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英國會9月8辯論 BN(O) 5+1 永居權益?加拿大青年失業率高企?360份求職信全吃「閉門羹」?小紅書瘋傳內地來香港生仔攻略「搶永居」?
點擊收睇: https://youtube.com/live/p3bFXnLFkwQ
- 【香港】小紅書瘋傳內地來港生仔攻略 高才優才誕子博居留權 公院誕子只需$555
- 【香港】DSE 2025|方大收逾3萬入學申請 護理學士競爭最激烈約13人爭1位
- 【日本】日本選舉|參政黨異軍突起 主打「日本人優先」反移民
- 【英國】移民白皮書 | 英國會9月8辯論 BN(O) 權益 合併技術勞工簽證永居安排辯論
- 【英國】英國大選前全面下調投票年齡至16歲 選制重大改革配套措施含簡化選民登記、防堵外國干預
- 【加拿大】救生艇關閘後申請永居者有何影響?救生艇計劃改移民類別?
- 【加拿大】國際學生如何確保學習課程符合畢業工簽資格?
- 【澳洲】失業率升至2021年以來高位
- 【澳洲】黃金海岸有何移民優勢?奧運樓價熱仲未見頂
- 【其他】數據看歐洲熱浪肆虐:一周1500人熱死 當地人為何不「嘆冷氣」
- 【其他】太平洋島國三份一人口 申領澳洲氣候難民簽證
「免費評估」BNO英文水平登記表
https://dev-aura.adaptivesuite.tech/index/forms/content.html?id=4290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移民 #升學 #移居 #移民英國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香港人#BN O#香港人移民 #加拿大 #新聞 #國際新聞 #英國新聞 #新聞直播 #新聞分析 #新聞討論 #英國移民 #英國 #移民新聞 #移民分析 #葡萄牙 #DSE #留學生 #移民日本 #歐洲
【香港】小紅書瘋傳內地來港生仔攻略 高才優才誕子博居留權 公院誕子只需$555
2025-07-15
特區政府近年全力招攬環球人才,至今已有20萬高才專才等抵港,但不少女申請人真正目的,只為生仔攞香港居留權?小紅書近月出現大量「來港生仔攻略」,教導內地女子利用香港法律漏洞,藉著來港讀書、或以專才、高材甚至外勞身分來港,然後「極速懷孕」,並靠香港身分證在港誕子。她們目標是令下一代「搶得」香港永居權,並濫用香港公院收費僅555元的分娩服務,外界擔心會製造新一輪的「變種雙非童」社會問題。
入境處則多次強調,若內地女子與不良中介合謀,向執法者訛稱來港讀書、工作或創業,但其實真正目的只為在港誕子,即屬違法,可能的罪名包括「提供虛假資料」或「向入境處人員作出虛假陳述」,最高可判監14年及罰款15萬元,而無論是孕婦還是協助或教唆者(如中介)均同罪。
但消息人士指,其實入境處人員很防範上述「優才高才外勞來港生仔潮」,理由有三:
1)若內地女子以優才、高才等身分來港,又或是她們因來港修讀高等課程後獲批IANG簽證(1至2年),她們會獲發身分證。雖然這並非永久居留權,但她們可自由出入香港。故即使入境處發現她們極速懷孕,狀甚可疑,一般也不能阻止他們再度來港,故難以禁止她們在港誕子;
2)香港僱主僱用有優才或高才身分的內地女士後,她們即受香港勞工法例保障,即使發現她們上班後極短時間便懷孕,也不能解僱,否則便屬懷孕歧視,並且要提供產假等,故僱主也會受害人;此外既然內地孕婦在港仍有工作,入境處也難以取消她們的優才、高才又或是工作簽證;
3)雖然入境處消息聲稱內地來港女人材在香港誕兒,孩子不一定可獲香港永居權,但根據《基本法》及以往的案例,內地女子若是中國公民,而且屬合法留港(持優才、高才、外勞或讀書簽證),她們在香港誕下的兒女,其實很大可能會獲得香港永居權。即使入境處最終成功迫令這些「內地媽媽」離開香港,也未必可以剝奪她們在港誕下兒女的香港永久居留權。
另一問題是,由於這些內地女子持香港身分證,若她作堅持到公立醫院求醫或誕子,據悉一般也只可以把她們當作港人,收取極低廉費用,令公帑開支大增。以一般孕婦在公院分娩要住院4天為例,這些內地高才優才女士只需付555元(75元入院後及4天住院費480元),政府要為每名內地孕婦至少補貼數以萬元。 其實,過去一年內地「小紅書」早已出現愈來愈多的「來港生仔攻略」帖文及教學短片,很多背後都涉及不良中介,希望賺取巨額中介費,部分女網紅則疑似「親身示範」如何來港生仔,為下一代拿香港永居權,令人側目。
不過以往這些帖文,多數只是教內地女子以「來港攻讀碩士、申請優才或高才身分」的方法,爭取時間極速懷孕,但涉及的總算是內地較有錢及較有學職的高端人口。未料「小紅書」近日「再上一層樓」,流傳一則帖文,傳授「外勞懷孕香港生孩子100%永居」攻略。 帖文聲稱內地女性可經香港各類輸入勞工計劃赴港工作,為下一代覓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有關帖文強調,只要內地女子堅持是是逗留期間「意外懷孕」,絕非故意使用漏洞,入境處也無計可施,在港誕下的孩子必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即永居身份。
