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落台? 暫停接受父母團聚移民? | 英國人反移民? 要求暫停所有移民5年? | 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淘汰投資移民?

/【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落台? 暫停接受父母團聚移民? | 英國人反移民? 要求暫停所有移民5年? | 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淘汰投資移民?

【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落台? 暫停接受父母團聚移民? | 英國人反移民? 要求暫停所有移民5年? | 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淘汰投資移民?

【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落台? 暫停接受父母團聚移民? | 英國人反移民? 要求暫停所有移民5年? | 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淘汰投資移民?

 點擊收睇:

 

  1. 【香港】2024年全球最繁忙航線出爐!香港1條國際航線封冠 客運量達678萬
  2. 【香港】2025年最強護照 新加坡奪冠 香港排46
  3. 【日本】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傳統富豪簽證被淘汰 「投資移民的經濟效益是負數」
  4. 【英國】民調顯示,工黨的私立學校稅收計畫得到公眾的強烈支持
  5. 【英國】英國所有 NHS 急診醫院信託基金均未達到工黨設定的 18 週目標
  6. 【英國】近5000港人定居英國這城市? 移英港人:學校好、犯罪率低
  7. 【英國】英國人反移民? 關閉邊界!暫停所有移民5年!
  8. 【德國】德國推出簽證申請線上平台
  9. 【加拿大】杜魯多最快周一宣布下台 誰可能是新自由黨黨領?
  10. 【加拿大】加拿大移民部:今年暫停接受「父母和祖父母團聚計劃」移民申請
  11. 【加拿大】數據分析華裔新移民4特徵 高學歷低就業低收入高自置物業率
  12. 【澳洲】2025年澳洲移民政策會如何變化?
  13. 【澳洲】澳護照費新年再漲成全球最貴之一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 http://m.me/auragloballtd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移民 #升學 #移居 #移民英國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香港人#BN O#香港人移民 #加拿大 #新聞 #國際新聞 #英國新聞 #新聞直播 #新聞分析 #新聞討論 #英國移民 #英國 #移民新聞 #移民分析 #葡萄牙 #DSE #留學生 #移民日本 #歐洲

 

1.【香港】2024年全球最繁忙航線出爐!香港1條國際航線封冠 客運量達678萬

 

疫情結束後,全球旅遊業逐漸復甦,國際航空情報公司最近公布了2024年度最繁忙的十大國際航線報告。其中,香港的兩條國際航線成功進入前十名,而1條國際航線更是自2019年以來再次奪得榜首,客運量達678萬。

 

國際航空情報公司OAG在12月17日公佈了2024年度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線,該公司統計了今年1月至12月間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訂票紀錄,計算出2024年度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線,香港有兩條航線上榜,當中一條航線自2019年後再度成為冠軍,不過雖然重登榜首,但仍然比起2019年低15%。

 

 

資料來源:ezone

https://ezone.hk/article/20051748/2024%E5%B9%B4%E5%85%A8%E7%90%83%E6%9C%80%E7%B9%81%E5%BF%99%E8%88%AA%E7%B7%9A%E5%87%BA%E7%88%90-%E9%A6%99%E6%B8%AF1%E6%A2%9D%E5%9C%8B%E9%9A%9B%E8%88%AA%E7%B7%9A%E5%B0%81%E5%86%A0-%E5%AE%A2%E9%81%8B%E9%87%8F%E9%81%94678%E8%90%AC#&gid=1&pid=15

 

2.【香港】2025年最強護照 新加坡奪冠 香港排46

 

全球簽證指南網站VisaGuide.World周日(5日)的護照指數顯示,截至2025年1月,新加坡護照是全球最強護照,得分為91.27;香港則以83.89分排名第46。

VisaGuide護照指數是護照排名系統,根據免簽證、落地簽證、電子簽證和全球流動性等因素對19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評估。「VisaGuide 2025護照指數」的頭10名依次為新加坡、芬蘭、西班牙、日本、丹麥、意大利、馬爾他、法國、奧地利、挪威,除了新加坡和日本,其他清一色為歐洲護照。亞洲地區前10名則依次為第1名的新加坡、第4名日本、第27名南韓、第36的阿聯酋、第45的馬來西亞、第46名香港、第49名汶萊、第59名澳門、第69名台灣、第93名俄羅斯。

原文網址:2025年最強護照 新加坡奪冠 香港排46 | on.cc東網 | 國際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0105/bkn-20250105111146840-0105_00992_001.html

 

 

 

3.日本】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傳統富豪簽證被淘汰 「投資移民的經濟效益是負數」

疫情後全球工作模式「大洗牌」,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成為新潮流之際,數碼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更是橫空出世,近年不少國家均相繼推出,以平價簽證費用搶人才。打工仔只要使用筆記型電腦和網路連接世界,可以「邊旅行邊賺錢」,亞洲地區如日本、韓國及泰國等都已推出數碼遊牧簽證,成為今年及明年移民政策新趨勢。

 

數碼遊牧興起 「邊旅行邊賺錢」

「數碼遊牧」成為近年新興行業,由於上班時間彈性,同時可以體驗不同國家文化,自由工作者可選擇到消費指數較低的城市居住,以降低整體生活開支;企業方面,亦可節省辦公室的固定開支。

