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移民快訊】移民英國前一定要考車牌?英國考車牌有排等?|港男僅持2萬現金成功移居英國曼城 由倉務員做到廁紙廠1年後月薪高過醫生?
1.【香港】2024薪酬調查|打工仔平均加薪2.2% 建造、餐飲升幅大 抛離IT業
2.【香港】上月訪港旅客約346萬人次 菲律賓泰國旅客較顯著
3.【台灣】陸委會:台港官方互動有進步 體諒香港公務員「有他們的困難」
4.【日本】赴日本創業不是夢?簽證限制有望放寬 無公司地點也可居留2年
- 【泰國】泰國今年迎來2300萬外國遊客
6.【英國】移民英國前一定要考車牌?英國還是香港難考車牌?為甚麼英國揸車咁貴?
7.【英國】港男僅持2萬現金 成功移居英國曼城 慳到盡1星期返7日工 由倉務員做到廁紙廠 1年後月薪高過醫生 3大絕招減支出儲錢買樓
8.【荷蘭】近年荷蘭製藥業平均年成長率6.2%,居所有產業之冠
9.【葡萄牙】沒有房地產黃金簽證和非慣常居民制度,葡萄牙還值得擁有嗎?
10.【加拿大】病人投訴增33%達4388宗 醫護職員缺同情心惹不滿
11.【澳洲】業主聖誕前猛加租|港人租客被迫再戰「租樓殺戮戰場」
12.【澳洲】新報告:財務壓力收入不平等 澳洲社會凝聚力受影響
點擊收睇: https://youtube.com/live/uzDWReiWYeU?feature=share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1.【香港】2024薪酬調查|打工仔平均加薪2.2% 建造、餐飲升幅大 抛離IT業
打工仔望加薪,但經濟不算特別好景,明天年加薪幅度又如何?JobsDB 公布最新《2024招聘、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預期2024年香港打工仔平均薪酬調整為+2.2%,較2023年回升0.6個百分點,加薪幅度最多的三個行業分別為建造業、飲食業及金融科技業。
建造業及飲食業料加薪逾4%
JobsDB於今年第三季委託獨立調查機構,訪問了41個行業共407家本港商業機構,就2024年的招聘、薪酬及福利意向進行調查。
報告指出,加薪幅度最高的行業出現大洗牌,預計來年三大加薪幅度最高的行業分別為「建造業」(+4.4%)、「飲食業」(+4.2%)及「金融科技業」(+3.9%),而過往三年穩居首兩位的「資訊科技業」(+3.0%)今年則跌至第九位。
另外,62%受訪企業於過去十二個月有發放花紅,與去年相若;當中36%企業提供保證花紅,按年上升13個百分點。
近七成受訪僱主坦言「請人難」
至於招聘人手,調查顯示,有30%僱主表示來年首季有計劃增聘全職人手,較去年上升4個百分點,而計劃刪減全職人手的僱主則維持於4%,反映僱主來年對全職人手仍然有一定需求。報告亦指出,有兩成僱主表示明年首季將會聘請全職零售銷售員,預計為全職職位需求最大的工種。
然而,近七成(69%)受訪僱主坦言在招聘上遇到困難,頭三位主要原因為「難聘請相符技能的人才」 (60%)、「薪酬預期超出預算」 (58%)和「難聘請有相關經驗的人才」 (48%)。
「4/4.5天工作週」明顯上升
在招聘策略上, 調查發現,僱主紛紛各出其謀以吸納人才。過半數(51%)企業會以「薪酬福利」作為招徠,其次是「推動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平衡)」(29%)和「良好的工作配套」(29%)。僱主亦繼續推出Work-life balance措施,一些相關的福利有明顯的升幅,例如「辦公室增設娛樂和運動設施」(按年上升8個百分點)和「4/4.5天工作週」(按年上升6個百分點)。此外,企業在挽留人才方面亦不遺餘力,78%的受訪企業表示有採用「留人政策」,最常用的留才方法包括「加薪」(44%)和「改善福利」(33%,按年上升11個百分點),顯示企業更願意加大投資在現有員工的薪資和福利,加強自身的吸引力。
JobsDB指,面對難以招聘全職員工的問題,僱主亦考慮從其他渠道填補人手,包括聘請更多兼職員工。計劃明年首季增聘兼職人手的企業數字按年上升7個百分點(22%),而當中的主要原因為「兼職員工可讓工作安排更具彈性」(43%)、「難以聘請全職員工」(39%)和「節省員工成本」(33%),其中「難以聘請全職員工」的選項更是過去三年來首次超越「節省員工成本」選項。
