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OWP延期被拒批仲被要求即時停工? |港人移民英國熱潮減退? 去年第四季4,307宗獲批創新低? | 澳洲政府大改學簽申請人數按年減少近3成?
點擊收睇: https://www.youtube.com/live/y0MI6IC-rQw?si=ZQ4VnXwehvY9Pmpf
1.【香港】西醫紛退休移民 公私同診亮紅燈
2.【香港】私家車陸路離港徵費 料年收10億 機場離境稅加七成至200元
3.【香港】香港銀行春天來臨?日元暴跌 + 通脹失控!日本人「儲港紙」熱潮來襲 為港帶來100億商機?
4.【英國】BN(O)簽證四年累計批出近22萬申請 去年第四季4,307宗獲批創新低 5.【英國】移英港人捲致命車禍 33歲新手司機雪埠撞斃單車漢 被判監2年釘牌6年
6.【葡萄牙】葡萄牙慶祝新增 8 家米其林星級餐廳
7.【加拿大】聯邦移民部優先引進技術移民職業出爐 「快速通道」類別有重大修改
8.【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改革 新增EE優選類別 IT和運輸職業被剔除
9.【加拿大】今接通知工簽到期「明天不可以由上班」 兩港青感變相被逐
10.【美國】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向富裕外國人出售價值500萬美元的「黃金卡」 11.【澳洲】政府大手改革學生簽 申請人數按年減少近3成
12.【澳洲】澳洲部份地區一年或有逾200日35度以上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 http://m.me/auragloballtd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移民 #升學 #移居 #移民英國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香港人#BN O#香港人移民 #加拿大 #新聞 #國際新聞 #英國新聞 #新聞直播 #新聞分析 #新聞討論 #英國移民 #英國 #移民新聞 #移民分析 #葡萄牙 #DSE #留學生 #移民日本 #歐洲
1.【香港】西醫紛退休移民 公私同診亮紅燈
本港醫生短缺,政府近年推行多個公私營醫療協作計劃,盼私營醫療體系可緩減公院壓力,不過,衞生署公布去年長者醫療券使用及補助數據,卻發現去年參加長者醫療券的西醫按年減少250多人,該署解釋,去年有近300名醫生因沒有加入政府《基層醫療指南》,而被醫療券計劃除名。有業界人士解釋,本港註冊西醫不少已年過60歲,行內近年已受「退休潮」困擾,參與計劃人數減少。亦有指,過去幾年的移民潮導致不少醫生流失,基層醫療服務人手亦難免受衝擊。
長者醫療券是當局轉移醫療服務至私營醫療體系的其中一大計劃,惟衞生署最新數據卻顯示,服務量最高的西醫參與人數,2024年不升反跌,由上一年的3,703人跌至3,451人,按年減少252人。服務人手減少的同時,需求卻居高不下。本報向衞生署查詢後發現,去年約有290名醫生於兩個月寬限期結束之後仍未有加入《指南》,被署方從計劃名單中除名。
該項規定是前年10月宣布,所有參與基層醫療健康計劃的醫生必須加入《基層醫療健康指南》,計劃包括疫苗資助計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長者醫療券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和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等。而昨日起,牙醫服務提供者亦必須加入《指南》,方能參與醫療券計劃。至於中醫的醫療券服務,則暫時未受限制。
西醫工會會長陸偉亮指出,近年西醫參加《指南》人手減少,並非對基層服務有抗拒,而是近期有不少約60至80多歲、「擺街檔」的私家醫生相繼退休,這一波「退休潮」與當年「嬰兒潮」有關,而新入行的家庭醫生人數雖不少,但要獨立經營診所的醫生壓力也不小。
他說:「單人診所工作內容繁複,由「入藥、出糧、處理租務」均要「一腳踢」,新一代醫生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寧願加入大型連鎖醫療公司打工,變相令單人診所減少。
截至去年3月底,全港有16,459名醫生,即每1,000人只有約2.16名醫生,其中公私營人手各佔約一半。而政府早在2023年的《醫療人力推算》已預計,醫生人手短缺問題將持續逾十年,預計2030年、2035年及2040的醫生人手與需求差距分別達1,570、1,400及1,200名。為增加醫生人手,日前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已提出將現時的590個醫科生學額,於下學年增至650個,短期人手方面,則會透過吸納非本地註冊醫生等緩解壓力。
醫衞界議員林哲玄表示,傳統醫學教育中,不少臨床教學都需要到醫院進行,加上醫科生們的偶像亦可能來自各種專科,令不少人選擇各類專科而非家庭醫學。他認為要吸引更多人投身家庭醫學服務,需要從教育方面着手,例如增加相關課程的比重等。而基層醫療方面,政府需要多與醫生講解相關政策,並與前線家庭醫生溝通,了解各診所的實際情況,從而作出協調。
政府於2022年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倡以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為重的社區醫療系統,其中包括透過政府資助及公私營協作的醫療服務等,冀做到「一人一家庭醫生」,加強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care)發展。