由於此類簽證只須一份外地公司的僱傭合約即獲批核,並不會提供永久居留或公民身份的途徑,對國家層面來說既可吸引人才,帶來生產力,同時無須為他們提供公民福利,為社會帶來負擔。

 

泰國開放目的地簽證(DTV)

亞洲地區之中,日本、韓國及泰國等均已推出數碼遊牧簽證。由今年7月15日起,泰國當地開放全新的泰國目的地簽證(DTV),允許外國數碼遊牧、自由工作者和遠距工作者在5年內多次入境,每次停留最多180天。

申請DTV要求包括必須年滿20歲;銀行存款至少50萬泰銖(約11.4萬港元)的證明,以支持其在泰國使費;另外,申請者需要有國外僱傭合約或公司的錄取通知書,或證明是數碼遊牧、遠距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的身份。此外,申請者需提供有效的護照或旅行證件,以及最近6個月內拍攝的照片,至於簽證費為10,000泰銖。

另外,持有DTV的申請者同時可以擔保直系親屬一同前往泰國,例如配偶和20歲以下受扶養子女,但是申請人必須向當局提交關係證明,例如結婚證書和小朋友的出生證明。

 

日本數碼遊牧簽證准港人申請

日本外務省於今年3月底,推出為期6個月的數碼遊牧簽證。申請該簽證的條件須為日本境外註冊的公司遙距工作員工或自由職業,並提供相關證明。目前日本只接受來自49個擁有免簽證入境和雙重徵稅協議國家的公民,有資格獲得日本數碼遊牧簽證,香港及台灣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申請該簽證亦有不少要求。當中來自非日本本地的年收入要求達1,000萬日圓(約54萬港元)或以上。另外,申請者亦要提供價值1,000萬日圓的私人健康保險證明。該簽證的好處不僅可以在日本停留長達6個月,還允許攜帶受養人,例如合法配偶和子女;壞處是不能續簽,必須在6個月期限後離開日本再重新申請,至於入境簽證的簽證費單次為3,000日圓(約163港元)。

 

英國抗貪腐 取消T1投資簽證

其實近年歐美國家對於被稱「黃金簽證」的傳統投資移民計劃相繼「落閘」,例如英國已取消T1投資簽證;澳洲商業創新和投資計劃(BIIP)的188系列簽證亦在今年9月被叫停。

由於近年歐美國家在投資移民上爆出不少醜聞,令不少國家對這傳統移民政策的成效存疑。例如英國政府因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宣布取消Tier 1 Investor Visa,因該簽證深受俄羅斯富豪歡迎,因為倫敦一直是俄羅斯富人定居、購買房地產及投資的熱門地點。不過,根據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UK在2020年的研究顯示,英國價值超過50億英鎊(約488億港元)的可疑財富,其中五分之一來自俄羅斯。

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在宣布停止Tier 1 Investor Visa時,亦曾發聲明指對於濫用英國移民制度是「零容忍」,將確保英國國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禁止威脅國家安全及「貪腐的精英」在英國洗黑錢。

 

澳洲叫停BIIP 稱經濟效益低

至於澳洲在今年9月叫停「富豪簽證」澳洲商業創新和投資計劃(BIIP),主因有研究指政策對當地經濟回報「微乎其微」。Worlgo澳洲註冊移民顧問Damien表示,投資移民對於政府的負擔大,官方表示投資500萬澳元的移民,對於經濟而言也是「負增長」,平均每個申請便負增長12萬澳元(約58萬港元),即使以過去10年稅收計,仍無法支付該批移民的人口福利(例如醫療、養老金),因此對於政府來說回報屬負數。

 

香港推投資移民 仍吸引一班富豪

至於香港在今年3月重新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有業界人士指出,這是香港面對千億財赤困局的解決方案之一。

香港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門檻為3,000萬元,在10月《施政報告》再優化容許投資住宅,物業成交價須在5,000萬元或以上,但納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截至本月13日,當局接獲該計劃申請共753宗,其中595宗獲「原則上批准」,申請人可親自來港投資,預計「吸金」超過220億元。

 

資料來源:星島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finance/3415277/%E6%97%A5%E9%9F%93%E6%B3%B0%E7%B4%9B%E6%8E%A8%E6%95%B8%E7%A2%BC%E9%81%8A%E7%89%A7%E7%B0%BD%E8%AD%89%E6%90%B6%E4%BA%BA%E6%89%8D-%E5%82%B3%E7%B5%B1%E5%AF%8C%E8%B1%AA%E7%B0%BD%E8%AD%89%E8%A2%AB%E6%B7%98%E6%B1%B0-%E6%8A%95%E8%B3%87%E7%A7%BB%E6%B0%91%E7%9A%84%E7%B6%93%E6%BF%9F%E6%95%88%E7%9B%8A%E6%98%AF%E8%B2%A0%E6%95%B8

 

4.【英國】英國人反移民? 關閉邊界!暫停所有移民5年!

