提供的服務主要針對移英港人社群,擔心港人組織申請撥款的競爭力不足,變相削弱對移英港人的地區支援。
去年政府撥款260萬鎊予「歡迎港人計劃」,超過40個組織成功獲批。獲批「全國服務」撥款的組織包括英國港僑協會、巴納多基金會(Barnardo’s)、英倫好鄰舍教會及歡迎香港人委員會;而獲批「區域服務」撥款則有港援、英國心泉、英國香港護士協會等。
英國港僑協會上周發聲明指,由於政府取消資助「區域」服務,協會於今年3月31日後將暫停社區項目。英國港僑協會董事Jason Chao接受《棱角》訪問時表示,去年是在英港人組織冒起的高峰期,政府今年則宣布削減撥款及服務範疇,他認為不能否定會令部分新組織不知所措。但他估計政府留意到,有不少港人組織提供服務性質相同的項目,認為政府此舉為收窄服務重疊範圍。
Jason補充,認為政府削減撥款一事不涉政治原因,但質疑提高申請門檻及讓本地機構加入決定向港人組織撥款,或令港人無法真正受惠。他指,曾有獲批撥款的本地組織嘗試為港人提供資料或地區服務,但組織明顯缺乏對港人的身份敏感度和政治觸覺。他舉例,有本地組織向港人提供簡體中文字版本作參考;有組織負責人被揭曾參與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活動等,難以獲得港人信任,浪費撥款用途。
另外,有曾受惠撥款資助,不願透露身分的組織負責人C小姐(化名)向《棱角》表示,理解政府逐步削減「歡迎港人計劃」撥款。C小姐透露,政府最初向受惠組織表明,有關撥款屬過渡性質,旨在協助剛到埗的移英港人融入社區,因此最多持續撥款5年。她認為政府先削減資助「區域」服務做法合理,她又透露政府有向受惠組織提供一份清單,羅列多項由市政府或其他地區組織的審批的慈善基金,讓有意繼續申請資助以提供區域服務的組織參考,並非「趕盡殺絕」。
提到有依賴撥款運作的港人組織或被逼暫停服務,C小姐坦言,這是所有非政府組織需面對的問題,「總不能夠一直靠英國政府資助,組織的可持續性亦非常重要」,她認為港人社群要真正融入英國社會,需要接受與本地組織比較和合作的空間。她表示,她所屬的組織在過去幾年不時與市政府溝通,服務港人之餘亦希望連繫當地其他少數族群,加上舉辦活動收取的捐款和籌款,希望可以維持運作。
資料來源:The Points Media
8.【加拿大】卑詩省移民提名計劃更新標準 醫護建築幼教員獲優先考慮
卑詩省正在為前來的海外勞工創設更清晰途徑,以保障他們免遭不道德招聘公司及其他不良分子的剝削及利用。
為此,卑詩省正在更新卑詩省移民提名計劃 (BC 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簡稱BC PNP) 的甄選標準,旨在進一步確保申請者具備的學歷、工作經驗及語言能力,能夠讓他們在卑詩省繼續成功地發展其職業。更新措施將有助提升申請者的成功機會,並幫助他們了解透過BC PNP計劃申請獲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相關要求。
BC PNP是卑詩省給予有意前來本省生活人士的其中一個移民途徑。這亦是卑詩省直接地甄選永久居留移民的唯一工具。此計劃有助政府確定能夠加強本地經濟發展的人才,而醫療護理、建築、幼兒教育及其他勞工緊缺行業的從業人員則會獲優先考慮。
BC PNP屬於一個具競爭性的項目,申請者必須符合某些特定條件,可是,某些招聘者卻歪曲事實,訛稱它為獲得永久居留權的簡單途徑。 這些更新措施將可幫助人們更了解該計劃申請者必須具備的學歷、經驗及語言能力。
該計劃配合政府的其他多項相關措施,以保障國際學生免受不道德機構和招聘者的侵害,例如:
- 為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畢業生而設的三個新申請類別架構;
- 提高大多數申請類別的語言能力要求,以及
- 繼續優先考慮從事勞工緊缺行業、並為卑詩省帶來經濟效益的申請者。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9.【加拿大】國際學生集會抗議 稱卑詩省移民政策改變帶來不確定性和壓力
溫哥華美術館前周六(23日)聚集數百人,抗議卑詩當局移民政策的改變。
據City News報道,卑詩省周二(19日)宣布,省提名計劃(BC PNP)正在進行更新,將對外國人的教育水平、經驗和語言技能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活動中一名蒙面男子對著麥克風表示,省政府正在「背叛」國際學生群體。
他說:「(如果)如此重要的政策可以在3天內改變兩次(這意味著)他們發布的每一項政策都是不穩定的、不安全的、不可信的。」