根據相關及類似帖文,發帖者強調內地外勞與菲傭及印傭不同,因為只要是中國居民,且在港有「合法逗留」身份,發帖人堅稱其所生子女將「100%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而且正規的外勞僱傭合約,不容解僱任何懷孕的女員工,故這些內地孕婦也受到保障。 不過發帖文坦言,若被入境處成功證明內地孕婦「入境目的不純」,包括在獲聘成外勞(或專才高才)前已經懷孕,便會「前功盡廢」,故提醒內地女士想在港誕兒並獲永居權,一定要「講職業道德」。這些內地女士必須「正常赴港工作、然後意外懷孕且僱主合規」,才能夠「成功」。 小紅書上的內地網民對帖文反對兩極,有人稱要「記住這個漏洞」,有網民亦認為即使母親最終有刑責,亦「罪不及小孩」,深信孩子可獲香港永居身分。但亦有網民質疑是不良中介為爭取生意誤導民眾,呼籲不要相信。
有香港法律界人士亦強調,內地女子若用上述不良方法來港誕下孩子,孩子其實嚴格來說有如「雙非童」,他們即使出生時可取得身分證,孩子最終也不一定可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分。尤其是當孩子的母親未能在港合法居住7年或以上,已遭香港要求返回內地,而孩子又要跟隨母親離港的話,孩子最終可能「得個桔」,拿不到香港永久居民身分。故上述做法,有如以孩子的一生來做賭注。 入境處則表示,十分關注有「非本地孕婦」疑試圖以非法手段入境香港分娩情況,強調旅客入境目的必須與宣稱相符,否則可能被拒入境。 帖文隨即引起內地網民譁然,有人稱要「記住這個bug(漏洞)」;有人指即使母親有刑責,亦「罪不及小孩」,深信孩子可獲永居。但亦有網民質疑是中介說詞,意圖誤導民眾。
翻查資料,《基本法》第24條將「香港永久性居民」定義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故曾引發「莊豐源案」而衍生「雙非嬰」(即父母均為內地人、但在港出生的BB)問題。 香港特區政府早於2013年已執行「零雙非」政策,以行政手段試圖阻截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合法途徑,包括規定公院及私院不得接受「雙非」孕婦預約分娩,持雙程證來港的非本地孕婦或被拒入境等等。不過在法律上的層面,雙非童的爭議其實一宜未能完全解決。
資料來源:Business Focus
【香港】DSE 2025|方大收逾3萬入學申請 護理學士競爭最激烈約13人爭1位
2025-07-18
DSE 2025(中學文憑試 2025)已經放榜,多間院校正接受考生報名申請入讀新學年課程,其中聖方濟各大學(方大)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白英奇)截至16日下午3時,已經收到超過30,000人申請報讀方大及白英奇課程,較去年上升7%。另外,方大及白英奇亦預計於新學年錄取約2,500個新生,涵蓋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學士及碩士課程。
方大及白英奇多個課程之中,最受歡迎的課程為「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收到約9,000個申請,約13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
除護理學課程外,方大去年推出的「工商管理(榮譽)酒店及旅遊管理應用學士」課程,收到約3,400個申請,約136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至於「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則收到約3,300個申請,約56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
方大亦提供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相關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人工智能(榮譽)理學士」課程,收到約2,000個申請,約78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數碼娛樂科技(榮譽)理學士」課程,收到約1,300個申請,約87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翻譯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收到約630個申請,約126個申請者競爭一個學額。
