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移民快訊】加拿大逾百「救生艇」PR遲遲未批,港人無得優先處理?英國BNO Visa 再放寬想申請父母既朋友有咩要留意?
Part 1:https://www.youtube.com/live/i87CjpXluHg?si=LCe7BwkiUlifaLtv
Part 2 : https://www.youtube.com/live/w3PfYFjS8Yk?si=4xxmPwQgs_a61NcZ
1.【香港】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文章探討:香港為何變成「趕客之都」?
3.【香港】全球最型格街道|墨爾本及香港「打卡熱點」獲評頭兩名
4.【韓國】數據看外傭爭奪:韓國擬引入家庭傭工 一出手薪酬比香港高兩倍?
5.【英國】BNO Visa|英國再放寬推6修訂 容許成年受養人後來加入申請赴英
6.【英國】英國925萬人無業 國家統計局:16至34歲群體增加所致
7.【加拿大】十萬火急|救生艇計畫永居審批速度緩慢 港人團體提3方案促聯邦政府對症下藥
9.【加拿大】不滿「租霸」2百業主集會示威 華裔房東:趕得走租客也收不足租金
10.【加拿大】經濟不景|大量加拿大企業接連申請破產
11.【澳洲】全澳技術人才嚴重短缺 新報告建議「關鍵」解決方案
點擊觀看:https://www.youtube.com/live/i87CjpXluHg?si=XDjEOf7IhMCWmiS9
—————-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1.【香港】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文章探討:香港為何變成「趕客之都」?
新冠疫情結束後,香港社會很快又恢復了熱鬧。我上星期五就出席一個講座,旁聽一位學者分析如何講好香港故事。散場後主辦活動的朋友拉著我留下來,和講者到附近的一家酒樓聚餐。
或許是週五的關係,許多人當天晚上選擇出外與親友用膳,平日生意一般的酒樓竟然罕有地人頭湧湧。酒樓經理跟我們說只有一小時用餐時間。
近些年香港飲食行業尤其是中小檔餐廳流行限時文化,食客有時貪圖方便只好接受這種規則。但酒樓只能用膳一個小時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大家面面相覷,準備去別的餐廳。酒樓經理見勢頭不對,改口答允給我們一個半小時。
話是這麼說,酒樓還是用了一些小伎倆迫使我們盡早離開。我們坐下來點好菜,十多分鐘後一大堆菜餚就全部送上桌面,大家吃得狼吞虎嚥。飯畢,服務員又立刻走過來收拾殘餘物,暗示我們要買單離座。一頓聊天交流的飯局,在一個半小時內匆匆完結。
事後我們一致得出一個結論:這家酒樓的食物水平尚可,可是服務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香港旅遊業在疫後的復蘇速度不如預期,去年訪港旅客只有3400萬人次,相比2018年高峰時期的6500萬人次足足少了一大截。更甚的是,不但旅客少來香港,連港人也「放棄」香港,一窩蜂地跑去深圳消費。香港商場和餐廳每到週末就冷冷清清,零售和餐飲業叫苦連天。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來一直吸引了許多中國大陸遊客前來。但香港旅遊業長期依賴購物,越來越單一,已不能滿足大陸遊客的多元化需求;再加上近些年與旅遊業相關的服務水平每況愈下,更令許多遊客對香港避而遠之。
過去一年,許多大陸朋友來香港旅遊後都不約而同地大吐苦水,說香港酒樓和茶餐廳的服務員好像很煩躁,從下單到付款都處在一個很憤怒的狀態,彷彿他們才是消費者。
事實上,服務態度差在香港飲食行業已見慣不怪。一些餐廳甚至還設立一些很不合理的的規矩,包括限制時間用餐、不讓客人選擇座位、要求食客拼桌等等,讓人吃得一肚子氣。
港澳辦副主任:香港不可能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除了飲食業,無論是港人還是遊客,過去一段日子對香港零售業員工的服務態度也是怨聲載道。最近就有立法會議員憶述,他早前在尖沙咀的一座大型商場用餐後,向商場的一位客服人員問路,豈料受到冷落。另一名議員更在立法會會議上當面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投訴,指自己在香港著名旅遊景點山頂和兩位服務人員聊天時,感到「被鄙視」。
