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英國擬收緊移民政策阻留學生留底? | 澳洲工黨連任成功將大加國際學生簽證費? | 歐盟法院裁定馬耳他「黃金護照」違法?
【每週移民快訊】英國擬收緊移民政策阻留學生留底? | 澳洲工黨連任成功將大加國際學生簽證費? | 歐盟法院裁定馬耳他「黃金護照」違法?
點擊收睇: https://www.youtube.com/live/gPnA8BzE6Nc?si=1NUHHYqzlNqkX9rH
- 【香港】李家超:黃金周假期共110萬名旅客來港 按年升22%
- 【香港】五一問卷:六成內地客消費逾千元 本報訪181人 有露營3天花500 學者倡徵生態建設費
- 【日本】日本投資騙局?︱中國人為移民買寺廟 旅日同胞:交智商稅
- 【英國】英國擬大幅收緊移民政策 留學生工作簽證更難辦了
- 【英國】全球「蓬勃發展」國家排行榜出爐:印尼、以色列高居榜首…英國竟墊底
- 【德國】德國留學簽證數量過去四年增長43%
- 【歐洲】歐盟最高法院裁定馬耳他「黃金護照」計畫違法
- 【葡萄牙】歐盟關閉馬耳他 “黃金護照” 葡萄牙 “黃金簽證 “強勢崛起
- 【加拿大】騙徒冒移民公司偽造LMIA 海外工人來加心切易中招
- 【美國】逾1700名留美學生簽證被撤銷原因不明 中國學生人心惶惶:盡快讀完離開
- 【美國】美國大規模取消國際學生簽證 教局指海外學生多轉到香港留學【澳洲】聯邦大選2025|工黨將組多數政府 反對黨領袖失議席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移民 #升學 #移居 #移民英國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香港人#BN O#香港人移民 #加拿大 #新聞 #國際新聞 #英國新聞 #新聞直播 #新聞分析 #新聞討論 #英國移民 #英國 #移民新聞 #移民分析 #葡萄牙 #DSE #留學生 #移民日本 #歐洲
1.【香港】李家超:黃金周假期共110萬名旅客來港 按年升22%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會前表示,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昨日結束,5天假期期間共約有110萬名旅客來港,較去年同期增加22%,內地旅客增長約20%,非內地旅客增長約30%。以單日計,最多內地旅客來港是5月2日,有26.7萬人次,按年上升約四成,當日非內地旅客亦按年上升約44%。
他表示,過去幾日,香港不同的景點和打卡點都有大量旅客到訪,十分熱鬧。多個旅遊景點和設施都大受歡迎,包括摩天輪、山頂䌫車、昂坪䌫車、主題公園、觀光巴士等。黃金周的大量旅客帶動多個行業,做多了好多生意,例如酒吧和食肆的生意有增長,有蘭桂坊酒吧表示增長達四至五成;零售業界指出珠寶、化妝品及海味等生意上升約四成。
李家超表示,今次黃金周丁財兩旺、市面喜氣洋洋,帶來信心及重大經濟效益。在旅客體驗方面有值得總結經驗,進一步優化的地方,他已經要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以及各有關部門與業界總結經驗,並向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跨部門節慶安排工作小組作出滙報,針對人流壓力點以及旅客新常態旅遊模式方面,進一步優化各個環節。
他續稱,包括加強人流壓力點的電訊網絡流量、利用科技監測人流,網上提供人流和輪候情況資訊,提供手機或網上預約排隊時間等;針對旅客新常態旅遊模式及喜好,收集及分析資料,研究開發新旅遊配套,更好照顧旅客新喜好,例如生態遊、文化遊、打卡遊、地道美食遊等。
對於有內地旅客在連鎖快餐店過夜,亦有人選擇露營,被問到如何看待這種新旅遊模式,李家超表示,內地旅客有很多新旅遊模式,並相信會常態化。他指,若只歡迎某一類旅客,不利香港形象,應處理好內地旅客新旅遊模式和新喜好,政府會與業界總結經驗,研究如何應對新旅遊模式。
資料來源:信報
2.【香港】五一問卷:六成內地客消費逾千元 本報訪181人 有露營3天花500 學者倡徵生態建設費
內地五一黃金周昨日結束,本報記者在邊境口岸訪問內地客來港旅遊及消費情况,在181名受訪者中,撇除住宿開支,64%人均花費1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約17%花少於500元;有人消費逾萬元,並入住酒店,也有背包客來港露營,3天人均只花500元。近九成受訪者稱主要開支用於飲食,而購物則以藥物、保健產品及化妝品為主。過夜客與不過夜客各佔逾半及近半,其中過夜客消費額明顯較高(見圖)。