資料來源:香港01
2.【香港】上月訪港旅客約346萬人次 菲律賓泰國旅客較顯著
旅發局公布,10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有大約346萬人次,其中東南亞市場方面,以菲律賓和泰國的旅客量回復較顯著,相比2017和2018年同期,已恢復超過9成。
旅發局表示,今年1至10月已累計錄得大約2680萬訪港旅客人次,已超過旅發局今年1月預期。旅發局有信心在連串冬日節慶盛事帶動下,全年旅客量可超過3000萬人次。
至於今年的「香港冬日繽紛冬日巡禮」將於本月24日至明年1月1日舉行,期間推出8場全新的「冬日維港水煙火」演出。由下月9日起,連續 3個周末及橫跨聖誕節假期,晚上8時開始在維港上空發放,每場10分鐘。屆時將在海上呈現多個帶有聖誕氣氛的圖案,包括「聖誕樹」及「禮物」等,亦有「HK」字樣的煙火出現。
本月24日起,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海濱草坪設有聖誕小鎮,有高達 20米的巨型聖誕樹,附近有聖誕小屋、小樹及馴鹿,供市民參觀及拍照。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3.【台灣】陸委會:台港官方互動有進步 體諒香港公務員「有他們的困難」
台灣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昨日(11日)表示,台港官方互動「有進步」,目前聯繫已比先前更為直接、有效率,層級的部分則涵蓋「以往的對口單位、對口人員」,但實質太大進展還須雙方再努力。
台媒《聯合報》報道,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11日在台北華山園區舉辦「好友港節」活動,詹志宏出席活動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又表示,他能體諒香港公務員、跟台方對口這些部門「他們有他們的困難」。
此外,詹志宏在活動開幕式上提到,每個月有9萬多名的香港朋友來台灣觀光旅遊,是台灣人數最多的觀光客來源,過去5年有超過5萬位的香港朋友申請到台灣來居留、申請獲准到台灣定居的也超過了8,000人,這一些香港朋友加入台灣的社會,讓台灣社會更加多元、更有創意,更加讓大家能夠有一個包容的機會。
詹志宏表示,香港朋友喜歡到台灣是因為希望能夠延續享受自由、民主、法治的生活方式,最近的地點就是台灣,「所以在台灣的我們社會應該盡量的能夠接納在台灣的這好幾萬的香港朋友們,也希望香港朋友在我們的努力協助之下,能夠早一天融入台灣的社會,讓大家和睦共處」。
有媒體問及港人在台灣遇到的困難,詹志宏則回應稱,投資移民是官方現在積極希望能夠協助的地方,「我們畢竟能量有限度」。
對於有港人表示申請兩、三年都無法獲准定居台灣,詹志宏強調,「有一些地方溝通比較不夠」,他重申主管機關對於不符核准定居的個案,「不是採取否決」,而是給他們一定時間去滿足這些條件,「但因為溝通不足,香港朋友認為為何還要再等半年、一年、兩年,事實上是給他們寬許時間來補足這些條件」,「只要合法申請,盡可能主管機關都願意幫忙,讓他們順利取得身分」。
資料來源:香港01
4.【日本】赴日本創業不是夢?簽證限制有望放寬 無公司地點也可居留2年
日經亞洲報道,日本政府可望放寬外國創業者簽證,未來不具經營和投資公司行號地點可留居至多2年,盼減輕創業初期負擔,引進國際人才提振國內經濟。
外國人在日本創業通常需要取得「經營管理」簽證,而根據現行規定,取得該簽證的條件是設立公司行號且投資500萬日圓(約26萬港元)以上資金,或者僱用2名以上全職員工。
這樣的條件不免令剛起步甚至尚未營利的公司打退堂鼓,不過有了2年寬限期,外籍投資創業者則可全心全意發展事業。
除此之外,取消地點限制後,在日大專院校留學生亦有望自行創業。
就日本入國管理局截至今年6月統計,現在約35,000名持創業簽證的外籍人士,約2015年的2倍。