 

資料來源: Petitions

https://petition.parliament.uk/petitions/700824

 

5.【英國】民調顯示,工黨的私立學校稅收計畫得到公眾的強烈支持

 

增值稅政策即將生效,政府指責保守黨和右翼媒體“脫節”

 

民意調查顯示,這項將於 1 月 1 日生效的政策得到了公眾的強烈支持,政府指責其計劃對私立學校學費徵收增值稅的批評者脫離了現實世界。

 

這項由私立教育政策論壇 (PEPF) 智庫委託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54% 的人支持這個想法,22% 的人反對。這比選舉前進行的類似民調的支持率還要高。

 

在政策實施前夕,保守黨和右翼報紙的聲音多次發動攻擊,其中有人指責教育大臣布里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受到「階級嫉妒」的驅使。

 

超過 2,000 人的民調顯示,人們對現狀感到更廣泛的不安,57% 的人表示,他們認為整個私立教育體係不公平,22% 的人不同意。

 

它也強烈支持英國私立學校有義務向當地兒童免費開放四分之一的名額,以改善社會融合的想法。

 

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這是工黨政府取消私立學校稅收減免以投資國有部門的政策獲得壓倒性支持的更確鑿證據。

 

「每一個歇斯底里的頭條新聞都攻擊我們的政策,保守黨及其右翼媒體的支持者向公眾展示了他們是多麼脫離實際。

 

「保守黨承諾以犧牲對多數人使用的公立學校的投資為代價,恢復對少數特權階層的稅收減免,這表明他們沒有從令人羞愧的選舉失敗中吸取任何教訓。”

 

週一,唐寧街支持菲利普森,因為她辯稱,大部分中產階級家長因私立學校學費飆升而難以承受,因此可能支持這項政策。

 

自2000 年以來,私立學校的學費實際上上漲了約75%,目前每個孩子的平均每年費用約為18,000 英鎊,“這對我們國家的大多數家長來說顯然是遙不可及的”,Keir Starmer的官方發言人說。

 

「政府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透過結束對私立學校的增值稅減免,這意味著我們的公立學校將額外投資 17 億英鎊,該國 94% 的兒童在公立學校接受教育。

 

「這是正確的做法。這意味著更多的老師。這意味著更高的標準。

 

預計到 2029-30 年,總額將達到 17 億英鎊,政府估計該政策的第一個全年,即 2025-26 年,將帶來約 15 億英鎊的收入。目標是用這筆收入為國有部門招聘 6,500 名額外教師,並幫助學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反對這項變革的批評者提出的論點之一是,其他歐洲國家不傾向於對私立教育徵稅。但領導 PEPF 民意調查的倫敦大學學院工作和教育經濟學教授弗朗西斯·格林表示,這不一定是一個公平的比較。

 

他舉例說,雖然法國兒童就讀私立學校的比例較高,但私立學校的學費往往要低得多,教師薪資由國家支付。

 

「我懷疑,如果你放眼整個歐洲,你不會發現私立學校徵收銷售稅或增值稅,」他說。

 

「但英國私立學校系統是一個獨特的例外。這是教育系統中一個重要且非常獨特的部門。當他們說沒有其他國家這樣做時,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他補充說,考慮到公眾輿論,私立學校可能會更好地放棄對政策變化的反對,轉而嘗試“建設性地參與辯論”,討論如何讓自己更容易融入社會。

 

資料來源: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24/dec/31/labours-private-school-tax-plan-strongly-backed-by-public-poll-shows

 

6.【英國】英國所有 NHS 急診醫院信託基金均未達到工黨設定的 18 週目標

總理的「里程碑」包括 92% 的患者等待時間不超過 18 週,但 124 個信託機構中沒有一個達到目標

 

NHS 數據分析顯示,英國的每家急診醫院信託基金都未能實現 Keir Starmer (施紀賢)在 18 週內治療 92% 患者的關鍵目標。

 

新數據揭示了首相今年在試圖改革國民醫療服務體系時所面臨的挑戰的規模。最新的等候名單數據顯示,在一些醫院信託機構中,超過一半的患者等待時間超過 18 週。根據《觀察家報》對數據的分析,在全國 124 個急性信託中,沒有一個達到目標。

 

施紀賢本月稍早制定了他的“里程碑”,其中包括清理醫院積壓的病例,以滿足 NHS 的標準,即 92% 的患者等待擇期治療的時間不超過 18 週。上次達到該標準是在 2015 年 9 月。

 

10月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候診名單為754萬例,其中約634萬名患者正在等待治療。名單上約有 310 萬例等待治療時間超過 18 週,其中 234,885 例等待治療時間超過一年。

 

一些專家和社區信託基金正在實現在 18 週內治療 92% 患者的目標,其中包括肯特社區健康 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西南約克郡合作 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和皇家馬斯登 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

 

急性醫院信託提供急診室和各種典型的短期治療等服務。 2024 年10 月,超過一半的患者等待治療超過18 週的醫院信託基金包括曼徹斯特大學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米爾頓凱恩斯大學醫院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和蘇塞克斯大學醫院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

 

NHS 聯合會 9 月的一份分析報告稱,到 2028/29 年,NHS 將需要開展比目前多 50% 的選擇性活動,才能充分清除等待名單上的積壓,達到 18 週的標準。

 

報告稱,政府承諾每年額外增加 200 萬次預約、手術和診斷,但僅解決了清除候診名單和實現長期 18 週目標所需額外能力的約 15%,並且還需要配套額外的改變和改革。

