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移民快訊】暗殺不死特朗普「已經贏了」? 美國民主黨翻身無望?英、澳、加全面收緊留學生政策!澳洲學簽收緊,令留學生申請難民簽證暴增?|私立大學泛濫,英國、加拿大政府強勢打擊野雞學校?
點擊收睇: https://www.youtube.com/live/lac4bVrqc9M?si=WZNcduGN3LdE9jlh
1.【香港】假學歷燒至本科 疑假加國高中成績、請槍考試來港入學 涉20多人
2.【香港】青協調查:學生選科受AI發展影響 逾六成DSE學生對前路感迷惘
3.【香港】全球最靚天際線|維港獲評第二 澳洲兩城市入十大
4.【英國】英國大學在招收國際學生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5.【葡萄牙】非本地遊客增長 19.2
6.【加拿大】加拿大打擊學習許可漏洞: 保障留學生安全的新規定
7.【加拿大】聯邦政府承諾打擊留學生項目
8.【加拿大】逾250萬安省居民沒有家庭醫生 較半年前大增
9.【加拿大】加拿大淪「竊車之都」5分鐘1車遭偷 2022年逾10萬輛被盜
10.【加拿大】高房價使加拿大夢成噩夢?近四成新加拿大人考慮搬家
11.【美國】國際分析|暗殺不死 完美照片名留歷史 特朗普「已經贏了」民主黨難翻身
12.【澳洲】留學生在澳尋求庇護續增 中國申請者佔最多
13.【澳洲】澳洲對待殘障人士的移民政策引發爭議 「你在這裏不受歡迎」
14.【其他】百萬美元富翁|全球人數料續增 英或劇減近2成 台灣增幅最大
—————-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
1.【香港】假學歷燒至本科 疑假加國高中成績、請槍考試來港入學 涉20多人
內地生用假學歷入香港風波繼續燃燒,更蔓延至本科。《香港01》獲悉,一所本港大學正調查,懷疑有內地生以虛假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成績、「槍手」海外代考IELTS成績等報讀學士課程,至少20多人,部份人更已入讀一年。
消息指,懷疑有以加拿大高中成績申請、正在就讀本港大學的內地生,因英文水平與成績不符遭揭發。
不考高考 內地生可「出口轉內銷」來港
中國內地學生,如想入讀本港大學的本科學士課程,除了參加內地高考外,亦可「出口轉內銷」,與其他國家的海外學生一樣,以海外高中成績、IELTS或TOEFL考試成績等,申請來港讀書。
海外讀高中英文水平差惹破綻 有人私下承認造假
《香港01》獲悉,一間本港八大教資會資助之一的大學,正調查多名懷疑以虛假海外學歷報讀的內地學生,至少20多人,部份人正就讀一年級,部份則原已獲得2024年9月入學資格。
消息指,部份涉事學生持有英語水平考試或外國大學入學試的成績,惟實際英語水平差,與其遞交的考試成績不相符而遭人質疑。有人在查問下,承認使用留學中介製作的虛假海外學歷,英語水平考試及外國大學入學試亦是請人代考。
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績單現舊標誌
《香港01》取得其中五名涉事學生提供的學歷及相關文件,當中部份學生都使用聲稱是加拿大高中取錄證明信及推薦信,又有加拿大安大略省學生總成績表(Ontario Student Transcript)。
據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規定,每間高中都需為學生建立及保留在學期間修讀的課程、成績等紀錄,並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格式,於學生總成績表紀錄學分。換言之,所有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修讀過高中課程的學生,都會有一張格式一樣的成績表。
安大略省早於2019年更換政府標誌,現時亦已統一所有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標誌款式。不過,據記者收到的文件,部份使用舊格式,部份則新舊標誌混用,亦與官方模板英法雙語成績表不同,只有英文。
廣東高中生 報越南中學地址考ACT
此外,有學生雖報稱在廣東讀國際學校,並在越南考了美國大學入學試(ACT),惟涉事的學生的投考賬戶顯示,該學生報住浙江省,報名考試時提供的學校地址,卻是越南一間高中,有關考試的成績亦同時被傳至澳門兩間大學。
涉事大學:正調查事件 如證實會轉交執法機構
《香港01》曾向涉事的加拿大高中及安大略省教育部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涉事本地大學發言人表示,為保障個人私隱,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大學十分重視入學申請者的學術誠信,並拒絕所有學歷造假的行為。校方現正按既定程序調查事件,如證實有人提交虛假文件,會即時取消有關申請者的錄取資格,並轉交執法機構跟進。
內地中介:有海外高中合作濫發成績單
不願具名的內地留學中介C先生(化名),對《香港01》記者透露,相對於用假學歷來港讀碩士,「本科操作空間更大」,部份留學中介與海外「野雞」高中「打聾通」,濫發成績單。
在中國內地的留學教育展,不少中介宣傳「頒發加拿大高中學歷,足不出國就能獲得安省OSSD學歷」,即讀「網絡高中」就能獲得安大略省高中畢業證書(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
至於請槍手到海外考IELTS、SAT、TOEFL,C先生直言並非難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都是熱門請槍地點,貪圖查核證件不嚴格。不過SAT、ACT等考試在內地無考場,內地生會到香港、日韓、新加坡、泰國等地考試,因此不能但從考場來判定是否「請槍」。
C先生建議香港的大學,要嚴格查核中國內地學生的高中留學簽證,面試的時候亦要查問關於海外生活的內容。
安大略省假高中文憑醜聞不斷 澳洲多間大學嚴查
加拿大安大略省學生總成績表上,只有學生編號,並沒有認證成績表真偽的號碼,當地教育部現時亦無提供查證系統。早於2013年,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已曾報道,加拿大安大略省審計部門的報告指出,當地多間私立學校疑向學生發出虛假的成績表,指出教育部對私立學校的監管寬鬆。