儘管人數上有所成長,日本政府亦認為現行制度對外籍創業者仍多有限制。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24個新創投資目的地中,日本排名第21,屬於後段班。
綜合在日本創業的困難包括開戶、新創市場不活絡以及語言障礙。
資料來源:香港01
https://shorturl.at/tUW17
5.【泰國】泰國今年迎來2300萬外國遊客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部長素妲婉14日在曼谷透露,今年1月1日至11月12日期間,抵達泰國的外國遊客共有2300萬人次。外國遊客在泰國期間為泰國創造9816.9億泰銖(約20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根據泰國旅遊與體育部的數據,今年訪問該國數量最大的前五個國家是:馬來西亞(382萬人次)、中國(290萬人次)、韓國(137萬人次)、印度(135萬人次)、俄羅斯(117萬人次)。
素妲婉表示,數據顯示,11月6日至12日這一周,有611121人次的外國人進入泰國,即每天約有87303人次。她補充說,這比前一周的平均每天53567人次高出9.61%。
素妲婉將這一周的數據增長歸因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排燈節假期。她說,馬來西亞入境泰國的遊客增至49919人次,比前一周增加28.65%。
素妲婉表示,由於航班數量增加和一些國家寒冷冬季的到來,預計下周將有更多外國人入境泰國。
她補充說,免除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印度遊客的簽證手續,以及延長俄羅斯遊客的簽證期限,將有助於在年底前增加遊客數量。(中新社記者 李映民)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https://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3/11/15/content_8609758.html
6.【英國】移民英國前一定要考車牌?英國還是香港難考車牌?為甚麼英國揸車咁貴?
移民前一定要考車牌?我本來都以為係,直到在倫敦生活了大半年,發現當地人有車都未必會揸,有住雷丁的朋友每個星期都到倫敦上班,他會選擇將車泊在火車站附近的停車場,然後搭火車到倫敦,原因是倫敦市中心揸車真係好貴,未計每年不斷上漲的能源費,還有Congestion Charge,更有機會要交Ultra Low Emission Zone(ULEZ)的費用,加加埋埋分分鐘仲貴過搭公共交通工具
英國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名為Congestion Charge的收費,凡進入Congestion Zone範圍(大部分Zone1區域)的車輛,也需要付Congestion Charge,現時最新收費已上漲至每天£15,生效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早上7時至晚上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為中午12時至晚上6時,聖誕節及新年則全日豁免。
而ULEZ則是政府為了改善空氣質素而在倫敦實行的另一收費,範圍與Congestion Zone相同,如果你的汽車不符合廢氣排放標準而又駛進了Zone內,汽車、電單車及小型貨車需要付每天£12.5,重型車輛則為每天£100,全年除聖誕節之外,任何時間進入Zone內,也有機會需要付款。
點解英國政府要減少汽車流量?因為倫敦繁忙時段塞車的情況相當嚴重,與香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15分鐘車程可以塞到變45分鐘。不過英國始終地大,如果離開了倫敦範圍,有車似乎比較方便,起碼不用每次等半個鐘才有一班巴士,想出遠門在英國境內去個小旅行,有車也較自在,所以移民前是否一定要考車,也視乎你的日常用途及去英國哪一個城市。
