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移民快訊】成績差BNO港生英國升中變學霸?加拿大破記錄移民人數,學簽變永居將更難?

/【 每週移民快訊】成績差BNO港生英國升中變學霸?加拿大破記錄移民人數,學簽變永居將更難?

【 每週移民快訊】成績差BNO港生英國升中變學霸?加拿大破記錄移民人數,學簽變永居將更難?

【 每週移民快訊】成績差BNO港生英國升中變學霸?加拿大破記錄移民人數,學簽變永居將更難?

1.【香港】李家超:展望2024年推展兩大目標 搞活香港經濟及改善民生

2.【香港】移民潮放緩名校退學率回落 聖保羅男女比高峰期大跌近半

3.【香港】搶人才︱教育局撥兩市區空置校舍作國際學校惹議 議員質疑高估學額需求

4.【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放寬「第二家園」 最低門檻僅210萬 定存800萬可永居

5.【英國】英國脫歐過渡期滿3周年 民調:多數受訪者認脫歐不利國家

6.【英國】成績差同學英國升學變學霸 港生好奇:當地中學特別廢?

7.【加拿大】加拿大人海外就業新途徑 35歲以下可出國工作2年

8.【加拿大】今年非永久居民增加逾50萬人 專家坦言永居申請水漲船高

9.【澳洲】調查:澳洲兩成年輕人連開飯都要「靠父幹」

10.【澳洲】「港式納米盤」進佔澳洲?微波爐擺位惹更大爭議

11.【其他】MBA吸引力不如前 逾7成哈佛畢業生仍在搵工

 

點擊收睇:https://www.youtube.com/live/71FZgo8GsKc

 

有關任何「投資移民」、「海外升學」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

+852 6227 2336

📱 https://wa.me/85262272336?text=詢問有關投資移民

📥 http://m.me/auragloballtd

立即追蹤我們的IG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auragloballtd

立即Follow我們的YouTube Channel:Aura Global

 

 

1.【香港】李家超:展望2024年推展兩大目標 搞活香港經濟及改善民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月1日)表示,展望2024年,特區政府會推展兩大目標:第一,增強發展動能,搞活香港經濟;第二,改善民生,尤其在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第七屆區議會今天開始投入服務,更好凝聚社區力量,搞好民生。

 

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新征程

踏入元旦,李家超在社交專頁發表短片表示,2023年香港走上「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征程,有很多好的轉變,包括大家走出疫情,變得更開心、除下口罩,與家人朋友歡聚,重見對方的笑容,變得更有活力,市面熱鬧起來及經濟重拾活力,大大小小各類活動賽事重返香港,香港重返國際舞台中心等。政府展現幹勁,主動出擊,到世界不同地方說好香港故事,開拓商機,各行各業全力奮鬥,全面拼經濟、拼發展。他指,去年提出的兩個目標都已經做到,包括帶領香港走出疫情困擾和全力落實《施政報告》措施。

 

把握好「八大中心兩大樞紐」定

展望2024年,特區政府會推展兩大目標,包括增強發展動能,搞活香港經濟。在本地方面,政府推出了不同平台及活動,會繼續凝聚香港人的腦筋及能力,推廣香港好客和禮貌的服務態度,提供更多具新鮮感和多元化的活動節目 ,提升香港整體吸引力,振興日夜經濟,促進增長全面復常。

在對外方面,政府會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幫助外來企業走進國家市場,也把國家企業引出去,把握好「八大中心,兩大樞紐」的定位,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角色 。

第二是改善民生,尤其在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第七屆區議會今日開始投入服務,更好凝聚社區力量,搞好民生。李家超指會繼續接觸市民,制定有效政策,解決市民在社區面對的各種民生問題,希望大家可以生活得更幸福、更寫意 安居樂業。

李家超指,相信只要社會各界同心合力,2024年的香港一定會更勝從前,在國際舞台上變得更耀眼奪目。

 

資料來源:星島

https://shorturl.at/bcK89

 

2.【香港】移民潮放緩名校退學率回落 聖保羅男女比高峰期大跌近半

 