 

英國、威爾斯和北愛爾蘭醫療保健系統的會員組織 NHS 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馬修泰勒表示,在減少長時間等待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達到 18 週的標準是一個「拉伸目標」。

 

他說:「關鍵數字是人們等待的時間。最長的等待時間正在慢慢減少,人們預計等待時間會繼續減少。

 

“我們可以看到軌跡,但這是一條相當淺的路徑,目前還無法達到 18 週的標準。”

 

泰勒表示,國民醫療服務體系需要更根本的改革,以應對日益增加的服務壓力。他說,衛生服務面臨“厄運圖”,人們患病的年齡越來越小,患病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他補充說:「過去 25 年 NHS 的歷史是一系列將資源向上游轉移的承諾,從緊急情況轉向社區,轉向預防,但由於短期的原因,所有這些都未能兌現。短期壓力,導致短期幹預。

 

「我們需要做的關鍵事情是提高健康預期壽命並更好地管理長期多種疾病。如果我們不解決厄運圖,不僅醫療服務將變得不可持續,整個國家也會變得不可持續。

 

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 (Rachel Reeves) 在秋季預算中宣布,為 NHS 的日常營運成本注入 226 億英鎊現金,並在兩年內增加 31 億英鎊的資本投資。

 

克里斯普勳爵(Lord Crisp) 在2000 年宣布一項旨在透過新的資金方案來提高績效的NHS 重大計劃時擔任英國NHS 首席執行官,他表示,他歡迎關注社區健康,以防止入院並鼓勵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表示,現在的挑戰比二十年前還要嚴峻,政府應該考慮與雇主、食品公司、住房提供者和其他合作夥伴召開高峰會,以建立一個更健康的國家。 「情況比2000年更糟糕,」他說。 「除非你大力投資社區護理、初級護理和社會護理,否則你不會減少等候名單。你只要把他們擊倒一點,然後他們就會再次站起來。

 

NHS 發言人表示:「由於NHS 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採用最新技術並引入手術中心等創新措施,2024 年10 月的最新數據顯示,與上一年相比,等候名單減少了16 萬多人。

 

「到2022 年7 月,兩年以上的等待實際上已按目標消除,而等待超過一年的人數(234,885 人)是自2020 年12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等待時間超過18 週的患者人數( 310 萬人)是自2020 年12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英國衛生和社會安全部發言人表示:「我們的變革計畫在解決 NHS 遺留的積壓問題時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但可實現的里程碑。第一年我們將額外提供 200 萬個預約,相當於每週增加 4 萬個。

 

「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向全國各地的醫院派遣了由頂尖臨床醫生組成的精銳團隊,幫助他們提高手術效率,我們為NHS 額外獲得的260 億英鎊將在我們削減開支時用於支付新的手術中心、掃描儀和床位的費用。我們已經看到我們的選修中心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功。光是我們的特拉福德中心在過去 12 個月就執行了 7500 多次手術。我們將繼續創新,在患者需要時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護理。

 

米爾頓凱恩斯大學醫院NHS信託基金發言人表示:「自今年5月以來,等待時間最長的病患數量已減少了一半以上。現在已經改善了最長的等待時間,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努力減少所有患者的等待時間。

 

蘇塞克斯大學醫院 NHS 基金會信託基金的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提供額外的臨床能力,並充分利用新的社區診斷中心。因此,我們的等候名單比全國大多數其他信託基金的下降速度更快,自高峰期以來減少了約 30,000 人,減少了近 20%。我們將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努力,確保人們獲得安全、高品質的護理。

 

資料來源: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5/jan/04/all-nhs-acute-hospital-trusts-in-england-are-missing-labours-18-week-target

 

7.【英國】近5000港人定居英國這城市? 移英港人:學校好、犯罪率低

 

逾10萬港人近年移民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當地議會數據指,位於伯明翰(Birmingham)附近的中部城市索爾哈利(Solihull)至今已有4500至5000名港人定居。

 

據BBC及當地媒體Birmingham Live報道,定居該市的港人稱當地不僅有好的學校,而且犯罪率低、社區安全,也有人指當地人對移民十分友善。

 

前銀行家Joey Tam對BBC表示,自己有一個14歲的女兒,當地的教育體系與香港截然不同:「這裏更輕鬆。在香港,(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作業很多、考試也很多。」

 

另一位港人Joanne Wong則指,索爾哈利十分寧靜,自己初來乍到時找工作成一大障礙,但受到市議會的幫助準備面試、找工作,讓自己有機會積累工作經驗。

 

資料來源:香港01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1090544/%E8%BF%915000%E6%B8%AF%E4%BA%BA%E5%AE%9A%E5%B1%85%E8%8B%B1%E5%9C%8B%E9%80%99%E5%9F%8E%E5%B8%82-%E5%A4%A7%E8%AE%9A-%E5%AD%B8%E6%A0%A1%E5%A5%BD-%E7%8A%AF%E7%BD%AA%E7%8E%87%E4%BD%8E

 

8.【德國】德國推出簽證申請線上平台

 

新的線上平台旨在幫助希望在德國工作、學習或與家人團聚的人們,並向世界各地的申請人開放。

 

