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英國業主注意! 工黨計劃沒收 11,000 間空置物業? | 加拿大救生艇永居要批到2027年? | 英國人移居葡萄牙興趣上升33%?
點擊收睇: https://youtube.com/live/s3KlbVxruio
1. [香港]高才子女以「本地生」身份讀大學被批不公平 教育局擬設居住年期門檻
2. [香港] 後悔拿香港身份!內地優才呻慘 力數4大問題:香港已不適合生存
3. [英國] 市政稅飆升至歷史新高 但得到的服務依然糟糕
4. [英國] 倫敦市政府想沒收空置超過六個月的房屋,市中心數千套房產被曝無人居住
5. [葡萄牙] 英國人移居葡萄牙興趣上升33%
6. [加拿大] 救生艇計劃嚴重積壓 移民部預期大部分永居申請會遲至2027年完成審批
7. [加拿大] 深度解析:加拿大新總理上任,移民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
8. [加拿大] 加拿大移民部再更新留學生畢業工簽資格標準
9. [加拿大] 大多區業主被拖欠近三萬元租金 租客:打官司時不用付錢
10. [美國] 華府售千張移民金卡 進帳達50億美元
11. [澳洲]租屋難怪留學生?最新研究揭示住屋危機主因
12. [澳洲] 新調查:澳洲人眼中何為「好」的薪酬?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 http://m.me/auragloballtd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移民 #升學 #移居 #移民英國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香港人#BN O#香港人移民 #加拿大 #新聞 #國際新聞 #英國新聞 #新聞直播 #新聞分析 #新聞討論 #英國移民 #英國 #移民新聞 #移民分析 #葡萄牙 #DSE #留學生 #移民日本 #歐洲
1.[香港]高才子女以「本地生」身份讀大學被批不公平 教育局擬設居住年期門檻
政府近年力推搶人才,「新香港人」的子女可以用受養人身份來港,並享有「本地學生」資格入讀大學。有中介借漏洞助無意來港定居的內地家長推銷「考試移民」方案,藉人才計劃簽證為他們子女迅速取得「本地學生」身份。在立法會,教育局表示正在檢討「本地生」定義,考慮設立門檻,有關簽證持有人必須於入學前在香港通常居住「一段時間」,才可獲本地生學費資助。她又形容「進展順利」,希望在新學年聯招前公布最後方案。不過有議員稱施加限制或不符基本法「享受教育權利」,擔心日後受司法覆核挑戰。
315名受養人過去3年經聯招入大學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立法會口頭質詢表示,2022年至今年2月底,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以受養人身分獲准來港、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子女共約有13萬2千人,去年約有5萬5千人。在2022/23及2024/25年3個學期間,通過聯招途徑獲得教資會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錄取的受養人數,分別為62、68以及185人,合共有315人。
蔡若蓮在會上引述有意見反映,人才計劃受養簽證持有人不曾到港學習或生活,卻單憑受養人簽證,就可獲本地學生身分,入讀資助學位並享受大學學費資助,將影響學位競爭的公平性及公帑運用的精確性。她指政府面檢視有關安排,回應社會關注。
「積極考慮」過渡方案 減少人才子女影響
她表示,當局就有居留條件限制的受養人簽證持有人,會考慮施加條件及要求,例如考慮有關受養人簽證持有人必須於入學前在香港通常居住一段時間,才可以享有本地生學費資助。她表示檢視「本地學生」定義的工作目前「進展順利」,又指為了減少新措施「對人才子女的影響」,當局會積極考慮設立過渡安排。她指當局目標是今年新學年聯招公布前,有最終方案。
鄧飛擔心有人提覆核 蔡:各類資助計劃亦設限
選委界鄧飛表示,若對受養人簽證持有人施加條件,例如徵收額外學費,或要求曾在港在學若干年,會否擔心日後有人提出司法覆核,挑戰當局做法不符《基本法》下「香港居民享受教育權利」。
蔡若蓮表示,在檢視工作中參與不同法律,亦聆聽各院校意見,她指不同國家有不同做法,現時政府亦有不同類型資助計劃,對申請者有不同資格要求,做法符合對香港居民基本教育權利的要求。
新民黨陳家佩引述很多家長意見,指受養人簽證的學生在考DSE前不曾在香港中學讀書,亦不用選科,「可以就咁喺內地操卷」,做法不公平。蔡若蓮強調聯招「擇優而取」原則,又指資助大學每年為本地學生提供15,000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學額不會改變。
資料來源:Inmediahk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9%AB%98%E6%89%8D%E5%AD%90%E5%A5%B3%E4%BB%A5%E3%80%8C%E6%9C%AC%E5%9C%B0%E7%94%9F%E3%80%8D%E8%BA%AB%E4%BB%BD%E8%AE%80%E5%A4%A7%E5%AD%B8%E8%A2%AB%E6%89%B9%E4%B8%8D%E5%85%AC%E5%B9%B3-%E6%95%99%E8%82%B2%E5%B1%80%E6%93%AC%E8%A8%AD%E5%B1%85%E4%BD%8F%E5%B9%B4%E6%9C%9F%E9%96%80%E6%AA%BB
2.[香港] 後悔拿香港身份!內地優才呻慘 力數4大問題:香港已不適合生存
來香港生活,未必人人如意。有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來港生活並取得香港身份證半年的內地女,於小紅書發文力數來港生活4大問題,包括租房、工作等,直指「拿到香港身份後,發現香港已不適合生存」。