近年受港人移民潮影響下,本港學生持續流失,部分名校亦有大批學生退學,但根據多間名校的最新周年報告顯示,退學人數有回落趨勢,其中聖保羅男女中學於2022/23學年有65名學生退學,比起2021/22學年的102人及2020/21學年的114人大幅回落。而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及皇仁書院,退學人數也明顯減少。

根據多間名校往年及最新的2022/23學年周年報告顯示,退學人數均有所下跌。其中直資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於2020/21學年,有多達114人退學,佔全校人數約9.52%,是退學潮的高峰期;而2021/22學年仍有102退學,而2022/23學年則大減至65人,佔全校人數約5.43%,大跌近一半。

 

港島兩名校退學率先升後跌

至於另外兩間港島區傳統名校皇仁書院及香港華仁書院,近3年的退學率均是先升後跌。皇仁書院由2020/21學年約5.5%,升到2021/22學年約6.5%,2022/23學年則下跌至約4.5%。而香港華仁書院的退學率於2021/22學年最高達8.06%,約有62人退學;2022/23學年則跌至5.16%,約有36人退學。

另一名校聖若瑟書院的學生流失率亦回落,2020/21學年有968學生,2021/22學年跌至924,到2022/23學年剛好共有900名學生,微跌24人。德望學校(中學部)同樣回落,由2020/21學年的1263學生,2021/22學年減少達101人至1162人,至2022/23學年只微跌6人至1156人。

 

王錦輝中學退學人數大減

位於沙田的新興直資名校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中學部)報告也顯示,2020/21學年及2021/22學年同樣列明有112人退學,至於2022/23學年的退學人數減少,雖未有如以往列明退學及插班人數,但從學期初至學期尾的學生人數推算出,退學人數約有70人。

 

3.【香港】搶人才︱教育局撥兩市區空置校舍作國際學校惹議 議員質疑高估學額需求

 

教育局邀請團體就分配空置校舍/建校用地供國際學校發展表達意向,截止日期為2024年2月21日。當局已物色兩處在北角及九龍塘的空置校舍/建校用地作發展國際學校之用。現時在本港的國際學校辦學團體和其他有興趣並符合有關要求的團體,均可表達意向。

 

教育局撥出北角及九龍塘空置校舍/用地發展國際學校。

教育局今日(28日)邀請團體就分配空置校舍/建校用地供國際學校發展表達意向,截止日期為2024年2月21日。當局已物色兩處在北角及九龍塘的空置校舍/建校用地作發展國際學校之用。現時在本港的國際學校辦學團體和其他有興趣並符合有關要求的團體,均可表達意向。

 

政府招攬人才反應良好  估計約新增1 000個學際學校學額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強調,政府繼續搶人才、搶企業對香港十分重要。政府各項招攬人才措施自推出以來反應良好。各項輸入人才計劃預期會為本港注入大量人才,當局計劃透過校舍分配工作,新增約1 000個學額,應付來港人才子女對教育需求的增長。政府致力支持國際學校體系的蓬勃發展,以滿足在香港居住的海外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資而來港居住的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

其中九龍塘的空置校舍位於九龍九龍塘玫瑰街4號,前身為九龍小學,面積約3700 平方米,預計提供不少於480個學額,至於北角用地位於寶馬山校園徑9號,面積約2900平方米,預計提供不少於340個學額。

有興趣的團體在遞交回覆表格前應仔細閱讀載於「回應團體須知」的基本要求及相關指示。「回應團體須知」、空置校舍/建校用地的詳細基礎建設要求,以及回覆表格可在教育局網頁下載(www.edb.gov.hk/tc/sch-admin/sch-premises-info/allocation-of-sch/sae_2023/eoi_sae2023.html)。填妥的回覆表格須於2024年2月21日或之前以郵寄(香港添馬添美道二號政府總部東翼六樓)(以郵戳為準)或電郵([email protected])交回教育局基礎建設,國際學校及統計分部。

不過,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對局方的做法持不同意見。他指根據教育局文件,就讀國際學校的非本地生人數由2018/19學年的30,345人,減至2022/23學年的26,768人,跌幅達12%,質疑當局指學額需求殷切,是高估「搶人才」措施衍生的國際學校學額需求。