原文網址:東方日報A1:西醫紛退休移民 公私同診亮紅燈 | on.cc東網 | 中港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302/bkn-20250302033052424-0302_00822_001.html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302/bkn-20250302033052424-0302_00822_001.html
2. 【香港】私家車陸路離港徵費 料年收10億 機場離境稅加七成至200元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經陸路及機場離境者徵收或加收稅項。綜合政府消息,當局研向陸路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以收取200元每年500萬車次計,料每年帶來約10億元收入,最快明年實施。10月1日起發售的機票,當中飛機乘客離境稅由120元加近七成至200元,以每年2000萬客推算,每年可增加16億元收入。中國香港汽車會及航空學者均批政策影響出行及旅客訪港意欲;但政府消息不認同,強調向離境車徵費非「唔想人北上」,制訂收費會考慮車主負擔能力,又稱增收飛機離境稅對機票總價影響不大,對乘客影響微。
翻查資料,政府2003年曾提出徵收陸路及海路邊境稅,當時覆蓋所有車種,對每輛車徵收100元,離境每人收取18元,惟最終社會有不少反對聲音憂影響兩地交流而擱置。
指出行成本抵消內地消費吸引力
業界:違港車北上政策原意
消息人士強調,事隔20多年研究重推非「唔想人北上」,只為增收入及考慮到關口建設成本及維護開支;今次重推只對私家車徵費已降低對物流和一般市民影響。消息引述數據指出,大部分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北上,2023年各陸路管制站來回車流量1030萬車次,當中530萬為私家車。
指出行成本抵消內地消費吸引力
業界:違港車北上政策原意
消息人士強調,事隔20多年研究重推非「唔想人北上」,只為增收入及考慮到關口建設成本及維護開支;今次重推只對私家車徵費已降低對物流和一般市民影響。消息引述數據指出,大部分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北上,2023年各陸路管制站來回車流量1030萬車次,當中530萬為私家車。
資料來源:明報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250227/s00001/1740595455894/%E7%A7%81%E5%AE%B6%E8%BB%8A%E9%99%B8%E8%B7%AF%E9%9B%A2%E6%B8%AF%E5%BE%B5%E8%B2%BB-%E6%96%99%E5%B9%B4%E6%94%B610%E5%84%84-%E6%A9%9F%E5%A0%B4%E9%9B%A2%E5%A2%83%E7%A8%85%E5%8A%A0%E4%B8%83%E6%88%90%E8%87%B3200%E5%85%83
3.【香港】香港銀行春天來臨?日元暴跌 + 通脹失控!日本人「儲港紙」熱潮來襲 為港帶來100億商機?
日本年輕人近期開始拋棄日元,轉而瘋搶港元,甚至遠赴香港開戶存錢?據朝日電視新聞報道,日本民眾因日元暴跌、通脹失控,開始將財富寄託於港元的穩定與香港的金融魅力。這不僅是個人保值的選擇,更為香港帶來銀行、旅遊到房地產的龐大商機——數十億甚至百億港元的經濟紅利正悄然逼近!你準備好迎接這場「港紙熱」了嗎?
在日本新宿的兌換店中,有日本人積極將日元兌換成港元,其中一位20多歲的自僱人士透露,他花費200萬日元兌換了約10.35萬港元,並已在香港開設銀行戶口。他直言「已經放棄日元」,認為將資產轉為外幣是應對通脹與日元疲軟的最佳策略。會發生如此現象,可歸納為3大因素:
1.日元貶值壓力:2024年日元兌美元多次跌破150關口,甚至一度觸及160的34年低點。日本政府雖投入近9.79萬億日元(約622億美元)干預匯市,但效果有限,分析師普遍認為日元貶值趨勢難逆轉。日本低利率政策與美國高利率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導致資金外流,日元吸引力下降。
2.日本通脹與生活成本上升:日本國內物價飛漲加劇了民眾的不安。2024年內,米價上漲70.9%、高麗菜(捲心菜)價格飆升192.5%、大白菜價格上漲109.9%,日常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相比之下,港元因與美元掛鉤(1美元兌7.75-7.85港元),匯率穩定,且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提供多元投資渠道,吸引了3這些日本人轉向「儲港紙」。
3.香港的吸引力:港元與美元掛鉤,匯率波動小,相對日元更具保值功能。此外,香港銀行提供高息存款(2025年初港幣定存利率約3-4%),遠超日本近乎零利率的環境。加上香港對日本人免簽,開戶手續簡便,且地理位置近,都吸引他們將資金轉移至此。
這一趨勢也為香港經濟帶來4方面的機遇:
1. 銀行與金融服務:日本人來港開戶將增加銀行存款量,推動零售銀行業務增長。香港的國際銀行如滙豐、渣打可推出針對日本客戶的港元儲蓄或投資產品,例如高息定存或基金。若10萬日本人每人平均存入10萬港元(如同報導案例),總額可達100億港元,僅此已是一筆可觀資金。
2. 外匯兌換與跨境支付:日本人兌換港元的需求將刺激找換店與電子支付平台(如AlipayHK、WeChat Pay HK)的業務增長。兌換店可針對日元客戶提供優惠匯率或免手續費服務。當兌換量增加,相關行業年收入可能增長數億港元。