近三成不過夜客花少於500元
撇除住宿開支,86名受訪的不過夜旅客中,24人(28%)使費少於500元,其他介乎500至5999元不等;而95名受訪過夜內地客,人均消費整體較高,少於500元的只有6人,3人使費1萬元或以上。昨是長洲每年一度太平清醮巡遊,汕尾來港的田先生帶領一行30多人的龍獅隊來港參與,此行包吃包住,有隊員表示有消費,主要買食品等,加上交通人均消費500元以下。
有讚多正貨 有嘆崇光百貨變「大賣場」
廣西客麥小姐偕友訪港4天,人均消費約3000元,認為本港多「正貨」,「購物的話會再來」。廣州客李太則手提兩袋被子受訪,讚賞本港日用品質素勝內地,故花逾6000元買衣物和家品等。她憶述10多年前到銅鑼灣崇光百貨很多專櫃,形容「高端、大氣、上檔次」,現在卻成「大賣場」,賣大量打折的日用品及零食,感覺「消費降級了」。
有受訪者提到本港部分商店仍以現金支付,其中陳先生與女友花約1000元買手信和藥妝等,但部分店舖只收現金,他拍拍褲袋一堆零錢,「不知道怎麼花,挺重」。
參考日本 邵家輝倡允郊區擺檔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認為,新冠疫後內地客消費模式轉變,由購物改為以遊覽為主,人均消費未必能重回昔日水平。據日本政府觀光局,去年訪日港人旅客每次人均消費折合逾1.2萬港元,較2019年增59%。邵家輝認為日本等地區在景點設不少飲食及零售店,建議政府仿效,如容許商戶郊區擺檔,料有助增加本港旅遊收益。他又認為業界在旺季提供優惠亦有助加強消費意欲。
旅客未如期即日走 酒店貴赴麥當勞過夜
住宿方面,有近半不過夜客認為來港交通方便,可即日來回;約四成人認為本港住宿太貴。福州客李先生及友人未能購買5月2日即日車票回家,在高鐵站大呼「完了,(要)睡大街」,及後決定到附近百誠大廈的麥當勞過夜。他稱本港酒店價格高昂,「尤其假期時翻倍,幾天前看幾百塊,現在看就翻5倍左右」。
部分旅客今個假日選擇露營,有旅客繼續入住酒店,其中上海客何小姐與友人到麥理浩徑遠足,在港留宿兩晚,每晚住宿花費1500至2000元。
面對內地客消費力有別疫前,港大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建議,本港可仿效威尼斯做法,或在郊區收取生態建設費,增加旅遊成本以篩選消費力較高旅客,才有機會提升本港旅遊收益。意大利威尼斯自去年起部分日子向非過夜客徵收5歐元(約42港元)入城費。她認為政府應繼續推動商務旅遊,相關訪客消費較「疏爽」,才能維持餐飲和零售業界營運,否則業界生意每况愈下,服務質素可能一併下降。
3.【日本】日本投資騙局?︱中國人為移民買寺廟 旅日同胞:交智商稅
日本投資騙局?︱中國人為移民買寺廟 旅日同胞:交智商稅
據內地《新周刊》報道,近年中國社交平台頻現「百萬購日本古寺」「買寺廟換移民資格」廣告,吸引新中產目光。這股熱潮始於2023年日本媒體披露多宗中資收購案:標價數億日圓的帶墓地寺廟、宗教法人執照交易,甚至京都爆發700萬日圓(約37.4萬港元)寺廟交易糾紛致買方血本無歸。投資者瞄準宗教法人免稅特權與墓地經營商機,卻因法律陷阱、經營成本與文化隔閡陷入「投資騙局」。有旅日不動產從業者直言,寺廟交易雖是「專屬財團的避稅工具」,普通投資者涉足等同「智商稅」。
兩岸三地佔35%寺廟交易
東京新宿區早前一座江戶時代古寺以2.3億日圓(約1228萬港元)售予香港投資公司,成為日本寺廟交易潮縮影。《朝日新聞》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全日本147座寺廟易主,35%買家來自中港澳台。大阪宗教法人仲介山本隆雄分析,寺廟出售主因除負債外,更多源於後繼無人。隨著少子化與老齡化加劇,日本18萬家宗教法人中超過4000家處於「休眠狀態」,7000家因無人繼承面臨出售。
郊區人口流失加劇危機:如三峽川地區僅500居民卻需支撐3座寺廟寺、1座神社和1座教堂,住持被迫借貸維生。寺廟逐漸淪為「地方負資產」,衍生拆寺建停車場、遷墓開發地產等灰色交易,更有寺廟因負債數千萬遭拍賣。
免稅紅利與移民誘因
日本《宗教法人法》成雙面刃:雖要求嚴格認證程序,但同時賦予宗教活動免稅、固定資產稅減免及十年以上資產轉售免稅等優惠。稅務專家估算,宗教法人綜合稅負可比企業低42%,吸引中國富裕階層湧入。2024年6月Japan Today報道,中介接獲大量節稅需求咨詢,中資已成宗教法人收購主力。