帖文引來網民熱議,有人認同樓主所言,「確實如此,很真誠的提示」、「在香港生活,壓力確實很大,令人透不過氣」;但也有網民認為是樓主個人問題,「香港有的是機會,主要是看個人」、「香港從不辜負努力的人,肯做肯學就夠了,天道酬勤」。
該內地女於小紅書以「拿到香港身份後,發現香港已不適合生存」為題發文,指自己獲批「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來港半年,列出4個問題大呻在香港生活壓力大,包括租房、工作、語言、薪資,「很多人可能會說:『你都拿到香港身份了,還在這抱怨什麼?』但我真沒有在凡爾賽(炫耀)。我獲批優才半年出頭了,和很多普通人一樣,壓力真的大。這些壓力不是來自香港身份本身,而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
優才來港生活問題1:租房
樓主表示,如果在內地住慣大房子,來香港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事關租金貴且地方小,「在香港,想一個人住,8K(8,000元)以內基本租不到什麼像樣的單間,都是小小的,大概10m²左右。如果想要住得舒服點、體面點,房租預算肯定得1.5w(1.5萬元)左右,一家三口的話,起碼得2w(2萬)起跳!如果想一個人獨享一個套房,沒有隔斷的那種,起碼得1.2w+,面積也就30m²左右」。
樓主續說,要想在香港生活有基本舒適感,收入至少要每月3至4萬元,「如果只有2w的工資,基本上扣了房租、交通、吃喝、偶爾買點生活用品,就月光了」。
優才來港生活問題2:工作
樓主指出,如果本身是做行政、人事、市場、銷售、財務等文職工作,沒有必要來香港「湊熱鬧」,「因為這些香港畢業生都能做,他們都搶不到崗位呢,更輪不到你。除非你綜合實力很硬,學歷不錯,軟實力也不錯,那你可以試試」。
優才來港生活問題3:語言
樓主表示,在香港要掌握多種語言,「粵語、英語、普通話都是必備的,至少要流利掌握兩個」。
優才來港生活問題4:薪資
樓主說,香港普通的大學生,畢業月薪只有1萬多至2萬元,並不太高,「高工資4W+、5W+的,基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你在內地月薪一兩萬,並且想躺平的,建議你還是踏踏實實在內地工作吧!在內地你是條龍,到香港你就是條蟲」。
樓主最後提醒,如果以上都考慮清楚,能付出精力、經濟,願意融入香港生活,可考慮來香港,「那我覺得拿個香港身份過去發展,帶孩子去港讀書還是很不錯的!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但如果有1點無法滿足,就要考慮清楚,「三思而後行」。
網民指個人問題:香港有的是機會
網民看過帖文議論紛紛,有人認同樓主所言,「確實如此,很真誠的提示」、「吃飯70塊一份,連我爸都嫌棄還不好吃」、「在香港生活,壓力確實很大,令人透不過氣」。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是樓主個人問題,「香港有的是機會,主要是看個人」、「租個唐樓5000+就有了,你租那種私人高層肯定不行啦,不是不適合生存,是你沒擺正自己的心態,大學生又怎麼樣?坐着就有錢收?想多了你」、「居住方面,村屋是個很好的選擇,錦上路附近很多。350呎只要8至9千元,可能有更平的」、「不適合生存,是因為實力不夠」、「香港從不辜負努力的人,肯做肯學就夠了,天道酬勤!」。
資料來源:HK01
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60213258/%E5%BE%8C%E6%82%94%E6%8B%BF%E9%A6%99%E6%B8%AF%E8%BA%AB%E4%BB%BD-%E5%85%A7%E5%9C%B0%E5%84%AA%E6%89%8D%E5%91%BB%E6%85%98-%E5%8A%9B%E6%95%B84%E5%A4%A7%E5%95%8F%E9%A1%8C-%E9%A6%99%E6%B8%AF%E5%B7%B2%E4%B8%8D%E9%81%A9%E5%90%88%E7%94%9F%E5%AD%98?itm_source=universal_search&itm_campaign=hk01&itm_content=all&itm_medium=web
3.[英國] 市政稅飆升至歷史新高 但得到的服務依然糟糕
今年,數百萬家庭受到通脹飆升的影響,掙扎中的家庭將支付創紀錄水準的市政稅(council tax) 。
官方數據顯示,昨日確認,幾乎所有市政廳都將稅收提高了允許的最高5%,英格蘭各地的家庭平均需支付2,280英鎊。
這意味著標準D級房產的稅率在短短五年內飆升了20%。
與此同時,伯明罕的居民——兩年內帳單上漲了17.5%——在長達一周的罷工後,垃圾袋堆積如山,老鼠橫行,居民們不得不追著垃圾車跑。
新數據顯示,今年將有數十萬戶家庭為市政服務支付超過2,500英鎊,而越來越多的人將支付超過5,000英鎊。
在部長們同意其陷入困境的市政廳需要更多資金后,英格蘭六個地區的居民面臨超過通常5%的漲幅。
保守黨指出,其中四個地區——布拉德福德、紐漢姆、伯明罕和特拉福德——由工黨管理,而另外兩個地區——薩默塞特和溫莎——則由自由民主黨控制。
保守黨領袖Kemi Badenoch將伯明罕市議會的失敗——一場IT災難和同工同酬索賠使歐洲最大的地方當局破產——置於其地方選舉競選的核心。
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她警告說,工黨管理的議會“總是讓你花得更多,得到的卻更少”,並補充說:“工黨已經把伯明罕搞得一團糟。 而與此同時,工黨議員們卻給自己加了薪。 不要讓工黨對你的議會也這樣做——如果你投票給工黨,你得到的只會是垃圾。 ”
保守黨指責工黨迫使全國各地的市政廳提高帳單,因為Rachel Reeves的預算增加了他們必須為員工支付的國民保險費用。