香港的士業議會去年復辦因疫情停辦三年的「的士服務質素」調查,訪問了全港1211名德士乘客。結果發現,的士的服務素質評分較疫情前大跌7分,只有58.4分,當中以「司機待客以禮」的評分最低,反映香港的士司機的服務水平大不如前。
按道理說,服務業是香港重要的產業,而且港人的公民素質普遍良好,但為何許多與旅遊業相關行業的員工偏偏「苦著一張臉」呢?說到底,這和香港獨特的城市文化有關。
香港地少人多,租金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餐廳為了維持收入,只能追求翻台率,致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服務最多的顧客。很多餐廳從早到晚都處在繁忙的「迎客」狀態中,夥計們遇到慢條斯理的食客,往往會拋以白眼甚至是惡言催促。
此外,香港打工仔的工作時間偏長,飲食和零售業的僱員平均每日工作十個小時是家常便飯。正常人天天站著十來個小時工作,很難長期保持微笑。
香港過去三年出現移民潮,各行各業人手不足,零售餐飲業業界尤為嚴重。去年上半年有調查就發現近85%受訪批發零售商長期人手短缺,令業界的服務水平問題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香港失業率近年一直維持在3%左右,差不多是全民就業。大部分服務員都不擔心找不到工作,自然有本錢向顧客擺「臭臉」。
可以說,香港餐飲及零售業的禮貌問題由來以久,甚至已成為社會頑疾,只是近來更加嚴重而已。之前沒有比較尚可以忍受,但隨著鄰近地區如深圳的服務水平不斷進步,香港的問題就突顯出來,引起外界關注。
「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是不夠的!」20多年前劉德華拍攝宣傳片「優質服務致勝之道」的經典對白,成為香港服務行業的待客指標。目前香港正集中精力發展旅遊業,剛剛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便首次提出推行禮貌運動。這個問題若不盡快解決,香港的「趕客之都」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鞏固,影響香港對外的形象和經濟復蘇。
資料來源:香港01
3.【香港】全球最型格街道|墨爾本及香港「打卡熱點」獲評頭兩名
英國文化娛樂雜誌《Time Out》發佈今年的全球最型格街道名單,墨爾本最受歡迎的街道之一High Street再次奪冠。
這條街位於墨爾本內城區北部,橫跨Northcote、Thornbury和Preston三個區。《Time Out》認為,High Street之所以能鞏固其金牌地位,得益於既吸引當地人,也受到廣大遊客歡迎的豐富美食。
該雜誌寫道:「想品嚐一生中最美味的千層面嗎?去1800 Lasagne。想在日落時分,手持一杯 Spritz,將郊區的美景盡收眼底?那就去 Gigi Rooftop。」
《Time Out》的墨爾本編輯Leah Glynn說:「講到美食、文化和休閒好去處,墨爾本人可謂花多眼亂——比如Chapel Street、Sydney Road和Smith Street。但在2024 年,大家的重點是這條橫穿三區的主街上。」
「這裡有你所期待的各種型格——史詩般的餐廳、隱秘的酒吧、現場音樂表演場所和古董店;但這裡也有一種熱情的社區精神,每個人都可感到賓至如歸。」
每年《Time Out》都會收集來自全球各城市的讀者對居住地的餐廳、酒吧、文化、夜生活、社區聯繫等各方面的評價,再結合各地編輯的意見,選出全球最型格街道名單。
港島荷里活道排次席
繼2022年上環太平山街取得全球最型格街道第七名後,香港憑中環荷里活道(Hollywood Road)再次打入前十名,並首次躋身三甲,位居第二。
荷李活道自1844年開闢以來,已經有過百年歷史。它全長約一公里,是香港歷史悠久的主要街道之一。它見證了香港從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歷程,記錄了發展變遷。
如今,荷李活道成為了香港的熱門旅遊地之一,匯集了中西文化的多元特色和人情味店。從百年古廟、古董店到老字號食肆、米芝蓮餐廳、咖啡店、潮流小店,以及藝廊和隱秘的塗鴉打卡點。
澳洲另一條入選全球30條最型街道名單的是雪梨市中心的Foster Street,它位於中央火車站旁僻靜的Surry Hills,分佈有多間隱世食肆。