化名王秀英的中國女富豪直言偏愛「帶新墓地寺廟」:日本年150萬死亡人口催生2萬億日圓(約1068億港元)殯葬市場,新墓地法事頻繁(單場收費3-4萬日圓,約1602-2136港元),配合派遣住持月薪20萬日圓(約1.1萬港元)的低成本模式,利潤率遠超房地產;以及「信仰體驗經濟」:將寺廟改造為高端民宿,結合茶道坐禪吸引「寺泊」遊客。更深層誘因在宗教法人的免稅特權與移民捷徑——歸化成功率被宣傳高於普通企業主,這成為許多中國家庭為子女規劃身份的「捷徑」。
簽證陷阱
日本的經營管理簽證旨在鼓勵外籍人士通過合法投資和經營,促進日本經濟發展。旅日博主伊森指出,宗教法人本質非營利,其資金來源多為捐贈,不符合簽證要求的商業盈利條件。購寺成本動輒數千萬日圓,加上維護費與法規風險(如文化遺產寺廟外資收購需國家審批),稍有不慎即面臨罰款、簽證吊銷。日本文化廳已將「非宗教目的買賣」定性為逃法行為。宗教活動收入免稅,但非宗教業務(如民宿、停車場)需正常納稅,若發現個人收入與法人財務混同,將面臨重罰。此外,外國經營者更易遭社區排斥。
專屬財團的避稅工具
旅日不動產從業者鄧肯直言,寺廟交易是「專屬財團的避稅工具」,普通投資者涉足等同「智商稅」。他解釋,寺廟土地多屬風水寶地,單價高、面積大且限制住宿開發。中國客群雖從數十萬到數十億人民幣投資皆有,但正規業者根本無暇處理邊緣業務,「買寺換簽證」實為擊鼓傳花騙局。「移民成功者只有兩類:專業經理人或砸6-10億日圓(約3200萬至5300萬港元)請代營的富豪,散戶100%入坑。」
儘管當前受騙案例尚少,但鄧肯警告:「傻子永遠比騙子多,宰一單夠吃十年。」
資料來源:星島
4.【英國】英國擬大幅收緊移民政策 留學生工作簽證更難辦了
英國首相史塔默(Keir Starmer))計劃對合法移民進行大規模改革,其中重點將針對留學生畢業後留英工作問題,此舉被廣泛視為工黨應對英國改革黨崛起壓力的關鍵措施之一。
《每日郵報》指出,這項政策提案將以白皮書形式在地方選舉後幾週內發布,將大幅收緊移民政策,並計劃在 5 月 19 日英歐領導人峰會召開前完成。
綜合英國媒體報導,該文件將明確工黨政府削減淨移民的具體措施,其內容預計包括:
- 限制持畢業簽證的留學生從事低薪崗位(如醫療照護等)後延長居留;
- 禁止違反僱傭法(如未支付最低工資)的企業從海外招聘員工;
- 要求雇主培訓本地勞動力,以減少對外籍勞工依賴;
- 針對部分留學生透過轉簽醫療照護簽證,延長居留的「漏洞」設定薪資門檻。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份白皮書將特別針對外國學生在畢業後利用研究生簽證留英就業的現象,尤其是那些選擇低薪工作(如醫療照護領域)的畢業生。
按照現行政策,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可在英國停留兩年,但新提案可能透過設定薪資門檻等方式,限制他們以目前的方式留在英國。
不過,新政可能引發爭議。尤其是在社會照護產業人手本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收緊外籍勞工進入門檻加劇產業困境。此外,儘管英國正與歐盟就青年人才自由流動問題進行談判 ,但相關協議預計不會納入此次白皮書內容。
工黨自上台以來,已加強對非法移民和被拒避難申請者的遣返力度,內政部甚至罕見公佈遣返航班圖像,展示其打擊非法移民的「強硬立場」。
英國媒體評論,這項政策調整顯然與改革黨的崛起密不可分。由前脫歐派領袖人物奈傑爾 · 法拉奇(Nigel Farage)領導的改革黨,在過去幾個月裡迅速贏得民心,並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強勁的「反建制」浪潮。
根據多方預測,在本週即將揭曉結果的地方選舉中,改革黨預計將迎來壓倒性勝利,奪得數百個地方議會席次。
資料來源:Yahoo News
5.【英國】全球「蓬勃發展」國家排行榜出爐:印尼、以色列高居榜首…英國竟墊底
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全球民眾「蓬勃發展」(flourishing)程度最高的國家。科學家針對22國逾20萬人進行調查,從健康、幸福、人生意義、品格、人際關係、財務安全與精神福祉等七大維度評估民眾整體生活狀態。
研究結果顯示,印尼民眾的蓬勃發展指數以8.3分位居全球之冠,其次依序為以色列(7.87分)、菲律賓(7.71分)、墨西哥(7.64分)和波蘭(7.55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僅排名第12位,英國更在22國中慘居第20名,僅優於土耳其(6.32分)與墊底的日本(5.89分)。