3. 旅遊與消費:日本人來港開戶或投資時,可能順道旅遊與消費,帶動餐飲、零售與酒店業。例如,2025年初訪港旅客已因日元低迷而有所增長,此趨勢或進一步放大,旅遊業每年或新增數十億港元收入。
4. 房地產與資產管理:日本人可能將港元投資於香港物業或金融產品(如REITs)。香港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可吸引更多日本資金流入。若1%日本人投資香港樓市,每人平均投入100萬港元,總額可達數百億港元。
「日本人儲港紙棄日元」的現象源於日元疲軟與香港金融優勢的結合,為香港帶來銀行、外匯、旅遊與房地產等多領域的商機。短期內,這股熱潮可能為香港經濟注入數十至百億港元活力;長期看,若香港把握機會推出針對性服務(如日語金融產品),可鞏固其作為亞洲資金避風港的地位。
資料來源:Business Focus
https://businessfocus.io/article/306530/%E6%97%A5%E5%85%83%E6%9A%B4%E8%B7%8C-%E9%80%9A%E8%84%B9%E5%A4%B1%E6%8E%A7%EF%BC%81%E6%97%A5%E6%9C%AC%E4%BA%BA%E3%80%8C%E5%84%B2%E6%B8%AF%E7%B4%99%E3%80%8D%E7%86%B1%E6%BD%AE%E4%BE%86%E8%A5%B2
4.【英國】BN(O)簽證四年累計批出近22萬申請 去年第四季4,307宗獲批創新低
英國內政部周四(27日)公佈最新一季的BN(O)簽證數字,去年第四季批出4,307宗申請,創BN(O)簽證計劃推出以來新低,截至2024年底累計批出近22萬宗申請,估計超過16.1萬人已抵達英國。另外,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佈最新民主指數排名,香港全球排第87位,雖然微升一位,但只得5.09分屬進行研究以來最低。
BN(O)簽證計劃於2021年1月31日推出,最快明年初在英國住滿5年者就可以申請永居,再住滿1年後入籍。根據內政部數字顯示,港人移民英國的熱潮正逐步減卻,2024年全年有28,914宗獲批申請,其中第四季佔4,307宗,屬計劃推出以來新低。計劃截至去年底累計接獲超過22.8萬宗申請,內政部統計,至今已經有161,200人抵埗英國。
BN(O)簽證計劃推出首年即進入申請高峰,首兩季每季接獲超過3萬宗申請,內政部在2021年全年批出多達96,418宗申請。不過,數字隨後每年逐步回落,去年獲批宗數更是按季不斷下跌,由首季獲批10,719宗,至第二、三季分別批出7,529宗及6,206宗,至第四季獲批宗數相比首季更腰斬超過一半。
BN(O)簽證屬英國政府的特別人道途徑,同類簽證包括烏克蘭、阿富汗的人道計劃。港人申請BN(O)簽證分為2年半及5年兩種年期,部份申請兩年半簽證的人士,其簽證由前年開始陸續屆滿,需申請延期。
BN(O)簽證批出申請
2021:96,418
2022:57,137
2023:37,450
2024:28,914
累計批出申請:219,919
抵達英國人數:161,200
資料來源:英國內政部
資料來源:the chaser news
5.【英國】移英港人捲致命車禍 33歲新手司機雪埠撞斃單車漢 被判監2年釘牌6年
一名33歲移英港人,據報涉於2023年9月從英國曼徹斯特開車前往雪埠(Sheffield)期間,疑因經驗及專注力不足,一度失控駛入對面線,撞斃一名55歲單車漢,周二(25日)遭法院判監2年,及吊銷駕駛執照6年。
車禍經過:轉彎失控駛入對面線
BBC報道,33歲的被告溫朗(譯音,英文名為Long Wan),報稱教師,在倫敦任職。2023年9月29日,被告駕駛私家車由曼徹斯特前往雪埠,途至Rivelin Valley Road時,撞到55歲的單車使用者鮑爾(Richard Bower),鮑爾重傷送院,三星期後不治。警方落案起訴,被告承認一項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
移英後才買車 自稱駕駛經驗不足
負責檢控的律師指出,被告來自香港,移居英國後不久才買了一輛私家車,自認駕駛經驗不足。據被告指,他當時正按照限速40英里的標準行駛,但在轉彎時失控,導致車輛偏離原線。事故調查報告顯示,即使以60英里時速行駛,仍然可安全通過該彎道,因此駕駛者的失誤無法單純歸咎於車速。
有證人作供時表示,死者鮑爾出事時穿了反光衣及有佩戴頭盔,但被告逆線行駛,令死者毫無機會閃避。
法官指「完全失神」致車禍
法官理查森指出,即便被告車速稍高於限速,亦未達極端超速的程度,「大概介乎30至40英里之間」,因此真正問題在於「駕駛者的完全失神,導致無法控制車輛」。
法官向被告表示:「你的不當駕駛奪去了一名正直男子的性命,他本應與妻子攜手展開退休生活。你毀了她的人生。」
考慮到任職教師的被告品行良好,法院最終判處入獄兩年,並吊銷其駕駛執照六年。刑滿出獄後,他須重新通過延長版駕駛測試,方可再次駕駛。
鮑爾的遺孀於庭上表示,死者是家庭的核心和靈魂,他的離世令家人無法接受;又形容亡夫為「世上最善良的人」,令人痛惜。
被告的辯護律師表示,被告為事件「深感內疚」,向死者家人表示真誠道歉。
資料來源:星島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55184/%E5%8D%B3%E6%99%82-%E5%9C%8B%E9%9A%9B-%E7%A7%BB%E8%8B%B1%E6%B8%AF%E4%BA%BA%E6%8D%B2%E8%87%B4%E5%91%BD%E8%BB%8A%E7%A6%8D-33%E6%AD%B2%E6%96%B0%E6%89%8B%E5%8F%B8%E6%A9%9F%E9%9B%AA%E5%9F%A0%E6%92%9E%E6%96%83%E5%96%AE%E8%BB%8A%E6%BC%A2-%E8%A2%AB%E5%88%A4%E7%9B%A32%E5%B9%B4%E9%87%98%E7%89%8C6%E5%B9%B4