安大略省假成績到2022年再度發酵,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等多間澳洲大學都發聲明,指發現多宗行使虛假安大略省高中文憑的個案,不少涉近年才註冊的網上高中,之後將只接受已經驗證的高中所發出的文憑。有澳洲的大學更一度列出逾150間高中的黑名單,之後亦聲明對安大略省的成績,採取更嚴格的驗證。
香港以往亦破獲「請槍」代考IELTS、TOEFL的案件。2012年三名廣州的大學生,來港代考TOEFL被捕,判監十個月;2014年有香港人持內地護照考IELTS被捕;之後幾年亦有槍手被捕,判監或社會服務令的案件。
港大至少30多人用假學歷 兩名內地女被捕
今年5月,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有碩士生涉抄襲功課,亦無法向校方提交學士成績表,引起校方懷疑及全面展開調查,引爆出假學歷報八大風波。
7月,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接受內地傳媒《財新網》訪問指,發現約30多名學生提交假學歷文件,涉案的學生均為中國人,主要製造海外高校假學歷,料最終或涉80至100名學生。《財新網》當時亦引述消息,稱本港有其他院校亦曾發現有學生使用假學歷。
警方於6月底及7月初,先後拘捕兩名年齡分別為24歲及34歲、持雙程證的內地女子,涉嫌「行使虛假文書」及「向入境處人員作虛假申述」。據知兩人都是港大學生,於出、入境時被捕,24歲女子6月24日已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案件押後至8月20日再訊。
2.【香港】青協調查:學生選科受AI發展影響 逾六成DSE學生對前路感迷惘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未來就業市場及高中生升學規劃亦隨之產生變化。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於5月10日至6月24日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1315位中五及中六學生,發現八成四學生增加考慮「不易被AI取代」的科目,惟六成半「目前對AI相關資訊並不了解」。超過六成學生對前路感到迷惘及擔心。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今天(9日)公布「升學規劃調查」 結果。訪問513名應屆文憑試考生及802名準考生,發現八成四(83.6%)表示規劃升學時會「增加考慮不易被人工智能(AI)科技取代工種相關的科目。六成六(66.3%)受訪學生表示會「增加考慮AI新興科目」,惟六成半(65.8%)坦言「對AI相關的資訊並不了解」。
但亦有八成半(84.6%)表示「會根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選科,AI的發展不是主要考量因素。」
3位應屆考生分享自身經驗,其中鄭同學因為AI發展而更加留意科技行業,期望入讀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科目。但吳同學則表示自己修讀文科,希望投身法律行業,相信AI對其影響不大。但3位同學均認為創作行業仍有龐大發展空間,不易被AI取代。
冀政府投放更多人手及資源支援
2024年DSE放榜將至,調查發現逾六成學生對前路感到擔心(63.4%)及迷惘(61.5%)。而學生壓力指數與去年相約,1分為壓力最低,10分最高,四成二(41.7%)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最高水平。準考生面對的壓力較應屆考生大,五成八(57.6%)處於最高水平。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相信準考生壓力來源於公開試,認為未來需要更多學業及情緒支援予準考生。另外,他亦留意到,學生感到迷惘及焦慮的比例較去年高,認為主流論述對於本港經濟環境的擔憂或加劇學生對前景的焦慮感。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則表示,前線人員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6月26日期間接獲9312宗求助個案,當中不乏家庭、朋輩壓力的影響。
陳英杰又肯定政府推出防止學童自殺的「三層應急機制」成效,認為能夠應對不同學生需要,期望政府未來能持續投放更多人手及資源,增加情緒支援予學生。他指青協「DSE27771112」亦將在7月15日至20日期間,延長放榜支援服務,讓考生和家長能獲即時升學資訊及情緒支援服務。
愈來愈多學生追求更高學歷
另外調查顯示,在513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之中,四成二(41.5%)表示在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時感到十分困難,近六成(58.3%)以「大學學位」 為升學目標,而目標為「碩士」(21.2%)的比例比去年略多,僅不足一成(5.5%)目標為「副學士/高級文憑」,是近五年最低。反映追求更高學歷的考生愈來愈多。
如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六成二(62.2%)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其次為自資學士學位課程(32.9%)、邊工作邊進修(24.6%)、重讀或自修(24.6%),部分亦會考慮海外升學(20.1%)及內地升學(17.3%)。
資料來源:星島
3.【香港】天才小泳手無緣參賽︱港協暨奧委會與泳總會面跟進 初步同意未來設機制讓個人出賽
前港隊游泳代表方力申的泳會,一名9歲的小泳手無緣參加錦標賽,引起社會關注。港協暨奧委會今午(9日)與泳總高層會面跟進事件,會後引述泳總稱,泳總初步同意為日後比賽設立運動員個人身份參賽的渠道,確保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夠發揮才華及潛能,不受屬會級別影響。協助方力申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對此表示歡迎,希望與泳總保持聯絡,長遠要完善整個屬會制度及協助更多年輕運動員發展。