至於有人說,英國車牌難考,想考定先,其實因人而異,有移英港人一Take過考到,亦有人說英國考官比香港更嚴謹,所以幾Take都過唔到。值得留意得是,不少有車牌的港人移民後都要補鐘,因為英國的路跟香港始終有分別,有牌Zone都未必識揸。如果心急移民又未考車的港人,可以考慮來到先學,學完就一定識揸,仲唔洗排成年隊。
資料來源:etnet經濟通
https://www.etnet.com.hk/www/tc/lifestyle/officetips/lifeinuk/87588
7.【英國】港男僅持2萬現金 成功移居英國曼城 慳到盡1星期返7日工 由倉務員做到廁紙廠 1年後月薪高過醫生 3大絕招減支出儲錢買樓
英國BNO簽證出台後已有逾15萬港人移居當地,但愈來愈多人訴苦當地找工困難,不少人亦因此卻步暫不敢移英。不過一名香港會考英文僅得E級合格程度、已婚及育有2名孩子的35歲港男,2021年時僅拿著2萬元現金及2500元的特價機票,即毅然做先頭部隊隻身赴英。他近月創立了「低成本移英攻略」FB專頁,為打算移英的港人加油,並分享了他2年來的慳錢大法以及曾在英國1周上班7天的地獄式工作苦與樂。
該FB版主透露他2021年8月率先移居英國之後,首份倉務工作月入僅1.4萬港元,但之後他瘋狂打工及轉工,先後做過7份不同工作。結果在14個月後他終獲得一份稅後月入逾3.2萬港元(3300至3500英鎊)的廁紙廠操作員的高薪工作。他不單從此一家人都可享用公司免費醫療保險,其薪酬甚至已高於英國新入職醫生(年入約2.9萬英鎊),令不少網民既欽且羡,讚他正能量超強,「好勁」。
在版主獲得廁紙廠所高薪全職之前的兩個月(2022年8月),他太太、兩名孩子及愛貓亦抵達曼城,故終能一家團聚。他妻子更隨即與丈夫並肩作戰,開始做兼職包裝工作,以便照顧小孩。雖然她月入僅約8800港元,但勝在不用交稅。 此外,版主夫妻現時在英國的稅後總月入已超過4.1萬元,比他自己初來英國時的1.4萬月薪多了近2倍。版主稱現時正努力儲蓄緊6年後入籍英國所需的錢以及買樓的首期,他打算「先買樓、後買車」,以省回租金。 版主憶述,2021年8月他一個人抵達英國曼城時,身上只有2萬港元,故當時第一步是租住了月租僅380英鎊BNB房間,好處是已包水電煤費用。取得居住證明以立即開設英國銀行戶口,並於開戶翌日立即上班做一份稅後周薪只得337英鎊的倉務工作,兩星期後他轉任包裝工作,加薪至480英鎊,未料12月中即因為零售旺季已完而被解僱。
但他沒有氣餒,其後不斷透過中介找其他正職及兼職,他曾到超市、健康食品生產線等工作,巔峰期甚至一星期返足7天,一天上班12小時,令稅後周薪升至600英鎊。但令他「脫貧」的轉捩點,是他原本做兼職的廁紙廠,最終願意聘用他做全職操作員,稅後月薪狂加至3300至3500英鎊。 版主坦言,其實他英文不好,會考只是僅僅合格考獲E級,故在廁紙廠工作也經常出現聽不明指令的尷尬情況。但他做兼職員工的頭半年內,勝在肯學肯做肯自願OT,獲得同事及老闆信任,最終成為全職員工。故他鼓勵欲移英展開新生活的港人,最重要是努力工作、願意與同事溝通,以及學好英語,這樣即有機會改善生活及找到更佳的工作。
對於不少港人移英後感入不敷支,他則傳授省錢三絕招。首先,英國的交通費貴,養車不易。故他建議港人不要一到英國便買車,應該選擇租住較接近工作地點的寓所,至少是靠踩單車即可以上下班的距離。 第二,搵工時應放下身段,若找不到在香港的本行,無論如何也應先找到一份(低收入)工作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再慢慢找更佳的工作。移英港人並可考慮辛苦一點,例如在周六周日做兼職增加收入。 第三,應避免透過代理租用一些要預付一年租金的租盤,因這會鎖死大量資金,而且一旦工作地點改變致遠離寓所便很麻煩。故移英國港人可考慮找一些業主盤(即業主自行放租及管理的物業)。這除了租金有機會便宜一點,租客一般亦無需預付一年租金,只要繳付「一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即可。