地方政府發言人Kevin Hollinrake說:「這個工黨政府正在用他們的就業稅推高全國各地的議會成本。 他們提高市政稅5%並不奇怪,其中工黨和自由民主黨管理的議會漲幅最高。 ”
“這是工黨設計的,他們讓市政廳在創紀錄的帳單到來時背黑鍋。”
2023年作為反對黨領袖時,Keir Starmer爵士聲稱,如果工黨執政,他們將凍結市政稅一年。 但自從執政以來,並沒有實施這樣的凍結措施。
東米德蘭茲的拉特蘭居民繼續擁有英格蘭最高的D級房產稅帳單,現在為2,671英鎊。 倫敦的旺茲沃思是最便宜的,D級房產稅帳單為998英鎊。
平均帳單現在在24個不同的地方當局超過2,500英鎊,而去年只有四個,因為市政廳試圖彌補飆升的成本和對老年護理和有特殊需求兒童的學校交通等服務創紀錄的需求。
《每日電訊報》的研究發現,即將到來的財政年度將有4,500戶家庭的帳單超過5,000英鎊,而去年為1,176戶。
郡議會網路的Barry Lewis警告說,工黨通過向城市地區提供更多資金,可能會加劇居民帳單之間的差距。
“今天的數據顯示,郡地區的居民繼續支付英格蘭一些最高的市政稅,他們支付的金額明顯高於生活在大城鎮和城市的人,”他說。
該組織表示,儘管帳單上漲,但由於會計變更,多達18個大型議會明年可能面臨破產,另外六個將在2027年破產。
一年後,市政廳將不再能夠將60億英鎊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殘疾服務赤字排除在資產負債表之外,這意味著他們將不得不宣布無法平衡帳目。
資料來源: Daily Mail
5.[英國] 新數據警告:到2030年,所有英國家庭的生活水平將下降,貧困家庭首當其衝
在春季聲明發佈前夕,Keir Starmer的生活水平承諾再次受到打擊
根據最新數據,到2030年,所有英國家庭的生活水準都將下降,其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準下降速度將是中高收入家庭的兩倍。 這一數據對Keir Starmer關於提高工薪階層生活水平的承諾提出了嚴重質疑。
這一嚴峻的經濟分析由備受尊敬的約瑟夫·朗特裡基金會(JRF)發佈,正值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將於週三發佈春季聲明之際。 Reeves將在聲明中宣佈新的公共支出削減計劃,而非增加借貸或提高稅收,以遵守政府的「鐵律」財政規則。
去年12月,首相宣佈了一系列“里程碑”,稱這些目標將在下屆大選(可能於2029年舉行)之前實現。 其中第一個目標是「讓工薪階層口袋裡有更多錢」。
然而,隨著許多工黨議員對Reeves計劃通過削減福利(包括殘疾人福利)籌集約50億英鎊的做法深感擔憂,生活水準在工黨政府領導下將顯著下降的證據——尤其是最貧困群體受影響最大——將進一步加劇黨內日益不安的情緒。
JRF的分析基於一個現實的假設,即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將在周三公佈其預測時,根據英國央行和其他主要預測機構的調整進行調整。 預計OBR將把今年的預期增長率從2%減半至約1%。
JRF稱其為「黯淡的現實」 並表示其詳細分析顯示,過去一年可能是本屆議會期間生活水準的最高點。 報告得出結論,到2030年,普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將減少1400英鎊,降幅為3%。 低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將減少900英鎊,降幅為6%。
JRF還表示,如果到2030年生活水準仍未恢復,Starmer不僅未能實現他的首要里程碑目標,還將成為自1955年以來首個在完整議會任期內生活水準下降的政府。
報告比較了2030年與2025年的情況,指出平均抵押貸款持有者每年將多支付約1400英鎊的抵押貸款利息,平均租房者每年將多支付約300英鎊的租金,而平均年收入將減少700英鎊。 JRF表示,最貧困的三分之一人口正因住房成本上升、實際收入下降和稅收起征點凍結而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
JRF的洞察與政策主管Alfie Stirling表示,進一步削減支出並不是扭轉生活水準下降趨勢的辦法。 相反,他認為Reeves應考慮對最富有人群增稅。
“毫無疑問,政府正面臨一系列令人頭疼的經濟壓力和不確定性,從國內到國際。 但如何管理這些風險是一個政治選擇問題。 ”
“試圖通過削減殘疾人福利來重建公共財政是錯誤的,最終會適得其反。 相反,政府應直接解決困難並提高生活水準,作為其增長戰略的一部分。 ”
財政壓力應通過稅收改革來解決。 有許多選項可以從最富裕的人群中增加收入,同時通過消除稅收體系中的扭曲激勵來支持增長,並遵守政府的宣言承諾。 ”
上周早些時候,一群知名經濟學家向《金融時報》致信,警告部長們削減支出或投資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並補充說“英國無法通過削減來實現增長”。
週三,政府可能將進一步削減監獄、司法和地方政府等未受保護的支出領域——自2010年以來,地方政府的實際支出已削減超過45%——這讓人對Starmer關於不會讓國家重回緊縮政策的說法產生懷疑。
在去年10月的預算中,Reeves為自己留出了99億英鎊的“財政空間”——實際上是儲備的閑置資金——以滿足她的財政規則,即日常支出必須與財政部的收入相匹配。
然而,全球市場上高於預期的借貸成本導致債務利息支付增加,以及低於預期的增長已耗盡這一餘地,迫使她需要通過增加收入、削減支出或兩者兼施來恢復財政。
地方政府領導人是最焦急等待週三聲明的人群之一,他們擔心聲明可能會減少他們的收入,並導致更多地方議會破產,使他們更難為最弱勢群體(如社會護理)提供關鍵服務。
地方政府協會主席Louise Gittins議員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我們可能無法提供許多人依賴的關鍵服務,而我們説明政府實現未來抱負的願望也將嚴重受阻。 ”
隨著部長們努力管理經濟,最新的Opinium民調顯示,工黨執政八個月後,其經濟管理聲譽受到了損害。