德國外交部推出了新的簽證申請線上平台,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在新聞稿中稱讚這是「一場真正的行政革命」。

 

這個數位入口網站位於此處,旨在幫助那些想要在德國工作、學習或與家人團聚的人輕鬆獲得必要的文件。

 

申請人可在線上選擇28類國家簽證。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全球所有 167 個德國簽證處均可使用新入口網站。

 

改革簽證流程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讚揚了新制度,稱改革「早就該進行了」。

 

「每年,德國至少短缺 40 萬名技術工人,」貝爾博克說。

 

她補充說:“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紙質申請表太長,等待時間更長而徹底推遲最優秀的人來這裡捲起袖子。”

 

貝爾博克強調,德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需要“最先進的國家簽證程序——現代、數位化和安全。”

 

當你在這裡時:每週二,德國之聲的編輯都會總結德國政治和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您可以在此註冊每週電子郵件通訊柏林簡報。

 

資料來源:DW

https://www.dw.com/en/germany-launches-online-portal-for-visa-applications/a-71204775

 

9.【加拿大】杜魯多最快周一宣布下台 誰可能是新自由黨黨領?

 

總理杜魯多可能即將下台了,根據 3 位消息人士星期日的說法,杜魯多預計將最早於周一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領一職,因為他面臨黨團的反抗和慘淡的民意,如果再不主動離開,對於自由黨在聯邦大選的選情將非常不利。

 

環球郵報報道,消息人士強調,他們並不清楚杜魯多何時會宣布辭職,但預計他將在周三舉行的全國黨團會議之前宣布這一消息。

 

一位最近與總理交談過的消息人士稱,杜魯多意識到他需要在與自由黨黨團會面之前發表一份聲明,這樣他就不會像是被自己的議員趕下台。

 

如今不確定自由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計劃如何安排杜魯多的離任。不清楚他是立即離職還是繼續擔任總理直到選出新的領導人。負責決定領導問題的自由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計劃於本星期召開會議,很可能是在黨團會議之後。

 

周五環球郵報報道稱,杜魯多的顧問正在研究如何在自由黨新領袖產生期間讓杜魯多繼續擔任總理。

 

第四位消息人士星期日表示,他們相信杜魯多將留任,直到選出新的領導人。

 

然而,一些議員希望任命臨時領導人,其中包括亞省自由黨議員查哈爾 (George Chahal)。上星期,他給黨團同事寫了一封信,提出了這項請求。

 

該黨有兩個選擇:根據全國黨團的建議任命臨時領導人,或舉行縮短性的黨領競選活動。黨領競選將需要總理要求總督西蒙 (Mary Simon) 暫停議會,但憲法專家表示這不是絕對論。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總理與財政部長多勒布朗 (Dominic LeBlanc) 討論他是否願意擔任臨時領導人和總理。但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勒布朗預計要參選黨領,那此舉行不通。

 

另一位消息人士稱,杜魯多留任總理直到選出新領導人是合理的,這樣他就可以應對特朗普的新政府及其 25% 關稅的威脅。

 

還有另一位自由黨消息人士則稱,黨章要求黨領選舉過程至少持續 4 個月,最快也應該要有 3 個月,因為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有真正的競爭效應。

 

幾個月來,要求杜魯多主動下台的呼聲不斷擴大,但壓死最後一根稻草的是上個月 16 日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 (Chrystia Freeland) 的意外辭職。

 

大西洋地區、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黨團已表示,大多數成員不再支持杜魯多繼續執政。自由黨在眾議院擁有 153 個席位,其中 131 個來自上述 3 個地區。

杜魯多在聖誕假期前表示會認真考慮自己的未來。過去兩星期,杜魯多最親密的顧問也一直在與自由黨高層磋商關於領導人的未來。

 

與杜魯多保持聯繫的消息人士星期日說,杜魯多若辭職,是因為他知道黨團已不再支持他。

 

可能爭奪自由黨黨領的候選人包括:方慧蘭、勒布朗、前住房部長弗雷澤 (Sean Fraser)、外交部長喬美蘭 (Mélanie Joly)、創新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交通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前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 和前卑詩省長簡慧芝 (Christy Clark) 。

 

上周五發布的里德民調顯示,在杜魯多的領導下,自由黨僅獲得了 13% 選民的支持,但如果有新的領導人上任,這一數字將會改變。

 

如果方慧蘭成功上任,那麼 21% 的選民會把選票投給自由黨,這一比例在接受測試的領導人候選人中是最高的。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6999988/2025-01-05/news-%E6%9D%9C%E9%AD%AF%E5%A4%9A%E6%9C%80%E5%BF%AB%E5%91%A8%E4%B8%80%E5%AE%A3%E5%B8%83%E4%B8%8B%E5%8F%B0++%E8%AA%B0%E5%8F%AF%E8%83%BD%E6%98%AF%E6%96%B0%E8%87%AA%E7%94%B1%E9%BB%A8%E9%BB%A8%E9%A0%98%EF%BC%9F/?variant=zh-hk

10.【加拿大】加拿大移民部:今年暫停接受「父母和祖父母團聚計劃」移民申請

 

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IRCC)1月3日宣布,2025年將不接受「父母和祖父母家庭團聚計劃」(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Program,下稱「家庭團聚計劃」)下新的永久居留權申請。

 

加拿大CIC News1月3日引述IRCC報道,今年將只處理2024年該計劃下已經提交的申請,數量不超過15,000份。不過,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仍可為其父母或祖父母申請「超級簽證」,每次可獲最長5年的探親期。

 

據《Canada Gazette》上發布的聯邦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最新指令稱,他認為這將「最好地支持」政府圍繞移民和家庭團聚的目標。

 

此外,其他移民流也暫停了新的擔保,以幫助清理現有的積壓案件。

根據政府的移民水平計劃,未來3年將總體減少移民數量。

 

新指令稱,該部門計劃在2025年裡處理最多15,000份,於2024年透過家庭團聚計劃提出的擔保申請。

 

根據父母和祖父母計劃,2024年共邀請了35,700名隨機抽取的相關申請人,當局目標是今年透過父母和祖父母類別接納超過24,000人。

 

根據米勒向議會提交的2024年年度移民報告,截至2023年底,當局手中已有超過40,000名父母和祖父母永久居留擔保申請。

 

該報告稱,此類申請的平均處理時間為24個月。

 

另據非官方機構加拿大移民通訊(CIC News)報道指,希望父母和祖父母在加拿大長期居住的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仍然可以擔保其親屬獲得超級簽證,該簽證可以允許其親屬在加拿大探望他們一次最多5年。

 

加拿大政府近來為紓緩人口增長帶來的房屋及社會福利問題,去年10月起逐步收緊移民政策,大幅減少吸納移民。預計2025至2026年兩年間新增的永久居民人數會由原定合共的100萬減至77.5萬,減幅超過兩成。

 

資料來源:HK01, 星島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1072326/%E5%8A%A0%E6%8B%BF%E5%A4%A7%E6%95%91%E7%94%9F%E8%89%87%E8%A8%88%E5%8A%83%E8%AA%BF%E6%95%B4%E9%85%8D%E9%A1%8D-%E9%A6%99%E6%B8%AF%E4%BA%BA%E9%A0%88%E8%88%87%E7%83%8F%E5%85%8B%E8%98%AD%E8%98%87%E4%B8%B9%E4%BA%BA%E7%AB%B6%E7%88%AD

 

11.【加拿大】數據分析華裔新移民4特徵 高學歷低就業低收入高自置物業率

 

有學者以人口統計數據來研究加拿大新移民多元性,發現各族裔社區內部,其宗教、財富、經濟能力、就業狀況、教育程度和分布地區等,存在着複雜的多元性,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將某些社會問題歸咎於新移民,政府在制訂政策時亦應作出更細緻的分析。

一個名為「超級多元性」(Superdiversity)的研究項目,推出了一個新網站,依多倫多、溫哥華、滿地可、卡加利、愛民頓和渥太華六大都會區,分析移民帶來的種種變化,並將移民與人口普查資料整合成互動式圖表,以展示社會經濟指標在不同族群、新移民世代與社區間的面貌和變化。

 

研究發現,在2016至2021年間移居加拿大的華裔新移民中,有大約6成達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相對而言,在來自菲律賓的移民中則只有約4成。然而,與菲裔移民相比,華裔在就業市場參與率較低,低收入人口的比例則較高,而菲裔的自置房屋佔比卻遠遠落後於華裔。

該研究項目創辦人之一兼卑詩大學(UBC)榮休教授希伯特(Daniel Hiebert)表示:「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你會開始思考:「為何會這樣的呢?」

 

歐美移民由佔9成跌至1成多

自從聯邦政府於1960年代一改偏重從英國、歐洲大陸和美國收取移民的政策後,加拿大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來自以上西方國家的新移民比率,從近90%降至僅 15%。現在的新移民,變成了以來自印度、中國和菲律賓為主。

 

2023年經濟類別移民來源地分布圖,印度成為大戶

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接收新永久居民的人數,由1980年的不足15萬人,增加至2023 年的逾45萬人;而臨時居民(包括庇護申請者、國際學生和不同類型的工作簽證持有者),更在短短幾年間,從不到20萬激增至160多萬。

現在,全國人口中約有四分一人是在國外出生,而新移民的主要宗教背景,已從基督教急速變為印度教、錫克教和伊斯蘭教。希伯特指,在大多倫多,有超過6,000種族裔與宗教的組合,其中單是伊斯蘭教信徒就包含了100多個族群。

 

該研究項目另一創辦人維托維克(Steven Vertovec)表示:「如果我們能協助人們清楚瞭解箇中的複雜性,就能看穿這些以民粹主義和簡單化方式來談論移民和族裔議題的做法。事實上,情況來得複雜得多。這不僅是這群人來搶走了我們的工作這麼簡單,也並非盡如威脅論所描述的情況那樣。」

 

資料來源:星島

https://www.singtao.ca/googleamp/amp.php?region=toronto_hk&cat=2379014&post_id=6992966

 

12.【澳洲】2025年澳洲移民政策會如何變化?

2025年1月1日下午:澳大利亞政府於2024年公佈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針對臨時技術移民和留學生(收聽播客,瞭解詳情)。

 

本期新聞要點

  1. 2025年澳洲移民政策變化概覽;
  2. 澳情報機構被揭竊聽東帝汶內閣會議室;
  3. 報告稱以色列襲擊嚴重影響加沙的醫療獲取。

 

2025年澳洲移民政策變化概覽

聯邦政府為2024-25年度的永久移民計劃分配了18.5萬個名額,低於上一財年的19萬個名額。

 

政府為技術移民分配了13.22萬個名額(約佔71%)(低於2023-24年度的13.71萬個),其中包括4.4萬個僱主擔保簽證(比之前的36825個略有增加)、1.69萬個獨立技術移民簽證(比30375個幾乎減少了一半)、3.3萬個偏遠地區簽證以及3.3萬個州和領地提名簽證。

商業創新與投資簽證和全球人才簽證共分配了5000個,低於之前的6900個。 前者已於七月關閉,後者由新的國家創新簽證取代。

學生簽證

去年年底,政府提議將今年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限制在27萬人。 然而,反對黨阻止了這一計劃,促使政府放棄了這一計劃。

作為回應,政府現在推出了一種管理來澳留學生人數的新方法。

新的第 111 號部長指令將引入兩類學生簽證處理方式: 即 「高度優先」和 「標準優先」,而非人數上限。

所有國際教育機構都將獲得 「高度優先」,最高可達其今年獲得的國際學生指示配額的 80%。 80% 之後,他們將獲得“標準優先”。

臨時畢業生簽證

根據去年 7 月 1 日生效的變化,臨時畢業生簽證(TGV)持有者的逗留期限縮短,並規定了新的年齡限制。

臨時畢業生簽證(458 子類別)從四個類別簡化為三個類別: 職業教育后工作簽證、高等教育后工作簽證和第二次高等教育后工作簽證。

年齡限制降至 35 歲或以下。 攻讀博士學位(PhD)的人員在50歲之前仍有資格申請。

香港和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者在50歲之前仍有資格申請。

職業教育后工作類別的 TGV 持有者的居留時間不變,仍為最長 18 個月。

但對於高等教育后工作類別的人員,逗留期限有所變化:完成學士學位(包括榮譽學位)的人員,逗留期限最長可達兩年。 對於授課型碩士學生,最長逗留時間為兩年,對於攻讀研究型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學生,最長逗留期限為三年。

技能需求簽證

2024年最大的變化之一與僱主擔保簽證有關,隨著技能需求 (SID) 簽證的引入,僱主擔保簽證得到了“擴展和改進”。

新簽證取代了臨時技能短缺(TSS,子類別 482)簽證,允許僱主擔保符合條件的工人填補他們找不到合適技能的澳大利亞工人的職位。

SID 的兩個類別於 12 月 7 日生效。

符合條件的人可以持該簽證在澳大利亞逗留長達四年,而香港護照持有者則可以逗留長達五年。

該簽證有三個目標類別: 核心技能類簽證主要針對人才短缺的領域; 專業技能類簽證主要針對高收入和高技能移民; 現有類別簽證主要針對被提名從事勞動協議團隊指定工作的人員。

在核心技能類別下,符合條件的持有者必須被擔保從事政府於12月發佈的最新核心技能職業清單(CSOL)中所列的職業。

他們必須符合提議的核心技能收入門檻(CSIT),該門檻與臨時技術移民收入門檻(TSMIT)一致,後者已於 7 月提高至 73150 澳元。

專業技能類別(除貿易、機械操作員和司機以及工人外的任何職業)的申請人必須達到專業技能收入門檻(SSIT),該門檻為13.5萬澳元。

國家創新簽證

同樣在 12 月,國家創新簽證(858 子類別)取代了全球人才簽證,成為針對關鍵領域的高績效研究人員、企業家和投資者的永久性簽證。

有意申請者需提交意向書,以獲得內政部的考慮和邀請。

現有的全球人才申請將繼續按照優先順序和規劃水平進行處理。

澳情報機構被揭曾竊聽東帝汶內閣會議室

前總理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表示,儘管安全機構被指控對外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但他相信安全機構是在為國家利益工作。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公佈了 240 多份 2004 年的內閣檔,其中顯示了時任總理約翰·霍華德和他的部長們做出的重要決定。

澳大利亞情報機構被指控在 2004 年竊聽東帝汶政府的內閣會議室,據稱是在談判促成《帝汶海條約》時收集情報。

該條約決定兩國如何分享海底石油的豐厚收益。

霍華德說他信任澳大利亞的安全機構。

“我說過,而且我向各位觀眾重複的是,我對我們的情報機構充滿信心,我相信他們會始終以促進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方式行事。”

 

報告稱以色列襲擊嚴重影響加沙醫療服務獲取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的一份報告稱,以色列對加沙醫院的襲擊破壞了當地的醫療系統,並引發了人們對以色列是否遵守國際法的嚴重關切。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在報告中記錄了2023年10月12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間發生的各種襲擊事件,稱這些襲擊對巴勒斯坦人獲得醫療服務造成了嚴重後果。