對於不少港人移英後感入不敷支,他則傳授省錢三絕招。首先,英國的交通費貴,養車不易。故他建議港人不要一到英國便買車,應該選擇租住較接近工作地點的寓所,至少是靠踩單車即可以上下班的距離。 第二,搵工時應放下身段,若找不到在香港的本行,無論如何也應先找到一份(低收入)工作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再慢慢找更佳的工作。移英港人並可考慮辛苦一點,例如在周六周日做兼職增加收入。 第三,應避免透過代理租用一些要預付一年租金的租盤,因這會鎖死大量資金,而且一旦工作地點改變致遠離寓所便很麻煩。故移英國港人可考慮找一些業主盤(即業主自行放租及管理的物業)。這除了租金有機會便宜一點,租客一般亦無需預付一年租金,只要繳付「一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即可。
資料來源:/businessfocus
8.【荷蘭】近年荷蘭製藥業平均年成長率6.2%,居所有產業之冠
製藥公司在荷蘭進行大規模投資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目前製藥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在荷蘭進行投資。僅美國的三大巨頭就投入數十億歐元,用於興建新工廠和擴建現有的生產設施,隨之而來的還有數十家遍佈全荷的製藥公司。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激勵了製藥公司的投資行動,而荷蘭比印度及中國生產較多的新生物藥品。MSD Nederland總經理Ben Lucas表示,荷蘭的政治、經濟的可預測性及良好的信譽,是製藥公司選擇在荷蘭投資的重要考量因素。MSD及其美國母公司Merck&Co正在全球投資160億美元以擴大生產,其中很大一部份投資在荷蘭。為了滿足全球最暢銷的抗癌藥物Keytruda的需求,該公司正在Oss擴大產能。此外,MSD亦在Haarlem、De Bilt和Boxmeer三地興建新設施。
創新藥物協會(VIG)主任Gerard Schouw表示,由於現在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設在阿姆斯特丹,因此製藥公司更有可能選擇在荷蘭投資。
除Merck&Co公司外,美國的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亦在荷蘭進行大規模投資,其荷蘭分公司正興建第二座工廠。2020年美國第三大製藥商Gilead及其子公司Kite在荷蘭Hoofddorp興建了一座完整的新工廠,現正生產先進的抗癌藥物,且該公司正為進一步的擴增做準備。
根據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報告,近年來,荷蘭的製藥業平均每年以6.2%的速度成長,成長率居所有產業之冠。除美國外,亦有其他數十家製藥公司在荷蘭投資,例如德國的Wacker和Halix,分別在阿姆斯特丹和Leiden兩地,至少投資4000萬歐元興建生產線,且贏得生產新冠肺炎疫苗的重要合同。
Schouw主任亦提及數百家正在開發新藥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大量投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Galapagous和Pharming,目前在荷蘭的Oss興建工廠,而歐洲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丹麥的Genmab,正在Utrecht設立研發中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資料來源: Money DJ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4af15a2e-3c03-47e4-b75c-4b20a792df38
9.【葡萄牙】沒有房地產黃金簽證和非慣常居民制度,葡萄牙還值得擁有嗎?