「如果你今天保持沉默,那麼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就沒有人為(你)而戰。」
活動中的另一位女士談到了政策改變對社區帶來的痛苦。她說,去年的政策承諾碩士畢業生根據其學位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她根據這項政策而選擇在這裏上大學和生活。
「我們相信政策的一致性,所以辭掉了卑詩省以外的工作,拒絕了省外大學和公司的邀請,」她說自己是從安省搬到卑詩省定居的。她稱,他們告別了朋友和家人,孩子剛剛適應了新學校,但政府的政策卻改變了,「我們對卑詩省的信任和信念得到了甚麼?」國際碩士生的政策突然發生變化,增加了額外的要求,她不再有資格獲得PNP。
「我們來這裏時他們不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能在一兩年前預見到周二的更新,就可以選擇不來卑詩省,」她說。
這場抗議活動也伴隨著一份先前已有的請願書,該請願書稱卑詩省的更新是「一場巨大的轉變,可能會對卑詩省現有和未來的國際研究生產生不利影響」。
請願書稱,政策變化給國際學生帶來了「不確定性和壓力」。
他們稱,對在這裏生活沒有安全感,這項決定可能會降低卑詩省對他們的吸引力。
文中寫道:「這削弱了該省對有才華的國際學生的吸引力,並可能會對這些學生給卑詩省帶來的學術和專業多樣性和活力產生影響。」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0.【加拿大】加拿大人口再破紀錄 安省人口依然居冠
去年加拿大人口突破4000萬大關。一年後的今天有望接近4100萬人。
加拿大統計局追蹤各省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移出率、非永久居民和省際移民率來衡量變化。截至3月18日,本國人口為40,961,644人,將很快接近4100萬。
安省依然是人口最多的省份,有 15,969,695 人。其次是魁省,人口為9,027,430。卑詩省人口有5,635,231 人。
努納伏特區的人口最少,只有40,975 人。
根據 2023 年 12 月的一份報告,由於永久和臨時移民,加拿大人口繼續保持破紀錄的高速增長。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1..【加拿大】調查報告:加拿大初級醫療保障在10個富裕國家中排名墊底
一份最新發布的國際醫療調查報告顯示,加拿大在10個富裕國家中獲得初級衛生保健的機會排名墊底。
加通社報道,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中心(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周四(21日)發布的一項針對10個高收入國家的調查顯示,加拿大在獲得初級衛生保健方面排名墊底。
在聯邦基金(Commonwealth Fund)2023年的調查中,86%的18歲以上加拿大人表示,他們有醫生或經常去的地方接受醫療服務。
研究稱,這一數字低於2016年調查顯示的93%,這意味著去年估計有400萬國人無法獲得初級保健。
該數字顯示,加拿大獲得初級保健的人口比例低於其他受訪的國家,其中包括澳洲、法國、德國、荷蘭、紐西蘭、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
所有10個國家的平均值為93%。
其中荷蘭排名最高,該國99%居住在那裏的成年人表示,他們可以獲得初級保健服務。
美國的表現僅略好於加拿大,該國87%的成年人表示他們可以獲得初級保健服務。
加拿大在當天或隔天預約看醫生或護士的能力方面也排名墊底。
只有26%的加拿大成年人能夠獲得如此迅速的醫療救助,低於2016年的46%。
調查也顯示,在加拿大,家庭收入較低者比收入較高者擁有初級保健提供者的可能性較小。
調查還發現,39%沒有初級保健的加拿大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29%的人正在服用一種或多種處方藥。
2023年,聯邦基金也對參與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
報告發現,新冠疫情(COVID-19)大流行以及經濟壓力正在對國人造成損失,2023年有29%的成年人報告患有憂鬱、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狀況。