強調體育總會不可埋沒運動員的才華
身兼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表示,今天召集了港協暨奧委會代表與泳總代表會面,認為運動員遴選機制的核心原則是讓運動員的才華得以發揮,體育總會必須加以支持,提供機會和平台,不可埋沒運動員的才華。
泳總早前回應指增設「競賽屬會」,目的為使更多非牟利游泳團體能夠致力於推廣游泳運動。2023年香港公開游泳錦標賽資料圖片
他又引述泳總代表在會上稱,泳總一直持續完善機制,初步同意為日後比賽設立運動員個人身份參賽的渠道,確保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夠發揮才華及潛能,不受屬會級別影響,而有關方案的細節,泳總在會上承諾會作進一步交代。他認為長遠需要優化運動員遴選機制,港協暨奧委會的企業管治團隊需要督促總會落實有關工作。
協助方力申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對泳總決定表示熱烈歡迎,證明泳總是非常有心去栽培年輕一代的運動員,亦聽取市民的訴求,今次事件反應到固有制度出現的毛病,今次是一個好的開始,中長線的目標是希望將整個制度優化,包括三級屬會的升降制度,下級屬會爭取分數升級的透明度,以及有關「僵屍屬會」的取締制度。
他亦明白現時的制度已經實施非常長的時間,要改變需要一段長時間,希望與泳總保持溝通,循序漸進進行改革,亦希望收集更多泳界的意見,以實現中長線的目標,完善游泳屬會競賽及選拔制度。
資料來源:星島
4.【香港】全球最靚天際線|維港獲評第二 澳洲兩城市入十大
時尚雜誌評選全球多個有著壯麗天際線景觀的城市,美國、澳洲和中國均有多個城市入圍。
美國室內設計雜誌《Architectural Digest》早前評選出全球17個有著最靚天際線的城市,當中紐約曼哈頓憑藉帝國大廈、佳士拿大廈、世貿中心一號、曼哈頓大橋的組合以及周邊Jersey和Brooklyn的城市景觀,獲評第1位。
香港被評為「世二」。雜誌的評論寫道,從維港望去,對岸的「高樓林立與太平山頂形成鮮明對比」,特別是入夜後海面映照城市燈光,景色令人讚歎。
澳洲也有兩個城市入選。排第6的珀斯,獲讚Elizabeth Quay人行步道橋的高低起伏為市區景觀增添活力;而排第7的雪梨有著20世紀最壯觀的建築物之一雪梨歌劇院,它與身後的高樓形成視覺對比,「定義了海濱地平線」。
另外,上海外灘和新加坡濱海灣也入選十大之列。美國共有4個城市入圍為最多,其次是中國。
全球十大最靚天際線
- 紐約曼哈頓
- 香港維港
- 芝加哥市景
- 杜拜摩天大樓
- 東京晴空塔和東京塔
- 珀斯天鵝河
- 雪梨港
- 上海外灘
- 新加坡濱海灣
- 曼谷MahaNakhon
其餘入選的還有天津、巴拿馬城、吉隆坡、西雅圖、威斯康星州的Milwaukee、奧克蘭和多倫多。所有17個城市都位於美洲、亞洲和大洋洲。
雜誌寫道,最美麗的天際線不僅僅是建築物的緊密排列,更應能「給遊客留下第一印象,並給本地人帶來家的感覺」。
資料來源:SBS
5.【英國】英國大學在招收國際學生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自新的限制措施出台以來,擔保簽證的申請量急劇下降,引發了財政擔憂。
英國內政部的數據顯示,申請下一學年開學課程的國際學生人數急劇下降,英國大學面臨財政危機。
擔保學習簽證的申請量下降了28%,這表明上屆政府實施的簽證限制繼續阻礙著招生工作。內政部上個月收到了2.82萬份申請,而2023年6月則收到了3.89萬份申請。
大多數學生簽證申請都是在暑假期間收到的,因此許多大學都希望到九月份情況會有所好轉。但《衛報》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該行業仍將舉步維艱。
全球排名表顯示,英國大學面臨 “不可逆轉的衰落
Enroly是國際學生用來管理大學入學的一項服務,該公司稱,來自英國31所大學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國際學生的押金和錄取率下降了41%。
根據Enroly的數據,研究生授課碩士課程的降幅尤其大,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55%,而本科生人數則下降了23%。
自今年 1 月起,修讀研究生授課課程或本科學位的國際學生不能攜帶家屬或受撫養人申請學生簽證。
Enroly首席執行官傑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說,最新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9月份的國際學生招生一直呈下降趨勢。
“我們的英國大學同事正在不懈努力,繼續吸引國際學生參加他們的課程。一個積極的現象是,招生人數似乎正在從非常緩慢的開端逐月追趕上來。9 月份的最終同比數字仍有待觀察,”Williams 說。
2021-22 學年,有超過 24 萬名全日制國際學生開始修讀研究生課程,另有 10.4 萬名本科生。如果 Enroly 的數據能夠代表整個行業,那麼今年秋季進入英國校園的國際學生將減少約 15 萬人。
由於許多大學依賴於國際學生的學費收入,而英國學生的學費仍被凍結,專家們警告說,這兩種情況的結合將給該行業帶來麻煩。
高等教育咨詢公司DataHE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科沃爾(Mark Corver)說,對國際學生學費的依賴是上屆政府近八年來一直未能將國內學費從9250英鎊上調的一個症狀。
“Corver說:”這造成了巨大的財務扭曲,促使大學通過其他途徑增加收入。
科弗說,8月份的高考成績對大學的財務健康至關重要。如果更好的考試成績能鼓勵更多的離校生進入大學學習,這將抵消留學生帶來的預期損失。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article/2024/jul/12/uk-universities-face-growing-struggle-to-recruit-international-students