方大提醒有意入讀的申請者要把握最後改選機會,將課程放在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Band A的首三個志願之中,以增加錄取機會。
資料來源:HK01
【日本】日本選舉|參政黨異軍突起 主打「日本人優先」反移民
日本周日(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主打「日本人優先」及反移民的極右派政黨參政黨成為最大贏家,打破主流日本政治格局。
參政黨由選前僅1席大舉增加至14席,黨魁神谷宗幣選後受訪表示,「日本人優先」代表拒絕全球化重建日本民眾生活的訴求。他指自己並不要求日本全面禁止外國人或尋求驅逐所有在日外國人。神谷宗幣指外界批評參政黨仇外及歧視,日本民眾了解媒體是錯誤而參政黨是正確。
參政黨自疫情期間崛起,主要在影片平台YouTube散播疫情相關的疫苗及全球精英集團陰謀論,以「日本人優先」競選策略打破日本政壇局面。神谷宗幣揚言,參政黨在參議院的突破只是開端,致力成為擁有數十個議席及具影響力的政黨。
政治分析師認為,參政黨政綱成功吸引備受日本經濟疲弱﹑物價高企及創新高旅客人數影響的選民支持。而且,老年化的日本社會近年亦錄得破紀錄的380萬外國出生居民,佔總人口約3%。
曾任超級市場經理及英文老師的神谷宗幣曾表示,自己受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大膽政治風格啟發。同時,參政黨政綱亦被指與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與英國改革黨(Reform UK)相提並論。
神谷宗幣選後表示,計劃效仿歐洲新興的民粹派政黨,與小政黨組建聯盟而非與自民黨政府合作。參政黨聚焦移民政策亦已使日本政壇「轉右」,首相石破茂選前宣布成立工作小組,打擊外國公民在日本的犯罪及不守秩序行為,並承諾達成「零非法移民」目標。
資料來源:HKET
【英國】移民白皮書 | 英國會9月8辯論 BN(O) 權益 合併技術勞工簽證永居安排辯論
在英港人就維持英國國民(海外)(BN(O)) 簽證「 5+1 」至永居,以及英語試安排發起聯署,至今逾十多萬人簽名,聯署發起人 Duff Li 向《棱角》確認,請願委員會(Petition Committee)已安排於 9 月 8 日下午辯論。
國會現時安排聯署辯論,將與同另一國會聯署「要求維持技術勞工簽證現有五年永居安排」合併。
工黨 Nottingham Rushcliffe 議員 James Naish 另指,其聯同 27 名跨黨派議員聯署要求的辯論,暫時預算排期 10 月 至 11 月舉行,長個半小時,將會集中移民白皮書政策修改對 BN(O) 等人道簽證對的影響。
James Naish 提到,如此安排下,名義上 BN(O) 簽證國會辯論時間會有共 4.5 小時;如聯署辯論時,有較多國會議員就 BN(O) 簽證發言,連同其辯論,BN(O) 簽證議題將有頗多曝光空間。
聯署辯論會由工黨南諾福克區(South Norfolk)國會議員 Ben Goldsborough 開辯。
James Naish:國會重視 BN(O) 簽證聯署
James Naish 回覆 Duff Li 查詢時,指國會聯署安排由請願委員會出,僅從日程考量,合併辯論是加快 BN(O) 簽證聯署辯論儘早提出。
James Naish表示,本身希望BN(O) 簽證聯署可以安排在獨立 3 小時時段進行,惟現時安排不能再更改。
「請願委員會現時安排,實際上是重視 BN(O) 簽證聯署,盡快安排九月進行。」
由於九月只剩下一個國會辯論時段,如分開進行辯論,時段將優先分配予參與人數較多,有 14 萬聯署的「要求維持現有技術勞工簽證現有五年永居安排」,而 BN(O) 簽證聯署將要被安排到十月。
James Naish 提到, 周一的國會聯署辯論一般而言,發言議員人數不多,未必可用盡三小時時段。
他會鼓勵 27 位跨黨派支持其 BN(O) 辯論的議員,以及選區中較多 BN(O) 選民的議員出席發言,向政府發出強力訊息,以顯示此議題被港人 BN(O) 社群廣泛關注。
國會辯論詳情:
日期:9 月 8 日(星期一)
時間:16:30 – 19:30
地點:Westminster Hall
開辯議員:工黨 Ben Goldsborough MP
於 國會 YouTube 頻道直播
資料回來源: Points Media
【英國】英國大選前全面下調投票年齡至16歲 選制重大改革配套措施含簡化選民登記、防堵外國干預
2025-07-17
英國將於下屆大選前實施民主制度重大變革,全面將投票年齡從18歲降至16歲。此舉雖引發工黨內部擔憂可能助長綠黨與改革黨等小黨勢力,但政府強調這項政策更具公平性——因許多16至17歲青少年已具備工作資格甚至可服役。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直言:「納稅的青少年理應對財政支出擁有發言權。」