主導該研究的哈佛大學人類蓬勃發展計劃副主任布倫丹·凱斯指出:「這項研究印證了『金錢非萬能』的古老智慧。雖然已開發國家在財務安全與生活評價方面得分較高,但在人生意義、利他精神與人際關係品質等層面卻明顯落後。」
研究團隊在《自然-心理健康》期刊中強調,這項涵蓋全球六大洲、約64%人口的調查,首度系統性描繪了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全面繁榮圖譜」。印尼雖非富裕國家,卻在促進社會連結的「關係品質」與「利他品格」指標上表現亮眼;反觀人均壽命最長的日本,卻有最高比例民眾表示「缺乏親密朋友」。
研究還發現驚人的年齡差異:22國受訪者的蓬勃指數在18-49歲間呈現停滯,50歲後才顯著提升,與傳統認知的「U型人生滿意度曲線」截然不同。這引發研究者深刻提問:「當經濟發展伴隨精神價值的流失,我們是否正在付出隱形代價?在追求GDP成長時,能否同步守護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
該研究共同作者泰勒·范德威爾強調:「這並非否定民主制度、經濟成長與公共衛生的重要性,而是提醒我們思考:當代社會發展模式是否存在重大盲點?隨著經濟發展與世俗化進程,我們是否忽視了靈性成長對人類繁榮的關鍵作用?」研究團隊呼籲各國政策制定者,應將「年齡差異」、「發展路徑」與「靈性動能」納入社會進步的關鍵評估指標。
資料來源: Dailymail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4667243/countries-people-flourish-Indonesia-Israel.html
6.【德國】德國留學簽證數量過去四年增長43%
核心要點
– 2021至2024年間,德國多核發27,000份留學簽證,增幅達43%
– 工作簽證數量亦呈指數增長,現為德國簽發量最高的簽證類別
– 德國正採取新措施優化技術移民政策,同時收緊不良意圖者的入境規定
德國正成為國際學生的熱門目的地,過去四年發放的留學簽證數量增長近43%。根據德國內政部數據,2021年共簽發約63,000份留學簽證,而2024年這一數字已升至90,000份。
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費瑟在近期報告中披露,德國在三大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強化技術勞動力移民、打擊人口走私及遏制非正常移民。她強調:「移民政策不是投機遊戲,而是需要持續執行的管理任務。數據會說話:自2021年以來,我們已將技術移民數量提升77%。」
工作簽證激增77% 庇護申請銳減
2021至2024年間,德國工作簽證數量飆升77.3%,從97,000份增至172,000份。與此同時,庇護申請數量同比減少34.2%。2025年前三個月的初步數據顯示,庇護申請量較2024年同期下降37%,其中首次申請量更暴跌43%。
移民新政多管齊下
德國政府通過多項措施優化移民體系:
- 語言融合課程:擴大至庇護程序申請者,並為烏克蘭難民提前提供語言培訓
- 《技術移民法》修訂:將工作經驗列為優先考量
- 公民法改革:簡化長期居留者的入籍流程,但持反民主觀點者將喪失資格
費瑟部長指出,這些改革印證德國仍堅持移民國家定位。此番表態恰逢德國二月大選期間,反移民言論曾成為競選焦點。
資料來源:Schengen
7.【歐洲】歐盟最高法院裁定馬耳他「黃金護照」計畫違法
法院認定以投資換取公民身份使歸化程序淪為「純商業交易」
歐盟最高司法機構歐洲法院(ECJ)週二裁定,馬爾他為外國投資者提供的快速入籍計劃違反歐盟法律,命令該國終止實施「黃金護照」計劃。法院在新聞稿中明確指出:「成員國不得以預設付款或投資為條件授予國籍——實質上就是歐盟公民身份」,此舉「等同將取得國籍的程序降格為純商業交易」。
這項允許外國投資者快速歸化的馬爾他法律,長期遭反腐倡議者與歐盟官員批評助長白領犯罪與規避制裁行為。
■ 計劃申請條件為何?
歐盟委員會針對馬爾他2020年修訂的《公民法》提出訴訟,該修正案允許符合財務條件的投資者在居住12個月後申請馬爾他公民身份。條件包括:持有價值70萬歐元(約798萬美元)房產或年租金至少1.6萬歐元、向馬爾他政府繳納大額捐款及對非政府組織進行捐贈。
歐洲法院強調馬爾他「必須立即遵守判決」,若未履行,歐盟委員會可能再次提起訴訟要求經濟制裁。
■ 馬爾他如何回應?