葡萄牙一直在經歷立法方面的重大變革,這些變革影響了葡萄牙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和信譽。
2023 年 10 月 7 日,《投資活動居留許可證》(黃金簽證)的變更生效,取消了通過購買房地產和資本存款進行投資的可能性,並對其他投資制度進行了深刻變革。此外,議會正在討論批准 2024 年國家預算提案,該提案預計將終止非慣常居民(NHR)制度
。
這些法律文書—從移民角度看的黃金簽證和與個人稅收有關的非慣常居民制度—基本上在過去 12 年中一直是吸引外國投資的重要方案,而社會黨政府已決定完全廢除非慣常居民制度並大幅限制黃金簽證。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失去了兩個最吸引投資者的項目,葡萄牙還能吸引外國投資嗎?
黃金簽證制度最近發生了變化,不再允許通過房地產投資和資本存款提出新的申請,但通過其他投資方式獲得該計劃的可能性仍然有效,前提是這些投資方式不直接或非直接針對房地產投資。
在目前獲得黃金簽證的投資方式中,市場對至少 50 萬歐元的資本轉讓非常感興趣,這些資本用於購買非房地產集體投資組織(OIC)的股份,投資期限至少為 5 年,且至少 60% 的投資價值投資於葡萄牙的商業公司。
如果葡萄牙能夠將近年來通過房地產投資在 國家進行的平均外國投資的一半,通過 OIC 轉用於對商業公司的投資,那麼在未來 10 年內,將有大約 50 億投資在葡萄牙,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數字。
這是以一種與房地產投資截然不同的形式直接注入經濟的投資,因為這是在葡萄牙公司內部進行的投資,其目的是更具可持續性和結構性,並將幫助葡萄牙經濟走上資本化、創新和發展的道路,其槓桿作用與通過 OIC 進行投資的事實有關,這確保了此類投資的嚴格性和安全性的額外保證。
另一方面,除了可以享受黃金簽證制度外,根據現行法律制度,從稅收和財務回報的角度來看,在開放式投資中心投資是最具吸引力的選擇之一。
事實上,OIC—投資基金、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及其參與者都受益於葡萄牙的特殊稅收制度,該制度規定了多項獎勵和豁免
措施。
就非居民投資者而言,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甚至可以享受風險投資基金分配收入時免徵預扣稅的優惠,如果情況並非如此,他們還可以享受降低預扣稅率的制度。
關於《國家人力資源計劃》,儘管有人建議取消我們所熟知的這一計劃,但目前正在討論的建議包括一種新的稅收優惠配置—其條件更難滿足,且僅適用於科學和學術性質的活動。
即便如此,討論中的法律仍規定了一項過渡條款,根據該條款,該制度將繼續按照現行條款適用於所有在 2024 年 1 月 1 日已在葡萄牙稅務局登記為國家人力資源的申請人;和/或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符合登記為國家人力資源的條件,或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持有有效居留簽證的申請人。
為滿足登記為 NHR 的條件,申請人 i) 過去 5 年必須未在葡萄牙境內居住;ii) 必須在葡萄牙境內連續或插班居住超過 183 天,或 iii) 即使未在葡萄牙境內居住超過 183 天,也必須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擁有房屋,且條件表明有意將其作為慣常居所。
簡而言之,黃金簽證和 NHR 並未被完全廢除,儘管其適用範圍已被大幅修改和縮減,這將極大地抑制在葡萄牙的投資。我們認為,儘管出於各種原因,葡萄牙對外國投資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由於這些立法變化,葡萄牙的競爭力肯定會下降,特別是考慮到歐洲其他司法管轄區也存在一些類似的計劃,這些計劃仍將不受限制。不過,這些都是最近才對制度進行的修改,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因素來確定對市場的直接影響,但到目前為止,市場的反應是積極的。
資料來源:the Portugal news
10.【加拿大】病人投訴增33%達4388宗 醫護職員缺同情心惹不滿
安省患者專員Craig Thompson 在周三發布了年度報告及調查結果,顯示他的辦公室的投訴數量增加了33%,並指出在初級醫療服務方面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
在2022-23年度,他的辦公室收到了4,388份投訴,其中3,235份通過呼叫中心,其餘通過書面投訴。去年秋季和冬季,包括四家主要兒科醫院在內的醫院因流感、COVID-19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患者而不堪負荷。
研究人員估計,多達220萬安省居民沒有家庭醫生。缺乏初級醫療支持對衛生保健系統產生了連鎖反應,特別是醫院急症科。
在過去的一年中,與養老院有關的投訴數量顯著下降,從疫情爆發前的858份減少到334份。
一名患者投訴了在醫院急症科出現心臟病症狀的情況。當患者的照顧者告訴分流護士狀況惡化時,護士的回應是有10個可能患心臟病的人,要他們等。他們前往100多公里外的第二家醫院,患者迅速接受了分流,檢查證實患有心臟病,被轉移進行手術。
另一名患者投訴在急症科等待數小時,而她當時正在流產,她在洗手間幾乎暈倒,大量流血,但被一個職員呼喝,另一名職員瞪視她,其缺乏同情心和關懷令人震驚。
資料來源:星島
11.【澳洲】業主聖誕前猛加租|港人租客被迫再戰「租樓殺戮戰場」
數據顯示,澳洲10月份的租盤空置率再創新低,同時,利息上升駒使部份業主在年底租約期滿前決定再加租,有部份租客可能會負擔不起而另覓租盤,令本已緊張的租賃市場競爭更激烈。
上周五(11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租盤空置率再跌至歷史新低,今個月的租盤空置率,破了上月(9月)的記錄,跌至1.02%的水平,反映租賃市場的競爭正日益惡化。
幾乎所有首府城市的空置率都遠低於 3%,但雪梨及墨爾本的情況最差。雪梨在10月份租盤空置率跌至歷史性新低(1.11%),墨爾本空置率更跌至1.09%。
加上利率不斷上升,或令部份業主選擇再加租,令更多租客可能被迫在聖誕前重新找尋租盤。
一名雪梨Carlingford的租客Emily在接受SBS中文廣東話節目訪問時,向本台表示,由於業主大幅提升租金,令她及與她合租的同屋必須在聖誕前另尋租盤。
「我們在9月底右左收到中介公司的通知,告訴我們業主會加租。」
「我們是在2年前開始租這個地方,因此上次合約一完結,即上年大約相同的時間,業主已加過一次租。」
「今次是每星期加$130,上一次則是每星期加$80,所以由兩年前到若我再續約至明年的話,已經加了超過二百多元的租金。」
「雖然我亦知道,(各地的)租金亦越來越高,但這已確實超出我們能夠負擔的水平。」
這亦令Emily決定放棄績租,並需要在聖誕前找到其他單位租住。
Emily亦指,同區租盤的租金亦已升至她難以負擔的水平,「我們現在租住的兩房公寓單位,都算是比較新的,亦有升降機等設施。」
「若在同區要找差不多質素的物業,可能要每周約七百以上、甚至更多。」
「我們目前亦大約看過十至十五間租盤…比較舊、或間隔與設施較差的公寓單位就會人少一點,否則你若要看質素比較中規中矩的單位,每次都有不少人,最多的一次有差不多十五個 party 在同一時間視察。」
「因此,我覺得目前競爭是相對較大。」
記者亦走訪了鄰近的Epping區、一間兩周前首次正式公開給租客視察的高層公寓單位,負責該物業出租事務的中介公司CommonRealty的物業管理經理容偉鋒(Terry)透露,今年Epping區及附近的租盤的競爭非常激烈。
「我們覺得今年租盤市場最為緊張,租金一般亦會激增,在這些受歡迎的地段,我們平均一至兩個星期就能租出單位。租盤的競爭比上一年實在是緊張了不少。」
有關單位周租叫價逾八百元,雖然在首次開放視察的時段並未吸引太多人到場,但負責公司CommonRealty的副總裁傅天裕(Leo)向本台指,有身處香港的客戶租在上周已租下該單位,與首次視察日相差不足一星期。
Leo受訪時亦解釋指,目前有兩大主導因素影響租盤供應,而當供應收窄,租金升幅亦必然會高企。