Opinium發現,目前沒有一位政黨領導人在經濟問題上受到信任。 然而,Starmer(-32%)和Reeves(-38%)是最不受信任的,而改革黨領袖Nigel Farage、保守黨領袖Kemi Badenoch和影子財政大臣Mel Stride的信任度分別為-22%、 -23%和-24%。
儘管大多數選民表示他們在經濟問題上不信任任何政黨,但保守黨現在在經濟管理和“改善你的財務狀況”方面略優於工黨。
部長們將於周日宣布計劃,投入6億英鎊用於培訓6萬名建築工人,以説明建造更多住房並重振經濟增長。
Reeves表示:「我們決心讓英國重新開始建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消除障礙,建造150萬套新房,並重建我們的道路、鐵路和能源基礎設施。 ”
“但如果沒有工程師、砌磚工、電工和木匠來完成這些工作,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而我們正面臨巨大的短缺。”
“我們已經改革了阻礙這個國家的規劃體系,現在我們正在解決熟練建築工人短缺的問題,實施我們的變革計劃,以促進工薪階層的就業和增長。”
財政部發言人表示:「實際工資正以六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增長,但本屆政府繼承了自國家統計局(ONS)有記錄以來最差的生活水平增長。 ”
“我們明確表示,讓人們口袋裡有更多錢是我們變革計劃的首要任務。 自大選以來,我們已經進行了三次降息,將國家最低工資提高了創紀錄的幅度,養老金三重鎖意味著數百萬人的國家養老金將在本屆議會期間增加高達1900英鎊,工薪階層的工資單也免受高稅收的影響。 ”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25/mar/22/all-uk-families-to-be-worse-off-by-2030-as-poor-bear-the-brunt-new-data-warns
6.[英國] 倫敦市政府希望沒收空置超過六個月的房屋,市中心數千套房產被曝無人居住
Westminster council西敏寺市政府希望在發現轄區內一些房屋空置超過20年後,獲得沒收空置房產的權力。
倫敦一家市政府表示,希望沒收空置超過六個月的房屋的控制權,此前有消息稱,倫敦市中心有數千套房產無人居住。
西敏寺市政府表示,正在為無家可歸的家庭花費1.4億英鎊用於臨時住宿,而該轄區內至少有1.1萬套房產完全空置。
該市政府呼籲修改法律,允許地方當局在私人房產空置超過六個月時申請控制權。
西敏寺市議會領導人Adam Hug表示,市政廳的調查顯示,兩套房屋的業主居住在卡達,房屋已空置20年。
他補充說:「西敏寺的投資房產並不新鮮,但我們已經過了危機點,在這個世界上,市議會剛剛同意花費1.4億英鎊用於臨時住宿,以試圖控制我們的住房名單。 ”
“我們的工作人員發現,兩套房產的業主在卡達,房屋已空置20年。 在這個納稅人資助人們住在昂貴酒店的世界里,這很難證明其合理性,因為城市裡沒有地方可住。 ”
市政府表示,西敏寺所有住宅房產中約有34,400套(約四分之一)沒有全職居民居住。
在考慮了短期出租、移民住宿和其他在市政稅登記中申報的類別后,約有1.1萬套房產被確定為長期空置。
雖然這個問題在整個城市都存在,但在西區(West End )和騎士橋地區(Knightsbridge )尤為突出,這些地區的房產要麼空置,要麼是度假或第二居所,這意味著其中一半沒有全職居民居住。
西敏寺市已聘請了一名空置房產官員,負責檢查記錄並親自訪問他們認為可能空置的房屋。
該市現在敦促政府更新法律,使其更容易發佈空置管理住宅令(EDMOs),該法令賦予市議會法律權力,將空置的私人房產重新投入使用。
Hug先生補充說:「我們希望獲得在房產空置超過六個月後申請EDMO的權力,並希望修改立法,使市議會對房產擁有優先權,這樣我們就可以排在抵押貸款公司之前。 ”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代表城市管理房產,甚至在我們獲得強制購買令後出售它。”
與此同時,有警告稱,蘇荷區(Soho)的居民社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人們擔心短期度假出租正在掏空倫敦市中心。
據估計,現在居住在首都充滿活力的西區的人不到2000人,因為“整個公寓樓”正在被改造成網上酒店(online hotels)。
在週四由西敏寺市和倫敦議員Rachel Blake在議會組織的會議上,蘇荷區居民強調了越來越多的關於吵鬧客人和犯罪增加的投訴。
資料來源:The Standard
https://www.standard.co.uk/news/politics/empty-homes-seized-central-london-westminster-council-government-b1215435.html
7.[葡萄牙] 英國人移居葡萄牙的興趣猛增 33%
與 2024 年 10 月的上屆展會相比,即將舉辦的移居葡萄牙展會和研討會的註冊人數猛增了 33%,這可能是由於葡萄牙相對穩定的環境與西班牙圍繞公民購房稅的不確定性相比更具吸引力。
自一年前於 2024 年 3 月舉辦的 「移居葡萄牙展 」以來,註冊人數增長了 195%。
“需求是巨大的,”英國葡萄牙商會總經理Christina Hippisley評論道,該商會組織了免費參加的移居葡萄牙展。 “我們看到,從家庭到退休人員都對在海外開始新生活充滿熱情。 目前,人們對葡萄牙的創業機會也非常感興趣,葡萄牙政府熱衷於吸引有才華、有創造力的商人。
官方數據證明瞭葡萄牙生活需求的飛躍。 根據葡萄牙房地產專業人士和公司協會的數據,2024年,外國買家約占銷售量的 12%,2019 年至 2024 年的年均價格增長率為 8%。 葡萄牙非常歡迎國際遊客,目前有超過4.7萬名英國公民居住在葡萄牙。 2011 年至 2021 年期間,外國人口增長了 37%。
移居葡萄牙展和研討會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以葡萄牙為主題的搬遷、房地產和投資展。 活動內容包括簽證和居留選擇、稅收、房產、醫療保健、學校教育等,並有專家現場解答有關在葡萄牙生活和實現無縫遷移的問題。
葡萄牙提供一系列簽證選擇,旨在提供無憂無慮的搬家體驗,另外還有考慮到搬家者廣泛動機的稅收政策。 英國葡萄牙商會總經理 Christina Hippisley 說:“這意味著人們在移居葡萄牙時,可以享受到經濟和生活方式上的好處,而移居葡萄牙展可以讓出席者深入探討這一點。
2024年10月舉辦的上屆移居葡萄牙展的參觀者數據顯示,人們離開英國的意願已經越來越強烈。 31%的報名者考慮在12個月內搬家,66%的出席者年齡在60歲或以下。 阿爾加維是報名者最感興趣的地區,其次是里斯本和波爾圖。 瞭解居留簽證、獲取稅務相關信息和瞭解房價是參加葡萄牙移居展的三大原因。
資料來源: The Portugal News
https://www.theportugalnews.com/zh/zh-news/2025-03-16/interest-in-moving-to-portugal-up-33/96245
8.[加拿大] 救生艇計劃嚴重積壓 移民部預期大部分永居申請會遲至2027年完成審批
移民部(IRCC)昨天(18日)在官方網站更新經港人救生艇申請PR的最新數據。官方預料大部分永久居民申請(PR)需延至2027年後才能完成處理。
根據IRCC網站最新聲明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超過26,500名香港居民申請永久居留權,當中超過10,500人獲批,少於200人被拒。同時,截至2024年10月31日,有8成PR申請能在12個月內獲批。
但IRCC承認,由於申請人數眾多,加上未來2年減少移民配額,大部分港人永居申請需延至2027年後才能處理。
根據移民配額計劃,2024年人道恩恤及其他類別(包括香港永久居留計劃)的配額為13,750個,至2027年將逐步減至4,300個。
(圖:港人申請加拿大永居數據。資料來源:IRCC官網)
(圖:人道恩恤及其他類別(H&C)移民配額,IRCC官網)
但根據移民部在今年2月21日回覆《星島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31日,循救生艇途徑申請PR的處理時間為15個月。去年年底更出現一個月內僅批出11宗永居權的情況。換言之如果昨天IRCC官網公佈的數據屬實,短短4個月內,移民部審批港人救生艇居留權的時間已增加2個月。
而IRCC當時對本網承認,15個月的處理時間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基於過去6個月處理情況推算,承認當中只有80%申請人能在15個月內獲批PR。換言之,仍有20%的申請人可能需要更長的審批時間,永居申請以「先申請先處理」原則批核。
此外,移民部在去年10月24日宣布大幅削減未來3年的移民限額。翻查數據顯示,當局在去年的10月份僅批出11宗循救生艇計劃的永居申請。當中9宗經Stream A(讀書途徑)申請,2宗循Stream B(工作途徑)申請。
此外,去年獲批PR的數目較2023年下跌近千宗。2024年全年通過「救生艇計劃」成功獲批永居權的個案為4,192宗,較2023年的5,027宗大跌835宗。
至少7萬港人可循救生艇計劃申永居
據《星島網》查證的數據,自加拿大政府於2021年2月8日宣布港人救生艇計劃以來,約有29,100名港人獲批赴加讀書簽證,包括2021年6335人,2022年9525人,2023年7865人和2024年5375人。在2021年前5年,平均每年只有2500人獲批讀書簽證。
若2021年至2024年這29,100名成功申請來加讀書的人,加上4年間成功獲批開放式工簽( OWP )的40,500 人,合共約有7萬名港人可循救生艇的Stream A和Stream B途徑,申請移居加拿大。最終申請移居加國的可能遠比7萬人多,因為與申請人同來的配偶和子女會陸續成為永久居民。
資料來源: 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90715/2025-03-19/news-%E3%80%90%E6%95%91%E7%94%9F%E8%89%87%E8%A8%88%E5%8A%83%E3%80%91%E5%9A%B4%E9%87%8D%E7%A9%8D%E5%A3%93++%E7%A7%BB%E6%B0%91%E9%83%A8%E9%A0%90%E6%9C%9F%E5%A4%A7%E9%83%A8%E5%88%86%E6%B0%B8%E5%B1%85%E7%94%B3%E8%AB%8B%E6%9C%83%E9%81%B2%E8%87%B32027%E5%B9%B4%E5%AE%8C%E6%88%90%E5%AF%A9%E6%89%B9/?variant=zh-hk
9.[加拿大] 深度解析:加拿大新總理上任,移民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
2025年3月9日,加拿大政壇迎來重大變革——馬克·卡尼(Marc Carney)正式當選加拿大自由黨新任黨魁,並將接替即將卸任的總理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作為一位備受推崇的經濟學家,曾擔任加拿大央行及英國央行行長的卡尼,以其務實和數據驅動的決策風格聞名。如今,他對移民政策的調整方向,成為加拿大本地居民和全球移民申請者最為關注的焦點。
移民政策面臨挑戰:熱潮過後的“陣痛”
過去幾年,加拿大奉行極為開放的移民政策,導致人口急劇增長。從2021年到2024年,加拿大人口年增長率飆升至3%,遠超歷史平均水平的1.5%。其中,臨時居民——包括國際學生和臨時外籍勞工(TFW)——激增,給住房、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嚴峻:租金飆升、醫院候診時間加長、學校資源緊張,使得不少加拿大人開始質疑移民政策是否真的在促進經濟發展,還是成為社會
負擔的“定時炸彈”?