在過去幾天里,以色列對加沙的醫院採取了行動,招致了世界衛生組織負責人等人的批評。

以色列軍方指責哈馬斯利用醫院作為軍事行動的指揮中心,稱以色列在這些醫院拘留的人都是武裝分子嫌疑人。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發言人傑里米·勞倫斯(Jeremy Laurence)說,人們去醫院看病應該感到安全。

以色列軍方沒有立即回復就該報告發表評論的請求。

 

資料來源: 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podcast-episode/sbs-news-flash-in-mandarin-how-australias-migration-changes-could-unfold-in-2025/vxqah5gnc

 

13.【澳洲】澳護照費新年再漲成全球最貴之一

 

2024年12月30日下午:從1月1日起,澳大利亞人辦理或換領護照的費用將進一步上漲(收聽播客,瞭解詳情)。

 

本期新聞要點:

  1. 澳護照費新年再漲,成全球最貴之一;
  2. ACCC建議民眾比較電力套餐節省電費;
  3. 澳國防軍徵兵擴至五眼聯盟國家;
  4. RSPCA提醒,跨年夜慎防寵物受驚。

 

澳護照費新年再漲 成全球最貴之一

從1月1日起,澳大利亞人辦理或換領護照的費用將上漲。

 

新年起,10年期澳大利亞標準護照的費用將漲至412澳元,較此前的398澳元增加了14澳元。 自2022年工黨上台以來,護照價格已累計上漲104澳元,成為全球最貴的護照之一。

儘管護照費用的年度調整是法律規定的,但2025年1月1日的漲價是在2024年7月1日15%漲幅基礎上的進一步漲價。

同時,兒童和75歲以上老年人的5年期護照費用也將上調,從201澳元漲至208澳元; 補辦護照的費用則從250澳元提高至259澳元。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年度價格調整是法律要求,並強調澳大利亞護照是全球頂尖的旅行證件之一。

根據2024年亨利護照指數,澳大利亞護照免簽國家數達189個,全球排名第五。

 

ACCC建議民眾比較電力套餐節省電費

隨著新年的到來,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建議消費者比較不同電力套餐,或至少聯繫電力供應商詢問是否有更優惠的選擇,因為2024年零售電價雖有所下降,但許多家庭並未因此受益。

ACCC最新的電力調查報告顯示,在國家電力網路(NEM)覆蓋區域,超過80%的澳大利亞家庭通過比較或聯繫供應商,可以選擇更便宜的電力套餐。

儘管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8月1日電價有所下調,但許多家庭的套餐價格仍高於政府設定的安全網價格,因此錯失了節省電費的機會。

 

政府安全網價格為未主動尋找其他價格的消費者提供保障,並作為市場套餐比較的參考基準。

ACCC委員安娜·佈雷基(Anna Brakey)表示:“如果您過去12個月內未更換電力套餐,那麼您很可能支付了不必要的高額電費。 ”

報告指出,使用超過一年的套餐的家庭每年比使用新套餐的家庭多支付238澳元,且這種“忠誠懲罰”隨套餐年限的增加而加劇(基於三年固定費率套餐價格的分析)。

ACCC表示,消費者可訪問政府比較網站 www.energymadeeasy.gov.au(適用於新州、南州、塔州、首都特區和昆州)和 compare.energy.vic.gov.au(適用於維州)來比較當前費率。

若消費者不願或不便比較不同套餐,可致電現有零售商要求更優惠的交易。 根據法律規定,零售商有義務提供相關信息,包括與政府安全網價格的比較。

此外,ACCC還建議消費者仔細閱讀電費帳單,因為零售商需要每100天(維州為每4個月)通過帳單告知消費者是否有更優惠的套餐可選。

 

澳國防軍徵兵擴至五眼聯盟國家

自新年起,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公民將有資格申請加入澳大利亞國防軍。

為應對澳大利亞國防軍(ADF)兵源不足的問題,政府決定接受來自“五眼聯盟”國家的應徵人員。

據悉,7月以來,已有400名紐西蘭居民提交了加入澳大利亞國防軍的申請。

自2012年起,國防部年年未能完成徵兵目標,但期望在2040年前招募到8萬名新兵。

 

RSPCA提醒:跨年夜慎防寵物受驚

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提醒民眾,跨年夜的慶祝活動可能會對寵物造成影響。

全澳各地都將舉行煙花表演,巨大的噪音對動物而言尤為可怕。

首席獸醫莉茲·阿諾特(Liz Arnott)博士指出,煙花的突發巨響可能引起動物的恐慌和焦慮。

“在這個時候,建議為寵物提供家中安全的避風港。 它們需要安靜的撫慰。 它們可能會躲在床下或隔音良好的浴室裡。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減輕噪音的影響,比如拉上窗簾、播放舒緩的音樂,以及使用能讓動物平靜的犬類費洛蒙等。 ”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podcast-episode/sbs-news-flash-in-mandarin-australians-looking-to-renew-or-get-a-new-passport-will-have-to-pay-even-more-money/huc1yrz4a

 

 

 

By | 2025-01-06T18:38:06+08:00 January 6th, 2025|Comments Off on 【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落台? 暫停接受父母團聚移民? | 英國人反移民? 要求暫停所有移民5年? | 日韓泰紛推數碼遊牧簽證搶人才? 淘汰投資移民?

About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