馬爾他政府聲明表示將尊重判決,同時研究裁決的「法律影響」。該國為計劃辯護,稱自2015年以來已為這個島國帶來14億歐元(約16億美元)收益。推動該計劃的前總理約瑟夫·馬斯喀特(Joseph Muscat)在臉書發文,指裁決「出於政治動機」,主張計劃應改革而非廢除。
馬爾他現為歐盟唯一仍實施「黃金護照」計劃的國家,該制度多年來飽受歐盟機構質疑。賽普勒斯已於2020年終止投資移民計劃,保加利亞國會則在2022年投票廢除類似制度。
■ 透明組織歡迎裁決
馬爾他記者馬修·卡魯阿納·加利西亞(Matthew Caruana Galizia)指出,該計劃未使馬爾他受益,讚譽判決「是馬爾他人民與所有歐盟居民的勝利,這些人長期不公平地面對洗錢者與腐敗罪犯透過金錢手段進入歐盟的威脅」。加利西亞的母親達芙妮·卡魯阿納·加利西亞(Daphne Caruana Galizia)正是2017年因調查貪腐遭汽車炸彈暗殺的馬爾他知名記者。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負責人邁拉·馬蒂尼(Maira Martini)肯定判決:「今日裁決確認成員國不得將歐盟公民身份商品化,不得運作罔顧後果的黃金護照計劃…此判決不僅阻止馬爾他販售歐盟公民身份,也將防範其他成員國仿效。」
此項裁決出爐之際,適逢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計劃推出價值500萬美元的「黃金卡」簽證計劃,該方案可能包含取得美國公民身份的途徑。
資料來源: DW
https://www.dw.com/en/eu-top-court-rules-maltas-golden-passport-scheme-illegal/a-72387585
8.【葡萄牙】歐盟關閉馬耳他 “黃金護照” 葡萄牙 “黃金簽證 “強勢崛起
歐洲法院(ECJ)宣佈馬耳他 “黃金護照 “非法的決定不會對葡萄牙大受歡迎但卻大相徑庭的 “黃金簽證 “產生任何影響。
馬耳他的 “投資入籍 “計劃被稱為 “黃金護照”,它允許富裕的個人以大量的金融投資換取馬耳他公民身份,進而換取歐盟公民身份。
但歐洲法院認為,該計劃違反了歐盟法律,因為它將公民身份的獲得簡化為單純的商業交易,取決於預先確定的付款或投資。
它不要求與馬耳他有任何真正的聯繫或紐帶,也不要求居住任何時間,用歐洲法院的話說,它代表了 “授予成員國國籍的商業化”。
馬耳他政府已經表示將遵守判決,並相應地審查其國籍條例。
葡萄牙的 “黃金簽證 “計劃仍完全不受該裁決的影響,其一系列更嚴格的要求也不會引起歐洲法院的關注。
葡萄牙路徑(Portugal Pathways)公司和葡萄牙投資業主俱樂部(Portugal Investment Owners Club)的主席兼創始人保羅-斯坦納德(Paul Stannard)說:”歐盟支持個別國家的居留規則是件好事,但卻想關閉與該國沒有任何聯繫的入籍計劃的大門。
“與馬耳他直接授予公民身份的計劃不同,葡萄牙的黃金簽證要求申請人每年在該國逗留一段時間,並達到基本的葡萄牙語水平。只有滿足所有條件,五年後才能獲得公民身份。這與歐洲法院停止馬耳他計劃的原因完全不同”。
他補充說:”葡萄牙已經發展了投資居留黃金簽證計劃,隨著投資葡萄牙未來的需求居高不下,這一計劃將繼續下去。
“這為葡萄牙帶來了大量新的人才和投資,特別是最近推出的IFICI稅制,通常被稱為NHR 2.0,旨在將專業人士、學者、企業家和價值創造者引入葡萄牙。”
葡萄牙的黃金簽證計劃於2023年進行了修改,排除了房地產和資本轉移途徑,轉而側重於通過葡萄牙受監管的另類投資基金對關鍵增長行業進行投資。
這些領域包括醫療保健、技術、旅遊、酒店、可再生能源、媒體和國際活動等。
資料來源:The Portugal News
9.【加拿大】部分加拿大人對聯邦選舉結果不滿,考慮遷居美國
部分加拿大民眾對聯邦大選結果表示不滿,聲稱將遷往美國。週一晚間,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成功連任,繼續執政。
最終選舉結果顯示:自由黨獲下議院169席,保守黨144席,魁北克集團22席,新民主黨7席,綠黨1席。在當前美加貿易戰持續及國內生活成本危機未解的背景下,卡尼將繼續領導少數政府。
一些對選舉結果失望的加拿大人湧入社交媒體,揚言要移居美國。某TikTok影片配文寫道:「感謝加拿大粉碎了所有20歲年輕人的夢想。所以,誰要跟我一起投奔美國?」該影片獲得近200萬次觀看,數千則留言表達共鳴。
「實在無法理解,經歷十年災難後,人們怎麼還會投票給同一個政府,」一則評論寫道。另一則回覆稱:「哭了一早上。皮埃爾(保守黨領袖)為我們付出那麼多,我們卻辜負了他,也辜負了自己。」