6.【葡萄牙】葡萄牙慶祝新增 8 家米其林星級餐廳
到訪該國的國際檢查員團隊著重強調了廚師們如何努力保護其美食和烹飪遺產,如何利用當前的技術重新詮釋經典菜餚,如何從不排斥新的國際影響,以及如何推廣最優質的本地原材料。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 也就此表示:”葡萄牙正走在成長的道路上,並逐漸成為世界各地高級美食愛好者的美食目的地”。
“廚師們對國家的承諾是絕對的,在北部地區,廚師們對傳統菜譜的執著程度高於南部地區,在南部地區,我們可以看到葡萄牙地方風味與更具國際風味的菜餚之間的美妙邂逅。另一方面,可持續發展也在不斷推進,這不僅體現在當地意義上,也體現在其卓越性上,它始終致力於為旅行中的食客發掘來自葡萄牙不同地區的最佳原材料”。
所有二星級餐廳都重新獲得殊榮
米其林指南》對葡萄牙所有八家二星級餐廳的殊榮進行了更新,這被認為是葡萄牙餐飲業保持穩定的一個標誌。
葡萄牙的二星餐廳有Alma(里斯本)、Antiqvvm(波爾圖)、Belcanto(里斯本)、Casa de Chá da Boa Nova(Leça da Palmeira)、Il Gallo d’Oro(豐沙爾)、Ocean(波爾什)、The Yeatman(新蓋亞維拉)和Vila Joya(阿爾布費拉)。
新星
檢查員發現又有八家餐廳獲此殊榮。至此,共有 38 家餐廳獲得了 “令人垂涎且要求苛刻的米其林星級”。
Arkhe – 里斯本
巴西廚師若昂-里卡多-阿爾維斯(João Ricardo Alves)在素食/葷菜方面下了很大的賭注。在其餐廳的簡約氛圍中,在擔任主廚和侍酒師的亞歷杭德羅-查瓦羅(Alejandro Chávarro)的悉心陪伴下,他推出了三款不同尋常的美味、技術和風味的品嘗菜單(午餐、探索和白卡)。
盲餐 – 波爾圖
如果您想獲得驚喜,尋找與眾不同的美食體驗……這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獲獎主廚 Vítor Matos 提出的建議由主廚 Rita Magro(榮獲 2024 年米其林青年主廚獎)每天進行答辯,旨在向何塞-薩拉馬戈的作品《失明》致敬,並通過驚喜菜單與用餐者進行互動。
里斯本歌海娜餐廳
里斯本阿爾法瑪的一家獨特餐廳?這是一家值得考慮的餐廳,因為 Pátio de Dom Fradique 避開了遊客的喧囂。主廚菲利普-蓋爾菲(Philippe Gelfi)從自己的出身中汲取靈感,推出了具有法國血統的優雅現代菜餚。
瑪琳 – 里斯本
這家餐廳距離里斯本郵輪碼頭只有幾米遠,充滿現代氣息,開放式的中央大廚房讓人驚喜不已,您可以隨時欣賞到主廚瑪琳-維埃拉(Marlene Vieira)和她的團隊一絲不苟的工作。在這裡,您可以找到兩款有趣的招牌品嘗菜單,其中既有葡萄牙傳統菜餚,也有來自其他緯度的風味菜餚。
Oculto – Vila do Conde
位於 Lince Santa Clara 酒店內的 Oculto 餐廳與酒店名稱不謀而合,因為在同名的古老修道院內,餐廳復原了修道院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必須經過挖掘才能重見天日。由著名廚師維托爾-馬托斯(Vítor Matos)和雨果-羅查(Hugo Rocha)主理的美食方案,通過兩道與海洋世界和時令產品密切相關的品嘗菜單得以實現。
布拉加宮殿餐廳
這家獨特而優雅的餐廳位於布拉加南郊,餐廳入口處的品酒吧和餐廳內保存完好的餐廳讓人驚喜不已。在這裡,您可以選擇單點菜餚或兩種品嘗菜單(傳統菜單和創新菜單),在這兩種菜單中,您都可以從極富創造力的角度回歸葡萄牙的美食傳統。
Vinha – 新蓋亞維拉
Vinha 精品酒店的美食餐廳是不可不去的地方之一,因為它的每個角落都展現出出人意料的優雅細節。餐廳由名廚恩里克-薩-佩索阿 (Henrique Sá Pessoa) 設計,並由駐店廚師喬納森-塞勒 (Jonathan Seiller) 負責烹飪,無論是單點菜單還是品嘗菜單(Identidade)都非常吸引人。
YŌSO – 里斯本
這家餐廳的名字暗指自然界的四種元素(土、水、火、氣),主廚哈布納-戈麥斯(Habner Gomes)通過一份單一的御食品嘗菜單,讓食客更接近日本料理和懷石料理。該菜單可在壽司櫃台或三張餐桌上享用,重點是使用時令產品,帶領美食家體驗不同的日式烹飪技術。
一顆綠星和五顆新的 Bib Gourmands(美食圍欄
在里斯本新開的 Estrela Verde do Encanto 餐廳之後,葡萄牙又有 6 家餐廳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成為典範。該餐廳由名廚何塞-阿維雷斯(José Avillez)經營,緊鄰他的二星餐廳貝爾坎托(Belcanto),在美學和美食方面都給人帶來驚喜,因為它的烹飪重點是使用時令有機蔬菜,這些蔬菜既來自當地的小生產商,也來自他自己在阿連特茹擁有的 Casa Nossa 農場。建議以單一品嘗菜單為中心,100% 素食,其中涉及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產品的充分利用、包裝的再利用……在這裡用餐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至於 Bib Gourmand,這是全世界美食家最孜孜以求的榮譽,表彰質量/價格比最好的餐廳,今年新增了 5 家有趣的餐廳(里斯本的 Canalha 和 Pigmeu、布拉乾薩的 Contradição、波爾圖的 OMA 和阿爾瓦多斯的 Terruja),使葡萄牙的 Bib Gourmand 餐廳總數增至 28 家。