 

資料來源:星島

https://shorturl.at/bqtC4

4.【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放寬「第二家園」 最低門檻僅210萬 定存800萬可永居

 

馬來西亞在疫情後重啟第二家園(MM2H),然而一場疫情以及多輪政權更替,加上大幅提高申請門檻,令MM2H申請及批出簽證急速下滑85%,事實上東南亞地區多個國家近年紛紛推出優惠退休簽證吸客。大馬政府在「改完又改」政策之下,正式推出「放寬」申請條件重新吸客,只要定期存款逾800萬港元可獲得永居資格。

原本MM2H為大馬引入不少資金,打着「平價退休」的名號,雖然不獲入籍,仍然吸引不少人到大馬退休。經歷申請量直劈85%後,近日大馬政府公布最新三個級別的申請,分別是銀卡、金卡及白金卡。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銀卡:

  • 購入房地產最低價格必須為75萬令吉(折合約126萬港元)
  • 銀行定期存款需達50萬令吉(折合約84萬港元)
  • 可獲5年居留權及續簽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金卡:

  • 購入房地產最低價格必須為75萬令吉(折合約126萬港元)
  • 銀行定期存款需達200萬令吉(折合約338萬港元)
  • 可獲15年居留權及續簽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白金卡:

  • 購入房地產最低價格為150萬令吉(折合約253萬港元)
  • 銀行定期存款達500萬令吉(折合約843萬港元)
  • 可獲永久居留權

投資移民|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申請年齡

三個類別的申請者,最低申請年齡為30歲,只要年滿60歲,父母和姻親關係亦可被列為受養人。而主申請者的受養子女,最高年齡從21歲提高到34歲,只要子女未婚、不在馬來西亞工作即可,每年實際居住日數由每年90天,縮減至60天。

至於以往的最低月入4萬令吉(折合約6.8萬港元)申請要求已完全取消。

 

投資移民|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申請方法

  • 準備申請資料,即護照、良民證、健康證明、存款及入息或退休金證明,如有需要,可同時準備子女出世紙、與配偶之結婚證明
  • 申請者可到官方網站自行提交申請,或通過獲認可的代理申請
  • 等待申請審核,時間大約6至8個月,獲批可取得「有條件批准信」(Conditional Approval)
  • 在6個月內前往馬來西亞完成開設定期存款戶口
  • 再進行體檢、購買醫療保險等條件
  • 前往第二家園中心繳交簽證費及保證金(Security Bond)

 

對於銀卡及金卡申請者,購入房地產最低價格必須為75萬令吉(約126萬港元),前者銀行定期存款需達50萬令吉(約84萬港元),獲得5年居留權,可續簽,後者定期存款需達200萬令吉(約337萬港元),獲得15年居留權,其後可續簽。

而白金卡最低購買價格為150萬令吉(約253萬港元)。至於最新政策是可獲得永久居留權,白金卡申請者定期存款達500萬令吉(約843萬港元),獲得永居資格。

以上三個類別的申請者最低申請年齡為30歲,只要年滿60歲,父母和姻親關係亦可被列為受養人。另主申請者的受養子女,最高年齡從21歲提高到34歲,只要子女未婚且不在馬來西亞工作即可。每年實際居住日數由每年90天,縮減至60天。至於最低月入4萬令吉(約6.8萬港元)申請要求已完全取消。

 

西馬MM2H月入6.8萬嚇窒 申請直劈85%

大馬政府經歷多輪政權更替,四年來更換三個首相,混亂的政權亦令大馬政府於2019年11月開始拒絕所有MM2H的申請,大馬旅遊、藝術和文化部(MOTAC) 數據顯示、自2021 年11 月以來的22 個月內,MM2H平均每月申請量為98份,比2019年的月平均申請量直劈85%。其實起因是MM2H申請門檻大幅提高「嚇窒」一眾申請者,包括最低每月收入要求增一倍至4萬令吉(約6.8萬港元),而每年居留日數由45天增至90天,最低銀行存款要求由3.4萬美元(約26.5萬港元)大幅增加至22.7萬美元(約177萬港元),升幅近六倍。