卡尼的立場:經濟優先,適度調整移民規模
卡尼對特魯多政府的移民政策提出批評,認為當前的移民規模已經超過加拿大的承載能力。然而,他並未像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爾(Pierre Poilievre)一樣主張大幅削減移民配額,而是採取一種“理性中間派”的立場——既不關閉移民大門,也不允許現狀繼續失控。
臨時居民政策“踩剎車”
卡尼支持聯邦政府將臨時居民佔比從2024年的6.2%降至2027年的5%的目標,並計劃實施以下措施:
• 限制國際學生簽證發放:根據各省住房和就業市場容量設置上限,避免某些大學為了學費而無限制擴招,導致學生面臨住房困難和就業壓力。
• 收緊臨時外籍勞工標準:僅允許在確實存在勞動力短缺的行業(如醫療、清潔能源)引進外籍人才,並要求雇主提供住房及語言培訓支持,以確保移民能夠順利融入當地社會。
這意味著,未來想通過留學或工作來移民加拿大,門檻可能會更高,但政策也將更加透明和公平。
數據驅動的動態調整:移民政策不再“一刀切”
卡尼計劃每年根據三大關鍵指標調整移民配額:
• 住房供應:新建房屋的速度決定可容納多少新移民。
• 公共服務能力:醫療與教育資源必須與人口增長同步發展。
• 勞動力市場需求:與各省及產業合作,確保移民填補的是真正的職缺,而非壓低本地薪資的廉價勞動力。
這種“量體裁衣”式的移民管理方式,可能會讓政策更加靈活,但對申請者而言,也意味著等待時間可能會延長。
移民仍是經濟增長動力,但“消化能力”更受重視
卡尼明確表示,他認同移民對加拿大經濟的重要性,但前提是不能讓公共資源無法負荷。他強調,需要透過調整移民規模,加快住房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一理念與他過去的經濟學觀點一致——發展與穩定並重,而非盲目追求數量增長。
對移民申請者與加拿大本地居民的影響
• 對移民申請者而言,未來將需要更長遠的規劃,例如更早確保住房、選擇符合加拿大需求的專業或行業。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將更受政府青睞,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關鍵。
• 對加拿大居民來說,這一調整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住房和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但短期內難以立竿見影,畢竟新房建設和公共服務擴容都需要時間。
結語:卡尼將如何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壓力?
馬克·卡尼的移民政策立場,既批評特魯多政府“過度擴張”,也不同意波利耶夫爾的“全面收緊”。他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將移民視為“經濟資產”,而非“公共資源負擔”。
他的上任,標誌著加拿大移民政策可能將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優先”。未來的移民之路或許不會更寬,但可能會更穩健。至於這一政策調整能否真正奏效,還需觀察其執行力度,以及外部因素(如美國貿易政策)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
資料來源:加拿大日報
https://www.canadanews.hk/article/7805
10.[加拿大] 加拿大移民部再更新留學生畢業工簽資格標準
加拿大再次改變了有關國際學生工作許可資格的規定。
最新規定將允許更多的加拿大留學生滿足畢業工簽(PGWP)的資格標準。
此前,加拿大移民部(IRCC)宣布,將更改畢業工簽的資格標準。這些變化於2024年11月1日生效,這意味着申請工作許可的畢業生只有從一系列獲得批准的專業名單中畢業才有資格。
現在,IRCC已經改變了這些要求。
在最近的更新中,IRCC官網顯示,大學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和博士(doctoral)學位課程的畢業生不再需要滿足學習領域/專業的要求。取消這些限制將使學生在畢業後更容易申請工作許可。
這些變化將對2024年11月1日之後申請工作許可的畢業生產生重大影響。
在給Daily Hive的一封電子郵件中,IRCC的一位代表表示,「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仍有資格獲得最長三年的畢業工簽,因為研究表明,這些畢業生更有可能獲得可轉移的知識和技能,並適應長期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
儘管有這些變化,申請畢業工簽的留學生如果在2024年11月1日之後申請,必須滿足學院畢業生CLB 5和大學畢業生CLB 7的語言要求。新的語言要求也適用於2024年11月1日之前申請延長學習許可的畢業生。
移民部還指出,儘管畢業工簽進行了這些更新,畢業生仍然可以通過臨時外國工人計劃(TFWP)或國際流動計劃(IMP)獲得工作許可。
代表該省 24 所公立學院的Colleges Ontario此前曾批評IRCC更嚴格的專業要求。現在,它表示「歡迎」畢業工簽資格標準的更新。
Colleges Ontario表示:「這些項目的國際學生將不再受畢業工簽學習領域要求的約束,畢業後將有資格獲得畢業工簽。我們感謝政府聽取了安大略省和加拿大各地的集體倡導。」
2024年,聯邦政府宣布2025年僅發放43.7萬份學習許可,而2024年發放48.5萬份。政府還宣布了為期兩年的國際學生簽證數量上限。
其他變化也影響到留學生們和外籍工人的家庭。
IRCC表示,從2025年1月21日開始,「只有某些國際學生和外國工人的配偶才可以申請家庭 OWP(開放式工作許可)。」這意味着外籍工人的受撫養子女將不再能夠申請工作許可。