聯邦基金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非牟利基金會,為多個國家的患者和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調查提供資金,CIHI是其加拿大合作伙伴。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2.【加拿大】逾六成市民拒在多倫多退休 生活指數及交通或成主因
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多倫多人認為這座城市不適宜退休。
機構The Liaison Strategies survey今天(18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約65%的受訪者不同意多倫多適宜退休,而32%的受訪者同意這項說法。另有3%的受訪者不確定自己的意向。
The Liaison Strategies survey負責人表示,生活成本、交通、可用的日託服務以及社區安全「很可能正在影響這些數字」。
超過7成老人同意多倫多不適合退休。
約 57% 的受訪者表示多倫多是養育孩子的好地方,而 52% 的受訪者表示多倫多是養狗的好地方。
在交通方面,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多倫多不適合開車。 另外,44% 的人也表示這裡不是騎自行車的好地方。
此外,市長鄒至蕙的支持度輕微下降。約53%的多倫多人支持她的表現,比上個月下降約2%。
但發言人強調2%的下降率仍在誤差範圍內,是否大幅下滑仍有待觀察。
自從鄒至蕙發表2024年新一份預算案後,她的支持率從70%大幅下跌到55%。
民調顯示,66%的受訪者認可鄒至蕙的表現。北約克的支持率約 50%,士嘉堡為 46%,怡陶碧谷為 39%。
資料來源:星島
13.【澳洲】學生簽改革今日生效|移民律師:新修訂將鼓勵有潛力學生留澳
澳洲政府收緊學生簽證規定下的一項重要新改變,於3月23日生效,移民律師指,新修訂一改以往當局不鼓勵簽證人留澳的「一刀切」做法。
新聞要點:
- 申請學生簽證的一項重要求,將於今日(3 月 23 日)起有變
- 當局將以「真實學生測試」取代現行的「真實臨時入境者要求」
- 移民律師指,新修訂將令申請人可以事先交代「留澳意願」,顛覆以往「不能留澳」的要求
修訂屬於聯邦政府去年宣布改革的一部份,目的是希望改變500子類學生簽證的簽發流程及評估標準。
當局將以「真實學生測試」取代現行的「真實臨時入境者要求」,簡而言之,學生簽證申請表中一項300字的自我陳述、將被更具針對性的問答題所取代。
問答題將要求留學生需要申明選擇現在的課程、以及選擇澳洲作為留學目的地的原因,以及詳情列明所申讀之課程將為申請人帶來甚麼優勢。
新程序亦將要求申請人,交代包括其學術背景等具體情況,以及要求目前持有其他簽證的人士交代申請轉簽學生簽證的動機。
學生的簽證聲明也將修改,以確認申請人了解何謂在澳洲學習的「真實學生」,以及了解其簽證條件,並承諾若出現任何情況變化、申請人必須立即向內政部作出通知。
新安排亦會向申請人確認,他們是否了解永久移民是有合法途徑及其限制。
這些調整將對 3 月 23 日或之後提交之申有生效,但此日之前的申請仍按「真實臨時入境者」測試進行。
移民部的文件表示:
「『真實學生測試』將鼓勵真正的學生申請,同時亦希望阻止並不真誠的學生在澳洲留學,以免申請人來澳的主要目的是工作、而並非學習。」
「新測試將取代現有的真實臨時入境者要求,並確認那些可能符合資格的人、在學習後如何獲得臨時移民途徑等安排。」
移民律師黃逸卓 Richard早前向SBS廣東話節目表示,不論以往的「真實臨時入境者要求」或現在推出的「真實學生要求」,目的都是希望留學生能專心讀書,而並不是以讀書為名行打工之實。
但新修訂與舊制最大不同,是申請人現在可以先向澳洲表達其留澳意願,以便當局按申請人的條件,去審查若讓對方留下來生活是否對澳洲有實際價值。
「但兩者最大分別是若根據以往的『真實臨時入境者要求』,申請人必須申明他們並沒有意願留在澳洲,或證明他們在澳洲完成學業後,有回到原居地的誘因,以至沒有興趣繼續留在澳洲。」
「但『真實學生測試』就是將這個要求挪走,即日後移民局審批時,將不會介意你有動機留在澳洲,但移民局就會關注,若申請人留在澳洲是否對澳洲有其價值,
「若申請人所讀課程或其背景,對澳洲可以有潛力提供更多幫助的話,申請人可以表達想留低的意願。」
資料來源: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