 

東馬低門檻搶客 急升2800%

與此同時,東馬砂拉越的SMM2H的申請門檻相對人性化及入場門檻較低,令其申請對比MM2H增加2800%。SMM2H最低存款額要求為20萬令吉(約35萬港元),對比西馬MM2H的移居最低存款額為100萬令吉(約180萬港元)低了8成。在每年最少逗留時間方面,申請人只需每年逗留沙巴30天,對比西馬原先需要逗留90天,相差兩倍。簽證有效期為5年+5年,與西馬的MM2H相同。

大馬富豪簽證申請仆直

同時另一大馬高級簽證計劃(PVIP)申請數量同樣「仆直」,自一年前開放以來僅收到 57 份申請。 PVIP為外籍富豪提供20年居留簽證,以刺激當地經濟、吸引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然而申請費高達20萬令吉(約36萬港元),每名親友額外繳付10萬令吉申請費,單是一家四口申請費近百萬港元。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https://shorturl.at/aVX46

 

5.【英國】英國脫歐過渡期滿3周年 民調:多數受訪者認脫歐不利國家

 

英國脫歐(Brexit)過渡期結束12月31日滿3周年。英國奧皮紐姆諮詢公司(Opinium)對2,000多名選民調查發現,當中大多數人現認為脫歐對英國經濟不利,推高零售價、窒礙政府控制移民。

《衛報》30日引述民調結果稱,35%受訪者認為脫歐對自身財務狀況不利,僅10%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得益於脫歐;47%受訪者認為脫歐不利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僅9%人認為有所幫助。

脫歐公投舉行至今已7年半。報道指,本次民調僅22%受訪者認同脫歐英國整體有利,顯示多數英國民眾認為脫歐是一場失敗。另外,共7%受訪者認為脫歐有助壓低零售價,認為脫歐加劇通脹和生活成本的則高達63%。

Opinium政策及公共事務主管克勞奇(James Crouch)稱,「公眾對政府處理脫歐的手法持續不滿,即使在之前認為脫歐後會有潛在好處的領域,也存在明顯缺陷」。

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福特(Robert Ford)指,對脫歐的負面看法有可能影響大選選情,但「選民注意力已明顯轉移」至其他問題,預料不會如上兩次大選般起直接作用。

他表示,「英國經已完成脫歐,但政體並未因而暢通無阻,其他麻煩只會加深。許多支持保守黨實施改革的選民現在看來相信,要驅逐保守黨才能實現變革。」

資料來源:香港01

https://shorturl.at/egvY0

 

6.【英國】成績差同學英國升學變學霸 港生好奇:當地中學特別廢?

 

近年,不少人都選擇海外升學,外國的學習環境及文化與香港有一定差異。有網民就於討論區分享中學時成績較差的同學到英國後,變成了「學霸」,遂向其他網民詢問英國中學較差,還是香港教育制度而埋沒了學生的才華。

英國升學成晉升學霸之路?

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以「英國的中學其實是不是真的特別差」為題,分享中學同學到英國升學後的轉變。他表示中學時期有幾位成績差的同學到英國讀書後,成為了「學霸」,之後更經常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入讀了哪一間大學。事主對此感疑惑,向網民提問:

“有沒有人知道其實是英國的中學特別差,還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埋沒了這班人的才華?”

香港人標籤成績差便是廢物

對於事主「英國中學特別差」的看法,引來網民的不滿,認為「成績差不代表廢」、「香港教育只會讓學生盲目讀書,只要成績不好就會被標籤為廢物」,事主對於網民的回應,紛紛指出只是好奇英國中學的課程是否較淺易,還是純粹他們不適合香港的教育制度?他又表明沒有成績差等於廢的想法。

香港填鴨教育 西方著重個人興趣

另外,不少人亦指這是兩地教育制度的差異所致,表示香港著重「填鴨式教育」,「啲老師有時都未必識解答到題目,只係叫你背」、「東亞教育,你唔識即係垃圾,世界唔會遷就你」。又有人指香港人以讀書是為尋找工作為目的,表示「香港的文化係讀書文化,係讀完書搵份好工,根本唔會去認真學知識」。