35 家新推薦餐廳
反過來,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葡萄牙的 Bib Gourmand 餐廳不斷更新,新增了 35 家 “推薦餐廳”(該類別餐廳總數為 116 家),這讓我們瞭解到葡萄牙的烹飪活力,以及為加強美食供應而持續開展的工作。
在這些餐廳中,有適合各種口味的選擇,如非常有趣的 Cibû(Leça da Palmeira)、Le Babachris(Guimarães)提供的現代地中海精髓,或在與世隔絕的 Mapa(Montemor-o-Novo)提供的以傳統為基礎的令人驚訝的創意美食,都吸引了檢查員的目光。另一方面,在新開發的餐廳中,許多亞洲風味餐廳脫穎而出,這表明葡萄牙人和國際客戶對東方美食的口味日益增長,在許多情況下,東方美食與本地美食融合在一起:豐沙爾的 Avista Ásia;卡斯卡伊斯的居酒屋;波爾圖的 Kaigi 或 Tokkotai;里斯本的 Omakase RI。
資料來源:The Portugal News
https://www.theportugalnews.com/zh/zh-news/2025-02-26/portugal-celebrates-8-new-michelin-starred-restaurants/95876
7.【加拿大】聯邦移民部優先引進技術移民職業出爐 「快速通道」類別有重大修改
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周四(27日)公布2025年「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簡稱EE)類別,將教師助理、幼教工作者和廚師等添加到技術移民優先選擇的職業名單中。
據《星報》報道,聯邦移民部周四宣布2025年技術移民優先選擇職業名單,對「快速通道」類別進行重大修改。
2023年6月,移民部推出「基於類別的選拔」、亦即技術移民的「定向邀請」(Targeted draw)政策,透過優先考慮特定領域人才,使新移民能夠更好地滿足本國勞動力市場需求。
在今年新的職業名單中,除了關注法語程度較高的候選人外,還針對人才庫中具有醫療保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木匠、水喉工和承包商等行業;運輸;以及農業和農產品5個職業領域背景的候選人。
新公布的名單中,整個交通類別遭到刪除,增加了教育部門,其中包括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教師助理、幼兒教育工作者和殘疾人指導員等職位。
符合條件的職業清單已經更新,各個類別職位有增有減。
例如,醫療保健類別已擴大到涵蓋新的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職業,以及各種技術專家和技術員。
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周四在記者會上表示,加拿大的技術移民選拔制度必須滿足國家不斷變化的需求。
他強調,加拿大正在建立一支更具活力的勞動力隊伍,其中包括來自熱門領域的工人和專業人士。「我們的做法將確保移民仍然是加拿大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幫助企業蓬勃發展,同時支持全國各地的社區。」
根據LM Law Group in Toronto對有關變化的簡介,在STEM類別下,包括建築師、電腦和資訊系統經理、軟件工程師和開發人員以及資料科學家等職業不再被視為優先考慮,而保險代理人和經紀人則被新 添到了名單中。
此外,此次還新添了廚師行業類別。
候選人將透過「快速通道」系統內基於類別的抽籤,優先獲得移民邀請(ITA)。
移民部也表示,2025年,聯邦經濟移民計劃將優先考慮在加拿大有工作經驗的候選人。
新聞稿指出:「這些優先事項將繼續致力於引進有潛力融入加拿大,並為加拿大的未來做出貢獻的技術工人,包括將更多臨時居民轉變為永久居民。」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65215/2025-02-27/news-%E8%81%AF%E9%82%A6%E7%A7%BB%E6%B0%91%E9%83%A8%E5%84%AA%E5%85%88%E5%BC%95%E9%80%B2%E6%8A%80%E8%A1%93%E7%A7%BB%E6%B0%91%E8%81%B7%E6%A5%AD%E5%87%BA%E7%88%90++%E3%80%8C%E5%BF%AB%E9%80%9F%E9%80%9A%E9%81%93%E3%80%8D%E9%A1%9E%E5%88%A5%E6%9C%89%E9%87%8D%E5%A4%A7%E4%BF%AE%E6%94%B9-st-topic/?variant=zh-hk
8.【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改革 新增EE優選類別 IT和運輸職業被剔除
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於周四(27日)公布了2025年「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簡稱EE)類別,將教師助理、幼教工作者和廚師等添加到技術移民優先選擇的職業名單中。
移民部對基於類別的抽籤進行了重大調整,引入了一個新類別,並刪除了另一個類別。
2023年6月,移民部推出「基於類別的選拔」、亦即技術移民的「定向邀請」(Targeted draw)政策,透過優先考慮特定領域人才,使新移民能夠更好地滿足本國勞動力市場需求。
2025年宣布的新類別是教育。在這個新類別下列出了五種職業。與此同時,整個交通運輸類別(Transport)遭到刪除,不再列入基於類別的邀請(category-based draws)。
IRCC還在醫療保健類別中增加了一些社會服務職業。
目前在IRCC官網上列出的「快速通道」類別如下:
法語語言能力(French-language proficiency)
• 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類職業(Healthcare and Social service occupations)
• 農業和農產品行業職業(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occupations)
• 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職業(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occupations)
• 技工類職業(Trades occupations)
• 教育類職業(Education occupations)
雖然IRCC仍然保留了上述所有類別,但移民部宣布2025年快速通道的優先甄選類別是以下幾類:
• 法語語言能力(French-language proficiency)
• 醫療保健和社會服務類職業(Healthcare and Social service occupations)
• 技工類職業(Trades occupations)
• 教育類職業(Education occupations)
這些類別將通過快速通道系統內基於類別的抽籤,優先獲得申請邀請(ITA)。這也意味着農業以及STEM類職業仍然屬於快速通道類別,但不會被優先考慮。
這些並不是對基於類別的選擇所做的唯一更改。
職業列表重大改動 部分熱門職業被刪除
變化之後,所有之前包含的「快速通道」類別的合格職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現有類別中增加了一些職業,並刪除了一些職業,如下所示:
在STEM類別下,包括建築師、軟件或網頁開發程序員、數據科學家、網頁設計師以及精算師等職業被刪除,而保險代理人和經紀人則被新添到了名單中。
此外,此次還新添了廚師行業類別。
移民部也表示,2025年,聯邦經濟移民計劃將優先考慮在加拿大有工作經驗的候選人。
新聞稿指出:「這些優先事項將繼續致力於引進有潛力融入加拿大,並為加拿大的未來做出貢獻的技術工人,包括將更多臨時居民轉變為永久居民。」
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周四在記者會上表示,加拿大的技術移民選拔制度必須滿足國家不斷變化的需求。
他強調,加拿大正在建立一支更具活力的勞動力隊伍,其中包括來自熱門領域的工人和專業人士。「我們的做法將確保移民仍然是加拿大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幫助企業蓬勃發展,同時支持全國各地的社區。」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66399/2025-02-28/news-%E3%80%90%E5%8A%A0%E6%8B%BF%E5%A4%A7%E7%A7%BB%E6%B0%91%E6%94%BF%E7%AD%96%E6%94%B9%E9%9D%A9%E3%80%91%E6%96%B0%E5%A2%9EEE%E5%84%AA%E9%81%B8%E9%A1%9E%E5%88%A5+IT%E5%92%8C%E9%81%8B%E8%BC%B8%E8%81%B7%E6%A5%AD%E8%A2%AB%E5%89%94%E9%99%A4-st-topic/?variant=zh-hk
9.【加拿大】今接通知工簽到期「明天不可以上班」 兩港青感變相被逐
卑詩兩名持有開放式工簽(OWP)的香港青年,近日突然接獲移民部通知,指他們的工簽到期,必須即刻停止工作,這讓他們感到措手不及。
洋名Brandy的香港青年周先生(Brandy Chau下圖,譯音)周四(26日)稱自己心情不佳,他說昨天收到一個壞消息,他申請的OWP延期失敗了,他稱之為「非常壞的事情」。
OWP是加拿大專為港人而設的3年開放式工簽。
接到通知後,周生非常震驚,因為他從未想過申請會不獲批准,而當局完全沒有給出任何準備時間,他被直接通知「你明天就不可以上班了」。
他面對兩個選項,要麼離開加拿大,要麼申請提起上訴。他覺得,在加拿大申請永居(PR)好累。
在周生的YouTube頻道中,另一名與他遭遇相同情況的女生美美表示,收到這個訊息時「挺崩潰的」。
美美說,原本預計自己接下來將可以工作的,「突然間就說你沒得做了」,覺得很難接受,而她對PR申請何時可以獲批,心中完全沒數。若申請恢復臨時居民身份不成,她就只能用自己的儲蓄留在加拿大,一直等到PR批准了。
至於周先生,他就稱自己的人生好像剛剛見到光明,他打三份工,希望通過努力找到一份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好工作,哪知昨天的一份通知下來,他即時被迫停止手上的三份工作。
現在,他已無法在加拿大從事任何工作,只剩下YouTube頻道仍在繼續。
周先生嘗試與其中兩份工作的老闆和經理人溝通,但對方口徑一致,他無法繼續做下去了。
他指出,在加拿大,任何一家公司要辭退員工,都須提前兩周甚至一個月告知,而他們則被通知,「你的簽證今天就到期了,你最好明天就離開。」
不滿當局對此事處理手法
剛開始,周先生還心存僥倖,會不會是哪裡弄錯了?