**歷史性變革與政治角力**
這項1969年以來最大選制改革(當年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將使英國全境選舉制度與已實施該政策的蘇格蘭、威爾斯議會及地方選舉接軌。部分工黨議員憂心此舉恐反助左翼小黨,亦有聲音警告可能利好近期在年輕男性中支持率攀升的「改革英國黨」(Reform UK)。
改革黨領袖法拉奇(Nigel Farage)指控政府企圖透過學校「左翼偏見」操弄年輕選民,但放話工黨將「遭遇畢生最大震撼」,因該黨正積極爭取16至17歲選票。副首相雷娜(Angela Rayner)則淡化黨內憂慮,向《衛報》表示:「不能因不滿民主結果就剝奪民主權利,這種論調根本是死胡同。」她更擔憂假新聞對民主的扭曲效應。
**民調顯示民意分歧**
智庫「更多共識」(More in Common)分析指出,新增年輕選民佔比過小,全國層面難撼政治版圖,但在碎片化政壇中仍可能引發地方性效應。該機構主任特萊爾(Luke Tryl)補充:「關鍵在於政策民意接受度——目前反對下調投票年齡者佔48%,支持者僅27%,且非多數民眾優先關切事項。」
**國際比較與配套改革**
此舉實現工黨競選承諾,使英國成為全球投票年齡最低國家之一(歐洲僅奧地利、馬爾他、曼島與海峽群島同為16歲,美洲則有巴西、阿根廷等少數國家跟進)。
配套改革還包括:
– **擴大認證文件**:接受銀行卡、退伍軍人證等作為選民ID
– **防堵境外干預**:加強規範候選人保護機制與政治獻金審查
– **簡化登記程序**:推動跨政府服務資料串聯,減少重複填報
– **嚴查政治獻金**:要求政黨查核捐贈企業的英國/愛爾蘭營運實績,杜絕空殼公司洗錢(現行制度允許任何英國註冊企業捐款,不論資金來源)
**強化罰則與候選人保護**
新制將對違規者祭出最高50萬英鎊罰款,虛假聲明更構成刑事犯罪。另修法禁止曾恐嚇候選人者參選,並加強「捐贈者盡職調查」要求。
針對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曾表態欲捐7500萬英鎊給改革黨的爭議,雷娜強調:「重點不在禁止捐款,而是透明化資金來源,讓選民判斷利益衝突。」根據新規,外國人士直接捐款將被禁止,透過英國企業捐款也須證明資金源自本土營收。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加拿大】救生艇關閘後申請永居者有何影響?救生艇計劃改移民類別?
2025-07-16
加拿大移民部(IRCC)於6月底突然更新官方網站內容,將「香港人特殊通道」(Hong Kong residents in Canada,俗稱「救生艇計劃」),自「人道與恩恤」(Refugee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類別,改為「工作基礎移民項目」(Work-Based Immigration Program)類別,即被視為歸入經濟類別配額體系之下,與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屬同一類別,引發眾多該計劃申請人的擔憂。
星島記者曾於7月初第一時間向移民部查詢該項變化,7月3日獲得移民部回覆稱救生艇計劃申請移民類別沒有改變。國會議員關慧貞周三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稱,她向有關當局提出這一擔憂,也獲得澄清說「這不是真的」。但截至周三(16日)記者發稿前,網頁上仍見到此項頻頻引發誤會的更動。
關慧貞表示,移民部解釋說,香港人申請永久居民途徑(PR pathways for Hong Kong residents)被移至IRCC永久居留加拿大網頁(Live in Canada permanently – Canada.ca)上的「工作基礎移民項目」類別,以便用戶更輕鬆地查找相關信息,因為該計劃包含教育和工作兩大部分。這並不代表移民類別的改變。意即「救生艇計劃」仍屬於「人道與恩恤」(Humanitarian and Compassionate,H&C)類別。
加拿大移民部(IRCC)於6月底更新官方網站內容,將「香港人特殊通道」(Hong Kong residents in Canada,俗稱「救生艇計劃」),自「人道與恩恤」(Refugee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類別,改為「工作基礎移民項目」(Work-Based Immigration Program)類別,令不少申請人感到困惑和擔憂。
雖然星島記者已向移民部查詢,獲得答案是「沒有改變」,國會議員關慧貞也獲得移民部回覆澄清說實際上「沒有改動」,「香港人特殊通道」仍在「人道與恩恤」類別,但移民部此舉也引起廣泛討論,是否將「救生艇計劃」移民來加拿大者改列入經濟類別會更好?
有目前正在累計工作時數要求才能遞交永居申請者對星島記者說,擔心移民部收緊門檻,令他們需要跟上其他經濟類移民條件;也有已經送件申請永久居民身份(PR)者也問,等候PR時間是否會再推遲?