有網友則指出,西方教育是著重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自行解決問題和尋找答案。「英國,佢唔會太在意你讀唔讀得叻,因為你唔得都可以做其他野搵到食,唔會太辛苦」,亦有網民表示「英國只要答到個答案,冇人care 你啲步驟啱唔啱,列得清唔清晰,又俾足時間你答,做完份卷仲有成粒鐘俾你慢慢check」。

不過,有移居英國的網民指,即使是就讀小學的子女也需要外出補習,同時亦有人表示英國亦有精英班之分,指「精英班好谷,唔掂嗰啲會勸你自己走,再收啲勁人返黎換血」。

 

資料來源:HKET

https://shorturl.at/grCKN

7.【加拿大】加拿大人海外就業新途徑 35歲以下可出國工作2

 

聯邦移民部(IRCC)公布,今年有超過35.4萬人完成入籍,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此外,協助青年海外交流及就業的「加拿大國際體驗計劃」已開始接受報名。

移民部在2023年除夕於社交媒體上公布,全年合共舉行了3,000多場入籍儀式,讓超過 35.4萬人正式成為加國公民。

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並宣布,「加拿大國際體驗計劃」(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ada,簡稱IEC)現已展開。該計劃容許近9萬名來自各個合作國家和地區、年齡18至35歲(部分國家為30歲)的人士來到加國工作。該計劃為雙邊協議,因此,同時也為同齡的加拿大公民,提供到海外逾35個國家和地區工作和體驗生活的機會。

透過是項計劃,本國青年可以獲得寶貴的國際工作經驗,讓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拓展終身受用的人際網絡,並從工作中體驗世界,從而發掘自己的優勢並獲得啟發。

一般而言,參與計劃的青年仍需獲得工作簽證,才能在外國合法工作。這類簽證需向相關國家或地區提出申請,但根據協議,是項計劃將有助參與者更容易、更快、更便宜及更靈活地取得工作證。視乎指定國家及地區,可在當地工作最多兩年。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6508056/2023-12-31/news-%E5%8A%A0%E6%8B%BF%E5%A4%A7%E4%BA%BA%E6%B5%B7%E5%A4%96%E5%B0%B1%E6%A5%AD%E6%96%B0%E9%80%94%E5%BE%91++35%E6%AD%B2%E4%BB%A5%E4%B8%8B%E5%8F%AF%E5%87%BA%E5%9C%8B%E5%B7%A5%E4%BD%9C2%E5%B9%B4-st-topic/?variant=zh-hk

 

8.【加拿大】今年非永久居民增加逾50萬人 專家坦言永居申請水漲船高

 

2023年,加拿大非永久居民(NPR)人口增加超過50萬人,這是至少50年來可用數據中最大的單年增長之一。根據加拿大統計局上周(StatCan)的報告,截至今年10月,NPR總數達到250萬人,較去年同期的170萬人有顯著增長。有專家分析指,雖然加拿大歡迎大量學生及海外工人赴加,但獲永居條件會因申請人數暴增導致水漲船高,競爭反而會更大。

據CTV新聞台報道,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NPR總數增加了80%以上。據StatCan在聲明中表示,2023年NPR的成長可能部分歸因於新冠防疫措施解封,以及移民部(IRCC)加快處理的工作和學習許可審批。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教授賴茨(Jeffrey Reitz)表示,多年來聯邦政府歡迎增加移民,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動力,「2016年自由黨政府上任時,他們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評估改善加拿大經濟成長的各種方法。該委員會的成員大多是商人,但也有學術經濟學背景,他們都建議大幅增加移民數量。」

他續說:「政府基本上已經滿足了商界的要求。」

印度、中國非永久移民成人口增長新力軍

加拿大國家銀行6月的一份報告將NPR描述為加拿大持續的人口激增的關鍵。據加拿大統計局稱,上個季度,加拿大國內人口成長的96%來自永久或非永久移民。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對2021年夏季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的審查,發現與其他加拿大人口相比,非永久居民的平均年齡明顯更年輕,教育程度更高,並更有可能從事不同行業。