6.【葡萄牙】非本地遊客增長 19.2
根據葡萄牙國家統計局(INE)的數據,2023 年葡萄牙接待了 2650 萬名非居民遊客,比 2022 年增長了 19.2%,比大流行前的 2019 年增長了 7.7%。
國家統計局在 “2023 年旅遊業統計 “中指出:”2023 年,旅遊業出現了從’Covid-19’大流行病引發的危機中復蘇的跡象,主要指標超過了 2019 年的歷史最高值”。
去年,在旅遊住宿設施(酒店、當地住宿和農村地區/住房旅遊)過夜的總收入增長了 20.0%,住宿收入增長了 21.4%,分別達到 60.153 億歐元和 46.226 億歐元。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自 2019 年以來,這些數值代表著總收入平均每年增長 8.8%,客房收入平均每年增長 9.4%。
每間可用客房的平均收入(RevPAR)達到 64.8 歐元(+15.4%),每間入住客房的平均收入為 113.0 歐元(+9.1%)
資料來源:The Portugal News
https://www.theportugalnews.com/zh/zh-news/2024-07-08/non-resident-tourists-up-192/90466
7.【加拿大】加拿大打擊學習許可漏洞: 保障留學生安全的新規定
加拿大聯邦政府計劃,如果院校沒有適當監督國際學生的註冊情況,將停止為大專學生辦理學習許可。根據擬議的規定,高校必須向聯邦移民局通報學生的出勤情況和遵守學習許可條件的情況。
這一舉措旨在保護留學生免受詐騙,防止濫用學習許可作為進入加拿大工作的後門。
擬議的規則將要求學院和大學向聯邦移民局通報學生是否註冊並遵守所有學習許可規定。
根據《加拿大公報》公佈的計劃,只要學生想換學校,就必須在新學習課程開始日期之前申請新的學習許可。
其中一項重大變化是規定,如果學生收到的 DLI(指定學習機構)錄取通知書與其學習許可上注明的學習機構不同,且希望更換學習機構,則必須在開始新課程之前申請新的學習許可。在對該申請做出決定之前,只要學生留在加拿大並遵守所有其他學習許可條件,就可以在新的院校就讀。
擬議條例還將修訂有關簽發研究許可證的現行規定,要求 DLI 確認申請人提供的接受函 (LOA)
擬議的條例還將調整有關隨行家庭成員的現有規定,即只要他們的學習或工作許可在進入加拿大之前獲得批准,他們就可以免於 LOA 核查。
但是,一旦進入加拿大,如果該家庭成員轉到中學後的 DLI,建議的法規將要求該隨行家庭成員持有必須經過覈實的 LOA。
擬議條例還將增加一項新規定,指示如果 DLI 未按照 DLI 條件的要求提供學生被專上院校錄取的確認,則不處理學習許可申請,並將申請連同證明文件和手續費一起退還給學生。
擬議的監管修訂僅適用於專上 DLI 和專上國際學生。
根據擬議的條例,現行規定要求學習許可證持有者在學習許可證上指定的學習機構 (DLI)註冊,並保持連續註冊直至完成學業。對學習許可證失效條款的修訂還將明確規定,許可證持有者停止在許可證上指定的 DLI 就讀之日,學習許可證即失效。
正常教學期間的校外工作時間限制也將從每周 20 小時增加到每周 24 小時。
“國際學生計劃的管理是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以及加拿大各省和地區的共同責任。指定學習機構(DLIs)定期向 IRCC 提交合規報告是該提案的一個主要特點。此外,各機構必須按照新法規的規定及時回復查詢和請求。
在加拿大的印度學生
去年,數百名主要來自旁遮普邦的學生受到了騙子中間人布里傑什-米什拉(Brijesh Mishra)的影響。這些學生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抵達加拿大,卻發現他們獲得學習許可所需的錄取通知書是假的。到達加拿大後,他們被要求轉到與學習許可證上所列學院不同的學院,往往在試圖申請永久居留權時才意識到上當受騙。
截至 2023 年 12 月,加拿大的國際學生人數已超過 10 萬。2022 年,加拿大接收了來自 184 個國家的 550 萬名新生,其中印度是最大的生源國,接收了 220 萬名新生,其次是中國,接收了約 5.2 萬名學生。
然而,2023 年來自印度的學生人數大幅下降。2022 年 7 月至 10 月期間,加拿大政府處理了約 146 萬份新的印度學生學習許可申請。
留學生人數的激增,再加上加拿大的住房危機和醫療基礎設施的緊張,促使聯邦政府在今年 1 月宣佈了一項為期兩年的留學生接收上限。這項措施將在 2024 年把批准的學習許可限制在 360 萬份。
資料來源:The Economic Times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ri/study/canada-to-crack-down-on-study-permit-loopholes-new-rules-to-safeguard-international-students/articleshow/111707859.cms?from=mdr
8.【加拿大】聯邦政府承諾打擊留學生項目
作為新法規的一部分,移民部打算將濫用留學生計劃的學院和大學列入黑名單。加拿大去年接收了 104 萬名外國留學生。
今後,特魯多政府將不會為那些沒有保留有效註冊記錄的學校辦理學習許可。
移民部早些時候表示,作為新法規的一部分,它將 “點名批評 “濫用國際學生項目的學院和大學。
根據移民部的數據,加拿大去年接受了創紀錄的 104 萬名外國學生。自2015年以來,發放的外國學習許可數量增加了近兩倍(352305份)。
2 月 4 日的內閣調查顯示,康尼斯托加學院去年接收了 40,565 名外國學生,其次是多倫多大學(31,380 人)、塞內卡學院(23,530 人)、加西大學(22,375 人)、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20,415 人)和百年學院(20,370 人)。
移民部長馬克-米勒(Marc Miller)早些時候指責各學院在接收大量外國學生(包括一些在加拿大申請庇護的學生)時做法可疑。他提到了安大略省的康尼斯托加學院(Conestoga College)和塞內卡學院(Seneca College)。