資料回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89554/2025-03-18/news-%E5%8A%A0%E6%8B%BF%E5%A4%A7%E7%A7%BB%E6%B0%91%E9%83%A8%E5%86%8D%E6%9B%B4%E6%96%B0%E7%95%99%E5%AD%B8%E7%94%9F%E7%95%A2%E6%A5%AD%E5%B7%A5%E7%B0%BD%E8%B3%87%E6%A0%BC%E6%A8%99%E6%BA%96-st-topic/?variant=zh-hk
11.[加拿大] 大多區業主被拖欠近三萬元租金 租客:打官司時不用付錢
在疫情期間,安省房東和租戶委員會(OLTB)的案件大量積壓,等待聽證會的時間長達一年。
清理完積壓的案件後,委員會現在可以在三到六個月內審理案件,但一些房東表示,租戶仍在濫用這一制度。
「看起來他是一名職業租客,」來自賓頓的 Moniechand Latchminnarine說。
Latchminnarine告訴CTV新聞,五年前他為孩子們買了一套房子,但他決定在孩子們搬進來之前先把房子租出去幾年。
他說,在過去的四年,他和現在的租客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他曾三次向 OLTB 申請驅逐他們,但每次都被上訴。
現在上訴程序已經結束,租客們決定上法庭,但Latchminnarine說,現在案子已經交給了法官,他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搬出去,或者是否會搬出去。
「當我向他要房租時,他說我們正在打官司,打官司時我就不用交房租了,」Latchminnarine說。
Latchminnarine稱他被拖欠了2.5萬加元的租金,並表示他還不得不支付房貸、地稅和一些水電費。
「我必須繼續支付房貸。我不得不賣掉我的退休儲蓄計劃(RRSP)用來還貸款。他一分錢也沒付。」
儘管法官告訴租客必須在 1 月份和 2 月份分別向房東支付 5,000 加元和 6,000 加元但Latchminnarine說,租客對此置之不理。
租客也沒有回復CTV新聞的電話。
Latchminnarine說,他已經受夠了,不想再當房東了。
「我放棄了。我想退出。不再做了!」
「制度需要改變」
房東權益組織安大略省房東觀察(Ontario landlord Watch)表示,該制度需要改變,以應對那些利用規則的租客。
安省房東觀察的創始人Kayla Andrad說:「這些都是租客們因為時局艱難而採取的大規模手段,他們在濫用這個系統。沒有理由讓一個人能夠在別人的單位里住那麼久,卻不用做出任何類型的付款安排。」
Latchminnarine說,他再也不會當房東了,他擔心租客還會在他家裡多住幾個月,而且還不支付所欠的租金。
「他來這裡告訴我妻子,我們要在法庭上呆上幾年。我受夠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根據其網站,房東和租戶委員會表示正在努力改善服務時間表。去年,該委員會安排了超過10.5萬場聽證會,解決了近10萬宗案件,這是它有史以來處理案件最多的一年。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7090135/2025-03-19/news-%E5%A4%A7%E5%A4%9A%E5%8D%80%E6%A5%AD%E4%B8%BB%E8%A2%AB%E6%8B%96%E6%AC%A0%E8%BF%91%E4%B8%89%E8%90%AC%E5%85%83%E7%A7%9F%E9%87%91+%E7%A7%9F%E5%AE%A2%EF%BC%9A%E6%89%93%E5%AE%98%E5%8F%B8%E6%99%82%E4%B8%8D%E7%94%A8%E4%BB%98%E9%8C%A2/?variant=zh-hk
12.[美國] 華府售千張移民金卡 進帳達5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移民「金卡」永久居留權計劃,每張售價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周六(22日)透露,美國政府僅在上周五(21日)就賣出1,000張金卡,為庫房進帳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
盧特尼克表示,計劃是按照特朗普的倡議推出,允許外籍人士不需成為美國公民即可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金卡持有者僅需為其在美國境內的收入納稅,而其全球收入毋須納稅。若持有人違法,金卡可能會被取消。
盧特尼克透露,根據掌握的數據顯示全球約3,700萬人有能力購買金卡,這項計劃將為吸引最有生產力的人才赴美創造條件,他們將在美國開設企業和創造就業機會。
資料來源:On.cc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0323/bkn-20250323170204973-0323_00992_001.html
13.[澳洲]租屋難怪留學生?最新研究揭示住屋危機主因
國際留學生推高房租?最新研究揭露住屋危機主因。
隨著非正式的選舉競選活動展開,有關國際留學生導致住屋危機的說法再度浮現。
政府計劃透過設限來應對此問題,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國際學生並非罪魁禍首。
長期以來,國際留學生經常被指責是加劇澳洲住屋危機的成因之一。
自由黨參議員希姆(Jane Hume)在天空新聞表示,兩黨聯盟也持相同立場。
希姆指:「我們正面臨一場住屋危機,必須想辦法緩解,而我們知道國際留學生,特別是對大都市的大學周邊地區,確實帶來了額外的住房壓力。」
反對黨教育發言人亨德森(Sarah Henderson)強調,兩黨聯盟計劃針對國際留學生人數設立更嚴格、更有效的上限。