在NPR中,主要來源國包括印度(28.5%)、中國(10.5%)、法國(5.1%)和菲律賓(3.6%)。近年來,NPR中持有工作許可證的人口增長最為迅速,本季全國達160萬人,較2021年底的約83萬人有顯著增長。

最新數據亦顯示,加拿大250萬NPR中的大多數持有工作許可證,其中近100萬人獲學習許可。這些數字包括庇護申請人,其中大多數人同時擁有工作與學習許可證。此外,移民部在今年加快處理或延期的超過150萬個工作許可證,以及100萬個學生許可證。

水漲船高,移民條件反而變難

賴茨解釋道:「以前當國際學生人數在10萬左右時,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有資格獲得永久居民身分。但如果不斷隨後引入80萬、90萬人,競爭會更大。」

他坦言,有些認為自己將有資格獲得永久居民身分的學生,可能最終會非常失望。

賴茨指出,工作世界的前景也並不樂觀。臨時外籍工人計劃(TFWP)等移民措施,一直試圖填補加拿大勞動力市場的特定需求,但由於行業需求變化速度快於移民程序速度,因此出現了複雜情況。

他又說:「大約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雇主以較低的工資引進移民來實際取代加拿大人。這違背了臨時外籍工人計劃(TFWP)的明確目的,即在沒有加拿大人工作的時候,去填補空氣崗位引進工人。」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工資過低的加拿大工人,以及外國工人的比例不斷增加。外國工人亦會擔心,如果他們不「安分守己」工作,就可能被驅逐出境,成為容易被濫用的漏洞。

在2021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小保方智也(Tomoya Obokata)將臨時外籍工人計劃(TFWP)的低工資和農業勞工流程描述為「當代奴隸制的溫床」,同時表達對報道稱「進入TFWP的工人比例急劇上升」一事感到擔憂。.

聯邦有意減少NPR數人

聯邦官員表示,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減少非永久居民(NPR)的增長。

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較早前宣布了一項新的三年計劃,旨在制定可持續和穩定的人口增長的負責任的路線。該計劃包括將2025年和2026年的永久居民目標,凍結在每年50萬人,並在新的一年采取行動重新調整臨時居民入境人數,以確保該計劃的可持續,當中包括:提高留學生保證金門檻,以及相關入學標準。

 

資料來源:加拿大星島

https://www.singtao.ca/6506142/2023-12-29/news-%E4%BB%8A%E5%B9%B4%E9%9D%9E%E6%B0%B8%E4%B9%85%E5%B1%85%E6%B0%91%E5%A2%9E%E5%8A%A0%E9%80%BE50%E8%90%AC%E4%BA%BA+%E5%B0%88%E5%AE%B6%E5%9D%A6%E8%A8%80%E6%B0%B8%E5%B1%85%E7%94%B3%E8%AB%8B%E6%B0%B4%E6%BC%B2%E8%88%B9%E9%AB%98-st-topic/?variant=zh-hk

 

9.【澳洲】調查:澳洲兩成年輕人連開飯都要「靠父幹

在澳洲,父母對成年子女的經濟支持往往是置業。研究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生活需要依賴「父母銀行」。

在澳洲人的生活中,「父母銀行」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引起了廣泛關注。除了置業,新研究表明,父母還以其它方式幫助他們的年輕成年子女,包括支付日常開支。

哪些人需要父母支持?這些金錢資助用於哪些方面?這對澳洲的世代不平等又意味著甚麼呢?