總之,由於規則執行不力,導致數以千計的學生簽證造假,從而引發了聯邦的迅速打擊,並威脅要將其列入公共黑名單。
所有針對上述校園的新學習許可都將被自動撤銷。加拿大統計局稱,五分之一(19%)的許可證持有者沒有在加拿大學院或大學學習的記錄。
據 Blacklock’s Reporter 報道,根據新規定,學院和大學必須及時向教育部通報所有外國學生的註冊情況。
學校有 10 天的時間對移民官員提出的確認學生是否被錄取的要求做出答復。此外,學校還有 60 天的時間提交有關任何問題學生註冊情況的合規報告。
在未來十年中,因擬議的變革而產生的費用估計將達到 8700 萬美元。
不 “真誠行事 “的管理者可能會面臨最長達 12 個月的停職處分。米勒部長對安置問題擁有最終決定權。
據《加拿大公報》報道,外國學生在轉學前還必須申請新的學習許可。一旦獲得渥太華頒發的學習許可,各省將決定留學生的學習地點。
與此同時,隨著在加拿大的外國留學生人數不斷激增,公眾的反感情緒也在持續增長。隨著居民的住房和生活成本危機不斷惡化,公眾的監督力度也在加大。
從今年 9 月起,留學生每周工作時間將從 20 小時增加到 24 小時,以增強他們的經濟穩定性。
反叛新聞》(Rebel News)首先強調了人們對雇用外國留學生而犧牲加拿大人利益的長期擔憂。米勒部長駁斥了他們使國內勞動力失去工作的說法。
根據 2023 年 7 月的勞動力調查,24 歲以下加拿大人的失業率同比增長了整整一個百分點,從 9.2% 升至 10.2%。該調查將工作上限的暫停作為失業率上升的原因。
3 月份的一項類似調查顯示,青年失業率為 12.6%,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青年就業幾乎沒有淨增長。
資料來源:Rebel News
https://www.rebelnews.com/feds_crack_down_on_integrity_challenges_of_foreign_student_program
9.【加拿大】逾250萬安省居民沒有家庭醫生 較半年前大增
安省家庭醫生學院表示,安省超過250萬名居民沒有家庭醫生,較半年前增加超過16萬人。
另一項研究也顯示,安省有67萬人雖然有家庭醫生,但要駕駛50多公里才能看醫生。學院執行長Deepy Sur表示,省府已投資初級健保減輕家庭醫生工作量,但承認有更多工作需要做,包括文書工作。
報告顯示,家庭醫生每星期需花費19小時做文書工作。「家庭醫生的負擔遠遠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數據亦顯示,如果患者附近沒有家庭醫生,將更頻繁地求助急症室。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0.【加拿大】加拿大淪「竊車之都」5分鐘1車遭偷 2022年逾10萬輛被盜
加拿大竊車嚴重,根據可獲得的較新數據,僅2022年就有超過10.5萬輛汽車被盜,平均5分鐘一輛,連司法部部長的公家配發豐田Highlander XLE都被偷兩次,儼然淪為「竊車之都」。
司法部長座駕被偷兩次
國際刑警組織今夏把加拿大列入資料庫內137個國家地區中竊車最嚴重的前十名。該組織指出,加拿大今年2月才將國內資料庫與他們連通,如此的汽車失竊情況堪稱嚴重。據稱,汽車在加國失竊後不是用於暴力犯罪,就是售往海外。由於汽車失竊導致的保險賠償去年飆升至15億加元(86億港元),加拿大保險局已將汽車失竊列為全國性危機。
加國各地警局頻發布告教導如何保護車輛免竊,一般加拿大人則努力自保,有的在汽車上安裝追蹤器,有的僱用社區保安,較有錢的甚至比照使館與金融機構,在自家車道安裝可伸縮的護柱防盜。美國司法統計局局長皮克羅指出,雖然美、英的汽車失竊率也不低,然而拿大人口遠比英、美少,港口也不如美國多,偷車仍如此普遍着實令人驚訝。
美、英、加自新冠疫情以來竊車激增,部分原因與疫情造成全球汽車短缺有關,導致市場對二手車和新車的需求增加。
加拿大汽車協會的公關席維爾斯坦表示,國際間某些車型的市場也在不斷增長,使竊車成為組織犯罪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且加國的港口運營方式有利於竊車賊銷贓。
他說:「加國的港務系統把重點放在入境而非出境的東西。一旦贓車在碼頭被裝上貨櫃,基本上就攔不住了。」雪上加霜的是加拿大邊境服務署一直人手不足。
資料來源:星島
11.【加拿大】高房價使加拿大夢成噩夢?近四成新加拿大人考慮搬家
加拿大移民數量近年來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但隨著住房成本持續飆升,許多人發現他們的加拿大夢變成了一場噩夢。
調查機構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最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40%的加拿大新移民因本國住房成本難於負擔,正考慮搬到另一個省份或者乾脆離開加拿大。
安格斯列特總裁庫爾(Shachi Kurl)表示:「如果你是一個近10年間來到加拿大、在加拿大其中一個最大城市租房的年輕人,你就會知道,目前的生活並不是很幸福。
過去10年內抵達加拿大的移民中有39%的人正在考慮搬遷,其中25%的人認為住房成本是罪魁禍首;其餘受訪者則主要是為尋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其他因素還有生活成本、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以及與家人的距離更近等。
調查顯示,由於住房成本飆升,28%的加拿大人正在考慮離開他們現居省份。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居住在安省(39%)或卑詩省(36%),與其他地區相比,這些地區昂貴的住房成本持續時間更長。
在全國各地,佔42%的18至24歲年輕人表示,他們正考慮離開目前所在的省份。調查顯示,相較於那些擁有住房、無論有無按揭貸款的人,租屋者更有可能考慮搬家。
加拿大的年度移民目標約為50萬人,由於當局大量引進移民,正在使本國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民調發現,在那些想要搬家但留在加拿大的人中,多達18%的人表示他們想搬到亞省。