「我相信租金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主導,其一是租盤的數量有實際的減少,而需求量亦同時增加。」
「另一方面,租盤市場亦面臨一個季節性因素,其實每一年的年底,租盤的數量亦會比較緊張,租盤在年底亦會開始減少推出。」
對於明年的情況,Leo則比較樂觀,但他亦明言明年租賃市場仍有些微隱憂。
「而通常在下一年的二月右左,租盤量就會相對加增。」
「但亦會視乎屆時需求量是否會再加大,(加上)從海外而來留學生或海外勞工可能亦會進入澳洲並有租屋的需求,若出現這些情況,租盤的緊張程度亦會增長。」
「很直觀的一個供求問題是,若市場上供應不足、越多人競爭下租金自然亦會增加。」
Emily亦指,自己已「打定輸數」,未必能在同區內找到合適單位。
「所以其實除了目前所住的區域,我亦已開始找尋一些(離現址)遠一些的區域,希望能符合我們能負擔的租金。」
「但另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若果真是住得太遠的話,地區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因為上班亦需要坐火車,若當地交通太不方便也會是另一種麻煩。所以目前也有很多事情要擔心。」
資料來源:SBS
12.【澳洲】新報告:財務壓力收入不平等 澳洲社會凝聚力受影響
澳洲的社會凝聚力在多方面受到壓力,包括財務壓力和日益惡化的經濟不平等。五份二受訪澳洲人表示有嚴重的財務憂慮。
澳洲社會凝聚力已削弱,受訪的五份二的澳洲人表示有嚴重的財務憂慮。
物價上升和加息使一些人的家庭預算捉襟見肘。斯坎倫基金會研究所(Scanlon Foundation Research Institute)調查全澳7,500人,當中41%稱自己是「窮人」或他們在勉強度日。 這比例高於2022年的37%以及2021年的31%。
撰寫年度社會凝聚力報告是澳洲國立大學講師奧唐納(James O’Donnell)博士,他表示,財務壓力往往與社會凝聚力減弱密切相關。
反映有財務壓力的人也表示,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對澳洲的未來更加悲觀,而且相較來說不太可能對國家有自豪感。
奧唐納指出:「這個數據非常需要重視,五份二的人說他們處於生活困境當中。」
經濟上處於劣勢也與民眾對多元化持更消極的態度有關,生活拮据的人有13%不太可能相信接受來自許多不同國家的移民會使澳洲變得更強大。
與完全擁有自住房屋無需按揭還款的人相比,租屋者和房屋按揭貸款持有者更有可能報告有經濟壓力,這與利率上升和房屋租金飆升是一致的。
奧唐納表示:「隨著在2023年更多的澳洲人處於經濟壓力之下,今年我們的價值感和社會融入感也較低,這也許並不令人意外。」
今年2023年的調查,對澳洲有「強烈歸屬感」的受訪者比例降至48%,創歷史新低,僅有33%的受訪者對澳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到「非常自豪」。
受訪者也對經濟不平等和是否公平,感到擔憂。
關注高低收入差距的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4%,高於2020年7月的76%。
在過去的一年裡,非經濟議題,如關於本地和國際議題的政治辯論,也削弱了社會凝聚力。
調查於今年7月進行,當時距離原住民之聲公投還有3個月,中東的衝突還沒有爆發。
在國家社會凝聚力方面同樣有一些亮點,包括多元文化主義,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對澳洲有利。
然而,基於膚色、種族或宗教的歧視依然存在,2023年有18%的受訪者受到影響,較2022年的16%上升。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four-in-five-australians-think-income-inequality-is-too-high-as-social-cohesion-drops/lsqgjtx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