除保守黨在國會失利外,黨魁皮埃爾·普瓦列弗爾(Pierre Poilievre)更在渥太華卡爾頓選區敗給自由黨候選人布魯斯·范喬伊(Bruce Fanjoy),成為自1993年金·坎貝爾(Kim Campbell)大選落敗以來,首位失去議席的保守黨領袖。
在X平台上,有網友表示自由黨再次勝選堅定了其移居美國的決心:「作為加拿大人,我一直渴望能擁有美國般的自由。杜魯多首次執政時我就考慮遷美,如今『杜魯多2.0』當權,我決心離開。」另一人補充:「反正早有遷美打算。若自由黨勝選,就是最終決定因素。相信川普很快會簡化加拿大公民移民程序。」
討論中亦有人為卡尼辯護:「你們沒發現馬克·卡尼的經驗與學識比賈斯汀(杜魯多)強十倍嗎?」一則TikTok留言寫道。另一人表示:「我是鐵桿保守派,但這次投票給卡尼。今年23歲。」
資料來源:DH National
https://dailyhive.com/canada/federal-election-results-canadians-move-us
10.【加拿大】騙徒冒移民公司偽造LMIA 海外工人來加心切易中招
有移民顧問報告,有詐騙分子冒充移民公司偽造僱主引進海外移民所需的「勞動力市場影響評估」(LMIA)。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早前調查發現,這些偽造的LMIA以高達4.5萬元價格在市場上兜售。
卑詩省移民顧問阿格尼霍特里(Neera Agnihotri)在兩周內兩次發現其公司出現在該省偽造LMIA文件的名單中,「沒有任何潛在的移民申請人或申請人僱主聘用過我們,這些文件顯然是偽造」。
「對正規渠道申請感絕望」
如果加拿大僱主想要引進海外工人,他們需要向聯邦就業和社會發展部申請LMIA文件,該文件表明無法找到本地工人,需要外國工人來填補特定的工作職位。LMIA支持的職位可以增加海外工人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的機會,合資格的海外工人還需要證明他們 具備必要的技能和語言能力,然後便可獲得移民部的工作許可。
最近幾年偽造LMIA文件詐騙案件愈來愈多,加拿大廣播公司早前調查發現,這些偽造的LMIA以高達4.5萬元價格在市場上兜售。安省移民顧問富爾茨(Cassandra Fultz)說:「世界上有很多騙子,他們製作這些假LMIA,出售給那些對在加拿大找到工作抱有一線希望的工人。問題關鍵是,許多海外工人對於通過正規渠道申請感到絕望,他們具備加拿大僱主所需的能力和技術,卻不能來加,很容易誤信詐騙分子。」
阿格尼霍特里的公司Agnihotri Immigration Consulting Inc.在不知情下被列為加拿大僱主Okanagan建築公司和Abbotsford貨運公司的第三方代表,但她從未聽說過這兩家公司。兩家公司也否認聘請阿格尼霍特里的公司申請LMIA。阿格尼霍特里懷疑可能是先前合法的LMIA 被不法分子複製,被用作偽造文件的範本,她擔心有更多印有其公司名字的偽造文件在市場上流傳。「這非常令人擔憂,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發生的範圍有多大,會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壞影響。」
移民顧問接LMIA真偽查詢
聯邦就業和社會發展部沒有回應CBC要求公開LMIA詐騙案件數字的查詢,只表示「在最近一系列執法行動中,我們關閉了5,000多個未經授權的LMIA廣告網頁和社交媒體頁面」。根據加拿大移民和公民顧問學院(CICC)說法,任何要求潛在申請人支付LMIA 費用的情況都被視為欺詐。該組織代表表示,正在打擊那些冒充持牌移民顧問並試圖出售移民文件的「任何未經授權的從業者」。
多倫多Doherty Fultz移民公司持牌移民顧問富爾茨(Cassandra Fultz)表示,辦公室常接到電話和電郵查詢LMIA文件是真是假。「人們為了取得這些LMIA文件花費了數百甚至數千元,但許多卻是偽造的。詐騙者經常冒充合法移民公司的代表,因此我呼籲聯邦政府介入並調查LMIA詐騙案,因為這些詐騙案件不僅給申請人帶來經濟損失,也令合法的移民公司失去信譽。」
資料來源: 加拿大星島
https://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250504/vab1h_r.htm
11.【美國】逾1700名留美學生簽證被撤銷原因不明 中國學生人心惶惶:盡快讀完離開
關稅戰事件越演越烈,中美關係越趨緊張。最近,有逾一千多名留美學生的簽證被撤銷,受影響的主要是中國、印度等國的學生。不少涉事學生對於被取消簽證的主因表示未明,僅有的資訊是他們曾有超速駕駛、休學等紀錄。有其他留美學生對此表示憂心,「我打算加快學業進度,盡早完成學位離開美國。」