事實上,工黨政府去年曾試圖推行類似計劃,但最終因未能在參議院獲得支持而被迫取消。
“研究顯示,國際留學生僅占全澳租房市場的 6%,其中 39% 居住在學生宿舍。”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國際留學生並沒如兩大政黨所聲稱般加劇本地住房危機。
負責這項最新研究的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穆副教授(Michael Mu)指,研究人員首次分析政府部門及澳洲統計局 2017 至 2024 年的數據,結果顯示國際學生與租金飆升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穆副教授解釋:「我們分析了多種變數數據,包括國際留學生人數、租房空置率、通膨率和租金成本。結果顯示,像租房空置率這樣的結構性問題,對租金影響遠比國際留學生人數更大。這是一個供應問題。」
“最新研究分析顯示國際學生與租金飆升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學生住宿委員會(Student Accommodation Council)的研究則顯示,國際留學生僅占全澳租賃市場的 6%,其中 39% 居住在學生宿舍。
該委員會負責人布朗(Torie Brown)指,國際留學生在私人租屋市場上其實處於劣勢。
布朗稱:「國際學生沒有在澳洲的租房紀錄,通常也沒有工作或收入證明,因此不是業主的首選租客。這也是我們呼籲擴大學生宿舍供應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留學生在海外時就能申請的唯一住宿選項。」
“我們分析了多種變數數據,結果顯示,像租房空置率這樣的結構性問題,對租金影響遠比國際留學生人數更大。這是一個供應問題。”穆副教授
國際留學生每年為澳洲經濟貢獻近 500 億澳元,有經濟學家警告,對國際留學生人數設限可能對澳洲經濟造成重大損害,特別是在美國可能對澳洲商品加徵關稅的背景下。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霍頓(Richard Holden)表示,這政策可能會損害本地教育出口產業,並加劇全球貿易戰的風險。
霍頓指:「4 月 2 日,我們可能會面臨美國對澳洲出口商品加徵 10% 甚至更高的報復性關稅,未來還可能有更多關稅措施。我們的出口產業正承受壓力,而教育是我們最大的出口產業之一,具有巨大增長潛力。此時對國際學生人數設限,無疑是自傷行為,尤其是在當前全球貿易環境充滿挑戰的情況下。」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new-research-suggests-international-students-are-not-contributing-to-the-housing-crisis-as-both-major-political-parties-claimed/2el9du8s6
[澳洲] 新調查:澳洲人眼中何為「好」的薪酬?
除了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興趣」,讓自己有成功感的工作。不少打工仔更關注的可能是薪酬是不是與付出成比例。一份新的研究揭示澳洲人在 2025 年,認為甚麼才是「好」的薪酬。這與你心中所想又是否一樣?
根據網站 Finder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澳洲人認為「好」或高薪應該至少年薪逾 15 萬(152,775元)。
該網站對 1,012 名澳洲人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 2025 年「好薪金」的期望。
根據澳洲統計局(ABS)的數據,澳洲全職工作者的平均年薪略高於 10 萬,比全職工作者的年薪中位數 $88,000 高出了 14%。
Finder 的個人理財專家麥金森 (Sarah Megginson)表示,「曾經年薪 10 萬是舒適生活的標準,但如今在主要城市,這個數字往往更像是一個必要的起點。」
“持續的通脹和樓價的劇烈上漲改變了民眾的認知,許多人現在覺得低於六位數的收入已經無法讓他們財務穩定。”Finder 的個人理財專家麥金森 (Sarah Megginson)
他指生活開支上升使澳洲人對「好」薪水有不同的定義,就算是年薪 13 萬,在某些地區代表財務舒適的狀態,但在某些地方,只能勉強支持日常的基本開支。
他指生活成本在不同地區存在顯著差異。
新州的人對薪水的期望最高,認為 $168,160 是「好」的收入,而對「好」收入期望最低的是南澳,他們認為 $140,334 已稱得上是「好」收入。
而昆州居民期望是 $148,779、維州居民是 $148,308 和西澳$147,408。
另外,調查亦顯示年輕澳洲人對薪酬的期望更高。 Z 世代認為年薪要有 177,212 元,才是好薪酬,但嬰兒潮世代認為年薪有 126,938 元,已是好薪酬。兩者對好薪酬的定義差距逾 5 萬。
賺取「好」薪水和賺取足夠「舒適生活」的薪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Finder 的數據顯示,澳洲人認為要過得舒適,你需要賺更多的錢——平均每年 $164,577,而不僅僅是構成「好」薪水的 $152,775。
Z 世代表示認為 $198,808 才能過得舒適,其次是千禧世代($176,150)。相比之下,嬰兒潮一代認為是 $106,747,X 世代則需要 $161,231。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aussies-reveal-the-benchmark-for-a-good-wage/f1c1tti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