「靠父幹」日趨普遍

研究人員對一群來自元背景的澳洲年輕人進行了近18年的調查。調查自2006年,即他們在12年級時開始,以追蹤千禧世代群體的生活軌跡,了解他們如何過渡到成年。

其中一個調查領域是他們的經濟來源,包括他們自己的收入、儲蓄和投資、政府支持,還有來自家庭的贈與、借款和其他轉帳。

研究結果顯示,來自家庭(通常是父母)的財務支持在這一代人的青年時期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調查參與者接近20歲時,變得非常普遍。

更令人驚訝的是,對許多人而言,這種支持在他們20多歲時仍在持續。相當一部份人甚至延續到了他們接近30歲甚至更長。

 

只有富裕的家長才會提供這種幫助嗎?並不盡然。研究結果顯示,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年輕人都得到了經濟援助。

令人驚訝的是,家長的教育程度和職業狀況,與調查參與者是否會得到支持並無關聯。高學歷和從事管理或專業職業的父母為子女提供財務幫助,同樣,收入一般的父母也在如此,儘管他們能夠提供的幫助有明顯差距。

不僅是置業

研究顯示,在32歲的參與者中,每5人就有一人表示他們難以支付三項或更多的基本開支。

研究詢問的基本開支項目包括食物、房租或按揭貸款還款、生活帳單和醫療費用。

與沒有面臨這種困境的同齡人相比,這些年輕人接受家庭經濟支持的可能性高出三倍。

 

這些贈與和借款也用於養育下一代,並支持那些出於選擇或必要而兼職工作的人。

在研究中,一些30歲左右的參與者從事兼職工作,但他們的處境並非很艱難。例如,他們在攻讀醫學或法律研究生課程的同時,得到父母的支持。

因此,儘管有些人正在利用家庭支持滿足日常需求,也有父母是幫助子深造。

財務支援也用於追求更高的學歷,並在通往更有保障、收入更高的醫學、學術或新聞職業的道路上,度過一段無保障、收入低的就業期。

這種代際支持對社會的影響遠非止於購買房產。研究表明,它也影響教育路徑、就業、育兒,以及潛在的整體福祉。

「父母銀行」的重要角色

研究結果證明澳洲生活變化之大。 幾十年來,生活開支的不斷增長和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不平等的含義。

在受追蹤調查的年輕人中,大多數父輩屬於嬰兒潮世代。儘管其中存在相當大的經濟不平等,但總體而言,後者在最近幾十年的住房和其他資產繁榮中受益匪淺。許多父母利用這個基礎來幫助他們的孩子,直到他們的青少年時期之後。

當然,富裕的家長可能更容易提供這種支持,但並非唯一這樣做的父母。對於較貧困的父母,這可能會潛在地改變他們對未來和退休的計劃。

先前的研究強調,父母的援助對子女置業至關重要,而此舉可能加劇和固化未來世代的不平等。

研究表明,這不僅僅涉及置業。 父母在各方面幫助他們的年輕成年子女應對財務不安全。

數據顯示,在當前的生活開支危機之前,這種廣泛的不安全感就已經出現,而當前的條件將加劇這種不安全感。

因此,研究認為需要問的是,是否希望「父母銀行」在澳洲的生活機會中繼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這種變化其實已在進行中。

本文作者為墨爾本大學 TR Ashworth 社會學教授 Dan Woodman、紐卡素大學社會學高級講師 Julia Cook 和墨爾本大學高級研究員 Quentin Maire

前兩人接受澳洲研究理事會的資助。後者不為任何會從本文中受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擁有其股份或接受其資助,也已披露其學術任命之外的不存在任何相關從屬關係。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its-not-just-housing-the-bank-of-mum-and-dad-is-increasingly-helping-fund-the-lives-of-young-australians/u1np6hbj9

 