加拿大前移民法官江文珊表示,關於移民部將「救生艇計劃」歸類為「經濟類別一一工作基礎移民項目」,這樣的調整確實容易引起誤解。她說,雖然移民部表示政策內容並未改變,仍屬於「人道同情及其他類別」(H&C and other),但網站上的分類變動,可能讓申請人誤以為政策方向有所轉變。
江文珊認為,政府在這類分類更新時,應更主動說明調整的原因與背景,讓公眾了解這只是技術性分類,而非政策走向的改變,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與憂慮。「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後續發展,確保申請人獲得最正確的資訊。」
持牌移民顧問則表示,「如果」將「救生艇計劃」由原本的臨時庇護或人道主義類別,正式歸入到經濟類移民,這無疑代表加拿大政府對港人移民的「正常化」和制度化。從政策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肯定與接納,也意味著更高的透明度與長期穩定性。
基於「救生艇計劃」在2025年2月7日關閘,目前早期「登船」者或已取得PR身份,或已經遞出申請;後期有Stream A透過就讀加國大專院校學程、Stream B還在努力累積工作時數者,都必須在2026年8月31日申請PR的「最後大限」前完成所有條件。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加拿大】國際學生如何確保學習課程符合畢業工簽資格?
如果打算畢業後在加拿大工作的國際學生,現在應該提前做好計劃,以確保資格獲得畢業工簽(PGWP),因為對於某些課程來說,需要滿足學習專業的要求才能獲得PGWP資格。
根據CIC報道,須滿足學習領域要求才能獲得PGWP者,必須將教育課程與教學課程分類 (CIP) 系統下的正確名稱和代碼關聯,並確保此CIP代碼和名稱符合資格。
學習專業要求是什麼?誰需要滿足這些要求?
2024年末,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 (IRCC) 限制了某些學習等級的國際學生畢業生獲得PGWP)的機會,這是一項旨在減少加拿大臨時居民(工作和學習許可持有者)人口廣泛措施的一部分。
這項措施透過對PGWP資格施加學習專業要求來實現,將工作許可的發放與勞動力市場對與某些學習項目相關的工作需求掛勾起來。
根據這些新要求,就讀大學或非學位課程的國際學生,必須確保其所學課程與加拿大勞動市場的需求職業相關。
學習領域要求適用於所有在2024年11月1日或之後提交學習許可申請的申請人。
這些變更概述如下:
學習等級 | 學習領域要求 |
學院學士學位課程 | 不適用 |
大學學士、碩士或博士課程 | 不適用 |
以上未列出的大學課程 | 必須畢業於符合條件的學習領域 |
學院課程或其他非大學課程 | 必須畢業於符合條件的學習領域 |
如何確保選讀課程符合PGWP資格?
如果你的學習程度要求你需要滿足學習領域的要求,你可以採取以下步驟,確保你的課程在完成後符合PGWP資格:
1.確定最適合你的學習課程的CIP名稱和代碼;以及
2.檢查此CIP代碼是否符合PGWP資格。
注意:截至7月15日時,只有以下領域的教育課程符合PGWP資格:
- 農業和農業食品課程;
- 教育課程;
- 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課程;
- STEM課程;
- 貿易課程;
- 交通運輸課程。
完整課程清單請點入此網頁查看。符合資格的學習領域預計將於 2026 年初發生變化。
- 確定最適合你學習專案的 CIP 名稱和程式碼
若要尋找與您所選項目相關的CIP代碼和名稱,請閱覽加拿大統計局的官方CIP頁面,其中包含所有CIP代碼、項目名稱的範例以及CIP下每個學習項目列出的例外情況。
CIP頁面可讓您按通用專案名稱和學習領域(或類別)進行搜索,並可從廣泛的搜尋中篩選到特定的專案。例如,某些搜尋可能會產生「系列」結果(表示廣泛的項目屬於此分類)或「子系列」結果(表示結果被篩選到該領域的更窄範圍)。
這些課程名稱可能範圍很廣,CIP代碼和名稱是按其描述而非名稱分類的。要為學習課程選擇正確的CIP條目,必須閱讀描述並確保其與您選擇的學習課程緊密匹配。
為了進一步確保選擇正確的CIP代碼和名稱,可以查看指定學習機構 (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DLI) 網站。大多數DLI都會提供有關PGWP資格的詳細信息,並在其網站上包含相關的CIP 代碼。
仍有疑問者也可以直接聯絡個別DLI。他們可以提供有關課程的更多信息,並確認適用的6位數CIP代碼和名稱。
- 檢視你的學習課程是否符合PGWP資格
找到與你的學習項目對應的正確CIP代碼和名稱後,你可以使用CIC專用工具,確保該項目在目前符合PGWP資格的項目清單中。
CIC專用工具還提供可點選的條目,點擊後可展開顯示項目描述,方便再次確認是否選擇了正確的條目。
如果你選擇的CIP程式碼和名稱包含在CIC專用工具中,則表示你的專案符合PGWP資格。
獲得PGWP資格所需滿足的其他條件
除了滿足學習專業要求(如適用)外,所有希望申請PGWP)的國際學生還必須根據其學習程度滿足語言能力要求(英語或法語),以及一般資格要求。
1.語言能力要求
根據學習項目,必須在至少一種官方語言的4項語言能力測驗中,根據加拿大語言基準 (CLB) 取得至少5級或7級的成績。
學習等級 | 語言能力要求 |
學院學士學位課程 | CLB 7 |
大學學士、碩士或博士課程 | CLB 7 |
以上未列出的大學課程 | CLB 7 |
學院課程或其他非大學課程 | CLB 5 |
2.一般資格要求
除上述要求外(如適用),所有國際學生畢業後均須符合以下條件,方可獲得PGWP:
- 在符合PGWP資格的指定學習機構 (DLI) 完成至少8個月(魁省為900小時)的學習課程。
- 在學習課程的每個學期*均保持加拿大全日制學生身份。
- 在收到完成學習課程的確認後180天內提交PGWP申請。
- 在畢業後180天內的某個時間點,提交PGWP申請之前,保持學習許可有效。
*學生可以在最後一個學期選擇非全日制學習。
【澳洲】失業率升至2021年以來高位
2025-07-17
澳洲儲備銀行(RBA)將於8月舉行下次貨幣政策會議,將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動態。
澳洲失業率攀升至 4.3%,是自2021年以來高位,亦高於市場預期,反映失業人數上升。
根據澳洲統計局(ABS)資料,市場原本預期6月失業率,可望維持在4.1%,但失業人數增加近34,000人。
6月就業總人數增加了2,0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其中兼職工作增加40,000個職位,但全職工作減少38,000人。
國民銀行(NAB)澳洲經濟主管斯賓塞(Gareth Spence)表示,儲備銀行將在8月的會議前密切觀察勞動市場狀況。
他指:「儲備銀行的重點將是確保未來就業市場保持健康,實際減息時間不是最關鍵問題,更重要的是利率最終會落在甚麼水平。」
本月較早時,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通脹放緩,將促使儲備銀行減息0.25%,卻意外地維持利率在3.85%不變,讓供樓人士大感失望。
斯賓塞預測,到2025年底失業率將升至4.4%,但目前其他經濟指標顯示,勞動市場仍然強勁。
儲備銀行在最新貨幣政策聲明中表示,勞動市場處於緊張狀態,「勞動力使用不足的各項指標仍處於低位,商業調查與接觸顯示,許多僱主仍面臨人力不足問題。另一方面,根據多項領先指標,未來就業市場表現可能較預期強勁。」
更多內容
資料來源:SBS
【澳洲】黃金海岸有何移民優勢?奧運樓價熱仲未見頂?
2025-07-16
SBS節目團隊早前走訪昆州黃金海岸,從民生、移民及樓市等角度,希望助大家了解當地移民的生活及情況。主要仍屬偏遠地區的黃金海岸,近年亦面對新移民湧現,情況對當地生活、移居及樓市前景會有何影響?
一個最受關注話題,就是樓價越來越高。SBS廣東話記者與不同的士司機的對話亦很大部份會涉及樓價的話題。
昆州樓市過去幾年已成為澳洲增長速度最快的州份之一,很多人都認為,情況與昆州在2032年舉辦澳洲有關,但YouTube頻道「謝夫澳洲看房生活」博主Jeff(伍漢傑)在參與節目時則指,相信目前樓價上升的真正推手,並非單純因為奧運效應本身。
黃金海岸樓市升勢強並非全因奧運帶動?