「我們可以推測,正在考慮(搬到)亞省的人們要麼認為亞省的住房更便宜,要麼認為亞省的住房更容易獲得或更豐富,要麼認為該省提供的工作將使他們能夠負擔得起住房費用。」
那些考慮搬家的人當中,所鍾意的目的地也因年齡而異,年長的加拿大人更有可能考慮搬到亞省,而45歲至54歲的人更喜歡搬到國外。
滿地可銀行(BMO)最近一份報告指出,2022年至2023年間,從多倫多、滿地可和溫哥華流出的跨省淨移民總數超過13萬人。
資料來源:星島
11.【美國】國際分析|暗殺不死 完美照片名留歷史 特朗普「已經贏了」民主黨難翻身
在美國民主黨仍在爭論要拜登退選、擾攘應由誰人頂上之際,本來民望領先的共和黨籍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造勢大會上遇刺,簡直是「天助我也」,美國政壇立即浮現「他剛已贏了選舉」(he just won the election)聲音。特朗普滿臉是血、振臂一呼、反映政治暴力的畫面,隨即被神化瘋傳,料成為美國史上的經典圖。
特朗普遇刺後,在特勤人員護送下走下講台,一頭亂髮的他停步轉向群眾,振臂疾呼:「戰鬥、戰鬥、戰鬥」(fight,fight,fight),掀起台下支持者熱烈掌聲之餘,也將大收宣傳之效,激發共和黨選民出來投票。田納西州共和黨眾議員伯切特(Tim Burchett)直言,「這會變成競選口號」。
「完美照片」瘋傳 天助我也
特朗普向來善於以煽動性言論吸引支持者,他今次受襲後立刻穩住情緒、隨機應變,展現將危機轉化為政治能力。他振臂畫面隨即在社交網瘋傳,再度凸顯其強人形象,加上身後的美國國旗飛揚,這「大難不死」的一幕堪稱完美,較任何事都更能激發基本盤、立場較中間選民的支持。威斯康辛州眾議員奧爾登(Derrick Van Orden)直言,特朗普「剛剛已贏了選舉」。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布蘭默(Ian Bremmer)指,特朗普的流血照片將成為每份報章的頭條;華府智庫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副所長帕爾西(Trita Parsi)稱,特朗普流血照是「定義2024大選的影像」。今次行刺事件甚至讓共和黨人對完全執政,即贏得總統和參眾兩院選舉,更具信心。 特朗普副手人選大熱、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以及其他國會議員,都瘋狂分享該照片,其中克魯茲說「了不起」,「天佑總統特朗普」;也有人散播陰謀論,眾議員格林(Marjorie Greene)指「今天每一滴血都要歸咎於民主黨和媒體。多年來,他們一直將他(特朗普)和支持者妖魔化……今天終有人試著除掉我們『美國優先』的領袖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總統」。眾議員蓋特茲(Matt Gaetz)則說,「打倒惡魔,永不投降」。
刑事案罪成亦變「小兒科」
亦有共和黨眾議員趁機呼籲拜登,下令撤銷對特朗普所有刑事指控。外界一直觀望這些官司能否阻礙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曾有人認為若他在刑事案被判有罪,將失去部分選民支持,事關有調查曾指有16%共和黨選民稱可能因此改變主意。然而,特朗普早前在支付掩口費予艷星、涉偽造文書的刑事案被裁定有罪後,不見得民望大跌。多項民調均顯示,無論是全美還是關鍵州份,特朗普均持續領先拜登。加上早前拜登在電視辯論中的表現如同「自殺」,二人氣勢進一步此消彼長。
拜登退選壓力減輕
特朗普在距大選不足4個月前被暗殺不死、共和黨上下同氣連枝的勢頭,跟陷入內閧的民主黨形成強烈對比,民主黨看來神仙難救。大亨馬斯克(Elon Musk)亦因事件迅速背書特朗普。對拜登而言,特朗普遇刺令外界焦點從拜登「退不退選」中移開,減輕了他的壓力。在反政治暴力呼聲下,作為總統的拜登有團結國家作用,事發後他發表全國講話譴責暗殺事件,的確有助於穩定民心。拜登正面臨微妙平衡,一是他必須繼續警告選民,特朗普對民主構成威脅,但同時他亦要承認,特朗普剛面臨性命攸關的威脅,外界正觀望民主黨會否更猶豫於迫拜登退選;而據報特朗普遇襲後,民主黨叫停了本來準備播出、攻擊特朗普的電視廣告。
列根「暗殺不死」變英雄
今次是繼已故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於1981年遭試圖暗殺後,再有美國總統或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遇刺。現在回看,列根是唯一一位在共和、民主兩黨和獨立選民中都獲得高評價的近代總統。當年列根1980年雖然擊敗卡特當選,但得票率僅為約50.7%。他被行刺前,有民調指支持他的民主黨選民有38%、獨立選民則有53%;遇刺事件發生後,他的支持率大幅上升,為其立法議程提供極大助力,並有助在84年成功連任。列根上任100天時,支持他的民主黨選民達51%、獨立選民70%,而共和黨人更有92%支持他。列根於4月28日回到國會推動經濟法案時,獲英雄式歡迎和長達3分鐘的起立鼓掌,可見「暗殺不死」對民望的影響力有多大。
特朗普「自導自演」機會不大
美國今屆大選出現如此戲劇性的發展,陰謀論滿天飛在所難免。最多人質疑的,相信是共和黨陣營,甚至是特朗普「自導自演」。《紐約郵報》指行刺案後,「特朗普(Trump)」立即成為社交平台X熱搜關鍵字第一位,隨後則是「自導自演(staged)」,有網民稱「特朗普中槍完全是演出來的」,認為槍手若有心處他於死地,不會失手。也有陰謀論者指,特朗普遇刺後被拍下「千載難逢」的照片,構圖完美得令人難以置信,是「預先安排的」。然而在民主黨陷入大混亂之際,相信特朗普無必要「搵命博」,始終子彈無眼,就算不是一命嗚呼,以特朗普78歲高齡來說,一旦在台上跌倒也隨時手尾長;加上若「自導自演」被揭穿,豈非把大好形勢自我逆轉,拱手相讓給拜登。另一個可能性是有共和黨內激進派人士「擅自」行動,為特朗普博取選票。但特朗普在民調領先下,支持者何必要做「死士」為特朗普催票?根據初步曝光的槍手身份,為20歲青年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是共和黨選民,令人疑惑的是,有報道揭示他於18歲登記為共和黨選民之前一年,曾在拜登就職總統當日,捐款予親民主黨組織,其行刺動機尚待當局調查。
資料來源:AM 730
12.【澳洲】留學生在澳尋求庇護續增 中國申請者佔最多