他們第一時間即想打電話給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但由於時差關係,位於多倫多的辦公室已是傍晚7時,他們無法即時表達訴求,了解情況。
美美為此哭了一場。兩人都覺得當局對此事的處理手法——工作簽證即刻終止收回——對自己很不公平。
如果改為申請訪問簽證,就只能停留6個月,到那時,PR能否拿到,仍是個未知數。而周生在網上搜尋後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對於要等待那麼長時間,他感到經濟壓力很大。
兩人是於1月18日提交申請的。
目前進行自媒體內容創作的周生認為,當局辦事效率太低,他認為這是「AI都可以解決的問題」。
他們最終在第二天,亦即周四(27日)早上打通了移民部的電話,官員表示,由於他們的PR申請資格(Eligibility)尚未獲得批准,所以不能申請OWP延期。官員建議,他們可以等資格獲批後,再申請OWP延期,至於資格何時能通過?在與官員交談時,他們感到對方似乎對政策也不是很清楚,需要向上司請示。
兩人還被建議向移民顧問或律師詢求專業建議,他們也試圖尋求國會議員的幫助,但發現,所有這些人可做的事情十分有限,無論如何,都只能等移民部走流程。
他們也不敢回香港,因為不知道回來時蓋以何種身份入境,能否入境?為穩妥起見,他們只能在加拿大繼續等下去。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65607/2025-02-27/news-%E4%BB%8A%E6%8E%A5%E9%80%9A%E7%9F%A5%E5%B7%A5%E7%B0%BD%E5%88%B0%E6%9C%9F%E3%80%8C%E6%98%8E%E5%A4%A9%E4%B8%8D%E5%8F%AF%E4%BB%A5%E4%B8%8A%E7%8F%AD%E3%80%8D++%E5%85%A9%E6%B8%AF%E9%9D%92%E6%84%9F%E8%AE%8A%E7%9B%B8%E8%A2%AB%E9%80%90-st-topic/?variant=zh-hk
10.【美國】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向富裕外國人出售價值500萬美元的「黃金卡」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於上週二表示,美國將向富裕的外國人出售「黃金卡」,賦予他們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並提供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以換取500萬美元的費用。
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表示:「我們將出售黃金卡。你有綠卡,這是黃金卡。我們將為這張卡定價約500萬美元,這將賦予你綠卡的特權,同時還將成為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富裕人士將通過購買這張卡進入我們的國家。」
特朗普表示,這些卡的銷售將在約兩週內開始,並暗示可能會售出數百萬張此類卡片。
當被問及是否會考慮向俄羅斯寡頭出售這些卡片時,特朗普回應道:「是的,有可能。我認識一些非常友好的俄羅斯寡頭。」
站在特朗普身旁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這張卡將取代政府的EB-5投資移民簽證計劃,該計劃允許外國投資者向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項目注入資金,然後申請移民簽證。
盧特尼克說:「當然,他們必須經過審查,以確保他們是優秀的世界級全球公民。」
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網站的資料,EB-5計劃由國會於1992年創立,旨在向投資至少105萬美元(或在經濟困難地區投資80萬美元)並為美國工人創造就業機會的移民發放綠卡。
與特朗普及其家族有關的企業也曾利用該計劃為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籌集資金。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該計劃引起了國會兩黨議員的批評,許多人警告稱該計劃已偏離其目標,需要改革。
特朗普政府於2019年試圖將經濟困難地區的最低投資額提高至90萬美元,其他地區提高至180萬美元,但一名聯邦法官在2021年駁回了這一變更,理由是授權該規則的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未經適當任命。
該計劃在拜登政府期間於2022年最後一次延期,最低投資要求提高至當前水平。
資料來源:CNN
https://amp.cnn.com/cnn/2025/02/25/politics/us-gold-card-foreigners-trump
11.【澳洲】政府大手改革學生簽 申請人數按年減少近3成
新冠疫情過後,澳洲的學生簽證申請量大幅增加,為管理來澳留學生的人數,政府從2023年起實施多項改革,最新的數字顯示,學生簽證申請數目按年下跌近3成。
在 2023 年底,政府公佈改革移民制度的策略,多項變動於去年已生效,其中因在新冠疫情後,學生簽證的申請量大增。
為了管理人數,政府就學生簽證推出多項改革,首先是在2023 年 10 月更新財務能力要求,其後陸續推出多項改革,包括提高英語語言要求;引入「真實學生測試」、根據教育機構的移民風險級別來確定申請的處理優先順序,限制境內「跳簽」,提高簽證申請費用等。
政府今日公布最新的《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mmigrationand Citizenship Programs》,反映有關措施有效將學生簽證的需求回落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根據最新數據,學生簽證申請數量從2023-24 年度截至 12 月 31 日的 282,312 份,下降至2024-25 年度同期的 203,682 份,減幅為 27.9%。
內政部共完成審核 234,142 份學生簽證申請,相比2023-24 年同期的 246,290 份,減少 4.9%。
所有學生簽證申請的拒簽率為 18.0%,相比2023-24 年同期的 18.9% 略有減少。
而提交的學生簽證中,申請就讀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的有 120,066 份申請,相比 2023-24 年同期的 151,103 份,減少 20.5%。
申請就讀職業教育與培訓(VET)的有 44,790 份申請,相比 2023-24 年同期的 77,226 份,減少 42.0%。
而海外學生獨立英語強化課程(ELICOS) 共有 15,892 份申請,相比 2023-24 年同期的 29,449 份,減少 46.0%。
內政部表示,學生簽證計劃經歷重大變革和增長的過程中,將優先處理境外學生簽證申請,以確保真正的學生能夠順利抵達澳洲並開始學業。
當局指,對於境內申請人而言,他們通常可以在持有過橋簽證(Bridging visa)的情況下開始課程。而隨著境外學生簽證申請率下降,內政部已著手減少積壓的境內學生簽證申請。
此外,在取消學生簽證方面,學生簽證取消部門(The Student Visa Cancellations Section)於 2024 年 1 月成立,在首年已處理 12,610 件,其中包括 10,509 簽證取消。當中境外個案佔 73.0%。
大多數取消決定都是基於簽證持有人未遵守規定的簽證條件,主要是不入學。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nearly-30-year-on-year-decrease-of-student-visa-applications/vzdaa25sh
12.【澳洲】澳洲部份地區一年或有逾200日35度以上
澳洲一些地區預計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將處於35度以上的悶熱天氣,住在老化、貧困地區和偏遠地區的人,在未來幾十年中,面臨極端高溫的風險最大。
澳洲一些地區預計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將處於35度以上的悶熱天氣,住在老化、貧困地區和偏遠選區的人,在未來幾十年中,面臨極端高溫的風險最大。
根據氣候理事會的新模型,生活在老化、貧困和偏遠選區的人,將在不受控制的氣候變遷下首當其衝地承受極端高溫的影響。
最新的熱浪分佈圖反映,如果不採取任何加速的氣候行動,在澳洲的哪些城市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經歷危險高溫氣候。
熱浪分佈圖展示了建議的行動如何幫助減少極端炎熱的天氣。
模型是在 5 月 17 日舉行的聯邦選舉之前發布。主要政黨對能源系統的願景截然不同,工黨追求再生能源主導的轉型,而兩鶯聯盟則希望建造核電廠。
澳洲部份地區會變得多熱?
到 2090 年,澳洲部份地區預計一年將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攝氏 35 度以上的悶熱天氣。
雪梨西部的 Blaxland 和 Fowler 等低收入人士選區,預計在炎熱的日子將會愈來愈多。
根據現有政策路徑,到2090年,預計Fowler每年有18天處於攝氏35度以上,增加了9天。
但在「高排放」情境下,有關數字會急增至一年31天。
高排放情境是全球排放量在整個21世紀持續上升。這相當於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 約攝氏4.4度。
在高排放情況下,已經很炎熱的北部各州的地區,會面臨極端高溫天數急劇增加的情況。
昆州西南部的Maranoa每年將有 172 天酷熱天氣,近乎是目前平均值的兩倍。
每個州最熱的選區包括:Parkes(新州)、Mallee(維州)、Kennedy(昆州)、Grey(南澳)、Durack(西澳)、Clark(塔州)、坎培拉(首都領地)和Lingiari(北領地)。
澳洲氣候理事會行政總裁麥肯齊(Amanda McKenzie)表示「氣候理事會的熱浪分佈圖顯示,因為酷熱急劇增加,澳洲人將感到悶熱難受,除非我們迅速加快氣候行動,否則澳洲人將遭受氣候變化的後果」。
「在減少氣候污染方面正在取得進展,但我們需要加快步伐。當澳洲人參加投票時,我們必須明白,下一屆政府的氣候政策將決定我們孩子將體驗那一個未來」。
在世界經歷有史以來最熱的 1 月, 2024 年也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氣候委員 卡羅利 (David Karoly)教授補充「這些數字也是平均增長,這表示在某些年份中,極端炎熱天氣的數量將比預計的20年來的平均數量要多」。
沿海微風應該可以使富裕的海濱選民免受最炎熱的影響,但麥肯齊表示,沒有哪個地區能夠免受氣候風險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因靠近叢林而受到重視的郊區。
她告訴澳新社(AAP)「洛杉磯大火有力地提醒大家,城市實際上是多麼容易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
對「悶熱一代」的擔憂
令人擔憂的是,最嚴重的高溫將襲擊最無力應對高溫的社區,包括低收入選民和澳洲易受高溫影響比例最高的人群,包括65 歲以上的人和 5 歲以下的兒童。
氣候委員查爾斯沃思(Kate Charlesworth)博士表示「現在5歲以下的澳洲孩子正在迅速成為悶熱的一代」,「令人深感擔憂的是,我們一些最熱的地區也是家庭最難負責安裝或開冷氣的社區」。
氣候理事會指,北領地Lingiari選區是澳洲最貧困的選區,該選區的兒童將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極端炎熱的環境中,預計到 2090 年,居民一年中將有 235 天生活在攝氏 35 度以上的酷熱天氣中。
這也令澳洲長者感到擔憂,他們往往會出現其他併發症,變得更脆弱性。
查爾斯沃思表示,身體通常會「非常努力」地保持攝氏37度,而濕度、風和其他因素會改變炎熱天氣的體驗。
她向澳聯社表示「一旦溫度達到 39 度、40 度或 41 度左右,就會進入熱衰竭狀態,然後就會中暑」。
長者、孕婦、嬰兒和兒童是最脆弱,但在炎熱的天氣裡,每個人都面臨風險,特別是那些在戶外工作或運動的人。
查爾斯沃思指「我們知道,在全國範圍內,熱浪是最致命的非自然災害」,「2009年,維州和南澳有432人在熱浪中死亡,而遭受炎熱天氣影響的不只是人類,在上個月,一場海洋熱浪令西澳海岸附近的3萬條魚死亡」。
「為了保護我們的家人、我們所愛的生物和地方免受極端高溫的影響,我們現在需要深度、快速地減少氣候污染」。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who-will-feel-the-heat-the-suburbs-in-australia-most-at-risk-from-extreme-heat-revealed/6kulwzz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