“很多人以為是奧運及基建的刺激帶動樓價,但事實上,目前的升幅更多是因為全澳房屋供應遠遠追不上需求。”YouTube頻道《謝夫澳洲看房生活》博主伍漢傑
「當時墨爾本封城嚴重,很多家庭選擇離開,黃金海岸以其相對低廉的樓價與優質生活環境吸引了大量買家。當樓盤一放上網,不用開放日就已經被搶購一空,需求之高前所未見。」
「單計昆州每年新增人口就超過8萬人,包括約25,000名州際移民與55,000名國際新移民。如果每三至四人為一戶計算,我們每年至少需興建兩萬間新住宅,這還不包括本地自然人口增長的需求。」
但奧運宣佈落戶布里斯本之後,確實亦更進一步帶動包括海外在內的投資熱潮,使兩市房價在過去五年累計上升超過70%。而Jeff預期,由於建築業長期人手短缺,加上批文繁複、工期延誤,使得新房供應嚴重滯後。
「一棟100至200個單位的高樓大廈可能需時數年,甚至一年全市落成的大型項目都屈指可數,這使得樓價自然水漲船高。」
“當奧運場館全面動工後,建築資源將被進一步瓜分,私人市場的房屋供應將面臨更大壓力。”YouTube頻道《謝夫澳洲看房生活》博主伍漢傑
展望未來發展潛力,Jeff特別看好位於布里斯本、黃金海岸與陽光海岸之間尚未完全開發的區域。「未來的東南昆士蘭不再只是個別城市的發展,而是整體城市群的整合,我相信這些中間地帶將成為下一波樓市增長的核心。」
以黃金海岸作移民落腳點有何優勢?
近年來,黃金海岸已成為越來越多新移民考慮定居的選擇之一,專責移民法律的布里斯本律師指出,雖然與布里斯本同屬昆州,但兩者在移民政策上有明顯差異。
里斯本律師強調:「黃金海岸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區。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旅遊城市,卻不知道它在聯邦移民政策上主要仍屬於偏遠地區之一。」這為技術移民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申請491偏遠地區提名簽證的申請人,額外獲得10分加分。”布里斯本律師
布里斯本律師指出,偏遠地區的另一優勢是可使用特定的職業清單。
「屬於偏遠地區的職業清單,有些職位並不在常見的189或190技術清單中,但卻可透過491或482僱主擔保簽證來申請。」
但布里斯本律師特別提及,有意移居的人士要注意,並非所有黃金海岸的居點均全屬偏遠地區,可能會取決於移居地點的實際郵政編碼。
“黃金海岸內部也並非所有地區都符合偏遠地區資格,建議民眾查閱移民局官網確認。”
此外,在學生簽證與畢業生政策方面,黃金海岸的優勢亦逐漸顯現。「目前香港Stream畢業生在黃金海岸居住及工作滿三年,即可申請191永久簽證,這比居於布里斯本者早一年申請。」
談及行業發展潛力,布里斯本律師指出,旅遊與餐飲業仍為黃金海岸的支柱行業,「餐廳管理、酒店服務、零售等相關職業特別受歡迎,亦較容易找到工作機會。建築業方面,由於全澳住房供應短缺,也是一個熱門領域。」
他亦指有意定居黃金海岸等偏遠地區的準移民亦須注意生活上的實際情況,包括交通、購屋及社區環境問題。「黃金海岸與布里斯本雖然只相隔一至一個半小時車程,但交通擠塞常見,來回通勤亦並不輕鬆。
他亦提醒,黃金海岸部分獨立屋雖外觀看似一般住宅,實則屬投資物業管理體系,買家需負擔額外管理費用。「有些業主以為買的是一般屋,卻不知有類似公寓的共管開支,這在布里斯本較少見。」
居住區選擇方面,他建議避開旅遊旺區,如Surfers Paradise等周末可能會較吵,「某些地區存在水浸風險,因此選址時應事先查詢是否屬洪水高風險區。」
但總體而言他認為:「黃金海岸生活節奏輕鬆,設施齊全,值得移民人士在實地體驗後再作長遠決。」
另外,我」們亦請到黃金海岸全職護士、及生活頻道博主龍保𠊙(Polly Long)及現定居布里斯本的香港三項鐵人教練呂劍倫(Gary),分享他們在當地生活的經歷與觀察,以及了解香港移民對當地社區又帶來哪些影響及轉變?更多詳情請收聽足本訪問。
資料來源:SBS
【其他】數據看歐洲熱浪肆虐:一周1500人熱死 當地人為何不「嘆冷氣」
歐洲多國近日受熱浪侵襲,英國、西班牙錄得歷來最熱6月,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更出現逾40攝氏度高溫;法國7月初有近1900間學校要停課,巴黎鐵塔關閉頂層;在捷克布拉格,動物園加添大量冰為北極熊降溫。究竟今次熱浪有多反常、多厲害?為何許多歐洲人面對熱浪高溫,卻又不情願安裝冷氣機?