全球最型格街道名單:
- High Street, Melbourne
- Hollywood Road, Hong Kong
- East Eleventh, Austin
- Guatemala Street, Buenos Aires
- Commercial Drive, Vancouver
- Jalan Petaling, Kuala Lumpur
- Rua da Boavista, Lisbon
- Arnaldo Quintela, Rio de Janiero
- Chazawa-dori, Tokyo
- Consell de Cent, Barcelona
- Bree Street, Cape Town
- Oranienstraße, Berlin
- Fifth Avenue, Park Slope, New York City
- Ban Tad Thong, Bangkok
- East 3rd Street, Los Angeles
- Rua Sá de Noronha, Porto
- Gerrard Street, London
- Conde Duque Street, Madrid
- Bucareli, Mexico City
- Rue de Belleville, Paris
資料來源:SBS
4.【韓國】數據看外傭爭奪:韓國擬引入家庭傭工 一出手薪酬比香港高兩倍?
上周,韓國中央銀行提議以低於國家標準的工資水平引入外國家庭照顧人員(傭工或看護),來幫助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打破以往外籍勞工與韓國人享同等最低工資水平的規定。隨着日、韓等亞洲發達經濟體老齡化、低生育率等問題愈發嚴重,各地政府正竭力採取措施、依賴外勞來解決護工人員短缺。
韓國去年開始實行外籍家庭傭工試點,迎來首批100名傭工。通過吸引來自東南亞的勞動力幫助韓國家庭照顧孩子和做家務,韓國政府希望能推動生育率,並避免在職父母因家庭義務而不得不放棄工作,造成經濟損失。
韓國衛生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2年韓國共需要19萬名家庭傭工,預計到2032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8萬至71萬,到2042年將增至61萬至155萬。
然而,韓國中央銀行在報告中指出,韓國家庭急需韓可負擔的兒童和老人照顧服務。而相關費用高昂,目前一名全職保育員的月薪約為264萬韓元(約合1.6萬港元),比年約30多歲韓國父母收入中位數的一半還高,全職老年護理人員的薪酬則更高,一般為370萬韓元(約合2.2萬港元)。
目前,在首爾實行的試點計劃已經對外籍傭工採取較低工資,規定其每小時最低工資為9620韓元(約57港元),外加加班費和津貼,預期月薪約為200萬韓元(約合1.2萬港元),仍然是香港和新加坡外籍傭工收入水平的三倍。此外,韓國還為外籍傭工提供單獨的宿舍。
據韓國央行預測,到2042年,缺乏可負擔得起的護理及照顧服務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1%至3.6%。
同樣面對老齡化的日本亦出現護工(有專業護理資格)短缺的燃眉之急。2022年,日本護理業首次出現勞動力淨流失,岸田文雄政府去年為護工發放額外政府津貼,每月每位護工可多得6000日圓(約合320港元),持續至2024財年服務費調整前。
日本在2017年首次引進了護工居民資格,試圖吸引外籍勞工補充護理業人手。從那時起,外籍認證護理人員在日本逗留的時間不再受限,可在日本長期逗留,還可以攜家屬來日居住。
日本2017年以來外籍護工人數變化
日本目標在2024年引入最多6萬外籍護工(累計)在日工作,惟截至2022年,在日外籍護工人數仍不及1萬。
調查顯示,2017財年約有400名外國護理人員在日本工作,2019財年累計增至1300人,到2022財年,許多在日外國留學生受疫情影響留在日本,考取護理人員資格證,令外籍護工數組躍升至約6900。日本政府計劃至2024年引入累計最多6萬名護工,惟目前離這一目標仍有明顯差距。
為進一步吸引外籍人員,日本衛生部2023年開始對外國護理人員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和日語交流能力等問題,試圖制定措施、希望在外籍護工爭奪戰中取得優勢。