中國留美學生簽證|270多間大學撤銷1700多名留學生簽證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根據美國教育新聞媒體統計數據,截至4月22日,美國有270多間大學撤銷了1,700多名留學生的簽證,有至少32個州受到波及,受影響的除了有中、印學生外,也有中東地區的學生。這些學生簽證被撤,將無法繼續留在美國就學,此外,他們還要面對遭移民局驅逐出境、被遣送至第三國的風險。
中國留美學生簽證|中國學生指被不明吊銷
一名在洛杉磯某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呂嚴透露,某日學校突然宣佈有七名留學生的簽證被撤,怎料在翌日,他在上課時便收到一封終止其學生身份的電郵通知,而他的入境簽證亦被吊銷,而當中的原因則是「其他」,而且提供補充資訊為「此人在犯罪記錄檢查中被識別」。
呂嚴對於「犯罪」一說感到極之疑惑,而經過多番的思考,他終於憶起可能是關於一年前發生的一起事件。當時他與朋友外出,而朋友因為超速駕駛而遭到警察的攔查,而兩人在此前更曾有飲酒。由於呂嚴當時未成年,所以並未受到起訴,但也留下了紀錄。
中國留美學生簽證|部分學生選擇上訴到法院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指出,大量的留學生被無故撤銷簽證,而事前是沒有收到任何的通知。為了不想被拘留,有些留學生選擇離開美國,但有些則選擇上訴到法院,希望尋求一個合理的裁決。
而事件亦令到其他留美的學生感到人心惶惶,一名在美國南方一間大學讀博士美琪受訪指,現在留在美國讀書的不確定性提高了很多,特別是政策方面的影響,「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她透露,原本自己有意在美國購買一架車輛,但是由於她怕將來會不小心超速而收到「牛肉乾」後留下紀錄,屆時便可能會影響簽證的批核。為求安心,她的目標是盡快在美國完成攻讀學位,然後便早點離開。
中國留美學生簽證|曾停學者也被吊銷簽證
除了一些被吊銷簽證的留學生有「逮捕記錄」外,一些看似「身家清白」的也遭到殃及,就讀新罕布夏州達特茅斯學院的博士生曉天便是其中,他透露在2022年時因疫情問題而申請暫停學業一年,當時獲得批准。休學結束後,他再度返校完成學位。但是,在本年4月4日時,他收到了撤銷其簽證的通知,而理由是「未能維持合法身分」。
資料來源:Topick
12.【美國】美國大規模取消國際學生簽證 教局指海外學生多轉到香港留學
美國特朗普政府開展大規模驅逐出境行動,早前取消了多間大專院校很多國際學生、教職員工和研究人員的簽證。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美國限制留學生簽證,令學生留學面臨不穩定情況,有海外學生的家長選擇安排子女轉到香港留學,而香港學生亦減少到美國留學。留意到香港學生去美國留學的數字都有下降的趨勢,而內地學生,除了申請其他國家或地區之外,亦多了申請來港。香港的大學都會考慮可能在美國因學生簽證續期受影響的學生,歡迎他們來香港繼續學業。
她又稱,香港的大學國際化及多元化,兩文三語教學環境有吸引力,早前放寬八大院校非本地生限額至4成後,非本地生收生數量大幅上升,反映海外學生留學需求大。希望院校招生循序漸進,以免配套設施未足夠下收取大量非本地生,影響學生學習體驗。
對於立法會正審議《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蔡表示,現時規管自資院校課程的條文不一致,希望在課程質素和學校管理等方面加強把關,所有專上院校在同一條文下註冊,目標在現屆立法會完成修例。修例要求院校開辦課程需要通盤考慮社會人力需求、僱主對課程的意見等,確保學生完成課程能夠回應市場需要和業界期望。部分公營大學附屬自資部門的課程,現時只需要經大學本部自行評審資格開辦,毋須經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修例通過後,當局會提供3年過渡期,讓院校自資部門透過簡易程序,再經評審局完成註冊。她在另一電視節目中亦表示,不會為收生「劃線」,強調院校設計課程定位時,要清潔列明開辦的目標收生,再以此衡量實際收生是否達到要求。