長者死亡個案佔近九成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7月刊登最新研究報告指,人類活動令氣候變遷加劇,讓近期歐洲的熱浪更為嚴重,以致人熱死,估計超1500宗死亡個案與此有關。該組織還預警,若不停燒化石燃料實現零碳排放,熱浪恐將加劇,未來會有更多人因此喪生。
研究團隊在6月23日至7月2日實地走訪歐洲12個主要城市,利用流行病學模型估算這些城市在這段時間內的死亡個案,並與假設倘人類沒有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或破壞自然而導致全球暖化(即氣候自然變遷)的情況進行對比,預估有2,300人熱死,但認為其中近1,500宗個案與人類導致的氣候變遷有關,約佔65%;遠超自然變遷下的698人。
研究團隊根據調查還發現,預料長者在承受今次極端熱浪中的死亡率最高,其中88%的預估死亡個案發生在65歲以上的高齡人群中,並預警歐洲的極端高溫是一個「被低估」的性命攸關的威脅,因為大多數受害者死於家中或醫院等公眾無法觸及的地方。
報告還指,全球氣候在自然變遷的情況下,平均氣溫將上升1.3攝氏度,遠低於今次的歐洲介乎1至4攝氏度的升溫,意味人類活動加劇全球暖化,令氣候變遷加劇以致接近崩潰,使原本炎熱的天氣變得更加嚴重。
為何歐洲人不願裝冷氣機?
美媒CNN引述美國能源資訊署(EIA)2022年5月3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指,美國有近9成家庭裝有冷氣機,而歐洲只有約20%。歐盟委員會去年12月出具的《生態設計影響會計概覽報告(Ecodesign Impact Accounting Overview Report 2024)》就指出,歐洲1990年的冷氣機數量少於700萬部,但之後因應需求導致安裝數量增加,直至2020年就有5700萬部之多,還預測在2030年會達到1億部。
許多歐洲國家因地理位置原因,尤其是歐洲大陸北部地區,歷史上幾乎不需要冷氣機來降溫。儘管熱浪不時發生,但遠沒有今次這般嚴重。這讓歐洲人長久來並無安裝冷氣機的需求,自然也就沒有「嘆冷氣」的習慣。
另一方面,建築法規的限制也讓安裝冷氣機的進程受阻,歐洲所安裝的冷氣機並不像香港家庭常見的「窗口式」冷氣機,而多為「分體式」冷氣機,意味需要在建築外部安裝冷氣機部件。而歐洲許多國家的建築早在冷氣機發明前就已經建成,不乏列為歷史建築,這些建築在設計建造之初因應當時氣候就有考慮以保暖為主,因而窗口較小,加之安裝冷氣機有可能涉及破壞建築,令歐洲冷氣機更為少見,以致淪為「奢侈品」而非生活必需品。
有冷氣機業界還指,在歐洲國家例如英國安裝冷氣機受阻更大的問題在於「繁文縟節(red tape)」,因當局經常會以「室外冷凝器的外觀來拒絕安裝冷氣機的申請,尤其是在保護區或受保護的建築物中」。
此外,歐洲已承諾到2050年實現事關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而冷氣機數量的增長與此矛盾,也對當地人「嘆冷氣」有影響。
資料來源:
【其他】太平洋島國三份一人口 申領澳洲氣候難民簽證
太平洋島國圖瓦魯,因為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獲澳洲提供氣候難民簽證。截至本個月為止,已有三分之一的圖瓦魯國民申請。有關簽證將容許這些圖魯瓦國民永久移居澳洲。
計劃在6月16日開始接受第1期的申請,每年澳洲會抽選280份申請發出簽證。根據澳洲方面公布,截至今日(27日)為止,當局已收到1,124宗的申請涉及4,052名圖瓦魯國民,根據圖瓦魯在2022年的人口普查,當地總人口為10,643人,因此申請人數已是當地人口約三分之一。根據澳洲提供的簽證,獲批的申請將會永久移居澳洲之餘,澳洲會向他們提供與澳洲人相同的支援,當中包括醫療保障、育兒補貼等,而有關簽證的申請費用為25澳元,首階段申請會在7月18日中止。
有關簽證是澳洲與圖瓦魯在2024年8月簽訂聯盟的一部份,澳洲方面承諾向圖瓦魯提供包括天災、公共醫療衞生穹故及軍事威脅下的保護。圖瓦魯總理戴斐立(Prime Minister Feleti Teo)發表聲明表示:「儘管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帶來了負面影響,但這是第一次有國家在法律上,承諾承認圖瓦魯未來的國家地位及主權。」位於太平洋的圖瓦魯,因為國土僅比海平面高5米,被視為最受氣候變化威脅的國家之一。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估計,到2050年,圖瓦魯的大部份土地以及重要設施都會降至海平面以下。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