資料來源:香港01
5.【英國】BNO Visa|英國再放寬推6修訂 容許成年受養人後來加入申請赴英
英國政府3月14日發布解釋備忘錄,講述對移民規則各種修訂,當中包括對BNO簽證(BNO Visa)的6項修訂,其中談到容許BNO簽證持有人的成年受養人在發生變化、無法獨立生活時,可後來加入申請赴英與持有人團聚。
英國2021年向BNO(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香港人推出BNO簽證,容許他們申請赴英國居留。
在最新文件中,英國政府講述對BNO簽證的6個修訂,其中一個修訂是容許BNO簽證持有人的成年受養親屬(Adult Dependent Relatives)在身份發生變化、無法獨立生活情況下,可以在後來申請(apply later)赴英國與主申請人團聚,此意味成年受養人往後未必要與主申請人同步申請BNO簽證,可以在後來加入。
另一修訂是讓在英國申請庇護(asylum)而正在移民保釋(immigration bail)期間的人士,可以申請BNO簽證。
其餘4項修訂還包括:
- BNO簽證持有人一般不能申請公共援助,但在一些情況下可申請豁免,視乎英國政府是否批准。新修訂容許已成功取得豁免者,可獲進一步許可符合獲取公共援助資格,意味在續簽時不須重覆申請。
- 對於持有30個月BNO簽證、且申請延長簽證者,容許決策者(decision makers)把其BNO簽證延長最多28天。英方文件指,此將有助簽證持有人在無需進一步提出臨時許可申請情況下,完成資格所需的5年定居期。
- 確保同時擁有BNO身份(BNO Status)和英國公民(British citizenship)身份者,其合資格家庭成員可以申請BNO簽證。
- 取消對伴侶和成年受養親屬居留許可截止日期與主申請人相同的要求,讓他們可申請稍後加入赴英。文件稱,此將容許英方人員向持有人的家庭成員批出完整期限(full length)的許可。
資料來源:香港01
6.【英國】英國925萬人無業 國家統計局:16至34歲群體增加所致
英媒3月12日報道,英國現時約925萬人未有從事經濟活動,比上季多出10萬人,佔成年人口21.8%。國家統計局指,近期經濟不活躍是由16至34歲無業群體人數增加所致。
《每日郵報》12日報道,截至1月,英國35至64歲人士失業率有所下降,因家庭而退出勞動市場的女性僅134.2萬人,打破歷史新低。然而16至34歲無業人士卻大幅增加,推高整體數字。
報道稱,當地925萬名無業者中,近250萬人患有長期疾病,並引述有分析指,現時有390萬人正申領福利,無須工作。顧問公司數據顯示,過去3年申請失業援助金的人數大增20%。
政府消息人士指,本季患長期病而無法工作者已減少2.8萬人。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施榮達(Mel Stride)稱,英國「經濟計劃正發揮作用」,經由下一輪福利改革,領取最高級別喪失工作能力福利的人數將減少37.1萬人,他們可獲協助,重拾工作。
原文網址: 英國925萬人無業 國家統計局:16至34歲群體增加所致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051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資料來源:HK01
7.【加拿大】十萬火急|救生艇計畫永居審批速度緩慢 港人團體提3方案促聯邦政府對症下藥
有港注香港人的加國團體指出,本國為港人而設的「救生艇計畫」審批永久居民申請的速度嚴重滯後。本地港人組織「港加聯」近日一項調查發現,有在加港人最長需時19個月才得到永居身份,大大影響目前在加國的合法居留地位。有份協助港加聯進行有關後續工作的政策研究總監及地緣政治研究學者蔡俊威接受記者訪問表示,「港加聯」已就相關情況向政府提交建議,加速審批工作以解決申請人因居留問題而遇到的困境。
蔡俊威說,「港加聯」研究調查在短短7天內收到582份個案,當中43%以Stream A,即讀書移民方法申請,其餘透過Stream B,即工作移民申請永居。在這582份有效回應當中,有528份申請連Confirm Physical Presence in Canada(簡稱「CPP」)的確認文件也未曾收到。而收到電子版永久居民身分的人數更只得七份。在未收到永居確認的人當中,超過63%的申請人等待時間已經超過6個月,甚長達19個月。而根據以往數據顯示,在救生艇政策推行初期,申請人收到永居權的申請時間最快由數星期到6個月不等。
他補充,很多嚴重滯後的申請均交由尼亞加拉大瀑布辦公室處理,其餘個案亦不乏由多倫多、溫哥華等辦公室處理。
蔡俊威表示,申請人在等待永居批出的過程中,必須具有合法身分留在加拿大境內。而部分以學簽身分留在境內的人,一旦他們畢業後,簽證亦會隨即到期,隨後就必須申請Post-Graduate Work Permit(簡稱「PGWP」),或救生艇計畫中的開放式工作簽證(簡稱「OWP」),以確保延續合法身分留在加拿大境內。
惟現時的情況是,有申請者的合法身分到期後,同時正在入紙的身分亦未得到批核,造成不少簽證到期的個案。有部分個案則是小朋友的未成年人學簽(Minor Study Permit)需要更新,但因身分未明而未知是否需繳交全費學費才能繼續讀書,令申請者感到萬分徬徨。
蔡俊威指出,港加聯已就情況寫成了一份政策書,提供三個建議,交給加拿大國會移民及公民身份常設委員會(CIMM)及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部長。
第一個建議是給予救生艇申請者延續無限期居留身份(即maintained status),直至永居申請有結果為止,減輕IRCC處理港人同時遞交多個身分申請而增加的工作量。
第二個建議是豁免申請者重複提交良民證,因為很多申請人在過往申請OWP或學簽時已經遞交了良民證,及後並未有再出境,此舉能減低社會成本。
最後,第三個建議是鑑於因2019年香港社會運動而受牢獄之苦的港人陸續出獄,加上香港的23條立法加速推行,建議將救生艇計劃延長兩年至2028年8月31日,讓更多人可申請「救生艇」計劃,貢獻加拿大社會。
蔡俊威說,「港加聯」的下一個行動就是向媒體發放消息,希望引起港人社區及公眾關注問題。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9.【加拿大】不滿「租霸」2百業主集會示威 華裔房東:趕得走租客也收不足租金
大溫地區一些業主對目前的租務環境感到不滿,他們組織起來並發動聯署,以爭取更多權益,在求見省房屋廳長不果後,更聚集到他的辦公室外集會。
據Global News報道,200多名有物業出租的業主及其支持者,今(10日)聚集到卑詩省房屋廳長柯議倫(Ravi Kahlon)位於三角洲的辦公室外舉行集會。這次行動亦是要聲援於去年10月發起的一份聯署,向省府提出相同的訴求。
集會參加者認為,現行的租務條例被一些有問題的租戶濫用,而且很多已經過時,阻礙了有意租出物業的業主。
大溫一名業主林鳳(Feng Lin,譯音)說:「我們需要有一些公道和對業主的保障。我們得到的保障非常有限,例如租戶不交租,業主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驅逐租戶。有關程序耗時很長,即使最終成功趕走了沒交租的租客,也可能拿不到租金。」
聯署由一個名為卑詩業主權益協會(Landlord Rights Association of B.C.)的組織發起,該組織聲稱本省的租務法例不公平地向租戶傾斜。
聯署迄今為止獲得了15,780個網上簽名,該會表示還收集了超過14,000個親筆簽名。
聯署提出十項訴求,包括要求住宅租務審裁處(Residential Tenancy Branch,簡稱RTB)加快處理糾紛的裁決、恢復定期租約,以及提高法定的租金加幅上限等。
然而,聯署沒有得到本省最大的業主組織卑詩業主協會(B.C. Landlords Association)的支持。
發起聯署的業主表示,曾三次要求約見柯議倫,但他以事忙推辭。業主們無計可施,所以聚集一起以示團結,並表達他們有真正的問題需要獲得關注。
柯議倫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我們正處於住房危機之中,需要確保盡一切努力為租戶提供支持,確保他們有安穩的家園,同時也為業主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有信心地出租自己擁有的房屋。」
柯議倫表示,正試圖平衡在住宅租務審裁處為租戶和業主提供的支持,並指出,儘管去年的申請處理糾紛的個案數量增加了10%,但平均等候時間減少了接近一半。
省府表示,已派員會見集會組織代表,將把意見轉交房屋廳主事官員。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0.【加拿大】經濟不景|大量加拿大企業接連申請破產
加拿大經濟處於疫情後的歷史低位,專家預計2024年企業破產率將會高企不下。
Davies Ward Phillips & Vineberg LLP 合夥人 Natasha MacParland表示,疫情期間政府大規模支援商店,令需要進入破產或重整程序的企業數字處於歷史低位。但2023年起,破產情況開始惡化。
根據破產監管辦公室的數據,2023 年企業破產數量比 2022 年增加 41.4%。 與 2019 年相比成長了近 31%。
然而專家表示,一定程度的破產對經濟有利。當企業無法償還債務和其他費用時,企業通常會面臨破產,包括破產和重組議案。 破產意味著企業即將倒閉,而議案則提供了重組的方法。
貿易出版物Insolvency Insider 的編輯 Dina Kovacevic 表示,政府的支持和耐心的貸款機構多年來一直將企業破產水平保持在較低水平,比行業觀察人士預期的時間要長。
「2023 年,由於企業無法償還新冠病毒貸款,我們看到破產水準開始上升。 貸款人開始變得有點不耐煩。」
她表示儘管疫情後破產數量有所增加,但強調部分破產企業在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陷入困境,而其他企業則可能處於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的行業,例如零售商和餐廳。
專家補充,破產企業數字或會在2024 年下半年開始逐漸減少,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今年1月破產企業數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The 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表示,一月中旬是企業獲得部分疫情貸款豁免資格的最後期限,這可能是推動當月企業破產的主要原因。
CFIB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副總裁Simon Gaudreault表示,企業已經在應對通膨、勞動力短缺、利率上升和消費者支出疲軟等問題。 他說,這個最後期限很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部分小公司甚至會選擇直接關門倒閉。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11.【澳洲】全澳技術人才嚴重短缺 新報告建議「關鍵」解決方案
澳洲需要增加移民接受英語培訓的機會,並加強認可他們的專業資格,以便國家受益。
要點
- 一份新報告顯示,澳洲需要更有效地善用技術移民。
- 聯邦政府在移民系統的改革,已採取行動限制海外淨移民。
- 研究發現,由於英語能力較弱,近期新移民的工資平均下降了約 9%。
新研究發現,澳洲必須加強認可移民的國際專業資格,以幫助解決嚴重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CEDA)於周三(3月13日)發表報告,表明澳洲需要更有效地善用技術移民。
報告建議增加他們接受英語培訓的機會,並加強認可他們在海外獲得的資格和工作經驗。
聯邦政府在移民系統的改革,已採取限制海外淨移民。
該報告呼籲政府採取措施解決歧視和偏見,以協助移民就業。
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高級經濟分析師巴克(Andrew Barker)表示,近期新移民的收入明顯低於澳洲出生的工人,久而久之,情況會變得更差。
他說:「英語能力較弱和缺乏技能認可,阻礙了我們充份善用移民的技能和經驗,歧視也可能會產生影響。」
「很多人仍在從事低於其技能水平的工作……確保移民來到澳洲的最初幾年內,能夠善用他們的技能,對於解決經濟中長期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非常重要。」
在澳洲居住長達六年的移民,其平均收入比澳洲出生的工人低約 10%。
巴克表示,如果移民的薪金與澳洲出生的工人相當,每年將能釋放約40億元未實現的薪金。
研究發現,由於英語能力較弱,最近新移民的薪金平均下降了約 9%。
擁有研究生學位的女性移民就業結果最差,收入比同等教育程度的澳洲出生女性低近三份一。
資料來源: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