另外,政府近年推出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搶人才」,但計劃亦引起被濫用的質疑,不少「人才」抵港後只是利用暫時居港的身份各取所需,包括有人為了讓子女報讀內地港人子弟學校或子女來港升學,有人申請高才通簽證後沒有來港,但子女透過受養人簽證,以本地生身份報考大學。蔡若蓮表示,正檢討相關簽證安排,考慮要求申請人須在港居住一段時間,證明在港發展,子女才能享有本地生身份,同時要考慮對簽證吸引力的影響,但強調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入學機會。
資料來源:on.cc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426/mobile/bkn-20250426084258205-0426_00822_001.html
13.【澳洲】聯邦大選2025|工黨將組多數政府 反對黨領袖失議席
2025聯邦大選塵埃落定,工黨確認將可組建多數黨政府,艾巴尼斯成功連任總理;而兩黨聯盟遭遇慘敗,領袖更喪失議席創造歷史。
聯邦大選投票站在當地時間傍晚6點相繼關閉,隨即開始點票。到晚上約9時結果初現端倪,工黨在多個選區遙遙領先,包括反對黨領袖達頓所在的昆州Dickson選區。
晚上9時半,達頓率先在自由黨總部發表演說,承認在大選及其自己的選區Dickson落敗,並為此承擔所有責任。他又表示已致電總理艾巴尼斯,向對方道賀。
「我們在這次競選中表現得不夠好,今晚這一點很明顯。在公共生活中,我一直希望為我們的國家和每個澳洲人謀福利。對於工黨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承認這一點。」
達頓的得票大幅落後於第三次挑戰他的工黨候選人法蘭絲(Ali France),將失去把持24年的議席。他亦成為澳洲歷史上,首位在大選中喪失議席的反對黨領袖。
晚上約10時,艾巴尼斯和伴侶Haydon和兒子Nathan一同現身雪梨Canterbury-Hurlstone Park的退伍軍人俱樂部,接受支持者的歡呼,並發表勝選演說。
他表示,擔任總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譽。「今晚我懷著深深的謙卑和責任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澳洲人民說聲謝謝,感謝他們給我機會繼續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國家服務。」
「今天,澳洲人民投票選擇了澳洲的價值觀:公平、抱負和人人享有機會。 澳洲人投票選擇了符合這些價值觀的未來,一個建立在我們團結一切的基礎之上的未來。」
工黨的得票在多個州份不減反增,有望取得比原本更多的議席,從而繼續組建多數黨政府。
資料來源:SBS
14.【澳洲】 拆東牆補西牆?|工黨若連任 將大加國際學生簽證費用
工黨在聯邦大選前公布選舉時,宣布將再上調國際學生簽證申請費用。
工黨宣布,將透過上調國際學生簽證費用,為部份選舉承諾提供資金。
若工黨成功連任,國際學生簽證申請費將由現時的1,600澳元上調至2,000澳元。
兩黨聯盟(Coalition)亦表示,若成功當選,將把八大院校(Group of Eight)國際學生的簽證申請費提高至5,000澳元,其他國際學生則調高至2,500澳元。
選舉財政預算旨在說明主要政黨,如何提供資金,以實現他們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政策和承諾。
雖然相關財務數據,可於大選後30日內公布,但工黨已於星期一(4月28日)率先公布有關細節。
在聯合記者會上,財長查默斯和金融部長加拉格爾透露,自大選前的年中經濟及財政展望報告(MYEFO)發布以來,已為政府節省了10億澳元。
查默斯向記者表示:「近二十年來首次連續實現盈餘。今年的赤字大幅減少。減少了由兩黨聯盟遺留下來的 1,770 億的債務,節省了數以十億計的債務利息開支,總儲蓄達一千億澳元。」將來自國際學生簽證費用,該費用將從2025年7月1日起增加到2,000澳元,預計將會帶來7.6億澳元的長期預算收入。
另外64億澳元將來自減少顧問、承包商和外判方面的支出,以及出差、招待和房地產等非工資支出。
加拉格爾表示,工黨已經成功「消除了以往預算中存在的大量浪費和欺詐行為」,這些支出已被重新用於紓緩生活開支措施。
她說:「我們將這筆錢重新加入到預算中,這讓我們能夠……通過預算來實現目標——我們對國民醫療保健(Medicare)的投資、對住屋的投資、減免所得稅,以及降低高等教育貸款(HECS)等其他措施。」
查默斯表示,兩黨聯盟應該「坦誠地公布」他們組成政府後,計劃採取甚麼措施節省開支。」
資料來源: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