隨著澳洲政府大幅收緊國際教育簽證後,留學生申請難民簽證的數字預料將會暴增。
內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留學生尋求庇護的申請,平均每月有261宗;5月有357宗的申請,高於4月的239宗和3月的315宗。與此同時,5月的所有難民申請總數為2380宗,是澳洲對尋求庇護者關閉邊境以來最高。
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5年,共有3555名中國留學生向澳洲申請保護,其次是馬來西亞學生的1788人、印度1112人,泰國、巴基斯坦和哥倫比亞均有數百人——不過,絕大部份申請都被拒絕。
與此同時,澳洲批出學生簽證的比率正處於79%的歷來最低水平。當中,中國公民獲批的比例最高,達94%;其他較多尋求庇護的國家之中,印度人獲批學生簽證只有66%,哥倫比亞為76%。
在2023-24年度,澳洲向77,185名中國公民批出學生簽證,印度學生為45,659人。
雖然當局在審批學生簽證時都會評估是否有轉為尋求庇護的風險,但內政部長歐妮爾(Clare O’Neil)在回覆《雪梨晨鋒報》查詢時,未有直接回答為何中國公民尋求庇護的數字如此多,仍獲批大量學生簽證。
她指,中國留學生人數多,顯得申請保護的數量多,而當局在審批學生簽證申請時,審查申請保護可能性的權重僅佔10%。
前移民部副秘書長里茲維(Abul Rizvi)質疑,雖然中國是有真正的尋求庇護者,但來澳洲留學的人多數來自中產家庭。他相信,隨著澳洲政府大幅收緊移民數字,會有更多持學生簽證但無技能的人士申請保護,以留在澳洲。
資料來源:SBS
13.【澳洲】澳洲對待殘障人士的移民政策引發爭議 「你在這裏不受歡迎」
兩年前,當盧卡(Luca)在珀斯一家醫院出生後,他父母的世界發生了始料未及的、反轉式的巨大變化。
伴隨著喜悅而來的是令人震驚的診斷結果: 盧卡患有囊性纖維化。隨後已在澳洲生活了八年的勞拉·庫裏(Laura Currie)和丈夫丹特(Dante)被告知,他們不能永遠留在這裏。盧卡可能給這個國家帶來經濟負擔。
「我想我哭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我只是為盧卡感到非常非常難過,」勞拉·庫裏說,「他只是一個毫無抵
抗力的兩歲半的孩子,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歧視。」
澳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出生在國外。長期以來,該國一直將自己視為「移民國家」——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移民者的家園,致力於為他們提供公平環境和全新開始。這一理念已融入該國民眾的身份認同之中。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尤其是對於那些身患殘障或嚴重疾病的人來說。
澳洲是少數幾個時常以醫療需求為由拒發移民簽證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如果你在最長10年的時間段裏醫療費用超過8.6萬澳元(5.7萬美元;4.5萬英鎊)。新西蘭也有類似的政策,但澳洲更嚴格。
當局為這項法律辯護,認為它是遏制政府開支和保護公民獲得醫療保健的必要手段。政府稱,從技術上講,這些簽證並沒有被拒絕。但事實上這些申請也不會被批准。有些人可以申請豁免,但並非全部。他們也可以對決定提出上訴,但上訴過程漫長且費用高昂。
活動人士認為這是一種歧視,與現代人對殘障的態度格格不入。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希望在未來幾周內能有所改變,官方正在對健康要求進行重新評估。
勞拉·庫裏和丹特·文迪特利從蘇格蘭移居澳洲,從事該國急需的工作。勞拉是一名幼兒園教師,而丹特是一名油漆裝飾工。他們在盧卡出生前就開始申請永久居留權。但現在,他們覺得在這裏建立的生活和繳納的稅款全是徒勞的。
「這就好像,當你們(澳洲)需要我們時,我們在這裏為你們服務,但當角色互換,我們需要你們時,
就變成『不,對不起,你們花了太多錢,你們回自己的國家去吧』。」
澳洲嚴格的移民政策是有跡可循的。它有自己的「截船」政策,即將乘船抵達的移民被送往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太平洋島嶼瑙魯的離岸拘留中心,這在近幾年成為有爭議的頭條新聞。直到1970年代,澳洲才徹底擺脫了從1901年《移民限制法》開始限制非白人移民數量的「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移民律師簡·戈特哈德(Jan Gothard)說,同樣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殘障和健康方面的歧視猶在。她說:「我們對待殘障人士的方式仍然與1901年時無異,我們認為他們不是澳洲歡迎的人。」
她是「歡迎殘障人士」組織(Welcoming Disability)的成員,該組織一直在向政府施壓,要求徹底修法。令人驚訝的是,澳洲的《移民法》竟然不受本國《殘疾歧視條例》的約束。
簡而言之,無論你在澳洲居住了多久、是否在澳洲出生、是否擁有私人醫療保險,甚至是否可以自己支付醫療費用,只要你被認為經濟負擔過重,就無法滿足健康要求。
澳洲政府表示,99%的簽證申請者都符合健康要求,但據官方數據,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有1779人未達要求。
移民部長安德魯·賈爾斯(Andrew Giles)拒絕接受採訪。但他最近表示,「任何在澳洲出生並受到移民健康規定不利影響的兒童都可以申請部門干預。」而他本人也曾「積極干預」過一些案例。
但這些家庭表示,在本已困難重重的時刻,這種申請的過程讓人筋疲力盡。
留下來的代價
梅赫維什·卡西姆(Mehwish Qasim)對這種挑戰有著第一手了解。她說:「當孩子生病時,你的生活中會多很多事情,你要掙扎、乞求、申訴,請求人們幫助你。」梅赫維什和丈夫卡西姆曾持續爭取留在澳洲,其案件引起全球關注。
他們的兒子沙凡(Shaffan)於2014年出生,患有罕見的遺傳病,並有脊髓損傷,需要全天候護理。這對來自巴基斯坦的夫婦本打算最終回國,但沙凡的出生改變了一切。因為搭乘飛機會給他帶來生命危險。
最終,2022年,他們被告知可以留下來。在這八年裏,作為資深會計師的卡西姆無法從事自己想做的職業,而只能在咖啡館、超市和打車應用中找些工作謀生。
「他們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情況——你不應該置人於風口浪尖。」卡西姆女士說。
庫裏和她的丈夫也沒有放棄——對於盧卡來說,澳洲現在就是他的家,他們正在填補國家需要的工作崗位。他們希望這足以讓他們贏得上訴。如果敗訴,他們需在28天內離境。
對盧卡來說,徵結在於一種昂貴的藥物「Trikafta」。他沒有服用這種藥,甚至可能對其不耐受。但該藥物依然被澳洲用於估算他所需的治療費用——大約180萬澳元。這使其醫療費用超過了允許的上限——10年8.6萬澳元——這也被稱為「重大費用門檻」。
雖然活動人士對最近該門檻被提高(從5.1萬澳元提高到8.6萬澳元)表示歡迎,但他們仍然認為這並不能反映平均開銷。
當局自己的數據顯示,政府每年在普通公民身上至少花費17610澳元——2021年至2022年的最新數據顯示,人均醫療產品和服務支出為9365澳元,福利支出為8245澳元。在10年裏(這是簽證評估的最長期限),這筆費用將超過17萬澳元。因此,活動人士質疑政府是如何確定這一門檻的,因為其只有人均水平的一半。
他們還希望將教育支持相關費用從計算中剔除。這對那些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唐氏綜合症、多動症和自閉症等疾病的家庭造成了影響。
克萊爾·戴(Claire Day)和家人打算跟隨幾年前移居澳洲的哥哥的步伐搬到這裏,但這一計劃卻遇到了阻礙。
她年近10歲的小女兒達茜(Darcy)患有唐氏綜合症。移民專家告訴她,正因為如此,她獲得簽證的機會很小。
在肯特郡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她滿懷憧憬地談起她所期待的海外生活。她表示,陽光是一個不小的吸引力,但還有「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為她想「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作為一名在倫敦警察廳工作了21年的警官,她希望抓住澳洲警察部隊大量招人的機會。他們的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由前英國警官拍攝的宣傳視頻,展示他們開著沙灘車在海灘巡邏、在衝浪中放鬆的澳洲夢。據政府統計,去年有3萬名英國人移居澳洲,他們只是其中一部分。
克萊爾·戴收到了兩份工作邀請,一份來自昆士蘭州警察局,另一份來自南澳洲州。作為工作的一部分,她還有權獲得永久簽證。現在,她卻不那麼確定了。
「我原本希望這不會是個問題,因為達茜沒有任何健康問題。她身體很好,也很健康,她在上學,參加俱樂部等各種活動。」
這樣的故事讓活動人士相信,本質而言,這項政策是一種針對殘障人士的能力歧視。
「如果我們對(海外的)殘障人士說『這裏不歡迎你』,我們就是在直接對這個國家的殘障人士說『這裏也不歡迎你』。」戈特哈德博士說。
「(我們在說)你知道,即便有機會,我們也寧願不要你。」
社會工作者希茲琳·艾莎(Shizleen Aishath)說,她在獲知這些健康要求時「瞠目結舌」,並且感到如履薄冰。
作為一名前聯合國僱員,她來到澳洲繼續深造,並打算以後回到馬爾代夫。但在2016年兒子凱班(Kayban)出生時進行了緊急剖腹產,分娩時使用了產鉗。凱班患有未確診的血友病,並遭受了嚴重的腦出血。他現在需要全天候護理,所以一家人選擇留在澳洲。
但凱班被拒絕給予臨時簽證,因為他被認為是太大的負擔——儘管這個家庭有私人醫療保險,而且沒有使用國家資源。其他家庭成員都順利拿到了簽證。
「殘障是阻止你移民的唯一原因,別無其它。」艾莎說。
經過漫長的上訴,凱班獲准留下。他的家人現在正凖備下一場戰鬥——能夠無限期地留在這裏。
資料來源: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9182733.amp
14.【其他】百萬美元富翁|全球人數料續增 英或劇減近2成 台灣增幅最大
瑞銀(UBS)最新的2024年球財富報告預計,全球發達及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中資產達百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人數在2023年至2028年內持續增加,最大增長為台灣。然而,迎來工黨新政府的英國將是少數資產百萬美元人數減少的國家及地區之一,跌幅料接近兩成。
報告包含56個發達及發展中國家或地區,52個預計資產達百萬美元的人數將持續增加,僅4個國家及地區出現減幅。主要經濟體中英國預料百萬美元富翁人數減少17%,荷蘭亦下跌4%。
增長最多國家或地區為台灣達47%,報告指主要受惠於芯片行業興盛及富裕外國移民流入增加。土耳其﹑哈薩克及印尼分別43%﹑37%及32%增長,位列第2至4名。
UBS全球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師多諾萬(Paul Donovan)指出,英國現時的百萬富翁人數排名全球第3,但相比經濟體量而言,數量明顯更多。他指英國的人數增長將被資本外流而抵消。
多諾萬亦指出,英國百萬富翁人數預計下降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有關,富裕俄羅斯人士多年來以倫敦為資產基地。同時,杜拜及新加坡等地的低稅政策持續吸引英國的非當地百萬富豪。
報告指全球財富在2023年反彈,錄得4.2%增長,一改2022年下跌3%的頹勢。恢復勢頭主要由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地區的4.8%增長帶動,其次為亞太地區的4.4%及美洲的3.5%。
2028年預測百萬富翁人數變化(部分國家或地區)
美國:增加 16%
中國:增加 8%
英國:減少 17%
日本:增加 28%
法國:增加 16%
德國:增加 14%
加拿大:增加 21%
澳洲:增加21%
意大利:增加 9%
荷蘭:減少 4%
俄羅斯:增加 21%
台灣:增加 47%
資料來源: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