10.【澳洲】「港式納米盤」進佔澳洲?微波爐擺位惹更大爭議

隨著澳洲大部分地區正出現租賃市場危機,一間每周租金只為二百多元的單人公寓(Studio Apartment),卻因一個細節惹來爭議。

該公寓是位於新州紐卡素一棟小建築中為數10 套的單人公寓之一,配有單人床、微波爐、小冰箱、壁掛式風扇、小廚房及狹小的活動空間,目前每周租金叫價為235。

公寓不僅尺寸太小,在網上刊登的其中一張示範照,顯示單位內的微波爐就放在床正上方的架上,因而引起網上熱議。

示範照顯示單位內的微波爐就放在床正上方的架上,因而引起網上熱議。 Credit: Realestate.com.au

有評論者表示:「想像一下你的床上用品吸收了你做飯的所有氣味。」

另一個人則指:「想像一下你從微波爐裡拿出食物,(有機會)灑到一床都是。」

有網民以諷刺的語氣,去形容其房間的格局。

「每週 235 元,你就可以睡在自己的小廚房裡!」

但亦有網民從較正面的方向回應。

「我想,如果你晚上餓了,至少你不用走太遠」。

網上公布的其他單位照片則顯示,每間單人公寓放置微波爐櫃的位置或略有不同,但從相片可見,其他公寓單位的尺寸亦與香港的納米盤十分類近。

其他單位照片則顯示,每間單人公寓放置微波爐櫃的位置或略有不同,但從相片可見,其他公寓單位的尺寸亦與香港的納米盤十分類近。 Credit: Realestate.com.au

 

網上資料亦顯示,在同區另一面積較大的單人公寓正叫價每周450元。而雪梨的平均租金為每週720澳元,比全澳平均高出120澳元。

隨著雪梨公寓租金的價格,在過去12個月內上升了23.7%,而近幾個月來,租盤的空置率,也降至1.02%的歷史性新低。

按此計算,預計這楝位於距離紐卡素大學可步行範疇的小公寓,好可能亦很快就會被「搶租一空」。

 

資料來源:SBS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article/odd-detail-in-tiny-studio-apartment-causes-stir/ku9814y22

 

11.【其他】MBA吸引力不如前 逾7成哈佛畢業生仍在搵工

 

工商管理碩士(MBA)為全球著名課程之一,畢業往往能夠快速找到工作。但最新調查發現MBA近年的吸引力下降,哈佛大學商學院超過7成的2023年畢業生仍然等待就業機會,獲得工作機會的比例亦較往年下跌。

英國媒體調查發現,哈佛MBA 2023年畢業生中,多達73%依然未有工作,86%畢業生據悉獲得工作機會。惟2022年及2021年的畢業生中,有多達95%及96%有工作機會,數字逐年減少。

 

傳統最多招聘MBA畢業生的行業如諮詢﹑核數及科技公司近年減少請人,使MBA畢業生受影響。據指今年多數MBA畢業生僅獲「延後機會」(deferred offer),即押後獲聘者入職時間,繼續觀望不確定的經濟環境。

 

諮詢企業被指影響最大,部分公司如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的安永(EY)為MBA畢業生發出延後一年入職的工作機會,進一步壓縮未來畢業生希望取得工作的機會。

 

同時,部分諮詢企業如麥肯錫(McKinsey)及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等選擇凍結新入職MBA畢業生薪資,維持去年水平,使其價值在通脹高企下反而倒退。

 

史丹福大學MBA的2023年畢業生同樣有62%仍然在等待就業,71%畢業後即獲得工作機會,89%在畢業後3個月內取得。由於MBA職業前景下滑,歐洲及美國大學的相關課程需求隨之下跌。

 

哈佛MBA職場及專業發展董事總經理菲茨帕特里克(Kristen Fitzpatrick)表示,招聘市場減慢下,只取得延後入職工作機會的畢業生選擇直接休息一年或其他全職工作,更多畢業生改尋實習機會。

MBA職涯顧問公司MBA 360 Admissions創辦人科沃德(Barbara Coward)表示,雖然諮詢及科技公司招聘力度疲弱,但醫療行業正在發展,任何對數據有分析的職位需求仍然強勁。

 

資料來源:HKET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680099/MBA%E5%90%B8%E5%BC%95%E5%8A%9B%E4%B8%8D%E5%A6%82%E5%89%8D%20%E9%80%BE7%E6%88%90%E5%93%88%E4%BD%9B%E7%95%A2%E6%A5%AD%E7%94%9F%E4%BB%8D%E5%9C%A8%E6%90%B5%E5%B7%A5?mtc=20042

 

 

By | 2024-01-02T18:18:48+08:00 January 2nd, 2024|Comments Off on 【 每週移民快訊】成績差BNO港生英國升中變學霸?加拿大破記錄移民人數,學簽變永居將更難?

About the Author: